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助湖北省棉花產業重現生機

2020-12-16 中國紡織網

  棉花,曾是湖北的優勢農作物。受國家政策影響和比較效益影響,前些年,我省棉花產業走向低谷。

  隨著世界經濟不穩定性、不確定性增加,今年以來,國內棉花產業形勢發生變化,走高質量發展之路成為不二選擇。湖北棉花產業如何尋找突破口,順應新變化,再創輝煌?連日來,湖北日報全媒記者進行了採訪。

  鄂棉曾經輝煌

  早在十年前,談起棉花產業,湖北是長江流域重要棉區,在全國地位不容忽視,最高峰時,全省棉花種植面積超過800萬畝,加工企業上百家。

  2014年起,國家取消棉花臨時收儲政策。與此同時,農村勞動力老齡化問題突出,機械化採收尚未突破,種植棉花比較效益下降,農民種植棉花意願下滑。

  「棉花之鄉」天門曾以面積大、產量高、品質優聞名全國。如今,天門昔日的棉花規模種植基地基本絕跡,取而代之的是蔬菜、大豆等經濟作物。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3年至2019年,湖北棉花面積已從623.39萬畝調減到244.25萬畝,總產量由45.97萬噸下降到  14.36萬噸,棉花產業處於歷史低谷。

  省農業農村廳專家介紹,我國棉花種植主要分布在長江、黃河兩大流域以及新疆產區,在政策的指揮棒下,中國棉花主產區已從長江流域、黃河流域、新疆「三足鼎立」演變為新疆「一家獨大」。

  由於省內棉花資源減少,鄂棉加工企業為求生存,遠赴新疆,通過委託加工、包廠經營等方式開展合作,也只能維持微薄利潤。

  產業西移,內地棉花產業風光不再。為穩定國內棉花供需,2017年,國家以新疆為重點,黃河流域、長江流域主產區為補充,劃定棉花生產保護區3500萬畝。其中,湖北200萬畝。

  科研十年從未停步

  儘管產業在萎縮,但科技攻關並未止步。

  在位於鄂州市的省農科院現代農業科技創新與集成示範基地,150畝棉花試驗田裡,2100餘份育種材料凝結了我省農業科研人員的心血。

  「選育一個優良品種,需要8至10年時間。」省農科院經濟作物研究所棉花育種團隊負責人藍家樣告訴記者,雖然這幾年受國家政策變動影響,省內棉花產業不振,但湖北在棉花育種上的科研攻關從未停歇。2010年,湖北率先在長江流域開展了短季棉品種選育和品種審定工作,到2019年,農業科研部門和種子企業先後育成早熟直播棉花品種10個。

  除了育種,輕簡化生產也是主攻方向。我省棉花科研、教學、推廣和企業緊密合作,以棉花輕簡高效生產為主攻方向,加大棉花品種、種植方式和種植模式創新與攻關力度。經過近十年的努力,研究制定了麥油後棉花直播輕簡高效栽培技術,大大節省了人工、農藥和化肥投入,提高植棉效益。據調查,高產示範戶棉花籽棉畝產250至300公斤,接近雜交棉產量。2018年監利國力糧棉種植專業合作社發展棉花380畝,籽棉畝產量達到275公斤,畝產值達到1850元,節省肥料投入40%,減少用工40%。

  讓輕簡種棉技術在更多田野開花結果。我省在荊門、荊州、黃岡、天門等棉花主產區開展試驗示範,逐年擴大示範面積和規模,2020年棉花輕簡化種植規模達到10萬畝以上。

  高質量發展是突破口

  隨著全球經濟形勢日漸複雜多變,棉花作為重要的戰略儲備物資,或將迎來新的發展格局。

  今年初,針對棉花市場潛在需求,國家從棉花市場供給側出發,通過時間窗口規劃、價格機制設計以及保護市場措施,有效激活棉花市場上下遊。這也釋放出堅定發展棉花產業的信號。

  「以科技引領,推動棉花產業向高質量發展,將成為產業重生的突破口。」省農技推廣總站副站長羿國香認為。

  據了解,目前棉花生產仍然以雜交品種、育苗移栽、大水大肥的傳統棉花生產方式為主,受人力成本不斷攀升的影響,這種傳統生產方式直接導致棉花市場競爭力弱、生產不斷萎縮。

  打造示範樣板,讓「盆景」變「風景」。我省將繼續支持農技推廣和科研部門在新品種選育上下功夫,培育生育期短、品質好、宜機採的品種,宣傳推廣新型植棉技術,擴大示範樣板的輻射帶動作用。

  目前國家對棉花實施目標價格補貼,長江和黃河流域棉花補貼標準不足新疆的一半。羿國香建議,國家應提高長江和黃河流域棉花補貼標準,籽棉價格加補貼每斤4元以上,棉農才會有種植積極性。

