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認知與行為科學系列沙龍(41)_學術講座_上海交通大學新聞學術網

2021-01-08 上海交通大學新聞網

主講人簡介:

1、餘濤

餘濤,醫學博士,上海交通大學/倫敦國王學院博士後,上海交通大學Bio-X研究院助理研究員,兼任上海交通大學精神衛生中心PI。研究方向主要為闡明主觀幸福感與抑鬱的共扼心理學與生物學機理,為提升主觀幸福感以及改善抑鬱症提供理論和技術支持。發表SCI論文35篇(其中一作或通訊作者文章20篇)。主持或承擔國家自然基金、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慢性病防控重點專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精準醫學研究」重點專項以及上海交通大學醫工交叉、文理交叉等課題。

2、楊小虎

楊小虎,九三學社成員,上海交通大學外國語學院英語系副教授、言語-語言-聽力研究中心負責人。2006年在上海交通大學獲得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方向博士學位,2008-2010年在南開大學文學院從事實驗語音學方向博士後研究,2014-2015年在美國明尼蘇達大學言語-語言-聽力科學系訪學,曾任教於西南交通大學、上海財經大學。中國心理語言學研究會理事、中國認知神經語言學研究會常務理事、《當代外語研究》第二語言加工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以及《心理學報》《心理科學》《現代外語》《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當代外語研究》等期刊審稿人。

主要研究興趣為實驗語音學、心理語言學。先後主持國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項目、上海市浦江人才計劃、上海市教委創新項目(重點項目)、上海交通大學文理交叉基金、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等各類課題10餘項。在Applied Psycholinguistics、Journal of the Acoustic Society of America、Frontiers in Psychology、Journal of Speech, Language, and Hearing Research、The American Journal of Audiology、Learning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Perspectives: Studies in Translatology、《心理學報》《心理科學進展》《外語教學與研究》《當代語言學》《現代外語》等心理學、語言學SSCI、SCI、A&HCI以及CSSCI期刊上發表論文30餘篇,出版學術專著一部,主編十二五國家規劃教材一部,獲得上海市第十四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一項。

3、張晗、楊翠紅

張晗,現任上海交通大學圖書館學科館員(船舶海洋與建築工程學科)。2014年獲上海交通大學圖書館情報學碩士學位;2011年獲上海交通大學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學士學位。現從事圖書館學科服務工作(船舶海洋與建築工程學科),包括參考諮詢、情報分析與研究、學科資源建設、信息素養教學等工作,致力於基於文獻計量學方法的學科發展態勢和研究熱點分析,負責和參與多項情報分析工作,相關論文發表於CSSCI核心期刊,參與撰寫多份情報分析研究報告,包括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發行的《一個甲子的暢想——面向未來120項科技預見》一書中《海洋工程裝備全球發展態勢》、《智慧機器人全球發展態勢》以及《科學技術研究前沿分析》等多份報告,參與圖書館國家社科基金在內的多項科研項目,並嵌入船舶海洋與建築工程學院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提供情報分析服務、開展文獻計量學研究,撰寫的報告《記憶場所的國外研究現狀分析》收錄於項目成果專著出版發行。

楊翠紅,2007年進入圖書館工作,現任上海交通大學圖書館學科館員(語言媒設學科)。曾獲工學學士,工程碩士;現從事圖書館學科服務工作,包括參考諮詢、情報分析與研究、學科資源建設、信息素養教學等工作,致力於基於文獻計量學方法的學科發展態勢和研究熱點分析,作為教育部《中國都市化進程年度報告》子項目負責人,參與《全球智慧城市發展態勢與研究熱點報告(2015-2018)》《城市科學發展趨勢與全球科研實力排名》等報告撰寫;完成上海交通大學人文社科校本管理研究課題重點課題一項。

4、林喜芬

林喜芬,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訴訟法與司法制度研究所所長。曾任上海市人民檢察院研究室副主任(掛職),在哥倫比亞大學、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臺灣「中央」研究院、香港大學等研究機構做訪問學者。現兼任最高人民檢察院理論研究所首批智庫專家,上海市法社會學研究會秘書長。研究領域為刑事訴訟法、司法制度、法社會學。在《中國社會科學(英文版)》《法學研究》《中國法學》等SSCI或CSSCI刊物發表80餘篇論文。出版《轉型語境的刑事司法錯誤論》《兩個證據規定與證據排除規則》《日本刑事司法的語境與特色》等著(譯)作。曾獲上海市青年拔尖人才、曙光學者、社科新人、浦江人才、晨光學者、最高檢全國檢察理論優秀成果一等獎、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等獎勵;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等課題。

講座簡介:

