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的改革新成就:沙皇彼得攻佔納爾瓦,新文明的建設歷程

2020-12-16 趣憶史

導語

1703年初冬,沙皇彼得在莫斯科。他趁這次停留落實新法令、法規,以及提高文官和軍官的素質。甚至他的娛樂消遣活動,也用來讓人體驗他引進臣民中間的那種新生活方式。

正是著眼於此,他讓人邀請所有特權貴族和貴婦參加宮廷中一個侍從小丑的婚禮。他要求全體出席這次婚禮的人都著古式服裝。

婚宴像16世紀那樣安排。一種古老的迷信不允許在嚴冬酷寒期間舉行的婚禮上生火。喜慶之日這個習俗被嚴格遵守。從前俄羅斯人不喝葡萄酒,但飲用蜂蜜和燒酒。這個喜慶日子不允許飲用別的飲料,有人白白抱怨。

彼得

沙皇彼得開玩笑回答說:"你們的祖先就是這樣辦事。老習慣就是最好的習慣。"這句玩笑話大大糾正了那些總是納古拒今、寧古舍今的人的偏見,或者至少讓這些人的牢騷怨言無人相信。現在還有一些民族需要這類榜樣。

一項更加有用的建設,是創建使用俄語字母和拉丁字母的印刷廠。這個印刷廠的全套機械設備都來自荷蘭。

從那時起開始印刷一些譯成俄文的關於道德和藝術的書籍。費格遜創建了幾何學學校、天文學學校以及航海學校。一項同樣必不可少的建設,是創建一所大濟貧院。

這所濟貧院不是那種鼓勵懶惰、延續貧困的濟貧院,而是沙皇彼得在阿姆斯特丹見過的那種濟貧院。它讓老人和兒童勞動。誰被收容在裡面,誰就變成有用的人。沙皇彼得創建了好幾個手工工廠。在他引進莫斯科的各種新技藝開始運用起來、發揮作用後,他就趕赴維羅尼斯,讓人在該地製造兩艘船。

這兩艘船裝備大炮80門,並在底肋材下有嚴嚴實實閉合起來的長箱子,以便把船抬高,並使之能在經過亞速附近的海底有沙洲和沙灘的水面時安全無虞。

彼得

這種技藝差不多與在荷蘭使用的那種讓船安全越過潘比斯的技藝如出一轍。對抗土耳其人的行動準備就緒後,沙皇彼得迅速揮師揮戈抗擊瑞典人。他前往視察他讓人在拉多加和奧涅加兩個湖之間的奧洛尼茨船塢製造的船艦。他早已在這個城市建立了軍械廠。該地戰爭氣氛濃烈,一片作戰景象。

與此同時,他卻在莫斯科讓太平盛世的技藝鮮花盛開。後來在奧洛尼茨發現的一處礦泉使這個地方更負盛名。沙皇彼得從奧洛尼茨前往施盧斯爾堡,加強該地防務。他在讓門齊科夫親王擔任施盧斯爾堡總督之前,曾經是他這個寵臣麾下的炮兵隊的中尉。

這時他的軍銜是上尉,在希爾默託夫元帥麾下服役。靠近拉多加湖和涅瓦河有一個叫作念茨或者尼亞的重要堡壘。必須佔領這個堡壘以確保沙皇彼得徵戰獲勝,以利於實現他的計劃。必須從陸上包圍這個堡壘並防止敵方救援來自海上。沙皇彼得親自指揮滿載士兵的船隻,並驅趕瑞典的運輸隊。希爾默託夫指揮塹壕戰。城堡投降。兩艘瑞典船靠岸過晚,無法救助。

沙皇雕塑

沙皇彼得使用自己的戰艦進攻,並捕獲了這兩艘瑞典船。為了獎勵這次作戰行動,他的日記記載說:"射石炮炮兵隊上尉被聖安德烈騎士團首席騎士海軍上將哥洛溫冊封為騎士。"尼亞城堡攻克後,沙皇彼得最後下定決心在芬蘭灣的涅瓦河口修建他的城市彼得堡。

奧古斯特的事業徹底失敗了。瑞典人在波蘭進軍勢如破竹,所向披靡,連戰皆捷,使反對奧古斯特的黨派膽壯起來。奧古斯特的朋友甚至迫使他要求沙皇彼得遣回這個俄國皇帝派來波蘭加強他的軍隊的約兩萬名俄羅斯士兵。

