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人的民族性格與古老文明直接相關,而作為中華文明第一次思想大爆發的先秦時期,更是直接框定了國人民族性格的基調!在先秦思想中,雖然儒家的影響可謂獨斷後世,但其他諸子的學說思想也直接影響了國人的性格,提到先秦思想,道家就不得不提,提到道家,莊子就不得不提!
道家思想是中國古代樸素的辯證唯物主義思想。當然由於歷史的局限性,其思想也有糟粕的東西,我輩當以一分為二的觀點分析。道家哲學將世界的本源首先歸於「道」,「道」並非虛無的客觀唯心主義,其基本內容就是物質性和規律性!因為「道」源於「無」,任何物質之初均是「無」,物質從無到有,這是物質性的一個重要來源,雖然「道」在道家看來具有「不可識性」,我們知道物質是可以被認識的,但從辯證法角度我們也可以說:物質也是不可以被認識的!某些人基於這一點就否定自己老祖宗的東西,就很是讓人懷疑你在給誰的臉抹黑?道家哲學的精華就是辯證法,因此道家的諸多觀點也要用辯證的眼光去看待,何謂「生」?何謂「死」?「生」是「死」的再造;而「死」只是「生」的延續!因此,對於任何一家的理論體系的研究,一定要基於這個學說的理論特點和理論前提,我們學習馬克思主義,是基於其唯物觀來學習的,不講唯物觀,就不存在馬克思主義,道家哲學也是同樣道理!
道家哲學中,莊子可謂其集大成者。他的很多思想直接或間接的影響了國人的民族性格,下面就簡單梳理一下他對國人性格的影響。
一、「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莊子哲學講究清靜無為,而這在國民性中有了頗為直觀的體現。我們的國民本質上是一群「小國寡民」,追求平靜安逸的生活,不想自己的人生波折起伏。只是儒家高吼的千年的「要出仕」、要求官、要有名利、要美女妻妾一大群,其效果就如同是在一群正在運輸的沙丁魚群裡放了幾條鯰魚,攪得原本想「自生自滅」的沙丁魚們不得安生,竟連尊嚴的死去都變得奢侈,最終落得個「上刀山、下油鍋」的下場!不過,幸好就只是那麼一小撮人,大部分國人還是圖個清靜無為,"行至水盡處,坐看雲起時"!所以國人「莫談政治」,所以國人「莫管閒事」,「俗事擾於心,豈不愚之?」這並沒有什麼不好!但凡吾輩皆為「閒人」,而非「賢人」,管好自己的事就已經實屬不易,你何苦還要執著的「勾引」別人的「老婆」呢?
二、「無用之用方為大用」
莊子哲學講究「無用之用」,這一點也直接塑造也我們的民族性格!為什麼?很簡單!但凡領導者大都很是「無用」,但正因為「無用」,所以才不至於作「立於雞群的鶴」、「生於麥間的高粱」,並且可以依其主動示弱「無用」,更能找到力量的平衡點,取得意想不到的收穫!古時例子不勝枚舉:劉邦「無用」,鑄就漢室江山;朱元璋「無用」,大明一統。而對於這一點,儒家甚是相嗤,儒生們很是看重自己的「才能」,總要時不時拿出來「寒暄」好久,生怕別人不知道自己「有才」,而且還是「有才」的不得了!其實無非就是為了自己的「臉」,因為「臉」很是重要,重要的為了「臉」可以不顧一切,「其實穿不穿衣服又有什麼區別呢?」對吧?吾輩!!!!!!!!!
三、「自然的簫聲」
莊子追求自然,認為應該感受自然,親近自然,聆聽自然。這一點在民族性格的體現就是萬事順其自然,追求自然,避世求靜!國人很常用的幾句口頭禪「很自然」、「順其自然唄」、「那是自然」-------。多麼的自然,市井的繁蕪不是有道之人可以清心養神之所,所以歸隱山野或退而求其次至少有片屬於自己的自然之所便是心滿意足。電子音樂的雜音不會讓你的心境感到多少安慰,唯有自然的波濯浪逐、蟲鳴蝶舞、鳥繪花綏才是你的耳朵真正想聽到的!因為我們的耳朵誕生的初衷不是為了以後讓你聽搖滾樂的,如果你的耳朵知道他的未來會有今天,整日為了滿足大腦無休止的欲望而把無邊的人造「雜音」塞進耳朵,他絕對早就自我了斷了,不要小瞧你的耳朵,他可比你有骨氣!去聽一聽魚兒撥水的聲音吧,去聽一聽蟲兒打鬥的戰歌吧,去聽一聽風過山林的簫聲吧!那是「自然的聲音」,真的「很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