1、《覺知-快樂的小竅訣》

演講人:餘濤博士,上海交通大學Bio-X研究院助理研究員,兼任上海交通大學精神衛生中心PI。

2、《不同人群語音感知聲學線索使用模式研究》

演講人:楊小虎博士,上海交通大學外國語學院英語系副教授、言語-語言-聽力研究中心負責人

3、《「信息計量學視角:自然科學新興技術對社會認知研究的推進情況分析」及「我校心理學相關資料庫資源介紹」》  

演講人:

張晗  上海交通大學圖書館 船海建工學科館員

楊翠紅 上海交通大學圖書館 語言媒設學科館員

4、《強制措施與法官量刑:一個初步的研究》

演講人:林喜芬 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教授、博導,訴訟法與司法制度研究所所長

相關焦點

  • 21世紀的生物海洋學:新途徑,新想法_學術講座_上海交通大學新聞...
    講座簡介:Investigations into the ocean’s productivity and elemental cycles have been revolutionized in the past 50 years by new technologies, which
  • 突破2021:上海科創6大期待[圖]_媒體聚焦_上海交通大學新聞學術網
    睡眠時長較長的兒童在認知能力與心理健康方面,總體要比睡眠時長較短的兒童要好;早期越嚴重的多動症症狀將引發後期越多的睡眠問題。這是復旦腦智能科學與技術研究院去年取得的研究成果,皆源於最前沿的科研:破解大腦奧秘。
  • 細胞力學定量檢測:從技術到應用_學術講座_上海交通大學新聞學術網
    1995年於北京大學力學系獲得學士學位,2000年於北京大學力學系固體力學專業獲得博士學位,2000-2002年在北大電子學系進行博士後研究,2002年留校工作至今。現為北京大學工學院力學與工程科學系教授,北京大學前沿交叉學科研究院兼職研究員,中國力學學會第十屆流體力學專業委員會微納尺度流動專業組委員。
  • 迎接小康社會全面建成系列人權學術活動在廣東財經大學舉辦
    為了慶祝小康社會的全面建成與我國人權事業的發展進步,12月10日以來廣東財經大學人權研究院連續三天舉辦了「工商業與人權論壇籌備會議」、人權學術講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基本權利的法治保障研究」學術研討會等系列人權學術活動,在學界產生了積極影響。12月11日,由廣東財經大學人權研究院與中國政法大學人權研究院聯合主辦的「工商業與人權論壇籌備會議」在佛山召開。
  • 青年醫師沙龍丨帶你走進認知行為治療
    沙龍在中醫科主任醫師郭曉娟幽默的主持中開場,心理科副主任醫師蘇豔麗就認知行為治療(CBT)個案概念化問題,為全院名青年醫師開展了題為「認知地圖:個案概念化」的講座。 此外,蘇豔麗副主任用典型案例具體講解了行為功能的宏觀和微觀分析、認知概念化、核心信念、中間信念和行為策略、治療目標的設置。
  • 上海交通大學醫療機器人研究院國際學術論壇舉行
    2020年12月14日至16日,上海交通大學醫療機器人研究院國際學術論壇(Academic Forum of Institute of Medical Robotics)在交大閔行校區轉化醫學大樓和線上ZOOM平臺同步舉辦。
  • 上海交大1233支社會實踐團用青春告白祖國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舉國抗疫,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結合時代主題,2020年上海交通大學社會實踐以「行萬裡路,知中國情」為主題,以屬地實踐為原則,全年組織1233支實踐隊伍,10500餘人分布全國34個省市自治區,圍繞「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抗擊疫情的中國力量」「學四史,守初心」「勞動教育」「聚焦上海新經濟
  • 蘇州大學陳大亮教授來魯東大學外國語學院做學術講座
    蘇州大學陳大亮教授來魯東大學外國語學院做學術講座 2020-12-06 18:04:50
  • 2020空間綜合人文學與社會科學系列在線講座回顧(三)
    2020空間綜合人文學與社會科學系列在線講座回顧(三) 2020-09-08 10: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西日本地區留學人員舉辦學術文化沙龍探討中日文化交流
    神州學人網訊 12月12日,以「絲綢之路的開拓往來與中國牽牛織女傳說的日本當代敘事」為主題的西日本留學人員線上學術文化沙龍活動舉行。活動由駐大阪總領館教育處主辦,立命館大學中國留學生學友會協辦。駐大阪總領館教育處參贊吳勁松出席,教育領事、西日本地區中國留學人員、日本大學生等參加。
  • 2017屆英國布裡斯託大學代表團畢業典禮系列活動在京開幕