他的這些朋友還企圖通過做出這一犧牲來解除波蘭國內不滿分子同瑞典國王聯合的藉口。然而,只能用武力來解除敵人的武裝。軟弱無力只會使敵人肆無忌憚、氣焰更盛。

兩萬名經過帕特庫爾整頓的、紀律嚴明的俄羅斯士兵當奧古斯特喪邦失土之際,卻在利沃尼亞和英格裡兩地作戰十分得手。這一增援,特別是對尼亞的佔領,使沙皇彼得能夠建立他的新首都。沙皇彼得就是在這塊荒無人煙、遍布沼澤、與陸地只有一條獨路相通的土地上,在這個位於北緯60度和東經445度的土地上,打下彼得堡最早的基礎。

整頓

念茨的幾座稜堡殘存的石塊,是最先用來為這座城市打下基礎的石塊。在幾個小島中的那個今天位於這座城市中央的島上,修建了一座小小的堡壘。以此作為開端。

瑞典人對這個建在大船無法靠岸的一片沼澤中的設施毫不畏懼。然而,他們不久以後就看到防禦工事向前延伸,一座城市建成。他們最終看到這座城市前面的克朗斯羅特小島1704年變成了一座固若金湯、無法攻克的堡壘。在它的炮火掩護下,龐大的艦隊可以安全無恙。修築這些防禦工事似乎需要一段和平時期,但事實上卻在炮火連天、硝煙瀰漫的歲月中進行。

各個工種的工人從莫斯科、阿斯特拉罕、卡桑和烏克蘭等地來到這裡修建新城市。必須夯實和墊高土面時遇到的困難、來自千裡之外的救助、各種勞作每進展一步都會產生的無法預料的困難,還有奪去大量勞動力的傳染病等,這些都不能使創建者沙皇彼得氣餒沮喪、膽怯卻步。他在5個月內建成了一座城市。

戰爭之後

當然,當時這只不過是兩座圍繞防禦工事的磚房和聚在一起的一些窩棚而已。這些防禦工事在當時是必不可少的。

堅韌不拔、不屈不撓的精神和時間,使剩餘的工作得以完成。彼得堡才建成5個月,1艘荷蘭船就駛來進行貿易。船東得到獎勵。荷蘭人很快就探明前來彼得堡的航路。沙皇彼得一邊管理這個移民地,一邊奪取鄰近的據點,使這個移民地安全無虞。

一個名叫克羅尼奧爾特的瑞典上校,已經在塞斯特拉河河岸設置哨所,威脅著這座新興城市。

沙皇彼得率領他的警衛部隊兩個團襲擊這個瑞典軍官,把他打垮,迫使他渡返彼岸。沙皇彼得在使他這座城市安全無虞以後,前往奧洛尼茨指揮製造多艘小型船隻,然後乘1艘他下令與6艘運輸艦同時製造的三桅戰船返回彼得堡。這時他還等待其他船艦造好。甚至就在這時,沙皇彼得仍然向波蘭國王奧古斯特伸去援助之手。

劇烈的戰鬥

他向這個國王派去步兵12萬名,送去錢款30萬盧布。這筆錢相當於150萬法郎以上。我們已經注意到,沙皇彼得當時的收入也只不過500萬盧布。他的艦隊、他的陸軍、他的各種新建設施的開支,肯定已經使他財力枯竭。他已經加強了諾沃哥羅德、普勒斯科夫、基奧維亞、斯摩稜斯克、亞速、大天使城等地的防務。他建設一個首都,然而,他仍然具有救助他的同盟者所需的人力和財力。

荷蘭人科內耶勒布魯因那時正在俄羅斯旅行。正如同所有來訪的外國人談過話那樣,沙皇彼得也同他談過話。這個荷蘭人報導說,沙皇彼得對他說,他在支付了戰爭的全部費用後,錢櫃裡還剩下30萬盧布。為了使他這座新生的彼得堡城不受襲擊,沙皇彼得親自探測海的深度,確定應該修建克朗斯洛特要塞的地點,製作了這個要塞的木製模型,並責成門齊科夫負責按照他製作的模型施工。

沙皇的鐵騎

他從彼得堡前往莫斯科過冬,在無人覺察的情況下,在該地查驗他在法律、風尚、習俗等方面引起的變化。他處理財政事務並在這方面進行新的整頓。他督促他在維尼羅斯、亞速和在帕盧斯梅奧蒂德斯海岸的港口的修建工程,以及在塔岡羅克要塞下面的建港工程。土耳其蘇丹政府這時警覺起來,派遣大使來俄羅斯,對沙皇彼得如此大張旗鼓、積極備戰大事抱怨。

