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高溫鈦合金3D列印材料新發展,海鷹哈鈦TA32成功研製

2020-12-15 江蘇雷射產業創新聯盟

導讀:2020年3月,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三研究院下屬專業從事高端鈦合金產品的產業基地——航天海鷹(哈爾濱)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鷹哈鈦)完成了TA32高溫鈦合金粉末研製和TA32粉末的雷射選區熔化成形(SLM)參數優化工作,意味著我國高溫鈦合金增材製造技術有了新的發展。

近年來,隨著航空航天事業的迅猛發展,特別是航空發動機、高超聲速飛行器的發展,對鈦合金材料的需求量也在急劇增加。為了進一步減輕重量、提高飛行器的推重比,鈦合金被越來越多地應用到航空發動機壓氣機輪盤、葉片、整體葉盤、機匣和轉子,以及飛彈舵翼骨架、艙體、發動機進氣道等零件的製造中。航空航天飛行器性能的不斷提升對鈦合金的使用溫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高溫鈦合金的研發迫在眉睫。

TA32鈦合金,其名義成分為Ti-5.5Al-3.5Sn-3Zr-1Mo-0.5Nb-0.7Ta-0.3Si,是我國最新研製的一種新型近α型鈦合金,該材料在550℃高溫下仍具有良好的蠕變與持久性能,有望代替部分鋼或鎳基高溫合金材料。短時服役溫度可達600℃,具有良好的拉伸、疲勞和蠕變等綜合力學性能。海鷹哈鈦公司針對TA32鈦合金系統性地開展了粉末製備技術和雷射選區熔化成形技術研究工作。

增材製造TA32鈦合金粉末研製

海鷹哈鈦公司採用水冷銅坩堝真空感應熔鍊氣霧化制粉技術完成TA32鈦合金粉末研製,原理是採用電磁感應加熱作用實現水冷銅坩堝內鈦合金棒材的熔煉,通過底注的方式使熔化的金屬液進入導流管形成穩定細小的液流,當合金液流通過導流嘴流經霧化噴嘴時,被霧化噴嘴產生的高速氣流擊碎並凝固形成微細粉末顆粒,具有生產效率高、細粉收得率高等優點。

經檢測,採用該技術生產的TA32鈦合金粉末具有高純淨度、高球形度、高流動性、高松裝密度等優異性能。對15-53μm粒徑範圍的TA32進行各項性能檢驗,粉末氧含量1000ppm、氮含量190ppm、氫含量50ppm,各種雜質元素含量遠低於GB/T3620.1-2016標準相關要求。對粉末物理性能進行了測試,TA32粉末中值粒徑d50為36μm、松裝密度為2.4g/cm3、霍爾流速為45s/50g,各項性能指標滿足金屬3D列印工藝要求。

TA32鈦合金粉末雷射選區熔化成形性能

通過控制雷射能量密度對TA32鈦合金粉末進行了不同工藝參數下的雷射選區熔化3D列印成形試驗,金相檢測結果表明TA32粉末雷射選區熔化成形試件的晶粒尺寸較為細小,無明顯的裂紋、孔洞等缺陷。進一步對試件進行力學性能檢測,結果顯示試樣室溫抗拉強度和延伸率達到1200MPa和8%。試件在500℃、550℃和600℃高溫抗拉強度達到867MPa、819MPa和712MPa;塑性值達到14.4%、15.9%和17.0%,具有優異的力學性能。

航天海鷹(哈爾濱)鈦業有限公司成立於2013年,是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三研究院下屬專業從事高端鈦合金產品研發、設計、製造、服務的鈦產業基地。公司主營業務包括鈦合金精密鑄造、鈦合金塑性成型、鈦合金粉末製備與3D列印、系統集成及加工等。公司自2018年起持續開展了大量的TA32高溫鈦合金粉末增材製造技術研究工作,採用雷射選區熔化成形技術進行高溫鈦合金零部件的快速研製,具有提高材料力學性能、節省模具成本和加工周期、提高材料利用率等優勢,相關研究成果預期在航空航天、艦船和化工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能夠進一步促進高溫鈦合金材料增材製造技術的推廣應用。

