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森美術館:建築之美不在技藝,更在於木的靈魂

2021-01-12 澎湃新聞

在日語中,「回聲」的原意是樹的靈魂。「建築之美不只在技藝中,更在於木的靈魂。」這段話出現在展覽東京森美術館「建築的日本展:傳承的譜系」展廳的白牆上,也是整個展覽的一個線索。日本木材資源豐富,而自然災害頻發,學習中國傳統榫卯的木造結構是日本傳統建築的核心。這種結構具有穩定性,能夠抵禦地震等侵害,同時也具有靈活性,可以拆解,也可以不斷加建。

位於日本東京的森美術館正在展出「建築的日本展:傳承的譜系」。展覽包括九個主題,100個項目,四百餘件展示物,將日本建築的歷史與代表人物重組,呈現從古至今的建築脈絡。以木造結構為源的日本建築具有功能、外觀和內涵的統一,它是人的安身之所,也是通往「神」的橋梁。展覽呈現了東亞建築的精神與傳承,也展示了現代主義建築從東亞所汲取的營養。

2015年米蘭世博會日本館「無限的木造」 攝影:ohno shigeru

一面用木造技藝「編織」的木質網絡將人帶入展覽。這個木質網絡來自2015年米蘭世博會日本館的設計。當時,大約2萬塊膠合落葉松木從日本運到義大利米蘭,在當地進行搭建。木質網絡另一邊的屏幕上同時播放著工人們在展覽現場搭建這種木結構的畫面以及這種結構的歷史。在日本的五重塔中,已經能見到這種木結構的存在。隨著西方建築理念的傳入,日本人逐漸用鋼筋混凝土和現代技術取代了傳統的木結構和木造工藝,而這個出現在世博會日本館上的木結構試圖回溯日本建築的傳統。

展覽將日本的古代建築與現代建築並置,呈現它們之間的聯繫。在這裡,建於1617年的日光東照宮五重塔與2012年竣工的東京晴空塔相鄰,它們之間具有某種傳承性。

日光東照宮

東京晴空塔

五重塔是日本的佛教建築,五重塔的中柱能夠控制地震時塔所經歷的振動。而晴空塔的結構類似五重塔,同樣具有抵禦地震和強風的功能。離五重塔和晴空塔的照片不遠處是建築師磯崎新「空中都市計劃」的模型。這個未完成的作品是他構想的未來烏託邦城市,而根據展覽的提示,這一作品從奈良東大寺南大門的造型中吸取了靈感。

在日本建築中,外觀、功能、含義之間往往具有不可分割的關係。五重塔的中柱支撐著塔尖的相輪,這是五重塔重要的佛教元素,中柱因此而兼具功能性和象徵性。瀨戶內海朱紅色的鳥居矗立在瞬息萬變的海上,以其不變的存在提醒來訪者,踏入鳥居即意味著進入神域,鳥居的主要結構由兩根柱、柱上的笠木和島木、插入兩柱間的貫三部分組成,看似簡單的結構卻使人的精神進入不同的空間。「柱是一種力量的表達,作為一種材料,它在空間裡創造空間。」瀨戶內海鳥居圖的上方,赫然印著日本建築師菊竹清訓說過的這句話。

瀨戶內海鳥居

功能與外觀、內涵的統一離不開日本建築中「尺度」的概念。展覽中,藝術團體Rhizomatiks運用影像和雷射纖維,營造了一個讓人眼花繚亂卻又不失秩序的3D空間。從人體的站、坐、躺、伸展到由此而生的測量尺度和家具,從茶室到安藤忠雄設計的表參道之丘商場,交錯的雷射線條勾勒著大大小小的日本空間,將從古至今的日本建築呈現在人們眼前,人可以走進這個空間,「進入」日本的建築。

數碼裝置作品森美術館

傳統的日本建築不止是人與「神」的橋梁,也是人安放自我的地方。等比例再現的千利休「待庵」是展覽「日本建築:傳承的譜系」中最引人注目的項目之一。從幾塊鵝卵石上走到待庵跟前,脫下鞋,鑽進入口的小門,裡面一次只能容納三個人。在這個做什麼多餘的動作就會撞上哪裡的鬥室中,除了小窗,幾乎看不見其他東西。待庵是豐臣秀吉命令千利休建造的茶室,它的大小只有兩疊,被稱為「世界上最小的建築」。在這樣的鬥室裡,千利休泡上一壺茶,招待著一期一會的客人,小小的空間裡除了主客以外,只能容下水與茶刷發出的質樸聲音,卻自成宇宙。

