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頭金剛宿世淫慾心重 經佛陀指點化為智慧火

2021-03-03 騰訊佛學

文/耀行法師

「貪」,染著五欲之境而不離。例如貪愛貪慾等。又作貪慾、貪愛、貪著。略稱欲、愛。

在唯識論六曰:「云何為貪?於有有具染著為性,能障無貪生苦為業。」

具舍論十六曰:「於他財物惡欲為貪。」

瑜伽倫記七上曰:「貪之與愛,名別體同。」

大乘義章二曰:「愛染名貪。」

同五本曰:「於外五欲染愛名貪。」

大日經經疏卷二云:「云何貪心?謂隨順染法者,謂染著前境,即是汙染淨心;若能觀察貪心實相,得以對治此心。」

烏芻瑟摩梵語,譯為火頭金剛,又有名為穢跡金剛。是密教大護法之一。以宿世淫慾心重,經佛指點,化多淫心為智慧火,火光三昧成就而得名火頭金剛。

唐代的《一切經音義》卷36:除穢忿怒尊,舊譯名不淨金剛或名穢跡金剛,並拙譯不正,有同毀罵聖者,其實義不然。或名火頭金剛,亦非正譯。梵云:烏芻澀摩,義譯云:焚燒穢惡。此聖者,以深淨大悲,不避穢觸,救護眾生,以大威光,猶如猛火,燒除煩惱,妾見分別垢淨生滅之心,故名除穢。又梵名:摩賀麼羅,唐云:大力。以大慈力,猶如熾火,燒除穢惡生死業,故名大力。

在宋代的《續一切經音義》卷7也說:烏樞瑟摩,梵語:或雲烏芻沙摩,舊譯云:穢跡金剛,此言有失,似毀於聖者。也新翻為:除穢忿怒尊。謂:以金剛慧,現威怒身,降伏難調穢惡有情故。

在《楞嚴經》中,烏芻瑟摩作為金剛密跡,自述開悟因緣:「我常先憶,久遠劫前,性多貪慾。有佛出世,名曰『空王』。說,多淫人成猛火聚。教我,遍觀百骸四肢,諸冷暖氣。神光內凝,化多淫心成智慧火。從是諸佛,皆呼召我名為『火頭』。我以『火光三昧』力故,成阿羅漢。心發大願,諸佛成道,我為力士,親伏魔怨。佛問圓通,我以諦觀,身心暖觸,無礙流通。諸漏既銷,生大寶焰。登無上覺,斯為第一。」

烏芻瑟摩說他久遠劫前,貪慾的習性很重。試問我們娑婆世界世界的眾生,哪個貪慾心不重呢?

佛陀教我們過午不食,不索取美味,不食眾生肉,不吃蔥蒜等五辛菜,不塗香,不戴香花蔓,不觀歌舞技樂,修白骨觀,不淨觀等等,就是從生理和心裡兩方面來對治我們的貪慾習性。

這是一種對治法,是儘量的避免貪慾的種子不起現形,而不是從正面正視貪慾心的本質是什麼。還有些人修白骨觀,修到最後,縱觀白骨也風流,社會上也有戀屍癖的人。正是顛倒妄見,不明白貪慾的根本。

空王佛就告訴烏芻瑟摩,你貪慾心這麼重,那你要小心了,因為「多淫人成猛火聚。」當人們淫心初動時是煩惱火。淫事正行時是惡業火。淫報之時是果報火。三障火生。

也正如佛陀在《楞嚴經》中說:「淫習交接發於相磨。研磨不休。如是故有大猛火光於中發動。如人以手自相摩觸暖相現前。二習相然,故有鐵床銅柱諸事。十方一切如來,色目行淫,同名慾火。菩薩見欲,如避火坑。」

可見我們這些沒有離欲之人一個個都是大火坑,而這大火,究其根性與佛性是無二無別的。

所以,空王如來教烏芻瑟摩觀的正是這個火大,讓他最自己最重的習性上來修:觀百骸四支中火大,即是觀身。察其皆由淫心熾盛所發,即是觀心。烏芻瑟摩就依著自己多淫之性來諦觀火大,身心暖觸,火觀既成,淫心頓息。

火氣不能外洩反以資益精神,凝聚於內不洩於外。如世間的少欲之人多是身輕體徤,即是「神光內凝」之驗。中醫云:精滿不思欲。今既神光內凝,自應慾念永銷,化多淫心。

淫心熾盛必至痴迷燥熱。淫心既化,自應轉痴迷作智明,變燥熱為慧𦦨。照耀性地焚燒惑薪,所以說,神光內凝,化多淫心成智慧火。淫心已息,而不成業火,證得無礙。雖有淫慧二火,總由性具而有。

所謂:「性火真空,性空真火,清淨本然,周遍法界,循業發現」。所以淫慾也成猛火聚。觀行也成智慧火。神光智火融於藏心,周遍法界。

六祖云:「凡夫即是佛,煩惱即是菩提,前念迷即是凡夫,後念悟即是佛。前念著境即是煩惱,後念離境即是菩提。」

徹悟禪師云:「全大火聚是清涼池,非離火聚別有涼池;全清涼池是大火聚,非離涼池別有火聚。」

當貪慾心淨化,貪慾心也可是佛心,佛心是由貪慾心淨化而成,可見從貪慾心頓破淨化,當下即是佛心現前之際,不離當處即見自性佛。何以故?性無二故。

本文為騰訊佛學獨家原創稿件,

轉載請務必註明作者和出處。


對煩惱不能說「隨便」 要有法門除掉它!