    作為英國排名前五、全球排名第41位的世界級高校,英國布裡斯託大學已經連續三次在中國舉辦畢業典禮,本次畢業典禮也將為促進中英文化教育提供合作機會。此外,本次訪華活動中也將陸續涵蓋與上海交通大學、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合作項目籤訂以及演講、照片展等系列活動。
  • 中國船東協會-大連海事大學關於舉辦航海心理學線上講座與交流在線...
    2020年聯合大連海事大學共同開展海員航海心理健康方面研究,內容包括近期出版海員心理50問手冊和航海心理學網絡講座與在線交流活動。 航海心理學網絡講座與在線交流活動定於12月7-10日18:30-20:00分題目在騰訊會議上舉行,屆時將邀請大連海事大學教授、遼寧海事局船員考試中心專家、醫學界專家、中遠海運集團資深政委等在線講座,並與海員朋友們線上交流。
  • 外國語言文化新港論壇舉辦「語言診斷評估系列學術講座」
    作為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科創月」系列活動之一的「外國語言文化新港論壇」第十講和第十一講於12月2日和11月24日在線舉行語言診斷評估系列講座,分別由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應用心理學和人類發展系Eunice Eunhee Jang教授作題為《通過語言認知診斷反饋來挖掘變化的機理》和芬蘭于韋斯屈萊大學應用語言研究中心Ari Huhta教授作題為《閱讀與寫作診斷:研究發現及其對課堂教學的意義
  • 寧波大學商學院開展金融碩士系列講座:從學術小白向前邁進的一小步
    6月4日,寧波大學金融碩士教育中心邀請上海財經大學博士、平安銀行博士後鄭旭為金融碩士研究生開展線上講座《從學術小白向前邁進的一小步——如何做學術研究之經驗分享》。金融碩士學位點點長張琴教授參加。金融碩士教育中心執行主任胡育蓉主持。在此次講座中,鄭旭循序漸進講述了如何更好地完成論文寫作與遵循學術規範。
  • 「到祖國需要的地方去 讓青春向山向海」 上海交大735支暑期社會...
    暑假伊始,上海交通大學2020年暑期社會實踐正式啟動,全校735支暑期社會實踐團隊、超過7200人分布全國34個省市自治區,開展不同形式的屬地實踐活動。 在交大,社會實踐是全體本科生的必修課,分基礎類課程、講座類課程和社會實踐三部分實施。6月8日起,2020年《新時代社會認知實踐》課程雲端開課,學指委處班子成員、院系黨委副書記、機關和院系思政教師共同組成授課團隊,分20個教學班,為3408位學生講授社會實踐理論課程。受到疫情影響,課程均採用Zoom線上授課,師生共同探索雲端互動新模式。
  • 國際知名語言學家凱莉・霍爾姆斯教授來華開展系列學術交流
    受國家語委「語言文字國際高端專家來華交流項目」邀請,11月13日至25日,著名語言政策專家、愛爾蘭利默裡克大學教授海倫・凱莉・霍爾姆斯(Helen Kelly-Holmes)在上海、北京兩地進行學術交流。
  • 北京地區廣受關注學術成果國際學術沙龍在京舉辦
    12月16日,北京地區廣受關注學術成果國際學術沙龍在北京科學中心舉辦,9名駐華外交官和16名境外科技組織負責人對話學術報告人。北京工業大學教授顧錁、北京科技大學副教授于欣波兩位學術成果報告人聚焦人工智慧領域作專題報告,北京市科協黨組成員、副主席田文出席並致辭。
  • 【學術前沿】上海交通大學王宏林等揭示代謝過程異常加重牛皮癬的...
    【學術前沿】上海交通大學王宏林等揭示代謝過程異常加重牛皮癬的機制 2020-06-30 05: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曙光·新聞】2020上海中醫藥學會生殖醫學分會學術年會圓滿舉行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生殖中心協辦。02 / 孫建明教授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七人民醫院孫建明教授為大家帶來了關於「生精湯治療DNA碎片率增高引起的不育症臨床總結」精彩講座。生殖熱點第二部分:線上演講01 / 孫贇教授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孫贇教授為大家帶來了「PGT-A的臨床遺傳諮詢與數據基礎」精彩講座。
  • 匯聚學術力量,促進性別平等:2020年江蘇婦女/性別學術月活動精彩...
    學術月活動開展一個月來,全省各地將舉辦近30場學術報告、學術活動,包含主場報告會、分場報告會、學術沙龍,以及各市、各基地分別舉辦的分場學術報告和活動。快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南師大金陵女子學院聯合校婦女/性別研究與培訓基地,共同舉辦了三場高質量的省級學術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