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法國北部的加萊人擅長蕾絲,中南部的賽文山民則精於養蠶紡絲。儘管如此,當地內衣品牌卻還是先機盡失。
圖片來源:Maison Lejaby
或許是不願被維密蓋過風頭,法國幾個內衣品牌們決定用走秀來證實自己的資歷與手藝——發布會時間定在明年1月22日,恰巧是巴黎男裝周的最後一天以及高級定製周的開幕日。
包括Chantelle、Empreinte、Lejaby、Passionata、Simone Pérèle等在內的15個品牌將會出現在名為「Lingerie, My Love」的發布會上。說到這裡,你腦中可能沒有半點印象,因為它們離中國市場真的有些遙遠。
曾經為歐洲皇室輸出過若干位皇后,並引領時裝發展的法國天生帶著股自信,內衣品牌也不例外。儘管現在一提起高級內衣,大部分人都會想到美國的「維多利亞的秘密」(Victoria s Secret),或者英國的Agent Provocateur,但從18世紀的緊身胸衣,到19世紀紅磨坊裡康康舞者身上綴滿蕾絲流蘇的內衣,曾經何時,在內衣領域,歐美其他國家在法國跟前通常都只好扮演追隨者。說起當時的品牌Chantelle和Aubade,業界都會尊稱為前輩。
2013年巴黎《內衣構造》展出的緊身胸衣
2013年巴黎《內衣構造》展出的緊身胸衣
法國人甚至自嘲稱,巴黎鼎鼎大名的艾菲爾鐵塔從外形看來就像是穿著性感網襪的女性,四根支柱就好比吊襪帶。慢慢地,隨著女性地位不斷提升,S型鯨魚骨緊身胸衣被高腰款內衣、兩件式內衣所取代。
第一次世界大戰打響後,內衣隨著時裝更迭腳步快速演進。一開始,女性為了穿出Chanel無腰身寬鬆感選擇束胸或者狹邊內衣;中性風興起之後,女性氣質被掩藏起來;直到二戰結束,當Christian Dior「新風貌」席捲歐美,內嵌式緊身胸衣又開始走向流行。
Chanel小黑裙
Dior新風貌
但從這之後,無論時裝還是內衣都受到大洋彼岸美國的影響。好萊塢銀幕上的服飾將沙漏型身材發揮到極致,多圓圈形縫線製作出的圓錐形子彈胸罩應運而生。法國在這一時期的最大貢獻是將當時新興面料萊卡用到內衣中。1950年代,Empreinte的兩位創始人建立出ABC罩杯體系,DE則要到更晚一些的1960年代方才面世。
子彈胸罩
作為女性的第二層皮膚,無帶式、聚攏式、微纖維.內衣在隨後的幾十年來已經沒有太多變化,無非從款式與面料上尋找新鮮點。
每年1月,全球近500家內衣品牌聚攏到巴黎參加國際內衣沙龍(Salon International de la Lingerie),期間也會舉辦小小的走秀發布。去年頭一次參展的巴黎品牌Elise Anderegg就是因為請模特走臺,而拿下了美國一家連鎖零售商的訂單。
國際內衣沙龍
Elise Anderegg
儘管法國內衣歷史悠久,北部加萊地區擅長蕾絲,中南部的賽文山民精於養蠶紡絲,可惜內衣產業卻還是先機盡失。今年,法國電視臺TF1曾做過一期名為《內衣皇后們》(影片中的主角都是女性)的電視片,主角之一的Elise Anderegg為了尋找面料與工廠不得不驅車四個多小時前往裡昂郊區。法國小作坊式的生產模式根深蒂固,工人們出現在鏡頭前也往往是自豪萬份。這或許能解釋法國內衣品牌與維密的本質區別。
如果說中小型企業在生死線上掙扎,法國膾炙人口的商業大眾品牌則面臨道德抉擇——儘管大部分產品打著「法國生產」標記,但通常只有最後組裝是由法國工廠來完成。去年從法國老牌Maison Lejaby辭職創業的Muriel Pernin回想起老東家時說,「組織結構令人頭疼,很難有機會創新」。
歐睿諮詢最近一次給出的全球內衣市場估值是990億歐元,而時間還是在2014年。而法國針織及內衣聯會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數據顯示,2015年法國內衣市場總計錄得7.928億歐元的營收,同比增長2.7%,其中一半收益來自於出口業務。有賴於歐元走弱,來自美國的訂單量日益增長。然而本國狀況就沒有這般怡人了,因為銷售數字同比出現了3.56%的下滑。
Empreinte
Maison Lejaby
中國恐怕是法國品牌更感陌生的一片市場。就拿法國老牌Chantelle為例,創立於1876年,最早使用彈性織物製作內衣,但直到2010年才通過香港內衣零售商Private Shop進入中國市場。這意味著它們或許無緣中國180億美元的內衣市場,或者說在客群、銷售渠道、市場運作方面沒有足夠資本與La Perla、黛安芬等耕耘多年的品牌抗衡。
除去維密、La Perla等近來市場動作頻密的內衣品牌,Marks &Spencer、H&M、Stella McCartney等時尚品牌也都踴躍地擠進內衣領域。法國品牌光靠走秀恐怕是遠遠不夠的。
...>>>更多詳細內容請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