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史:綿延的戰事與國內外局勢

2020-12-13 歷史繡春刀

引言

當然,多德宗教會議最重要的議題還是討論如何處理阿明尼烏派的問題。當時,奧登巴恩維爾特、格勞修斯以及霍格比茨已經被捕。但是「抗辯派」的牧師們還是準備了認真的申辯。他們派遣了萊頓大學教授西蒙·伊皮斯科丕烏斯於12月7日做了慷慨激昂的申辯,他呼籲在荷蘭教會內部對阿明尼烏主義做出寬容的姿態,允許這種神學思想的合理存在,並且對執政官莫裡斯親王提出了批評。

在隨後的幾個月時間裡,「抗辯派」並沒有扭轉局面。1619年5月,多德宗教會議第137次會議正式譴責阿明尼烏派是異端以及錯誤信條的傳播者,是國家和教會的「搗亂分子」和不安定的因素。贊同「抗辯派」思想的在荷蘭教會內部從事布道工作的牧師們被列入了一張黑名單,準備提交大會作最後的處理。大會最後的決議呼籲全體教會遵守《尼德蘭信綱》以及《海德堡教理問答》等新教的重要信綱。1619年6月,在第180次會議以後,有31位荷蘭神學家以及28位外國神學家聚集在多德雷赫特做出了最後的決議並且得到聯省議會以及各省的批准。

宣布有大約200名「抗辯派」的牧師和布道人被驅逐出荷蘭各省教會以及民事當局的機構,他們被剝奪布道的權利以及失去了生計。後來,其中大約40人因為表示服從決議而被免予處分;另外還有70人被永遠剝奪在教堂的講經臺布道的權利, 但是在他們願意籤署不再涉及神學爭論的文件,以後可以作為一般的公民留居在荷蘭境內 平靜地過他們的私人生活。另外還有80人不願意籤字,或者保持沉默,被驅逐出荷蘭共和 國的各個不同的省份。那些潛伏下來繼續布道的人一旦被捕將被關押在監獄裡。

西蒙·伊皮斯科丕烏斯等一批離開尼德蘭北方的「抗辯派」人士以及牧師,於1616年10 月在南方的安特衛普也召開了一次宗教會議,他們堅持自己的神學見解,也想建立國際的「抗辯派」組織。他們與丹麥的王室以及德意志的一些新教城市保持溝通和商量,希望能夠在公開的教會裡展開傳教和布道的工作。丹麥王室特別允許一些「抗辯派」人士到當時屬於丹麥,今天屬於德國的下易北河附近的荷爾斯坦因的港口城市格呂克施塔特居住。安特衛普宗教會議也決意繼續在尼德蘭北方的一些城鎮以及鄉村繼 續在私下展開布道工作,因此有一些「抗辯派」的牧師潛回到荷蘭省等其他的北方地區,他 們還秘密地籌集一些資金資助當時留在荷蘭共和國境內的該派牧師。

在家人、親戚以及一些商人的支持下,「抗辯派」的人士還在安特衛普城內建立了屬於自己的團體。在整個17世紀,荷蘭聯省共和國處於其黃金時期,同時,也仍然處於戰事連綿不斷的狀態。在這個世紀的上半葉,荷蘭延續了與西班牙的戰爭,以後則不斷地與英國與法國交戰。 荷蘭與西班牙在1609年所訂立的《十二年停戰協定》,並沒有帶來荷蘭與西班牙之間長久的和平。首先,荷蘭與西班牙在海外的東印度以及西印度的殖民地從來就沒有停止過衝突。當時,西班牙與葡萄牙兩國是合併的,東西印度之間的衝突實際上是荷蘭與原葡萄 牙殖民地的衝突。

