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因美國非裔男子喬治·弗洛伊德被白人警察暴力執法致死,在全球範圍引發反種族歧視的風暴,遠在中國被叫了80多年的黑人牙膏也「躺槍」,可能因此要被迫改名。
據路透社報導,美國日化巨頭高露潔正在與合作夥伴協商,對於旗下的中國牙膏品牌「黑人牙膏」進行評估審查和進一步完善,包括品牌名稱。該品牌的英文名起初叫「黑人」,後來更名為「達利」,但中文名稱一直是「黑人牙膏」,並且從1933年沿用至今。
黑人牙膏已有80多年歷史
高露潔考慮給「黑人牙膏」更名
說到牙膏品牌,很多人頭腦中可能會馬上想到高露潔、佳潔士,這兩家也是全球第一和第二的牙膏品牌。不過在中國市場,真正的霸主卻是一個中國品牌——黑人牙膏。
它的光環還照到了整個東南亞市場,在東南亞市場也打敗了高露潔,至今高露潔都沒有超越它的市場份額。但現在,黑人牙膏可能要被迫更名了。
「我們正在與合作夥伴協商,對品牌的各個方面進行評估審查和進一步完善,包括品牌名稱。」當地時間6月18日,高露潔公司在接受路透社採訪時稱,該公司正在重新全面評估審查旗下的中國市場牙膏品牌「黑人牙膏」。
黑人牙膏品牌由美國高露潔公司及其合資夥伴好來集團所有。美國非裔男子喬治·弗洛伊德被白人警察暴力執法致死,在全球範圍內引發更大的反對種族歧視的風暴,黑人牙膏品牌也因此事件受到波及。
黑人牙膏的英文名起初為「黑人」(Darkie),包裝上印著一個戴著大禮帽的微笑著的黑人男子。後來該品牌更名為「達利」(Darlie),但中文名稱一直都叫「黑人牙膏」,是至今已有80多年歷史的老品牌。
一個土生土長的中國品牌
黑人牙膏是一個土生土長的中國著名品牌,最早於1933年由寧波商人嚴柏林、嚴中立兄弟創建於上海。嚴氏兄弟在上海公共租界時期創立好來藥物,也就是現有好來化工的前身。
為了讓工廠在當時的上海灘儘快站穩腳跟,嚴氏兄弟高薪聘請專家對牙膏配方進行改良,調出留蘭香口味的牙膏。這種帶有薄荷清涼口感的牙膏,非常符合中國人的口味。此後,嚴氏兄弟便以純天然薄荷為主打配方,對口感不斷改良,使其成為其他品牌無法取代的特色並迅速風靡。
在品牌上面,黑人牙膏商標原先為一名戴禮帽的黑人的笑臉,露出潔白的牙齒。當時製造商認為,黑臉與閃閃發光的潔白牙齒造成鮮明對比,足以成為品牌形象。此外,早年廣告還宣稱配方中含有非洲某種樹木上神奇的潔齒藥物,能讓人牙齒特別白。當然,這只是那個年代一種誇張的營銷手段而已。
後來嚴氏兄弟舉家移居香港,並同時在香港和臺灣兩地設廠生產黑人牙膏,讓品牌在亞洲華人地區家喻戶曉。在臺灣地區,黑人牙膏長達40年裡都是臺灣地區的領導品牌,市場佔有率一度超過70%。同時,黑人牙膏還遠銷東南亞,佔據了東南亞市場大部分的市場份額。
1985年,高露潔因為在東南亞市場競爭不過黑人牙膏,於是主動以5000萬美元價格收購好來化工50%的股份,由此黑人牙膏也成為高露潔旗下口腔護理品牌。
雖然被收購了一半的股權,但黑人牙膏仍然由好來化工自己掌權運營。同時高露潔也給黑人牙膏帶來了很大改變,其中就包括品牌名稱,高露潔將黑人牙膏的原英文名Darkie(黑人)換了一個字母,改為Darlie(達利)。此外,還將黑人形象進行了優化處理,以更加年輕、陽光的「國際紳士」形象出現。
1995年,好來集團選址廣東中山建設生產基地,定名為好來化工(中山)有限公司,黑人牙膏也得以重返中國內地市場。
當時的中國內地牙膏市場,競爭已是白熱化,一眾國產牙膏品牌黑妹、田七、兩面針、冷酸靈等和外資品牌高露潔、佳潔士打得不可開交,但黑人牙膏不動聲色,憑藉其獨特配方和清新口感悄然後來居上。
到2008年,黑人牙膏已經從牙膏市場佔有率十幾名的位置衝到了第三名,僅次於高露潔和佳潔士。到2012年,黑人牙膏又悄無聲息將高露潔和佳潔士超越,成為中國第一牙膏品牌,然後這一領導地位一直保持多年,直到現在又被另一國產品牌雲南白藥牙膏反超。
更名可能對品牌帶來重大打擊
據全球市場信息資料庫歐睿國際的數據,黑人牙膏在多個國家和地區均佔據市場前列,在中國大陸佔據了17%的份額,中國臺灣45%,新加坡21%,馬來西亞28%。若黑人牙膏更名,品牌知名度無疑會大受影響。
「黑人牙膏如果要改名的話,對於品牌來說絕對是一個重大打擊。」中國快消行業知名分析師朱丹蓬告訴紅星新聞,「黑人牙膏在中國消費者品牌記憶裡根深蒂固,一旦改名有從頭再來的味道。從目前情況看,改名的可能性很大,應該八九不離十。」
其實,當年高露潔將黑人牙膏經過品牌改良之後,在英文名和logo上,已經沒有任何歧視意義。唯一糾結的,就是中文名仍然叫「黑人牙膏」。
現在,高露潔宣稱可能要對「黑人牙膏」進行改名,中國的一個老品牌又快沒了?合作方好來集團又如何看待?紅星新聞致電好來化工(中山)有限公司,但電話一直無人接聽。
紅星新聞記者 李偉銘
編輯 白兆鵬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