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看到一篇報導:說玩健康運動APP會上癮,而且使用活躍度僅次於天氣應用和新聞應用。小編默默看了一眼朋友圈,整個被那洶湧而來的步數截圖刷屏了,而且這些人還一個比一個走得多。
當然,也有上面這樣的奇葩朋友,為了名次這麼走路的,在此小編只能送他一個表情:
王自健在80後脫口秀上也調侃過這種事:蛋蛋每天6點出門,女友問他一大早幹嘛去,他說做點小生意。女友問你大熱天穿著風衣出門做什麼小生意?蛋蛋把風衣打開,裡面都是手機。女友調侃蛋蛋賣二手手機,蛋蛋說,這些都是客戶的,我幫他們登上微信以後出去跑個十幾公裡,幫他們朋友圈拿個冠軍。
小編還真想建議那位奇葩朋友這麼幹呢,多省事啊,保準拿冠軍。
不過話說回來,健康運動APP不止上面提到的減肥健身APP,還有女性經期助手APP和體檢APP等,這些APP裡的社區交流版塊也是各種「曬」的重災區。
像較受歡迎的「大姨嗎」和「美柚」,小編瞄了一眼,社區交流裡滿滿都是「曬娃辣媽」、「自拍狂人」、「感情專家」……於是吃了一嘴狗糧的小編只好默默關了應用。
再來看減肥健身APP「咕咚」、「樂動力」,這兩個應用裡的社區曬的都是運動軌跡、運動量、運動計劃等等,運動達人們相互鼓勵,氛(jian)圍(ba)友(nu)好(zhang)。
「微體檢」、「讀報告」等體檢APP倒是少有社區交流版塊,但架不住大家喜歡把體檢狀態、膳食調理方案什麼的發朋友圈啊。不過朋友們啊,打個商量,能不能別在大晚上的發膳食調理方案,你們這麼做很不道德的。
小編知道,玩過健康運動APP的小夥伴們都上癮了,喜歡把各種記錄發到朋友圈裡,跟朋友互相鼓勵,監督自己。但是像小編的朋友們一樣,為了排名曬步數的做法是絕對不可取的,萬一像青島一位女士一樣為了保持每天兩萬步而患上滑膜炎,那可就悲劇了。
首先,大家不要對健康運動APP記錄的數據太較真。因為數據的記錄都會有點偏差,要是天天想著「今天為什麼我沒走夠一萬步?」「為什麼我的心率這麼快?」這樣的問題,反而會壓力山大。如果你一定要較真的話,不如計較下自己的飲食吧,小編不介意幫你把高熱量的食物吃了,反正小編是怎麼吃都不胖的。
其次,每天一萬步沒什麼用,有氧運動要注重強度。走路健身要刨去每天正常的步行,額外再增加30分鐘的健步走時間,這樣才能有效燃燒脂肪。而且健步走要注重步速,最好是大於120步/分鐘,不過身體不好或年齡較大的可酌情降低速度。所以啊,看到步數記錄就在天上飄的各位,可以下來了喂,你那隻算隨便走走,就算有10萬步都是沒用滴!
最後,運動不能攀比,要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來。如果你想要減肥,應該採用中低強度的運動。如果你想提升體質、增肌減脂,身體素質較好,則適合中等強度的運動。總之,一切要以自己的身體狀況為準,不要為了排名而鍛鍊,如果你是為了名次才鍛鍊的,建議你找蛋蛋去,省時省力啊。
說了這麼多,小編也要撤了。幹什麼去?當然是健步走啊,小編也是注重健康的人好伐?來來來,跟小編一起運動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