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人的餐桌上,除了美食,還有一種東西少不了,那就是——飲料。
或是酒、或是果汁、或是涼茶……特別是在待客時,沒有點喝的,就好像少了點什麼。
而且,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飲料也已經脫離餐桌,甚至成為了人們的解渴必備。
可是,您知道那些長期喝飲料的人,最後都怎麼樣了嗎?
牙齒掉光
飲料當水喝,搞壞牙齒的案例並不少。
如果您覺得文字不夠直觀,那麼還可以看看下面這些高能圖片(可能引起不適):
是不是覺得手裡的飲料——突然不香了?
那麼,問題來了。一杯汽水罷了,怎麼會那麼可怕呢?
因為,大部分飲料的PH值在2.2 - 4.9之間,而牙齒表面琺瑯質的溶解臨界PH值是5.5!
如果你飲料不離口,就等於是把牙齒泡在這樣的液體中,慢慢溶解!
在醫學領域,這一現象被稱作「酸蝕症」。
患糖尿病
據錢江晚報報導,蕭山區中醫院曾同時接診過兩名二十多歲的年輕人——小張和小雷。
因為兩人的病情很相像,所以護士們對他們的印象特別深刻。
小張,24歲,平時在家從來不喝水,渴了就喝冰紅茶,最多一天喝掉半箱。小雷,29歲,也是飲料控。
前幾天,兩個小夥子都出現了同一個情況:體重迅速消瘦。小張一個月瘦了20公斤,小雷半個月瘦了近10公斤。
兩人一開始都沒有當回事,誤以為是太辛苦的原因。
直到身體出現異常,才被家人送進醫院。
檢查結果讓人嚇一跳——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二人體內水、電解質、酸鹼平衡已經嚴重紊亂,再不治療甚至會危及生命!
腎臟結石
日前,杭州日報報導了一個病例:18歲的杭州小夥小柯因為無尿到杭州某三甲醫院就診。
一番問診,急診科醫生得知,小夥子起初只是肚子痛、拉肚子,本以為和平時鬧肚子一樣,沒想到小便也很快少了,這才趕到家附近醫院看病。
經過當地醫院抗感染、補液等治療後,小柯的腹瀉開始慢慢好轉,但此時醫生發現,他的血肌酐水平卻在進行性上升,甚至到了正常值上限的7倍多;腎小球濾過率為9ml/min,僅為正常水平的1/10。
醫生當機立斷為他進行了血液透析治療,幫助腎臟清除體內毒素。
進一步腎穿刺活檢後,醫生驚奇發現,小柯多處腎小管內存在鈣化樣物,超聲顯示雙腎存在多髮結石。
沒錯,小柯也是一名飲料控,每天2到3升的飲料下肚,雖然讓他的精神愉悅,卻也把腎臟累到「罷工」。
為什麼飲料傷害這麼大?
答案就是——糖!
那麼,您知道一瓶飲料含有多少糖嗎?
浙大一院營養科高級營養師趙衛玉細拆解了18款熱門飲料,得到如下結論:
您看,這個含糖量可真是不容小覷。
經常關注健康的人一定知道糖分攝入過多的危害。
比如誘發肥胖、糖尿病、高血壓、代謝症候群,以及升高血尿酸水平、誘發痛風、加重腎臟負擔等。
同時,如果您喝的是碳酸飲料,還會使人體尿液中的鈣大幅度增加,導致結石形成、骨質疏鬆等。
在此不再贅述。
無糖飲料行不行?
答案是:不行。
首先,您要知道什麼是「無糖」。
根據《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籤通則》(GB28050-2011)的規定,無糖飲料指每100ml飲料中含糖量不高於0.5g。
由此可見,無糖飲品只是飲料中含糖量少而已,但不等同於不含糖。
其次,無糖飲品,通常採用人工甜味劑如木糖醇、阿斯巴甜、安塞蜜等替代蔗糖、葡萄糖、果糖,以使飲料適口。
雖然這種飲料不會引起血糖波動,但是,曾有研究表明:人工甜味劑,不僅不能起到預防和治療疾病的作用,反而可能會造成機體代謝調控機制的紊亂。
這危害,可一點不比含糖飲料低!
鮮榨果汁行不行?
答案是:不行。
我們且不討論鮮榨果汁中的含糖量高、纖維素低的問題,僅從食物性味的角度去分析,它就不適用作一般飲料。
其實,我國古代也有鮮榨汁,但不是用來享受,而是用於治病!
尤其是在搶救一些陰液枯竭的人時,如果病人已經喪失了部分吞咽功能,就可以把藥材或蔬果榨汁飲用,以滋補其陰津。
此外,榨汁的方法還適用於治療熱病傷陰、高燒等疾病。
傳統名方五汁飲(荸薺、藕,甘蔗、梨、蘆根)就有此功效。
可是,如果一個人沒有體熱的症狀,而一直將水果榨汁飲用,就完全是「陰上加陰」了,長此以往必傷正氣。
因此,對於身體健康且牙口好的朋友,還是建議水果嚼著吃。
最好的飲品是什麼?
來,我們一起大聲說出來:
溫開水!
沒錯,大家都懂。
資料:養生中國
原標題:《溶解牙齒、毀腎、升糖,你常吃的這一物,危害太大!》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