  「用好棉花保護區政策,吸引更多農業主體投身產業。」湖北銀基棉業負責人很有信心地說,多種經營發展,延長產業鏈條,內地棉花產業的星星之火才會再次燎原。

相關焦點

  • 穩健醫療董事長李建全:從一朵棉花,到一座「棉花帝國」
    如何憑藉小小的棉花,搭建一座龐大的商業帝國,創業過程中李建全堅持了什麼,又做對了什麼?李建全與棉花的不解之緣談起棉花,李建全如數家珍,對於棉花在紡織行業中的主導作用、棉花在全球種植和消費的情況和「全棉時代」所領導的對於棉花的極致開發與利用等都能娓娓道來。
  • 新疆棉花產業向高質量發展
    鄉間道路上,棉農們駕駛拖車把採收的棉花運至加工廠。新疆是我國棉花主產區,也是世界重要棉花產區。2019年,全疆棉花總產量達到500.2萬噸,分別佔全國和全球棉花產量的84.9%和19.4%。作為支柱產業之一,新疆通過棉花質量監管、棉花公證檢驗、棉花質量補貼等手段,不斷提升棉花產業競爭力,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
  • 枝江農民送別「棉花奶奶」李文英
    7月3日上午,「棉花奶奶」李文英追悼會在枝江市殯儀館舉行。李文英生前親人、同事以及來自枝江的近百名村民,聞訊後趕來送她最後一程。   李文英於7月1日在枝江病逝,享年85歲。   李文英1957年從華中農學院畢業後,一直在宜昌、枝江的農業戰線工作。在崗的30多年裡, 她紮根農場,成功選育出棉花抗枯萎病新品種「鄂枝3號」。
  • 新疆「白色產業」韌勁十足:布局發展高產優勢棉區 提升棉花產業...
    鄉間道路上,棉農們駕駛拖車把採收的棉花運至加工廠。  新疆是我國棉花主產區,也是世界重要棉花產區。2019年,全疆棉花總產量達到500.2萬噸,分別佔全國和全球棉花產量的84.9%和19.4%。作為支柱產業之一,新疆通過棉花質量監管、棉花公證檢驗、棉花質量補貼等手段,不斷提升棉花產業競爭力,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
  • 幾近消失的雲南青花土碗重現生機 暢銷海外(圖)
    幾近消失的雲南青花土碗重現生機 暢銷海外(圖)  2015-01-05 17:42:21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 如今的易門已因陶瓷產業被譽為「西南建築陶瓷生產基地」,但製作土碗的卻只剩下黎建高工作十多年的易門陶廠等寥寥幾家。  易門陶廠深藏在雲南大山中的浦貝鄉,由鞏俐、梁家輝、孫紅雷主演的電影《周漁的火車》就是在此拍攝,電影中這裡天總是藍藍的,河水靜靜地流淌。幾經沉浮,陶廠同它所產的青花土碗一樣,從曾經的輝煌轉向暗淡,又迎來生機。
  • 新聞分析:「十一」黃金周澳門旅遊市場重現生機
    新華社澳門10月8日電題:「十一」黃金周澳門旅遊市場重現生機新華社記者 郭鑫 王晨曦「十一」黃金周內地民眾享受8天長假,作為後疫情時期為數不多的境外旅遊目的地之一,澳門各大知名景點出現了久違的遊客絡繹不絕的景象
  • 江岸創立方助力醫療科技創新!湖北高投醫療大健康平臺聯合湖北省...
    撰文 | 李莉歡迎訂閱眾創網公眾號查看3月15日下午,由湖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湖北省科學技術廳、武漢市科技局聯合指導,湖北省人民醫院、湖北高投醫療大健康產業園聯合主辦的「醫創星——創新公益講進醫院」活動在湖北省人民醫院學術報告廳舉行。來自醫學界的專家、精英和關注醫創行業的代表共兩百餘人參加此次活動。
  • 定安盤活多個大項目 停工2年新竹產業基地重現活力
    這是新竹產業基地停工2年後,重現生機。  定安縣委、縣政府把加快新竹產業基地基礎設施建設力度,確保捷足先登的新世紀裝配式建築項目提前實現試投產,列為全力決勝「兩個確保」百日大行動的重要事項,使因受到徵地、規劃、環評等落地要素制約,停工2年的新竹產業基地重現活力。「新竹產業基地基礎設施項目,9月中旬完成招標,9月底可進場施工,推進第一期道路建設。」
  • 湖北省出臺大健康產業發展意見 運鴻集團進一步深化健康食品提檔
    不久前,隨著湖北省宣布出臺《關於加快湖北省大健康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全面支持大型醫藥產業的突破性發展。在後來的湖北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召開第七次會議上,再次審議了《關於加快湖北省大健康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的系列配套文件。
  • 綠色金融讓廢棄礦山重現生機