其次,西班牙與荷蘭雙方也各自派遣軍隊參加日耳曼地區因為宗教改革的餘波而發生的戰爭。兩國對於所籤訂的休戰協定沒有信心,也互不信任——特別是荷蘭方面力主達成和平的政治家奧登巴恩維爾特被處死及其信奉阿明尼烏主義的同僚們落勢以後,西班牙方面更覺得荷蘭是沒有誠意維持和平的。當時,西班牙人要求荷蘭在海外的商人和開拓者離開東西印度群島,不要危及西班牙人在美洲、亞洲的商業以及傳教利益。同時,他們要求荷蘭人要開放被他們封鎖 的斯海爾德河流域,以便維持當時仍然在西班牙人手中的尼德蘭南方特別是安特衛普的航運的通暢,西班牙人還要求在荷蘭共和國境內生活的天主教徒應該有舉行公開的宗教崇拜儀式的自由即共和國政府應當對他們實行宗教寬容的政策。

但是荷蘭共和國當局不願 意開放斯海爾德河流域,刻意讓安特衛普的經濟地位衰退,以便使得以阿姆斯特丹為首的 北方城市以及港口在經濟發展和商業競爭上獲得更多的機會。荷蘭共和國對於天主教徒的復甦,尤其在北方的發展更是不可能加以容忍,因為在奧登巴恩維爾特以及阿明尼烏主義 者被清除以後,加爾文派在宗教甚至政治事務上佔絕對的主導地位,他們視境內的天主教 徒為西班牙人的「第五縱隊」。 1621年,《十二年停戰協定》終止了,雙方名正言順地再度燃起戰火。

西班牙王室首 先在佛蘭德斯擴充軍隊至6萬人,想要從佛蘭德斯和林根進攻荷蘭共和國;與之相應地, 聯省議會也不得不將荷蘭共和國的軍隊從3萬人擴充至4.8萬人,以便守住各條防線。同時,荷蘭軍隊還加固了邊境線上所有的要塞的防衛。這些都需要經費的支援,莫裡斯執政官以及聯省議會不得不向人民增加稅收。莫裡斯統治的末期,共和國政治以及外交方面都遇到了挑戰。由於他清除了「反抗辯派」,城鎮的一部分同情阿明尼烏思想的議員在心底不支持他。奧登巴恩維爾特與法國的關係很好,他遇害以後,法國的當權者對莫裡斯持冷淡的態度。英國與荷蘭在貿易的問題上也發生糾紛。

在與西班牙重新開戰以後不久,雙方最主要的軍事角力集中在布雷達城市以及要塞的 爭奪戰。布雷達位於北布拉班特省,極具戰略意義。從布雷達要塞上遠眺,從斯海爾德河 至馬斯河河口之間的開闊地形可以一覽無遺。從1624年夏天開始,西班牙人就準備著手進 攻這個戰略要地。在夏天過後,西班牙將軍斯皮諾拉 率領18000名士兵從北方向這個地區進攻,他是一位出生在熱納亞的義大利軍人,為西班牙王室效力。他的軍隊先在布雷達東面的一個小鎮安營紮寨。當時,他的軍隊中有許多軍官對於布雷達的圍城戰心懷疑慮,因為他們知道莫裡斯親王以及荷蘭人事先已經充分加固 了這個城市的要塞建築以及防衛力量,武器彈藥充足,這很可能是荷蘭最為堅固的軍事要 塞。

但是,斯皮諾拉不顧軍官們的反對,在8月28日突然下令包圍了這座城市,然後迅速 發動進攻,莫裡斯當時不相信西班牙人會圍城,他從東面集結軍隊趕來增援,但是荷蘭軍隊行動緩慢,給予斯皮諾拉足夠的時間鞏固陣地,發起攻擊。斯皮諾拉還下令掘開城市附近的鄉村的堤壩,讓洪水淹沒通往布雷達的道路,有效地阻止了荷蘭的援軍。在西班牙人的重炮的轟擊以及重兵的圍困和進攻之下,布雷達城中的守軍彈盡糧絕,城市中饑饉流行。其間,英國的軍隊也進行了增援,但是被西班牙人擊退。最後在1625年5月荷蘭城防官尤斯丁奴斯·凡·拿騷投降。