沙皇彼得回答說,正如大爵爺77是他自己各個邦州的主人一樣,他也是他自己各個邦州的主人。又說讓俄羅斯能在蓬厄贊海受人尊敬,絲毫沒有違反和平。沙皇彼得返回彼得堡後,發現新的克朗斯洛特城堡已經在海中竣工。

他為這個城堡安裝上大炮。要固守因格裡,要徹底彌補在納爾瓦城下蒙受的羞辱,必須最終攻佔納爾瓦這個城市。正當他為包圍該城進行準備時,瑞典的小雙桅橫帆船艦隊出現在佩皮斯湖上,意在與他對抗。俄羅斯縮半型帆槳戰船駛往迎戰,向一艘瑞典船發起進攻,將這艘船及其船員全部擄獲。這艘船載有大炮88門。

沙皇軍隊

當時納爾瓦在陸、海兩方面受到俄國包圍。更加怪異的是,愛沙尼亞的德爾普特城也同時被圍。誰會相信德爾普特有一所大學呢?這所學校由古斯塔夫阿道夫創辦。但它並沒有使這座城市更有名氣。德爾普特只因這兩次被圍才為人知曉。沙皇彼得馬不停蹄,往返交替視察這兩個城市的圍城行動,敦促攻城,指揮全盤戰鬥。瑞典將領斯利彭巴赫率領約2500人在德爾普特附近駐防。被圍者等待斯利彭巴赫前來救援。

沙皇彼得想出一個不大被人使用的作戰策略。他讓人發給兩個步兵團和一個騎兵團瑞典軍服、軍旗和旗幟。這些偽裝的瑞典人向俄羅斯人的戰壕發起進攻。俄羅斯人佯裝敗逃。圍城裡的瑞典守備部隊被這個假象矇騙,開門出擊。這時偽裝的進攻部隊轉而和受攻部隊聯合起來,向瑞典守備部隊猛撲過去。這支出擊的守備部隊半數被殺,半數近返城內。

斯利彭巴赫的確不久後趕來援救,但損兵折將,全軍覆沒。最後德爾普特在沙皇彼得即將發起總攻之時被迫投降。與此同時,沙皇彼得在通往新城彼得堡的路上遭到的一次相當慘重的失敗,既沒有阻止他繼續修建彼得堡,也沒有阻止他加緊包圍納爾瓦。這個國王當時正被趕下王位。沙皇彼得的人、財兩種援助都於事無補,付諸東流。

俄羅斯軍隊與擁護奧古斯特的那個黨派聯合起來,但在庫蘭德被瑞典將軍利文豪普特打得一敗塗地。如果這個將領的勝利之師把作戰行動引向利沃尼亞、愛沙尼亞和因格裡,就可能摧毀沙皇彼得進行的工程,使他宏偉巨大的事業的果實喪失殆盡。

沙皇彼得每天都在挖瑞典的牆腳。瑞典國王查理十二卻對此並不全面回擊。他尋求一種輝煌大於效用的榮譽。自1704年7月12日起,一個普通的瑞典上校率領一個分隊讓波蘭貴族在華沙附近的一個名叫科洛的選舉場所選出一個國王。波蘭王國的紅衣主教、首席主教和好幾個主教不顧教皇一切威脅和開除教籍的懲罰,遵從聽命於一個路德教派君主的旨意。一切都屈從於武力。

光榮與使命

無人不知斯塔尼斯拉斯勒琴斯基如何當選為波蘭國王,無人不知查理十二如何讓大部分波蘭承認此人為波蘭國王。沙皇彼得並沒有拋棄被廢黜的波蘭國王奧古斯特。這位國王越不幸,沙皇彼得就越增加對他的援助。

正當沙皇彼得的敵人到處造就國王之時,沙皇彼得卻在愛沙尼亞、因格裡等地零零星星打擊瑞典人。他迅速前往包圍納爾瓦,下令向該城發起攻擊。該地有三座著名堡壘,至少名稱如此的堡壘:"勝利"、"榮譽"、"光榮"。

沙皇彼得手執刀劍指揮部隊把這三座堡壘全部攻克。進攻部隊進入城內,大肆搶劫,殺燒擄掠,無暴不施,無惡不作。這在當時瑞、俄兩軍作戰期間已經司空見慣,不足為奇。

沙皇彼得做出一個贏得他的新臣民愛戴擁護的榜樣:他四處奔走,制止搶劫和屠殺;他從士兵手中奪走被抓的婦女,他親手殺死對他抗命不從的士兵中的兩個狂暴分子後,走進市政府大廈,一大群市民正在那裡避難。

