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講:氧化還原反應
一、氧化還原反應的基本概念
1、氧化反應:失去電子的反應;還原反應:得到電子的反應。
2、被氧化:失去電子的變化過程;被還原:得到電子的變化過程。
3、氧化產物:還原劑在反應中失去電子後被氧化而形成的生成物;還原產物:氧化劑在反應中得到電子後被還原而形成的生成物。
4、還原劑:失去電子的物質;氧化劑:得到電子的物質。
5、還原性:還原劑具有的失去電子的性質;氧化性:氧化劑具有的得到電子的性質。
二、概念聯繫
1、氧化還原反應與四種基本類型反
應的聯繫
a、置換反應全部是氧化還原反應;
b、複分解反應全部是非氧化還原
反應;
c、化合反應、分解反應有的是氧
化還原反應,有的是非氧化還
原反應。
用集合概念表示如右:
2、氧化還原反應有關概念之間的相
互聯繫:
化合價升高→失去e→被氧化→發生氧化反應→是還原劑→具有還原性→對應產物是氧化產物
化合價降低→得到e→被還原→發生還原反應→是氧化劑→具有氧化性→對應產物是還原產物
3、氧化還原反應的電予轉移的表示方法一雙線橋法和單線橋法
4、常見氧化劑和還原劑
(1)常見的還原劑:活潑的金屬單質以及H2、C、CO等。[注]元素處於低化合價時的氧化物、酸、鹽。如:CO、SO2、HCl、H2S、Na2SO3 、FeSO4等。
(2)常見的氧化劑Cl2、Br2、O2、濃H2SO4、HNO3、KMnO4、KClO3、FeCl3、Na2O2、H2O2等。
5、氧化還原規律
(1)守恆律:氧化還原反應中得失電子守恆,即:氧化劑得電子總數=還原劑失電子總數
應用:有關氧化還原反應的計算及配平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
(2)價態律:元素處於最高價態時,只有氧化性,但不一定具有強氧化性;
元素處於最低價態時,只有還原性,但不一定具有強還原性;
元素處於中間價態時,既有氧化性又有還原性,但主要呈現一種性質。
物質含有多種元素,其性質是這些元素性質的綜合體現。
應用:判斷元素或物質有無氧化性、還原性。
(3)強弱律:
應用:①比較物質間氧化性或還原性的強弱;
②在適宜條件下,用氧化性強的物質製備氧化性弱的物質或用還原性強的物質製備還原性弱的物質。
(4)轉化律
①氧化還原反應中,以元素相鄰價態間的轉化最容易;
②同種元素不同價態之間的氧化還原反應,化合價的變化遵循:
高價+低價 ─────→ 中間價(歸中反應)
中間價──────→高價+低價(歧化反應)
③同種元素,相鄰價態間不發生氧化還原反應。
應用:分析判斷氧化還原反應能否發生。
(5)難易律
①越易失電子的物質,失後就越難得電子,越易得電子的物質,得後就越難失電子。(注意:難失電子的物質不一定易得電子,難得電子的物質也不一定易失電子。如稀有氣體既難失電子,又難得電子。)
②一種氧化劑同時和幾種還原劑相遇時,還原性最強的優先發生反應;
一種還原劑同時和幾種氧化劑相遇時,氧化性最強的優先發生反應。
應用:判斷物質的穩定性及反應順序。
練習:
1.有0.3mol硫化亞銅與適量的稀硝酸恰好完全反應生成硝酸銅、硫酸、一氧化氮和水,則末被還原的硝酸為( ) mol,被還原的硝酸為( )mol,消耗的硝酸為( )mol。
A.2.2B.0.6C.1.2D.1.0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