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這一名詞大家並不陌生,大腹便便的男士苦惱不已,年輕女性則天天嚷嚷著要減肥。那麼,哪種情況下屬於「超重」和「肥胖」?肥胖離我們有多遠?降體重是否單純為了體型美觀?
什麼是超重和肥胖?
★ 超重(24≤BMI<28 );肥胖(BMI≥28)
世界衛生組織(WHO)將肥胖定義為可能導致健康損害的異常或過多的脂肪堆積,2016 年美國內分泌醫師協會將肥胖定義為一種「疾病」。
我們常用體質指數(BMI)和腰圍進行超重和肥胖分類,BMI計算公式為體重(kg)除以身高(m)的平方。對於肥胖,全球學術界有多種診斷切點。我國成人肥胖的診斷標準:18.5≤BMI<24 為正常體重範圍,24≤BMI<28 為超重,BMI≥28為肥胖。此外,男性腰圍≥90釐米或女性腰圍≥85釐米即為腹型肥胖。
肥胖離我們有多遠?
★ 肥胖就在我們身邊
我們來看看WHO在2016年給「肥胖」所做的一些全球估計數字:逾39%(19億)成人超重,其中超過13%(6.5億)成人肥胖;全球肥胖流行率在1975年和2016年之間增長近三倍。
在中國,從1993年至2009年的17年間,成人超重/肥胖的患病率從13.4%增加至26.4%,總體呈線性增長;成年人腹型肥胖的患病率從18.6%增長至37.4%,平均年增長1.1%,顯著高於超重/肥胖的增長速度。
肥胖危害知多少?
★ 「一胖毀所有」(肥胖累及全身各系統,顯著增加糖尿病、心腦血管、腫瘤等疾病的發生率)
心腦血管疾病(主要是心臟病和中風),這是2012年的頭號死因;糖尿病;肌肉骨骼疾患(特別是骨關節炎);哮喘、睡眠呼吸暫停;月經紊亂、勃起功能障礙、不孕不育等;某些癌症(包括子宮內膜、乳腺、卵巢、前列腺、肝臟、膽囊、腎臟和結腸);抑鬱症等心理疾病;預期壽命減少。隨著BMI的升高,上述疾病患病風險也隨之提高。
兒童青少年肥胖需要關注嗎?
★ 兒童肥胖大軍正在躍躍欲試,兒童肥胖後果更加嚴重
2016年,超過3.4億名5-19歲兒童和青少年超重或肥胖。2019年,3800萬名5歲以下兒童超重或肥胖。兒童肥胖率上升速度高於成年人,且中國是兒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人數最多的國家。肥胖不僅影響兒童青少年的正常生長發育,還會對心血管系統、內分泌系統、呼吸系統、消化系統、骨骼系統和心理智力等都造成嚴重的危害。
肥胖有解決之道嗎?
★ 肥胖可防可控,亟需綜合管理
解決肥胖問題是當務之急,WHO呼籲全球各級採取行動減少肥胖人群,以解決這一公共衛生問題,尤其是針對兒童肥胖這一龐大後備軍。近十多年來,國際國內內分泌專業學術協會紛紛發表指南,從肥胖的發病機制出發,一致推薦給予肥胖人群開展綜合醫療管理。
目前,由仁濟醫院內分泌代謝病科麻靜教授牽頭並組建的肥胖MDT,集結了內分泌科、營養科、胃腸外科、心內科、放射科、中醫科、整形科、心理科等相關科室的專家成員,通過篩查、診斷、評估、治療、護理和心理等多維度全周期的高效管理,在控制體重的同時,完成了共病管理、降低健康危險因素,改善肥胖人群預後,最終提高生活質量的目的,贏得了病人的良好口碑,也獲得了全國學術界的肯定。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肥胖MDT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