    我縣在廢棄礦山治理與恢復過程中,依託綠色金融,促進廢棄礦山重現生機。近日,記者在文峰鄉涵水片區看到,草木山林鬱鬱蔥蔥,生機盎然。很難想像,這裡曾經是寸草不生、滿目瘡痍的廢棄稀土礦山。
  • 新疆農墾科學院:以科技助力脫貧攻堅|棉花|新疆|兵團|新疆農墾科學...
    用科技力量提升育種水平新疆是我國最大棉花生產基地,2018年棉花生產量達511.1萬噸,佔全國棉花產量的83.8%。但有誰想到,新疆農墾科學院成立之初,曾有外國專家斷言:北緯42度以北是棉花生長的禁區。
  • 新洲陽邏多家企業上榜 湖北省第三批支柱產業細分領域隱形冠軍名單
    各市、州、直管市、神農架林區經信局: 按照《湖北省支柱產業細分領域隱形冠軍企業培育工程實施方案》(鄂經信產業〔2017〕103號)要求,省經信廳組織開展了第三批支柱產業細分領域隱形冠軍企業評審工作。
  • 棉花進入採摘期 科技助力新疆棉田「無人作業」
    熱孜萬古 攝 中新網新疆喀什10月6日電(熱孜萬古)眼下,中國棉花主產區——新疆迎來棉花豐收。在新疆喀什地區巴楚縣,伴隨著機械轟鳴聲,採棉機在棉田中來回穿梭進行機械化採收。當地棉農阿布都卡地爾·麥麥提說:「如今通過大型採棉機採收,效率高了很多。」
  • 金字塔圖騰下的埃及:「白金貴族」棉花百年產業史
    來源:撲克投資家導言:埃及是中東人口最多的國家和非洲人口第二大國,在經濟、科技領域方面長期處於非洲領先 。埃及擁有相對完整的工業、農業和服務業體系。服務業約佔國內生產總值的50%。工業以紡織、食品加工等輕工業為主。農村人口佔總人口的55%,農業佔國內生產總值的14%。石油天然氣、旅遊、僑匯和蘇伊士運河是四大外匯收入來源。
  • 共促兵團棉花產業高質量發展
    日前,兵團市場監督管理局與中國供銷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簡稱供銷e家)及所屬全國棉花交易市場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在棉花公檢質量科研攻關等8個方面開展合作,全面推進兵團棉花產業高質量發展。根據協議,雙方將共同開展棉花公檢質量科研攻關,成立兵團棉花公檢質量提升課題組、兵團紡織配棉課題組,研究兵團棉花公檢數據特別是質量數據,有效服務新疆紡織業發展;藉助計算機自動配棉系統,解決優棉優用、質量冗餘過剩問題;開展比對國內及國際先進的棉花質量監測分析,著力提升兵團棉花國際市場競爭力;發揮全國棉花交易市場「參謀」和技術支撐作用,服務兵團棉花市場監管工作,利用大數據
  • 通訊:深圳河道暗涵復明重現生機
    中新社深圳1月10日電 題:深圳河道暗涵復明重現生機作者 朱族英作為茅洲河上遊左岸的一級支流,木墩河緩緩流過深圳市光明區光明街道的河心路段,該路段歷經一年零四個月的修整改造,實現了暗涵復明,河道兩邊也覆蓋了滿滿的綠色植被。
  • 武漢:開學平安有序 校園重現生機
    武漢:開學平安有序 校園重現生機 2020-09-02來源:《光明日報》   又到一年開學季。武漢大中小學和幼兒園陸續開學,沉寂近8個月的校園,又一次迴蕩起琅琅書聲、歡歌笑語,迸發出新的生機。  今秋,武漢百萬大學生錯峰開學,校園又開始熱鬧起來。在疫情防控常態化形勢下,學校建起了「防護網」守護學生在校安全。針對上半年線上教學進行實訓「補課」、集中答疑等,武漢高校今秋開學與往年有很多的不一樣。  「歡迎回家!」
  • 福建漳州花卉出口重現蓬勃發展生機
    經過花卉從業者的積極調整、多項防疫助農政策措施的落實、國內疫情防控轉好等因素影響,7月以來,漳州市花卉企業逐步走出疫情影響,逐漸進入正軌。1-9月,漳州市花卉出口額達7920萬美元,較去年同期大幅增長了32.9%,花卉出口從上半年大額減少到下半年屢創新高,成功地擺脫了疫情陰霾,實現了逆轉,再次展現出福建省花卉出口企業的蓬勃發展生機。
  • 質量提升行動助推湖北省洪湖市水生蔬菜產業高質量發展
    洪湖蓮藕 清甜可口質量提升行動助推湖北省洪湖市水生蔬菜產業高質量發展□ 郭芊廷 本報記者 張 華「蓮藕、蓮子的種植技術概括起來就是14個字,即地平、泥活、水足、土肥、草淨、良種、良法……」10月16日,由廣州檢驗檢測認證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檢集團)承辦的洪湖市水生蔬菜產業集群質量提升專題培訓在洪湖舉行
  • 克拉瑪依市烏爾禾區加快民宿產業發展 助農牧民實現致富夢
    改善營商環境 吸引企業投資烏爾禾區為推進民宿產業發展專門成立了「鄉村振興及特色民宿建設指揮部」,這兩個特色民宿項目是該指揮部開發的第一批特色民宿項目,將為烏爾禾區的民宿建築增添更多的地域特色。兩個特色民宿項目的投資方分別是江蘇宇海建設有限公司和克拉瑪依大宅美宿網際網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