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者多勞」是對是錯?你被領導洗腦了嗎?

2020-12-14 宸安落定

「能者多勞」本來是用來表揚「能者」的褒義詞,但在有些單位,「能者多勞」慢慢失去其本來的味道,逐漸演變成了讓人望而生畏的「潛規則」和「毒雞湯」。有人說「能者多勞」是鞭子、是高帽、是稀泥;有人說「能者多勞」是「能者」的墳墓、「弱者」的天堂;也有人說「能者多勞」就像擊鼓傳雷,說著輕鬆,受著委屈。對於「能者多勞」問題,我們不能避重就輕,應該抱著理性、客觀的態度來正確對待。

客觀分析「能者多勞」的現象和弊端

作為員工,從正面看,多勞是成為能者的必經之路,成為能者才能滿足自我價值實現的精神需求;從反面看,是老好人思想作祟,一味地以犧牲自己的利益來迎合別人,而且實際上多勞也未必多得。

作為老闆,是格局不高、用人不公、責任缺失的表現,一味的吹捧 「能者多勞」,鞭打快牛,累的累死,閒的閒死,浪費了人才資源,破壞了單位風氣,擾亂了運行秩序,勢必影響單位的平穩運行和健康發展。

如何打破「能者多勞」僵局

一個單位,誰都不能當「旁觀者」、「局外人」,人人都有責任、人人都唱主角,人人都要「能者多勞」。

「能者」要擺正心態,正確對待當前狀況,有問題通過正確途徑及時反映,本身也是一種作為;要善於說不,立足實際,實事求是,將當前情況如實反映,相信領導也會理解;要秉持原則,學會拒絕,不要通過一味地討好來換取別人的愉悅,避免被道德綁架,被別人所左右。

老闆要有大局觀念,要搞好強弱搭配,做好傳幫帶,要科學統籌謀劃,合理安排任務。要公平正直,對於本事小、脾氣大、不服從管理的人,要鐵面無私,秉公辦理;對於能力強、求上進、覺悟高的老實人要主動為其謀福利,不能讓勞者既勞心又傷心。

