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受到新教影響的地區,人們熱心地學習莫裡斯的軍事改革、荷蘭的軍事科學以及利普修斯的思想,並且廣泛地採納。在歐洲的其他地區,也有一些地方在仿效。1616年,莫裡斯的侄子拿騷的伯爵約翰為紳士們在今德國中部的錫根專門建立了一所軍事學院,教授軍事課程。黑森的莫裡斯是日耳曼新教聯盟主要領袖,他非常熱忱地推崇學習和模仿荷蘭的軍事技術。
在17世紀的早期,還有許多日耳曼的親王出版了自己編撰的軍事訓練手冊, 它們都受到了荷蘭的樣板的影響。布蘭登堡-普魯士的大選帝侯弗雷德裡希·威廉 是普魯士軍事傳統的真正創立者,他畢生都與荷蘭的執政官階層保持著密切的私人以及文化的聯繫,他曾經親自到荷蘭的軍營學習該國的軍事技術。 在工業技術方面,在荷蘭「反叛」以前,安特衛普是歐洲商業活動與金融活動的中心, 是尼德蘭技術以及工業最成熟的地方,從裡斯本和塞維亞直到波羅的海沿岸都有大量的商人、工程師、技術工居住在這個城市。
這座城市還居住有尼德蘭各類熟練技工和專家, 對於歐洲特別是中歐地區、斯堪地那維亞、西班牙以及普魯士產生過巨大的影響。在16世 紀90年代,尼德蘭經歷了擁有相當經濟實力的北方各省的「反叛」,安特衛普以及其他尼德 蘭各地的商人按照不同的宗教信仰分開居住了。西班牙、葡萄牙、義大利、科隆、布拉 格、維也納這些具有明顯天主教特徵的地區的商人主要來到並居住在以安特衛普為中心的尼德蘭南方,那些居住在如法蘭克福以及漢堡的具有路德宗背景的商人則選擇去了荷蘭共和國。 西班牙以及葡萄牙在工程技術上是相對落後的。
從查理五世統治時代開始,伊比利亞 國家就引進信奉天主教的尼德蘭工程人員,他們在西班牙受到歡迎,他們對於裡斯本以及塞維亞城市的發展做出了貢獻,特別在印刷、城市排水系統以及礦業方面。荷蘭的工程技術人員甚至來到了西班牙統治下的中南美洲殖民地即新西班牙,其中比較著名的是信奉 天主教的尼德蘭工程師阿德裡安·博特,他是由馬德裡印度事務會議派遣到美洲協助墨西哥的城市改造,特別是要幫助解決該城市的下水道嚴重阻塞的問題,這是當時新西班牙最大的下水道改建工程。
他在1615年至1616年,他還協助西班牙王室建造在太平洋沿岸的阿卡普爾科的聖地牙哥炮臺的建築,這座屹立在太平洋沿岸的雄偉的炮臺後來專門用於抵抗荷蘭人海上的威脅。 在17世紀,尼德蘭的積排水以及土地圍墾工程技術在歐洲的許多地方是很需要的。在 1624年至1626年,荷蘭的建築師、磨坊建造家以及水利學家楊·阿德裡安茲·利瓦特在法國南部的波爾多地區規劃抽乾沼澤地的工程。 在託斯卡尼以及教宗國,荷蘭的專家也被僱傭從事幾個積排水系統的工程。
另一位著名的人物是科納利烏斯·瓦姆登,他出生於託倫 ,在澤蘭學習工程技術,他徵募了許多工頭以及工程師前往英國,對英國當地產生了很大的影響。1621年,他受僱參與彌補倫敦東部的泰晤士河沿岸堤壩的裂縫的工程。他後來又參與建設許多重大的圍墾工程,特別是圍墾英格蘭東部的沼澤地帶,取得了很大的成功。1628年,英國國王授予他騎士的稱號。荷蘭工程技術對於歐洲產生了重要的影響,那就是要塞建築與港口建築。
荷蘭人以建築要塞聞名遐邇,自16世紀70年代至80年代,當時正值荷蘭反抗西班牙人的高潮,出於軍事鬥爭的需要,要儘快加固荷蘭各個城鎮的城牆,當時荷蘭最著名的要塞設計師為阿德裡安·安東尼茨,他是數學家、測繪家、製圖學家以及軍 事工程學家。他曾經設計了著名的阿爾克馬爾要塞建築群,在1572年以前,他專門負責設 計水壩以及策劃圍墾土地。以後,他又為許多城市的城牆設計加固工程,如在1578年以後 阿姆斯特丹的重建工作中他也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在1579年至1586年間,他又設計建造了 赫斯登巨大的軍事要塞,他是「沉默者」威廉以及莫裡斯親王最為信任的要塞建築顧問專家。