他把沾滿鮮血的劍放在桌子上說:"染紅這把劍的不是市民的血,是我的士兵的血。我為了拯救你們的生命讓他們流了這些血。"

相關焦點

  • 俄羅斯帝國的最後歲月,滴血教堂見證沙皇走進歷史
    1283年, 莫斯科公國成立,逐漸擺脫蒙古人的統治,開始向外擴張 。三百餘年後,俄羅斯天下大亂,進入一個「混亂時代」。直到把波蘭侵略軍趕出 莫斯科以後,這一動蕩時期才終於結束。17世紀,俄國基本完成了對西伯利亞的擴張。俄國的東方色彩越來越濃厚。從17世紀開始,俄羅斯逐步與西方接近。
  • 石建國做客「光谷大講堂」,解讀中國改革開放的歷程和基本經驗
    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研究員石建國做客光谷大講堂,作「改革開放的偉大曆程與基本經驗」專題輔導報告,武漢市委常委、東湖高新區黨工委書記汪祥旺出席。報告會上,石建國以豐富的史料、生動的事例、詳實的數據,對我國改革開放的光輝歷程、發展經驗和歷史意義進行了全面梳理和系統闡述,並結合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對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和擴大對外開放作了展望。
  • 俄國最兇狠的沙皇,親手殺了自己的兒子,還把情婦的首級做成標本
    這句話如果用來形容沙皇彼得大帝,除了把「擁有原子武器的國家」改成「擁有強大實力的國家」外是完全合適的!但是,這也就意味著,沙皇彼得所接手的俄國不怎麼樣——用「亂世」來形容當時俄國的政局並不為過。彼得生於1672年,他的父親阿列克謝.米哈伊洛維奇一共有兩位妻子。前妻生有2子4女,後妻生下子女各一。彼得則是後妻所生。
  • 孫金龍:全面開啟生態文明建設新徵程
    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綱領性文件。我們要把學習貫徹全會精神作為重大政治任務,抓緊編制「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深入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進步,加快建設美麗中國。
  • 加快改革經驗「由點及面」推廣推動生態文明制度建設邁向新臺階
    設立統一規範的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要戰略決策,目的是開展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綜合性試驗,探索可複製、可推廣的制度成果和有效模式,引領帶動全國生態文明建設和體制改革。幾年來,福建、江西、貴州、海南四個試驗區圍繞生態文明制度建設大膽探索,形成了一批具有複製推廣價值的制度成果,產生了良好的效果。
  • 歷史上,俄國的君主為何被稱為沙皇,而不是皇帝?
    千百年來,人類自相矛盾,期待文明卻崇尚暴力,秦始皇、凱撒大帝、戰神拿破崙。幾乎世界上每一位大名鼎鼎的帝王都是能徵善戰的君主。公元16世紀,東正教終於找到其繼承者,宣布莫斯科公國是繼拜佔庭的「第三羅馬」,其國王順理成章成為「新凱撒」。
  • Day 529 -《索菲亞公主在新聖女修道院》 列賓 俄國
    索菲亞·阿列克賽耶芙娜(1657-1704),老沙皇之女,三位小沙皇的姐姐,俄羅斯歷史上的一位女攝政王。老沙皇去世時,她的同父異母弟弟彼得才4歲,1682年10歲的彼得一世成為沙皇,實際上此後的7年,實權掌握在索菲亞公主手中。1689年,彼得17歲完婚並準備親政,索菲亞感到了來自他的威脅,便發動了火槍兵政變,未遂,索菲亞躲進了新聖女修道院。
  • 論葉卡捷琳娜二世時期俄羅斯的教育改革
    1762年她通過宮廷政變推翻了彼得三世,成為俄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女沙皇。葉卡捷琳娜在初入俄國宮廷時發現俄國教育落後,彼得一世之後各任沙皇都只知享樂、不愛讀書;用人方面任人唯親,不看重才能。她早年熟讀伏爾泰、盧梭和狄德羅等法國啟蒙思想家的作品並深受啟發。在其執政初期實施了一些改善農民生活、限制貴族特權的政策,但遭到大地主大貴族的強烈反對。
  • 「十四五」時期生態文明建設的新使命
    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下文簡稱《建議》),在高度肯定「十三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所取得的歷史性成就尤其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同時,《建議》對於新一個「五年」乃至「十五年
  • 生態文明建設踏上新徵程
    寒冬時節,行走在北京大興區新鳳河畔步道,微波蕩漾,碧水藍天。3年前開始的新鳳河流域水環境治理,讓曾經的「臭水河」如今成了附近居民休閒的好去處。  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 彼得大帝與葉卡捷琳娜二世的政治改革與外交政策的比較
    這些改革模仿借鑑了歐洲模式,試圖將歐洲的最好制度引入俄國,看似十分理想,但根深蒂固的食邑制陋習導致的腐敗問題阻撓了改革的實施,從而使其行政秩序缺乏連續性與組織性。儘管後人對彼得政治改革的評價不置可否,但其政治改革仍有值得肯定之處。