來源:搜鈦網,江蘇雷射聯盟轉載

相關焦點

  • 國產航天級耐高溫3D列印鈦合金粉問世
    我國工業級3D列印設備領航企業華曙高科宣布,其合作用戶航天海鷹(哈爾濱)鈦業有限公司(航天海鷹哈鈦,AHTI)開發出一種航天級耐高溫合金鈦粉,可用於替代鐵或鎳基高溫合金部件的製備,工作溫度高達550℃的。
  • 高端金屬新材料行業深度報告:高溫合金與鈦合金專題
    投資要點:我國基礎原材料發展滯後、高端材料創新能力弱,導致下遊高端應用領域 長久以來得不到國產材料充分自主保障。在國家層面強調內循環經濟為主 體的背景下,有望加快較為依賴進口的關鍵金屬材料國產替代化進程。
  • 一文了解2020年3D列印材料市場規模與發展趨勢 金屬3D列印替代大
    經過 30 多年的發展,3D 列印技術不斷完善,目前已形成了3D 生物列印、有機材料列印、金屬列印等多種列印模式,我國3D列印材料仍以工程塑料為主。2019年7月,主營業務為金屬列印的鉑力特在科創板上市,前瞻預計未來金屬3D列印材料將迎來新的爆發期。
  • 3d列印的材料是有哪些?列印精度及後處理介紹
    用3D列印的材料是什麼?3D列印的材料一般分為金屬和非金屬兩大類,包括:聚乳酸、ABS、二氧化二鋁、尼龍、陶瓷、高溫、高韌性、高強度感光樹脂、半透明感光樹脂、軟膠3D列印、DLP進口紅蠟、DLP進口藍蠟、全鈷彩色3D列印、數控ABS加工、桌面ABS塑料等數十種材料。
  • 3D列印原理是什麼和能列印什麼?卻被認為能促成第三次工業革命
    c919大型客機上面的很多部件就是靠3d印表機列印出來的,比如,上機上下機翼緣條大約長 3米,直接就可以和列印圖紙一樣輕鬆簡單的列印出來,而以前沒有列印時候,我們要用傳統製造出來這麼大的機器部件,首先要做一個鈦合金的坯料,也就是用高溫把鈦合金熔化,做成一個鑄件,然後進行鍛打,做成一個接近飛機上翼緣條的尺寸的構件,重量達到1607公斤,到這裡還沒有結束,因為只是一個大概的尺寸
  • 3D列印鈦合金的腐蝕行為
    報告人:張來昌 教授 主持人(邀請人):邱豐 教授 報告時間:2020年11月3日 下午19:00-20:30 報告地點:線上形式,騰訊會議,ID:637 709 857 主辦單位:汽車材料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吉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報告摘要:增材製造技術由於在加工過程中不需要加工模具及後續的加工工藝
  • 金屬3D列印材料的應用領域分析
    為了使3D列印成品達到更好的效果,加快與3D列印技術配套的材料研製、升級十分關鍵。深入研究熔化沉積列印過程中的熔池冶金、凝固、熱物理、固態相變等超常材料製備與成形基礎問題,對於3D列印技術的推廣應用意義重大。 一般來看,國內外金屬3D印表機採用的金屬粉末有:工具鋼、不鏽鋼、馬氏體鋼、純鈦及鈦合金、鋁合金、鎳基合金、銅基合金、鈷鉻合金等。
  • 3D列印鈦合金加持殲20!研發團隊3個月不見太陽,30歲已滿頭白髮
    憑藉著3D列印技術的實現,中國的航空材料工業領域,也已經第一次走到了世界的前沿。尖端戰鬥機的研發工作也得以實現井噴式發展。殲15的設計總師就曾經透露,殲15的製造已經應用到了鈦合金列印和M100鋼的列印技術。
  • 我國醫用鈦、生物鈦合金材料的發展、分類特點、現狀
    1、鈦合金材料在我國的發展歷史上世紀七十年代初,我國開始採用了國產鈦及鈦合金製品,在北京多家醫院,先後採用鈦及鈦合金人造骨頭與關節用於臨床治療應用和研究,製造的髖關節、肘關節、下頜骨等用於臨床治療病人。
  • 老外用3D列印製造汽車輪轂,可減少80%材料浪費,網友:結實嗎
    接下來就由小編來帶領大家見識一款由HRE和GE合作推出來的一款鈦合金輪轂,這個輪轂不僅僅是鈦合金的材料吸引住了我們的眼球,更加吸引我們注意力的便就是這款鈦合金輪轂是完全由3d列印技術進行列印的,它的名字叫做HRE3d+,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一款完全是由3d技術列印出來的。
  • 關鍵結構件3D列印技術在新一代載人飛船中的應用