同時,他在建築水壩以及經營灌溉工程方面也作出了傑出的貢獻,1590 年,他主持恩克赫伊曾城市的擴建工程,1591年,他還監督特塞爾島的新水壩以及灌溉渠 道的建設。 1590年以後,荷蘭的要塞建築工程有了擴大。荷蘭人已經在歐洲各國領導人中間建立起了城牆、要塞以及港口建設方面的聲譽。1590年,有13個省議會擁有訓練有素的軍事工程技術人員;到1598年的時候已經增加到25個。此時,荷蘭共和國的工程師隊伍已經成為 該國增加其國際影響的有力工具。
1599年,巴拉丁的選帝侯寫信給莫裡斯親王以及威廉· 羅德維克,要求他們派遣熟練的軍事工程專家在其領地設計一個新的主要的要塞,他說全 歐洲最熟練和富於專業精神的軍事工程學家只能在荷蘭找到。在16世紀90年代,西蒙·斯 泰芬對於要塞建築也非常有研究,並著書立說,1594年,他出版的著作將荷蘭在此方面的技術介紹到國外,他還將工程技術與要塞建築技術結合起來。1591年, 在但澤市長的邀請之下,他訪問了這座城市,並向對方提出了加深港口的具體方案。
另一 位著名的軍事工程師約翰·凡·裡什維克受「沉默者」威 廉指派從事加固城牆的工作;他還在荷蘭省和澤蘭省的其他地方工作,在1597年至1605年 之間為林根設計建造了新的稜堡。後來,他還去德國北方的城市不萊梅等地,接受地方政府的委託修建和改進當地的城牆。還有一位荷蘭工程師尼古拉斯·凡·坎普曾經為在東普魯士的布蘭登堡選帝侯工作,1607年,他受邀請到瑞典,在那裡逗留了三年,為哥德堡設計港口和要塞,這座城市是當時的瑞典王室急於要擴大建設的。 在這一段時間裡,荷蘭在港口工程建築方面發明了「泥磨機」,目的是用機械進行水下的土方開挖,疏浚河道以及海底,使得港口以及河道更加有利於船隻的航行。
它有一個以杆子固定的攪拌袋並以馬拉為動力,大約於1590年在阿姆斯特丹首次使 用,當時使用的是人力,到17世紀20年代改為使用馬力。到1677年的時候,已經有4臺這 樣的機械可以連續不斷地操作使用,每臺有2至3匹馬拉拽。當時歐洲的許多港口被泥沙淤積所困,所以許多國家和人民對於這類機械很感興趣。比如,威尼斯元老院曾經不顧宗教信仰上的差別,想邀請荷蘭的一位信奉路德宗的工程師去該市,安裝這種機器疏浚航道, 但是該計劃沒有實施。 當時荷蘭的工程技術傳播到了歐洲各地,影響最大的地方是瑞典。
當時的瑞典缺乏商業組織以及資本,卻需要挖掘國內的鐵和銅等礦產資源,荷蘭的資本以及技術在這裡發揮了最大的作用。在16世紀的早期,許多荷蘭人來到了瑞典,他們移居到新建成的城市哥德堡,這座城市在早期,可以說是荷蘭人的殖民地。在低地國家的移民中有一位名叫威廉· 烏斯林克斯的荷蘭人,在瑞典王室的鼓勵之下建立了以瑞典人為基礎 的「非洲、亞洲以及美洲總公司」,取得了不小的成功。不過在瑞典的荷蘭人中最重要的莫過於路易斯·德·吉爾 ,他生活在今天比利時境內的列日的信奉加爾文派的家庭,後來像許多列日的加爾文派難民一樣,移居到多德雷赫特建立自己的事業。
他們家族從事駁船運輸,運送的貨物主要有鹽、穀物和鐵,其中鐵是從列日進口的。1627年,路易斯·德·吉爾已經是一名富有的商人以及生產鐵的專家,他移居到了斯德哥爾摩,在瑞典建立了一個龐大的商業帝國,包括鐵礦以及工廠、黃銅鍛造廠、造船廠、纜繩製造廠等。他還建立了當時不僅在斯堪地那維亞半島國家而且在歐洲也是最大規模的大炮以及炮彈製造廠。這裡的專家大部分都是信奉新教的瓦隆人,其中有一位名叫威廉·德·貝什的專家在工廠中負責金屬工藝,他引進的鍛造以及冶煉技術是當時在斯堪地那維亞半島地區最進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