千利休待庵森美術館

人們沿鵝卵石鑽入茶室

而在展覽的第三部分「屋頂下的安寧」中,傳統民居及建築師作品展現了屋頂在日本建築中的意義。它既有防雨雪、控制自然光射入的功能,同時也意味著一種安居感,甚至是個人與社會、內在與外在和諧的體現。在京都郊區,建築師妹島和世設計了一處集合住宅,屋頂成了其中最大的特色:在展覽播放的京都西野山集合住宅視頻中,妹島敘述了她的設計過程。波浪狀金屬斜屋頂看似凌亂地挨在一起,每個屋頂的坡度和面積都各有不同,鳥瞰過去,如同一片自然的村落。為了尊重古都的特色,屋頂必須具有一定坡度。妹島和世用屋頂連接了這片建築與周圍環境,同時也為住宅注入了她所設想的「社會性」。

京都西野山集合住宅iwan baan

建築中的「集合」概念來自西方,而在過去,人們自發地聚居,共享環境和某一套意識。展覽的第七部分「集居的形式」分析了日本現代的集合住宅與傳統的村落之間所具有的傳承性。「在日本偏遠地區,總是有自然形成的集體,人們住在一起,分享共同的意識。」在這一部分中,展廳的白牆上印有建築師神代雄一郎說過的話。20世紀60年代至70年代,神代雄一郎帶領自己的研究室調查了七個日本聚落,展覽展示了他研究成果中的圖紙和分析。根據他的研究,基於農耕的地域共同體代表了自律和民主,聚落紀念山神、田神的祭典則展現了與自然和諧的神道秩序。

隨著歷史的發現,依據一定的需要而建的集合建築在日本各地出現。積雪地方農學經濟調查所、瀨戶內海調查、槇文彥的代觀山集合住宅、LT城西……展覽呈現了不同時間、地域下的集合住宅形式。在建於2013年的LT城西項目中,建築師提出了獨居人士共享生活空間的可能,由於種種原因,獨居人口越來越多,如何解決他們的孤獨感和生活需求成為了建築師關心的問題。展覽展現了LT城西項目的模型和視頻,在這個長方體空間中,私人空間、公共空間互相交叉,人們可以獨處,也可以彼此交流。

LT城西 攝影:nishikawa masao

至此,展覽從不同的方面呈現了日本建築從古至今所蘊含的基因,與此同時,日本傳統建築對於西方現代主義建築同樣有深遠影響。展覽的第八部分「日本的再發現」就集合了歐洲建築師們在日本建築中汲取靈感而誕生的作品。木造結構所蘊含的「模塊」理念與現代建築中的預製建築相通,不經裝飾、裸露的框架和可移動的牆體都是現代主義建築的特點,日本傳統房子裡精緻的尺度體現著現代主義建築追求的「標準性」。曾在日本工作並和賴特共同設計了舊東京帝國飯店的安託寧·雷蒙德(Antonin Raymond)將日本建築的精神描述為「親近自然、簡潔、精緻、輕盈,甚至幾乎是透明的」,「日本建築教會我現代主義建築的原則,」他說道。當日本建築尋求西化時,歐洲人正在從日本傳統建築中發現建築發展的方向。

帝國飯店 imperial hotel

森美術館位於六本木新城森大廈53層,1800日元的門票除了參觀美術館外,還包括全景觀景平臺的參觀。向外鳥瞰東京,鱗次櫛比的現代大樓之間,東京塔尤為顯眼,不知這樣的東京鳥瞰圖,是否也是一幅一脈相承的日本建築細密畫。