    2020年5月8日13時49分,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空間技術研究院抓總研製的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預定區域成功著陸!返回艙再入大氣層承受惡劣的氣動力熱作用新一代載人飛船是面向我國載人月球探測、空間站運營等任務需求而論證的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新一代天地往返運輸飛行器。此次試驗船飛行任務的圓滿成功,標誌著中國新一代載人飛船已具備雛形,也標誌著艙體結構、材料、控制系統等領域一大批新技術取得了重要突破。
  • 高強度3D列印鋁合金的快速上升趨勢與發展邏輯
    根據SmarTech,3D列印行業目前正在發生著兩個顯著的發展趨勢,第一個是鋁合金材料的全球供應鏈似乎已經「越過門檻」,成為支持增材製造技術的下一代機遇。鋁合金的3D列印正在實現飛躍,追趕鎳合金,不鏽鋼和鈦合金。
  • 淺析3D列印的應用領域及發展趨勢
    這臺3D印表機利用海藻酸鹽作為列印材料,這是一種從海藻中提取的黏糊糊的物質。研究人員之所以選擇海藻酸鹽,是因為其成本較低,而且與人類心臟組織的材料特性相似。不過,這臺印表機並沒有像普通的3D印表機那樣將成品擠壓到空氣中,而是將人工心臟擠壓到一個裝有支撐凝膠的容器中。
  • 淺析鈦合金材料在航空緊固件中的應用
    上世紀五十年代,美國在B-52型轟炸機上應用了鈦合金螺栓,得到了良好的減重效果,鈦合金材料便引起了各個國家航空工業部門的重視。實踐證明,採用鈦合金材料製造的航空緊固件能夠大幅度減輕飛行器的重量,如波音747採用鈦合金緊固件後其重量減輕1814kg.鈦合金材料具有良好的正電位性能,能夠有效防止電偶腐蝕,同時鈦合金又具有良好的耐高溫、彈性以及無磁性,因此,在航空工業中被廣泛使用。
  • 基於專利分析我國鈦及鈦合金材料未來研究方向
    我國目前已成功研製的鈦合金有70多種,其中有50多種已列入國家標準,並形成了高溫鈦合金系列、結構鈦合金系列、船用鈦合金系列、耐蝕鈦合金系列以及醫用鈦合金系列5大系列,相關專利申請數量也居於首位(IPC C22C類)。此外,在鈦的加工技術方面也是碩果纍纍。
  • 2020 TCT亞洲3D列印展有哪些品牌亮點?
    由於疫情影響,2020年首場3D列印展會推遲至今日終於開幕。本次展會共有225家廠商參加,不僅有業內明星企業,更有其他行業如雷射、機加工、注塑、材料等企業的參加。此外,經過半年的積蓄,3D列印行業內有超過50個新產品將首次在國內亮相。本期,我們首先來看部分廠商的品牌亮點有哪些。
  • 最具創意的12種3D列印材料
    3D Systems想用3D列印的糖來裝飾凡爾賽宮奶酒蛋糕,以此展示該設備的潛能。幾個月前,來自MIT的學生Victor Leugn與一家中國公司合作研製了3D糖雕塑,他從玻璃的生產中得到了啟發,發現糖跟玻璃的性質非常相似。
  • 布加迪新款超跑330萬美元,安裝3D列印鈦合金排氣管
    南極熊導讀:售價達330萬美元的新款布加迪超跑,用得起高成本的鈦合金3D列印排氣管。好馬得配好鞍啊! 2020年3月30日,南極熊從外媒獲悉,增材製造方案諮詢提供商APWORKS(空客旗下的3D列印公司)宣布已為最新的布加迪Chiron(Chiron Pur Sport)3D列印鈦零件。
  • 3D列印技術製備鈦合金:優化控制、微觀結構與性能
    報告題目:3D列印技術製備鈦合金:優化控制、微觀結構與性能 報告人:張來昌 教授 主持人(邀請人):邱豐 教授 報告時間:10月21日19:00-20:30 報告地點:線上形式 騰訊會議https://meeting.tencent.com/s/73ZmlmjMbqBk
  • 3D列印鈦合金疲勞性能研究獲進展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增材製造(又稱3D列印)作為一種新型製造方式,具有製造快捷、節省材料和用戶可定製等優點,越來越受到航空、航天、汽車、醫療器械等領域的重視。由於工業應用領域的需求,增材製造材料的疲勞性能(尤其是超高周疲勞性能)和相應的疲勞機理成為增材製造研究領域亟待解決的科學問題之一。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金屬材料微結構與力學性能課題組近期在增材製造鈦合金(Ti-6Al-4V)疲勞特性上開展了系列研究工作。課題組對增材製造鈦合金進行了疲勞性能測試,獲得了材料高周及超高周疲勞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