此役也是西班牙人在八十年戰爭中的一次重要的勝利,不過,馬德裡政府認為戰事消耗了西班牙國庫中大量的金錢,會使得西班牙王室的財政困難不斷加劇。還有一些馬德裡政府官員認為,布雷達並不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因為它不在通往尼德蘭北方的要道之上。無論如何,斯皮諾拉被西班牙王室冊封為侯爵、金羊毛騎士團的成員並被授予聖地牙哥騎士團的袍服。西班牙著名大畫家委拉茲奎斯就此戰役畫成《布雷達的投降》,被許多人稱為「世上最偉大的歷史畫」。

畫面上荷蘭的城防官半彎曲著身子將布雷達城門的鑰匙交給斯皮諾拉將軍。將軍把右手放在敗軍之將的肩膀上。背景是廣闊的平原,遠處是海洋。委拉茲奎斯只描繪了十來個人物,兩匹馬以及幾個人頭就製造了兩支大軍的幻覺。畫面上的光線集中在西班牙與荷蘭指揮官之間。燦爛的陽光照耀在徵服者得意的然而也是和藹的臉上,被徵服的將軍悲慘的面容則在陰影中半顯半露這是展示藝術才華和慷慨仁慈的傑作。畫面上最醒目的物體則是右邊士兵手中的長矛,他們細高、挺拔、整齊排列,像是沒有風的日子裡一叢細長的山毛櫸一樣。