制度上要健全完善,樹立多勞多得的價值導向,能者多勞要「勞得結合」,能者多勞要「得的主動」,能者多勞要「勞裡有度」。

相關焦點

  • 領導對我說「能者多勞」,我說了四個字,領導無言以對!
    公司裡不管大事小事,領導都要喊上小李,辦公室裡就小李在那忙得團團轉,其他同事每天準點下班,而最後一個走得總是他。有一次小李向領導抱怨到,「領導,什麼事都讓我來,我實在是忙不過來啊。」領導卻說:「能者多勞嘛,這是公司對你的信任,其他人是什麼德性你又不是不知道,指望不上的。」小李小聲嘀咕了一句:「那多勞多得嗎?」領導無言以對,假裝沒聽到,尷尬笑了笑,回辦公室去了!
  • 「能者多勞」是對你的讚美,還是陷阱?
    當他跟領導提出自己實在忙不過來的時候,領導笑著說:「能者多勞嘛!」可是能者多勞的老鄭,年終並無升職加薪。對於大多數職場人而言,加班已經成為家常便飯。但是,大多數人都是在無償加班,能者多「勞」,卻沒有多「獲」。《莊子.列禦寇》中說:「巧者勞而知(智)者憂,無能者無所求,飽食而遨遊。」
  • 「能者多勞」不是庸懶幹部的避事良言
    「你能力強,就多幹一些,能者多勞嘛」。這一句「鼓勵」,不少機關幹部難免聽到,領導稱讚、同事認可,照理應當欣喜三分,然而不少「能者」累個半死,卻見好言相勸者閒怡三分,工作成了「一頭熱」,搭手幫忙不見人影,成果一出眾人來分,如此現象,在不少地方並不鮮見。
  • 你可以是能者,但不必多勞
    請不要用你的多勞成為別人懶惰的藉口而在我的認識裡,能者未必要多勞,多勞者也未必是能人。能者與多勞沒有必然的聯繫,所謂多勞者就應該多得,至於獲得什麼不重要,或許是友情、親情、物質上的回報等,但這種多勞不應該成為別人不想做某事的陳詞濫調的藉口。記得剛上大一時,班主任為了更好地管理班級,第一節課就是選班長和其他各種職務。在我的認識裡,班長應該是班裡最忙的一個人,結果出乎我預料,他不緊不慢,而且還很悠閒。
  • 夜讀 能者不覺多勞
    你常被「能者多勞」這句話加身嗎?團體中有人抱怨自己每天累得像條狗時,我們常會拍拍他的肩膀:「能者多勞。」每天忙得焦頭爛額的人,也常以「能者多勞」自我解嘲,為自己的疲憊找到一絲安慰。  但是,你的多勞,多的是舉手之「勞」,還是多「疲勞」?  我的觀點是,能者多勞的定律,基本上沒有錯,有辦法的人,可以在同樣的時間內做更多的事情,然而,並不是所有疲於奔命的人都是能者。
  • 奉行「能者多勞」,往往會逼走優秀員工
    「能者多勞」,看上去像是對能者的肯定和誇讚,卻在職場中成為了很多人的痛。起初,能者因為「多勞」會得到領導和同事的認可,獲得一定的滿足感。但久而久之,在「能者多勞」的觀念驅使下,能者漸漸變得疲憊不堪。「能者多勞」最終演變成為了「多做多錯」。魏先生曾試圖與領導溝通過這個問題,但是都沒能夠得到解決。他最終選擇離職,離開了這個讓他疲憊不堪的平臺。老王認為,有時候「能者多勞」是對優秀員工的極大傷害,也是一種失敗的管理理念。
  • 一句「能者多勞」,讓你多做了多少工作?
    職場上,我們總是能聽到領導對能力強、工作任務重的員工說的最多的一句話是「能者多勞」。意思就是說,你這麼能幹,把任務交給你是對你的認可和信任,可不要辜負了領導對你的期望啊。而作為新員工,總是希望通過努力工作、多攬活來獲得領導、上司和同事的認可,甚至毫無怨言的加班加點工作。但是,之後你會發現,原本不屬於自己職責的工作,因為你的「勤勞」而變成了你的常規工作。在公司裡待久了,那些原本不是你職責的工作佔用了你很大的時間,也就更不談有時間去陪陪家人或給自己「充電」了。
  • 「能者多勞」是最大的職場謊言
    小琴是公司裡公認的「能者」,能力出眾,老闆又很欣賞她,公司裡的重大項目都會讓小琴去做。起初小琴覺得這是件好事,既磨合了專業本事,還能鍛鍊領導才能。於是每天加足了馬力拼命幹,為公司拿下不少新業務。但漸漸地,公司似乎都習慣了她強大的能力,不僅同事會經常找其幫忙,領導也傾向於把急難險重的工作任務壓在小琴身上,小琴加班開始變多,每天多繃緊神經,「一個人拿兩個人的工資做五個人的活」。有句老話叫:「能者多勞。」不僅是一條職場「潛規則」,在家庭內部、甚至在一切有組織存在的地方,這似乎都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現象。似乎你能幹,你就要多幹一點。
  • 千萬不要信「能者多勞」,因為到最後都是「能者過勞」
    在進入職場之後,領導在安排工作的時候,總喜歡說這麼一句話:能者多勞,拍拍肩膀,就把工作給分配出去了。「能者多勞」這句話,看起來是領導很肯定你的能力,但是到最後卻是「能者過勞」。1.壓力過多每個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能夠完成的工作,也都是有數的。
  • 領導對我們永遠是「能者多勞」,如何拒絕他的這種觀念?
