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都市報通訊員 李文彬 記者 楊斯涵 黃京
在學生們的眼中,有這樣一類老師格外讓人喜歡,讓人尊敬。他們沒有驚天動地的事跡,沒有傲視群雄的實力,但卻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把滿腔心血都獻給了教育事業。湖南科技職業學院人文與音樂學院田香老師就是這樣的典範。同行眼裡,田香是一位踏實敬業的實幹家;學生心中,她是一位可敬可親的好老師。她把事業和生命融為一體,在教學這塊熱土上,始終辛勤地耕耘著,執著地追求著。她堅持愛護每一個學生,教好每一節課。她就像一個永不停歇的教育「追夢人」,不斷精心耕耘,讓教育開出似錦繁花,結出累累碩果。
三尺講臺是她默默無聞耕耘的一方田地;渴求知識的真諦是她辛勤執教的無窮動力;她潛心育人用真情,甘做一頭辛勤耕耘於教育沃土的孺子牛。田香老師對待教學工作兢兢業業,用一顆真心對待學生。「本來中國傳統文化課程在職業院校是屬文化基礎課,學生就不怎麼感興趣。」田香慢慢摸索,根據不同班級學生的特點制定不同的教學方法,根據學生的特點去設計課程。為了上好每一節課,她深入鑽研教材及教學大綱,查閱資料、撰寫教案,並優化教育教學的每一個環節,積澱了豐富教學經驗的她,很快成長為一名優秀的中國傳統文化課程教師。
田香說,除了有合適的教學方法,還要懂得如何跟學生溝通,慢慢地讓學生喜歡上老師,對於教學是很有幫助的。每節課的前幾分鐘,田香老師都會以一些傳統文化小知識點吸引學生,帶領學生去傳統文化寶庫中去挖掘更多的文化遺產,實現「三全育人」,培養德藝雙馨的輕工匠人。
「靜待花開」是田香給教師這個職業的評價,「教師這個職業就是給不同的植物不斷施肥、除草的過程,每一朵鮮花都有自己特定的花期,每天,我們都為新的花蕾、花苞、盛開的鮮花鼓掌」。課堂上,田香是睿智耐心的講師,課堂外,她又是孩子們貼心的「大朋友」。田香回憶,自己班上曾有一個單親家庭的男生,十二歲時遭遇父親病逝,之後母親精神分裂,這個男生由於之前疏忽管教,在校經常跟其他同學打架、喝酒、逃課、去網吧通宵玩遊戲。田香用語言和行動一點一點的感化他,從來不會因為經常惹事而放棄他。「他由於一直缺少關愛,也沒有人告訴他路該怎麼走,他才會一直犯錯。」田香說,畢業的時候這個男生是眼淚流得最多的,他也如願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
在科研方面,田香調入高校後,更堅定自己從小樹立的那個「科研夢」,一路拼搏一路奮鬥,不曾停歇。科研之路舉步維艱,熬夜通宵更是家常便飯。正是由於這種勤奮刻苦的精神和對專業的熱愛奠定了科研道路的基礎,這也化作她一路奔跑的最大動力。理想加實幹總會產生碩果,持之以恆加上一點靈光就會混合產生出成績,田香曾主持一項省級課題、一項校級課題、參編了一本著作, 發表多篇省級期刊。
「育人就像種花、種樹,也許自己看不到開花結果,但是當出入社會,學生自己也能感受到曾經的教育使得自己獲益良多了,自己也就問心無愧了。」田香認為,教書育人是一個極其漫長的過程,傳統文化本身也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通過典雅的語言去慢慢浸潤學生的心靈,一點一滴地影響學生的思想行為,傳統文化也就有了更豐富的意義。教育的精彩就在於它的平凡而永恆!
[責編:蘇亮]
[來源:三湘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