相關焦點

  • 西方史:解析布雷達戰事激烈階段所發生的變故
    引言這一年的4月23日,就在布雷達戰事最激烈的時候,莫裡斯親王去世了,這似乎是布雷達戰役不利的徵兆。他的異母所生的弟弟韓德列克立即被聯省議會宣布為執政官以及荷蘭軍隊的總指揮,宣誓就職。 他是「沉默者」威廉最小的兒子,在父親被刺以前六個月出生。
  • 歐戰勝利日丨8本新華版圖書,回顧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事
    但是盟軍在荷蘭災難性的空降行動、美軍在德國邊境與賀根森林的挫敗,以及突出部戰役中艱難的戰況,徹底打亂了預期計劃。黑斯廷斯講述了西線和東線兩個戰場的戰事,並生動描繪了蘇聯紅軍進攻德國的場面。他搜集了主要參戰人員的檔案資料,採訪了170名倖存者,讓我們前所未有地了解到那些偉大戰役如何展開,以及這些戰役對戰爭中的美國、英國、德國、蘇聯士兵與平民的影響。
  • 解析:荷蘭沒拿過世界盃冠軍,但世界盃足球史地位比西班牙還高?
    荷蘭西班牙,誰在世界盃歷史上的地位更高?題主的這個問題很有意思,我在此就說說我自己的看法吧。但如果要直接比較荷蘭和西班牙這兩支球隊在世界盃足球史上的地位,我覺得從未奪冠過的荷蘭隊,地位反而更高。在這裡肯定就有一些球迷反駁說西班牙隊有冠軍,你荷蘭沒有冠軍,你談何說足壇地位呢?
  • 荷蘭史:介紹荷蘭的「戴假髮時代」
    在這段歷史時期中,荷蘭社會中的男男女女都喜歡戴假髮,成為一種社會風尚,所以人們也稱那個時期為「戴假髮的時代」。 18世紀荷蘭人口的減少一直被認為是這個國家衰落的原因之一,雖然對於這種說法人們所持的看法不盡相同,甚至也有爭議。
  • 西方美術史二十四講:西班牙與荷蘭的巴洛克藝術【第十四講 03】
    第十四講 西方美術史二十四講 | 西班牙巴洛克美術 西班牙在17世紀成為歐洲的強權國家。
  • 盛松成:目前人民幣匯率制度適合當前國內外局勢
    來源:新浪財經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作家 盛松成摘要:盛松成指出,我國目前匯率制度基本適合當前國內外局勢,並不需要在根本上做大的變動。這並不是說匯率制度不需要進行改革,但是如果要改成完全清潔的浮動匯率制度,而且要在短期內完成改革是不現實的。
  • 荷蘭史:介紹荷蘭地圖集發展歷程
    布勞家族與洪第烏斯楊森尼烏斯兩個家族之間在製圖業上的激 烈競爭對於後來荷蘭共和國出版世界地圖集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布勞為了追趕洪第烏斯楊森尼烏斯的出版業,準備出版由奧特裡烏斯和麥卡託地圖集以及當代荷蘭的地圖集合併 而成的以四種語言做解釋的世界地圖集。
  • 重說經典-1978年世界盃決賽:阿根廷VS荷蘭
    14:00將為您重播1978年世界盃決賽,阿根廷對陣荷蘭,肯佩斯雙響助阿根廷首奪世界盃冠軍。【】【】而阿根廷隊,則在自己的家門口,捧起了隊史首座世界盃冠軍。  比賽看點  缺少克魯伊夫,荷蘭隊能否如願捧杯由於和稅務部產生矛盾,心灰意冷的克魯伊夫,放棄了為國效力的機會。自1974年世界盃後,克魯伊夫便退出了國家隊。
  • 荷蘭史:18世紀早期的荷蘭政治和社會
    荷蘭聯省共和國很想擴大海軍和陸軍的規模,重建昔日黃金時代的聲望。但是,自18世紀20年代以後,荷蘭的海外貿易已經在萎縮,城市的經濟也在衰退,阿姆斯特丹的衰落尤其明顯,使得它沒有能力做到這一點。自1737年以後,人們普遍地對荷蘭的衰落憂心忡忡,大家都希望奧倫治家族的政治家能夠復出,在政治舞臺上發揮更大的作用,由此振興國家。
  • 荷蘭史:淺析荷蘭工程計劃所產生的影響
    黑森的莫裡斯是日耳曼新教聯盟主要領袖,他非常熱忱地推崇學習和模仿荷蘭的軍事技術。在17世紀的早期,還有許多日耳曼的親王出版了自己編撰的軍事訓練手冊, 它們都受到了荷蘭的樣板的影響。布蘭登堡-普魯士的大選帝侯弗雷德裡希·威廉 是普魯士軍事傳統的真正創立者,他畢生都與荷蘭的執政官階層保持著密切的私人以及文化的聯繫,他曾經親自到荷蘭的軍營學習該國的軍事技術。 在工業技術方面,在荷蘭「反叛」以前,安特衛普是歐洲商業活動與金融活動的中心, 是尼德蘭技術以及工業最成熟的地方,從裡斯本和塞維亞直到波羅的海沿岸都有大量的商人、工程師、技術工居住在這個城市。
  • 川普不按常理出牌 臺海局勢更兇險
