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者多勞」本來是用來表揚「能者」的褒義詞,但在有些單位,「能者多勞」慢慢失去其本來的味道,逐漸演變成了讓人望而生畏的「潛規則」和「毒雞湯」。有人說「能者多勞」是鞭子、是高帽、是稀泥;有人說「能者多勞」是「能者」的墳墓、「弱者」的天堂;也有人說「能者多勞」就像擊鼓傳雷,說著輕鬆,受著委屈。對於「能者多勞」問題,我們不能避重就輕,應該抱著理性、客觀的態度來正確對待。
客觀分析「能者多勞」的現象和弊端
作為員工,從正面看,多勞是成為能者的必經之路,成為能者才能滿足自我價值實現的精神需求;從反面看,是老好人思想作祟,一味地以犧牲自己的利益來迎合別人,而且實際上多勞也未必多得。
作為老闆,是格局不高、用人不公、責任缺失的表現,一味的吹捧 「能者多勞」,鞭打快牛,累的累死,閒的閒死,浪費了人才資源,破壞了單位風氣,擾亂了運行秩序,勢必影響單位的平穩運行和健康發展。
如何打破「能者多勞」僵局
一個單位,誰都不能當「旁觀者」、「局外人」,人人都有責任、人人都唱主角,人人都要「能者多勞」。
「能者」要擺正心態,正確對待當前狀況,有問題通過正確途徑及時反映,本身也是一種作為;要善於說不,立足實際,實事求是,將當前情況如實反映,相信領導也會理解;要秉持原則,學會拒絕,不要通過一味地討好來換取別人的愉悅,避免被道德綁架,被別人所左右。
老闆要有大局觀念,要搞好強弱搭配,做好傳幫帶,要科學統籌謀劃,合理安排任務。要公平正直,對於本事小、脾氣大、不服從管理的人,要鐵面無私,秉公辦理;對於能力強、求上進、覺悟高的老實人要主動為其謀福利,不能讓勞者既勞心又傷心。
制度上要健全完善,樹立多勞多得的價值導向,能者多勞要「勞得結合」,能者多勞要「得的主動」,能者多勞要「勞裡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