森美術館「日本建築:傳承的譜系」展覽將持續至9月17日。

相關焦點

  • 評展|在森美術館讀鹽田千春:「靈魂的顫動」與裝置的平面化
    糾纏不清的絲線,淹沒了整個屋頂,淹沒了極具象徵意味的小船,也一點點將觀者的思緒攪動……即使不知道鹽田千春在準備展覽的時候癌症復發,帶著對死亡的恐懼與治療的痛苦創作了這些作品,走進森美術館,看到「鹽田千春(Chiharu Shiota)展覽:顫抖的靈魂」,足夠震撼人心。
  • 森美術館|在東京摩天大樓53層的藝術中心
    與此同時,藝術也在慢慢從傳統美術館的白盒子裡走出來,來到城市空間、公共空間、購物商場乃至鄉村。森美術館位於日本東京六本木森塔的53層,距海平面250米,面積為2900平方米,堪稱亞洲最大的當代藝術中心,更是獨一無二的「空中」美術館。
  • 日本最具藝術水準的美術館
    東京博物館和美術館的繁榮不僅有村上隆、草間彌生等藝術家的活躍,更有三宅一生、安藤忠雄、黑川紀章、隈研吾,這些建築界的大神級人物的參與,使得我們不僅能去美術館看展,還能看到這些載入建築史冊的優秀建築。2003年,田中一光在報紙上撰文,標題旗幟鮮明地叫作「讓我們建一所設計博物館吧」,重提起三宅一生多年前的夢想,在日本引起熱烈議論。大多數人認為理想中的日本設計博物館不應該只是展示過往經典的設計名家作品,更重要的意義還在於讓年輕的後輩們了解日本豐厚的文化和設計傳統,並與世界文化產生互動。
  • 美輪美奐的河口湖八音盒之森美術館
    河口湖八音盒之森美術館坐落於日本富士山腳下的河口湖岸邊,是個八音盒主題的博物館,具有中世紀瑞士小鎮的建築風格。綠蔭下的售票處是一幢簡樸的平房,門前掛著彩旗,渲染著節日般的熱鬧氣氛。在售票處,我們得知有一場八音盒演奏會即將開始。於是,我們趕緊朝美術館的主建築走去。主建築是座兩層樓的古典歐式建築,入口處是一個圓形的門廳。
  • 強烈推薦日本的5家「絕美」美術館
    森美術館坐落在東京六本木之丘(六本木ヒルズ)的53層,建築本身就是由設計了美國惠特尼美國藝術博物館(舊館)以及德國古根海姆美術館的建築設計師理察·格魯克曼(Richard Gluckman)經手完成,尤其是美術館入口處,兩座配置設計絕佳的大型手扶電梯,成為了顯眼的入場儀式,令人印象深刻。
  • 日本建築文化的禪意之美
    豐島美術館馬遠《寒江獨釣圖》根津美術館詮釋「天人合一」根津美術館巴黎的城市肌理東京的城市肌理建築工地外半透明的圍擋和光市集合住宅效果圖室外的植物在障子上留下的剪影自然生長的日本城市昏暗、氤氳的室內環境 ◎廖維靂禪宗最早起源於中國
  • 中國美術館藏展出日本浮世繪經典!還有清代木版年畫精品
    中國清代木版年畫和日本浮世繪歷史淵源深厚,各具藝術風格與民族特色,在17至19世紀的東方世界相映成趣。8月5日,由中國美術館主辦的「異域同繪——中國美術館藏日本浮世繪和清代木版年畫精品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展,甄選一百餘件作品展出,為觀眾帶來美的盛宴。
  • 森美術館+六本木屋頂極致夜景
    來到日本東京,這一次推薦你一個性價比極高的景點——六本木Hills,在這裡,你可以同時看到美麗的東京鐵塔,也可以看到繁華的東京都市夜景,甚至門票還包含了一所美術館。森美術館,位於53層,沿著city view繞著大樓360度觀賞夜景後,就來到了森美術館的電梯口,這是一所以「art life(藝術人生)」為主題,能夠親身感受亞洲現代藝術的美術館。最吸引人的就是這裡永遠沒有永存的展品,展品隨著不同主題不斷變換,每月大家都可以看到不一樣的主題展覽,並且都是實時比較火的作品!
  • 花蓮貨櫃星巴克後,建築大師隈研吾臺中再打造「勤美之森」
    「未來勤美術館是要送給臺中市民的一封情書。」這封情書是建築大師隈研吾親手建下,勤美集團攜手國際建築大師隈研吾發表「勤美之森」設計概念,透過負建築創作手法,全面串接臺中草悟道藝術文化生活軸線,透過從11月3日起開始的隈研吾的材料公園展覽,以戶外大型及互動參與的作品,打造大型展覽空間。
  • 木 器 之 美
    「 東   方   棲   居   美   學 」文人空間 | 書畫藝術 | 生活美學木 器 之 美90後的日本手藝人Yoshiaki Takagi正是無數木匠之一。正巧擠入90後人群的他製作的器皿卻有著同齡人少見的穩重與沉澱。自2010年起,他開始在家中進行木材雕刻,現於埼玉縣製作木質容器、勺子等工具。