    而這幾天島內輿論也紛紛討論川普會如何利用臺灣這枚棋子來刺激中國大陸,擔心臺灣被美國推上火線而觸發臺海戰事。  美國媒體最新的民調顯示,川普的民望持續下跌。受訪者當中,八成人覺得美國正朝錯誤的方向前進。至於川普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方面的表現,只有32%人支持他的做法。
  • 荷蘭史:分析荷蘭東印度公司職員的主要類型
    東印度公司是荷蘭國家的產物,是商人們實際上開闢了通往東印度的道路,他們自然地不可避免地要投資於這項事業,或者深思熟慮去這樣做,他們對於公司的管理、總的戰略以及目標也有很強烈的自己的考慮和立場那就是堅持公司的壟斷權。」日本學者羽田正教授指出:「荷蘭東印度公司雖然取得政府的特許狀,但是終究是民營公司,不是荷蘭政府成立的國營企業。
  • 荷蘭史:農業的維持以及工業的衰退
    到了18世紀的時候,荷蘭的農業比航運業以及海外貿易的情況還是相對較好。儘管荷蘭共和國是依靠商業和金融業的收入而不是農業形成自己的經濟結構的,但是農業僱用的人手要超過商業和工業。包括弗裡斯蘭在內的5個內陸的省份在荷蘭黃金時代以及後來一 段時間裡也都維持著較好的狀態,很可能澤蘭省以及荷蘭省在18世紀的下半葉也是這樣。
  • 荷蘭史:資本的流逝以及城市的衰落
    引言現代歷史學家對於尼德蘭北部地區在18世紀的經濟衰退所做的研究指出,從經濟的角度來看,這種衰退是不可避免的,其主要的原因是鄰近國家在工業以及造船業方面後來居 上,超過了荷蘭。荷蘭本國在這些經濟領域的競爭力也在減低。
  • 西方史:淺析16世紀90年代荷蘭社會與經濟的發展情況
    張淑勤教授在《荷蘭史》中指出:「在世界藝術史上,很少有一個國家像荷蘭那般,經濟、社會、歷史、宗教甚至地理與天候,都與藝術家有著直接密切的影響。成千的畫家能夠在一個小地方靠賣畫為生,這是基於當時人們對於藝術的喜愛和購買力。一般的市民都熱衷於買畫來增添室內的氣氛,因此藝術市場應運而生,這是荷蘭藝術與經濟相結合的一種特色。
  • 荷蘭史:淺析荷蘭人在好望角建立的基地
    博克塞曾經對1696年至1702年52艘荷蘭船隻的醫療記錄做過觀察,他發現其中一些是沒有什麼價值的,但是還有一些對於病人的症候以及治療的過程則記載得十分詳細。從這些醫療記錄以及航海日誌可以看到當時荷蘭東印度公司船上的很多情況。
  • 關於《國內外冷凝爐發展趨勢》——邁吉科
    荷蘭邁吉科(中國)運營中心銷售總監【喬琪】關於《國內外冷凝爐發展趨勢》的主題演講。全面講解了國內外冷凝技術及冷凝產品發展變化的這一歷程,分析了推行過程中痛點、難點的同時,點明未來的發展方向。從1978年世界第一臺冷凝鍋爐在荷蘭誕生的歷史和19世紀90年代歐洲大力推進的冷凝壁掛爐環保政策兩大方面進行了精準的數據解讀和分析。通過對2013-2017年歐洲不同國家冷凝壁掛爐和非冷凝產品的銷量差異對比,結合國內壁掛爐行業近年來的市場銷售情況,給出了未來壁掛爐市場的發展預測,並闡述了技術未來的升級方向——雙冷凝,由此賦予產品更多賣點。
  • 荷蘭史:猶太教的到來對阿姆斯特丹產生的影響
    1655年,在荷蘭的猶太人亞伯拉罕·佩雷拉以及他所在的猶太人社團擁有了一家蔗糖精加工工 場,並且開始從事較大規模的蔗糖精加工業。事實上,早在《十二年停戰協定》籤訂後, 已經有一些來自伊比利亞半島的猶太人以及一些來自巴西的移民在從事蔗糖加工業。17世 紀50年代,荷蘭人在庫拉索島的貿易活動興盛以後,那裡的可可豆大量流入荷蘭本國。
  • 美伊鬧翻加劇地緣緊張緊張局勢!2020年美元或有望上漲4%,日元也將...
    有消息稱,美元將受益於美國和伊朗之間不斷加劇的地緣政治緊張局勢。1月6日,凱投宏觀的分析師表示,2020年美元應上漲約4%,部分原因是市場對避險資產的渴望。荷蘭國際認為,日元也有望成為美伊緊張局勢升級的贏家。
  • 荷蘭現代主義畫家|Piet Mondrian抽象派最核心的藝術家
    皮埃·蒙德裡安(Piet Mondrian,1872-1944)皮埃·蒙德裡安,1872年生於荷蘭。1911年,蒙特裡安離開荷蘭來到巴黎,受立體派影響,畫面中的物象逐漸抽象、簡化。1912年,深受畢卡索及布拉克的分析立體派影響,拋棄複雜枝節,回歸原始的色彩與線條。1917年,蒙特裡安與杜斯堡等人成立「風格派」藝術團體,個人風格逐漸形成。二戰期間,其畫面失去了快樂的色彩節奏,由黑色線條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