    拒絕領導「能者多勞」的核心,在於懷疑「多勞多得」。確實,表面上看起來,多勞不一定多得。比如,還是以搬磚為例,一開始,我們都在用手搬,每塊磚一毛錢。但後來,我們發現使用一種工具效率會更高,這時,領導也發現了,他就會把勞務費降低到每塊磚8分錢。再後來,來搬磚的人越來越多,他就又把勞務費降低到每塊磚6分錢。
  • 領導用「能者多勞」額外加工作,我開玩笑說了4個字,領導沉默了
    現在進入工作已經兩年多了,一直在工作當中都是勤勤懇懇。正是因為勤勤懇懇並且為人老實,做工作質量也不錯,老闆總是給我分配很多的工作,但是卻沒有給漲多少工資。最近正是疫情期間,公司裡面的事務因為之前有所積壓反而卻多了起來。
  • 聰明人被要求能者多勞後,都會採取這三種做法,體面又不吃虧
    01 《奇葩說》:能力越大所以就應該多幹活?能者多勞是大家常說的事情,每當有困難,很多退縮的理由就是能者多勞,讓有能力的人上。那麼,能力越大就該多幹活嗎?有的人不願意工作,想把工作推給別人就以能者多勞為藉口,讓別人去做,並奉承對方能力強,這點工作不算什麼,但是卻不考慮別人為了做這些工作會付出什麼。
  • 「能者多勞」不能總是對「能者」的安慰
    「能者多勞」,一句看似是讚美的話,卻可能造成「能者過勞」,而讓平庸者缺乏工作積極性。近日,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2003名職場人士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對於「能者多勞」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55.1%的人認為這會對「能者」的工作積極性造成打擊,51.2%的受訪職場人士覺得有時會變成「獎懶罰勤」。(《中國青年報》1月24日) 「能者多勞」是句讚美的話?怕不是對這個詞語有什麼誤解吧?在現實語境中,這個詞語更多出現於能者無奈的情形中——回報與付出不成比例。
  • 領導:「能者多勞」,聰明人不會當面回應,都悄悄做這3件事
    企業領導都是為了提高公司效率,才會讓某一個員工「能者多勞」,我們該怎麼樣對待領導的這種要求呢?二、3個步驟解決「能者多勞」的問題1.轉變心態:從被動變主動經濟學導師薛兆豐說這是一個從被動到主動的過程,要先要改變自己的心態。
  • 別再給老實人扣「能者」帽子!不要再跟寫材料的說「能者多勞」!
    本文來自「公文選萃」公眾號,已經得到授權如有轉載需要,請聯繫原發公眾號愚拙請別再跟老實寫材料、幹工作的說「能者多勞」!體制內,與其說是「能者多勞」,不如說是「願者過勞」。實際上,一個單位裡的「能者」是不少的。比如,直接呈領導班子尤其是主要領導的材料,通常都寫得不差。因此,拋開是否「能者」先不談,那些整天加班熬夜的「筆桿子」其實最寶貴的品質應是「願者」,這也是體制內單位裡比較稀缺的品質。說得通俗簡單點,所謂「願者」,就是態度端正,心存敬畏,胸懷理想,願意為事業吃苦挨累。
  • 「能者多勞」,是職場上最毒的雞湯
    (圖片來源:攝圖網)作者|Juno 來源|孤島(ID:gu_dao2015)無能的老闆,才喜歡「能者多勞」,好的老闆,都懂得「能者多得」。熬了一年多,因為腸炎住院了,住院期間,領導不僅沒有慰問,反而指責她不負責。也是那一刻她下定決心離職。為什麼講這個故事呢?我想表達的是,「能者多勞」是職場上最大的毒雞湯。01.
  • 《奇葩說》告訴你在職場中「能者多勞」是坑你的
    《奇葩說》告訴你在職場中」能者多勞」是坑你的原創真的是自討苦吃在《奇葩說》這場辯論中各路好漢可謂是暗湧風波,明爭暗鬥,需要強大的邏輯思維與語言表達能力和發揮好的種種在雙方的舞臺中為自己的觀點進行辯解,這一季也確實很精彩,詹清雲的思維強大也讓我們看到了一位女強人的形象
  • 36歲醫生因公殉職,如何防止「能者過勞」?
    (3月2日 紅星新聞)正值年富力強,大有作為之際,卻過勞成疾,因公殉職,令人痛惜。據不完全統計,疫情發生以來,因公殉職者有150人。他們有副市長、縣長、鎮長,有村幹部、基層工作人員;有專家、醫務工作者,也有警察、社工,他們都是單位骨幹,約有七成因勞成疾逝世。俗語說,「能者多勞」。
  • 新垣結衣新劇:「能者多勞」是最能忽悠人的一句毒雞湯
    這公司唯一的能者,自然是大女主深海晶了。她工作能力強,為人周到體貼,每天笑容滿面。尤其,她比所有人都能了解社長的意思——做個「能者」。可惜不可避免的陷在了「多勞」的痛苦裡:一個人做了所有人的事,得不到一句感謝。幫什麼都不會的上野解圍,老闆不但沒有誇獎反而說:「你是怎麼教他的?」
  • 「能者」就該多勞?如何解除職場道德綁架?
    全公司基本上每一個崗位的工作,他都能插上一手,看起來隨時隨地都在為公司做貢獻,但實際上正經業務卻始終「麻麻地」,有時候想專心做自己的事,卻被硬塞其他的工作,好處沒見著,能者多勞這句話卻聽的耳朵都起繭了。其實,所謂的能者多勞不過是用來道德綁架的枷鎖,公司請你來,是要做好你的本職工作的,而不是來做「萬能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