  • 江上越個展在日本千葉市美術館舉辦
    日本著名當代藝術家的展覽「杉本博司個展」「宮島達男個展」「草間彌生收藏展」「瑞士當代藝術展」等等的回顧展以及群展。美術館的建築結構保留了1927年建造的日本近代的新文藝復興樣式的老建築,以包圍老建築的方式蓋的新建築。其建築被日本建設省成為公共建築百選之一。千葉市對藝術文化的支持實現了美術館今年的翻新和擴建,2020年重新開館。
  • 引火燒身的日本「美術館女子」企劃:社交網絡時代的藝術鑑賞
    而日本其他機構歷年對美術館訪客的調查也幾乎都顯示了來參觀的人數是女性比較多。由此,從絕對數字上來說無論是管理者還是來訪者女性都是美術館的「主流」。但在「美術館女子」企劃這樣的大眾媒體敘事中,她們還是被擠到了邊緣的位置,不得不成為特殊的「小眾」。更重要的是,藝術界女性所處的地位和她們佔到的人數也完全不對等。
  • 【都會之美】收藏浮世繪的太田紀念美術館
    灰咖色的二層建築,如同花崗巖般堅實、石質外立面和簡勁而錯落的線條,使這個體積遠不如附近那些龐大的建築物雄渾迫人的美術館,擁有了一種直撞人心的莊嚴感和體積感。如此巧妙的構圖、精絕的配色,已經達到了一個不可能超越的高度。痛定思痛之後,年輕人另闢蹊徑找到了出路,誕生了《東海道五十三次》。而他自花甲之歲開始創作的《名所江戶百景》,歷時兩年,無論在數量還是質量上,都是值得被藝術史記錄的。
  • 南條史生:2020年建立地方都市美術館的意義
    此次我們採訪了東京森美術館特別顧問,也在日本地方青森縣參與建造了美術館的南條史生先生,談一談現在為什麼我們要關注地方城鎮和藝術。 >AB=《藝術商業》駐日本特約記者沓名美和 南條=南條史生 AB:您在日本屈指可數的暴雪地帶青森參與建立了兩個美術館,比較早的十和田市現代美術館的建立經過是怎樣的呢?
  • 從3座美術館看建築與藝術的共生
    本期介紹的3座置身在自然之中的美術館建築,在設計之初或受到藝術概念的啟發、或本身就與藝術作品結合,使建築和場所超越了遮風擋雨、保溫庇護、存儲陳列等基本功能,通過構造、空間、光影所形成的節奏、韻律,而具有了感染人心的共情力。
  • 神級建築大師隈研吾又出新作,日本首個中國藝術大師美術館今日開業!
    今日,隈研吾設計的王傳峰美術館落座日本銀座正式開幕。這個美術館不僅是隈研吾近年少見的採用鋼筋混凝土+鋁條的建築改造作品,同樣也是至今唯一在日本銀座這一天價地段由中國藝術家冠名所有的私人美術館。而建築樓體外立面整體使用混凝土與鋁條的素材沉穩的色調配合,根根分明的金屬質感,更是讓整座樓從近處看體現出挺拔峭峻的感覺。隈研吾的建築之中的禪宗意境,王傳峰的魚水畫境,跨界合作之中相互感受到了強烈的文化共鳴。隈研吾老師與王老師對於莊周思想的理解奠定了美術館建造的基調,因此整個建築與周圍綠意蔚然的環境結合顯得低調而又獨特。
  • 津森千裡\Tsumori Chisato,這位日本設計師有點不一樣
    -Sacai-而本期筆記要聊的「有點不一樣」的便是這眾位二代日本設計師中個人風格獨樹一幟的津森千裡(Tsumori Chisato), 同時她也是服裝大師三宅一生(Issey Miyake)的得意門生,區別於一種以黑白和剪裁取勝的日式設計
  • 日本建築大師安藤忠雄設計,和美術館將於10月1日起試運營!
    歷時五年建設,由美的何氏家族打造的「和美術館」將與10月1日起正式試運營,屆時將對市民預約開放。 據悉,和美術館由日本建築大師安藤忠雄擔任設計,總面積約為1.6萬平方米,其中展廳面積約8千平方米。
  • 日本畫巡り・東京及近郊的日本畫美術館推薦!【前篇】
    而近年來美術院校的日本畫專業的競爭倍率也居高不下,給大家推薦幾個東京(及其近郊)的日本畫中心的美術館吧!提醒大家:最近日本疫情反覆,避免不必要的出行。美術館均附有網站連結,宅家也能欣賞哦!官網:https://www.senju-museum.jp地址:長野県北佐久郡軽井沢町長倉815
  • 青森縣立美術館-青森犬(文章轉載)
    去青森玩的人,很多都會去青森縣立美術館呢。這裡收藏著青森縣弘前市藝術家奈良美智的諸多作品,包括發音與青森縣同名的【青森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