  • 孫金龍:生態文明建設經驗帶來六方面啟示
    人民要論·「十三五」輝煌成就·生態文明建設人民日報: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發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十三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面對錯綜複雜的國際形勢、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嚴重衝擊,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砥礪前行、開拓創新,推動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決定性成就。
  • ...寫在「偉大曆程輝煌成就——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
    新華社記者張玉薇攝  2019年12月31日下午5時30分,「偉大曆程輝煌成就——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閉幕。自9月23日開幕以來,100天展期內,現場累計觀展人數達315.59萬人次,網上展館有效點擊量為1.4億次,網上展館點讚留言數超2500萬次,掀起了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熱潮。
  • 生態文明制度建設「試驗田」結出「豐收果」
    這張清單凝練了福建、江西、貴州、海南四省在生態文明體制機制改革方面的關鍵性成就,是四個試驗區和有關指導部門交出的一張靚麗的成績單,標誌著生態文明的「試驗田」結出了可複製、可推廣的「豐收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 末代沙皇一家滅門始末
    沙皇制度已變得更加腐朽了。尼古拉二世繼承亞歷山大三世的反動衣缽,在其統治的初年,就製造了一場血腥的災難。1896年5月18日,尼古拉二世加冕。在莫斯科郊外賀登廣場舉行了盛大的遊園活動。廣場擺著馬戲場和各種攤子。人們聽說按照傳統的習慣,沙皇將給群眾分禮物,於是,許多人紛紛擁到賀登廣場。在約九平方公裡的地裡集中了50萬以上的人。
  • 人民日報: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發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
    面對錯綜複雜的國際形勢、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嚴重衝擊,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砥礪前行、開拓創新,推動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決定性成就。
  • 推動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邁上新臺階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重要內容,開展一系列根本性、開創性、長遠性工作,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生態文明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汙染治理力度之大、制度出臺頻度之密、監管執法尺度之嚴、環境質量改善速度之快前所未有,推動生態環境保護髮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我對生態環境工作歷來看得很重。
  • 沙皇與民族主義的纏鬥
    新的國際格局到來,外交上的意識形態路線也即將進行一次改轅易轍。 全世界斯拉夫人,團結起來 民間傳言,尼古拉一世在臨死前有兩個遺囑,其一是從地主手裡解放農奴,其二是從土耳其手裡解放斯拉夫人。
  • 俄羅斯城市文化特點:莫斯科保守,聖彼得堡開放
    俄羅斯城市文化特點:莫斯科是保守的俄國城市,而聖彼得堡是一種虛幻的充滿靈異魔幻的外國城市!莫斯科是一座「俄國」城市的觀點,是從聖彼得堡作為外國城市的看法發展而來的。在舊禮儀派、哥薩克人和農民當中,流傳著彼得是一個德國人,而不是真正的沙皇的謠言,這主要是因為他把大量的外國人帶到了彼得堡,隨之而來的還有歐式禮服、菸草和刮鬍子等罪惡。到了18世紀中期,關於彼得堡的地下傳說和謠言甚囂塵上。
  • 趣羅斯:俄羅斯沙皇們的「怪癖」(下)
    尼古拉二世 | 珠光寶氣的「專輯」 說到俄羅斯帝國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 (1868-1918) 的愛好,很多人會寫到騎車、紋身、狩獵和網球等,但真正讓他痴迷的是香菸和珠寶。彼得·多爾哥魯科夫公爵回憶道,沙皇陛下隨時隨地都抽水煙,立起屏風,大家齊聚一起,像舉行皇家典禮一樣,以最高榮譽跟沙皇抽水煙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