文|花姐姐
「不喜歡現在的工作,想要辭職做家庭教育,可以嗎?」
這是很多想從事家庭教育小夥伴的困惑,不知道你有沒有?
面對這個問題,我通常會跟小夥伴打個電話聊聊一下他想轉行的原因,再給他一些個性化的意見,因為這是人生大事,不能馬虎。
通常情況下,我給到的建議是有這麼三個方向:
1.如果你現在的崗位與教育相關,那麼,可以學習家庭教育為本職工作賦能;這種情況比較適合教師,培訓機構的老師,還有其他與兒童教育機構相關的教育工作者;
為什麼呢?
每每與機構或學校老師溝通,提到轉行的原因,多半都是因為在工作中,無法處理孩子的問題,而無法處理孩子的問題多半是家長不正確的引導方式導致的。
比如,有個高中老師跟我說,他的一個學生特別喜歡運動,想下課去運動一會,可是家長總是反對。
我問老師家長為什麼反對呢?
老師會說,家長一是擔心孩子安全問題,二是因為讀高中了,即將要高考,應該抓緊時間學習,這才是最重要的事,之後,這位老師又接著說,將心比心,如果我是孩子家長,我也會這樣認為,但是,家長越是反對孩子,孩子越不想學習,有的孩子甚至說,我就是不想考好成績,就是不想讓家長開心,兩邊都對,也都有理由。
我說,在您的角度,改變孩子容易還是改變家長容易呢?
如果您耐心的輔導孩子,給孩子一些正向的輔導,教他一些高效的學習方法,如果孩子成績好了,您再跟家長溝通,讓家長給孩子一些自由,這個時候家長會同意嗎?再做家長的工作是不是就容易很多。
這位老師說,是的,家長肯定會同意。
是的,在家庭教育裡有一句話,叫孩子的問題本質上是家長的問題,家長的問題本質上是自我成長的問題,但是,從機構和老師的角度來看,告訴孩子如何高效學習,正確認識與家長的關係,比改變家長要容易得多,也更有效得多,一旦孩子有所改變,再和家長溝通,我相信再做家長的工作就會容易很多。
畢竟,比起家長,孩子更容易聽老師的話,對不對?
2.如果您現在的崗位與教育不相關,這種情況分兩種,
一種是主要客戶對象為家長的,也可以學習家庭教育為自己的本職工作賦能,例如,前幾天就有一個做健康產業的小夥伴找到我,想學習家庭教育,因為他的主要客戶是媽媽,那媽媽最關心的是孩子的教育的問題,而了解一些家庭教育的知識有利於維護客戶之間的關係;
第二種是如果客戶不是家長,那麼,可以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前提下,利用業餘時間做家庭教育,去年知乎母嬰年度創作者陳大可就是這樣一位媽媽,她一邊是汽車行業營銷人員,另一邊在知乎上創作,用了將近兩年的時候,成為知乎母嬰年度創作者。
3.如果現在沒有工作如全職媽媽,或是實在是本職工作做不下去,一定要轉行,那麼,先梳理一下自己技能,有沒有可以遷移到家庭教育中來,再找好做家庭教育的路徑,然後快速行動起來。
我屬於第三種,我說我只做了2年的家庭教育,很多小夥伴很吃驚,說我至少有10年的工作經驗,為什麼我能成長這麼快,原因在於之前的經歷,在做全職媽媽的同時,我其實一直都有兼職做電商,做電商的經歷訓練了我的網感,當我準備做家庭教育的時候,我就很堅定的選擇網絡,我知道哪裡有流量,怎麼根據數據和平臺調整自己內容,以及哪裡可以快速獲得收入,在家庭教育還沒有收入的時候,我其實已經通過做內容賺到了錢。
最後,我想說的是,轉行一定不要盲目,喜歡家庭教育也不一定要轉行,先看看能不能為自己的本職工作賦能,如果不能,看看能不能先用業餘時間把家庭教育做起來,如果還不能,再考慮轉行,但是,在轉行之前,一定要梳理哪些技能是可以遷移到家庭教育中來的。
畢竟,成年人的詩和遠方很重要,但更重要的眼前的苟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