印光大師的持守:戒律為基 淨土是歸

憶一誠長老:天上雲居真絕景 一泓收盡萬山秋

珍貴組圖 無盡追思:一誠長老生平簡介

一誠長老:出去走才知道有無定力!

相關焦點

  • 化淫心為智慧火的妙訣:迴光返照,正念真如
    遇佛授觀,名曰空王,說多淫人成猛火聚,教我遍觀百骸四肢諸冷暖氣,神光內凝,化多淫心成智慧火,從是諸佛皆呼召我名為火頭。我以火光三昧力故,成阿羅漢,心發大願,諸佛成道,我為力士親伏魔怨。佛問圓通,我以諦觀身心暖觸無礙流通,諸漏既銷,生大寶焰,登無上覺,斯為第一。】  在每一段的經文當中,都會先介紹這個菩薩修學因地,他的一個過去的因緣。
  • 【法語清涼】烏芻瑟摩尊者如何觀火大而化多淫心成智慧火?
    若有不為私利,真心弘揚淨界法師講經者,可向我們申請加入白名單。請勿隨意投訴非原創,影響我們運行和維護微信公眾平臺,影響大眾聽經聞法。若執意投訴,造成不良後果,因果自負。這個空王佛就教我,你要把心靜下來。那麼應該怎麼去觀察呢?開方便門,示真實相,你的方便門是什麼呢?觀察你的身體的狀態。淫慾是個火,這個火是從什麼地方而來呢?是從百骸四肢而來。百骸就是我們全身的骨骼,四肢指的是雙手雙足。我們這個身體是地水火風四大,你地水風都不觀,就觀火大就好。我們身體有溫度,諸冷煖氣,觀想這個冷煖之氣的變化。怎麼觀呢?
  • 【每日一咒】穢跡金剛咒
    穢跡金剛(烏樞沙摩明王)烏樞沙摩明王(梵名Ucchusma),又作烏芻沙摩明王、烏樞瑟摩明王、烏素沙摩明王;亦稱穢跡金剛、火頭金剛、不淨金剛、受觸金剛、穢積金剛、不壞金剛、除穢忿怒尊等。是密教及禪宗所奉祀的忿怒尊之一,為北方羯磨部的教令輪身。
  • 穢跡金剛咒極具殊勝的二十一種功德利益
    一、降伏情慾《穢跡金剛禁百變法經》云:「有螺髻梵王,將諸天女……前後天女,千萬億眾,共相娛樂,聞如來入般涅盤而不來覲省……我等徒眾……策百千眾咒仙,到於彼處,乃見種種不淨……各犯咒而死……是時如來左心化出不壞金剛……有大神咒能取彼梵王……即自騰身至梵王所,以指指之,其彼醜穢物變為大地」。
  • 云何獲圓通之十八:烏芻火大
    神光內凝,化多淫心成智慧火,從是諸佛皆呼召我名為火頭。我以火光三昧力故,成阿羅漢。心發大願,諸佛成道,我為力士,親伏魔怨。佛問圓通,我以諦觀身心暖觸,無礙流通,諸漏既銷,生大寶焰,登無上覺,斯為第一。 烏芻瑟摩:譯作火頭金剛。他是觀火,修火大而成就。
  • 大穢跡金剛神咒:百無禁忌,越淫穢越骯髒,就越顯示穢跡金剛神咒的威力,女人經期時誦念此咒亦可.經雲:若人能去諸貪雜染,其法更好.
    1、穢跡金剛(鳥樞沙摩明王)鳥樞沙摩明王(梵名Ucchusma),又作鳥芻沙摩明王、鳥樞瑟摩明王、鳥素沙摩明王;亦稱穢跡金剛、火頭金剛、不淨金剛、受觸金剛、穢積金剛、不壞金剛、除穢忿怒尊等。是密教及禪宗所奉祀的忿怒尊之一,為北方羯磨部的教令輪身。
  • 念金剛經全文好處與禁忌
    圓寂那天,勸告別人此經不可思議功德,要經常念誦。之後沐浴更衣,金剛跏趺坐,安祥圓寂了。遺體進行荼毗時,出現了許多舍利子,舌頭猶如金剛石般燒不壞,成為堅固舍利,用手敲時發出鏘鏘的聲音。  獲得人身  《楗椎經》云:「為示講法時,擊鼓敲楗椎,聞聲獲解脫,何況去聽聞。」甚至旁生聽聞佛法亦獲得極大利益。
  • 陀羅尼:穢跡金剛咒
    一、降伏情慾    《穢跡金剛禁百變法經》云:「有螺髻梵王,將諸天女……前後天女,千萬億眾,共相娛樂,聞如來入般涅盤而不來覲省……我等徒眾……策百千眾咒仙,到於彼處,乃見種種不淨……各犯咒而死……是時如來左心化出不壞金剛……有大神咒能取彼梵王……即自騰身至梵王所,以指指之,其彼醜穢物變為大地」。
  • 《穢跡金剛咒》
    此時如來的左心化現了「除穢金剛」,後前往降伏,用手一指,那些「不淨」立刻轉化「清淨」。由此可知除穢金剛咒具有降伏破壞之功。《楞嚴經》云:「烏芻瑟摩……多淫人,成猛火聚。教我遍觀百骸四肢,諸冷暖氣,神光內凝,化多『淫心』,成『智慧火』,從是諸佛皆呼召我,名為『火頭』」。佛如果有淫慾深重的習性,可修除穢金剛法輔助。女眾亦應修持除穢金剛來護身,以防暴力侵害之事。
  • 《楞嚴經素解》卷九:邪師讚嘆淫慾,淫淫相傳,佛囑咐傳楞嚴經
    讚嘆淫慾,破佛律儀。先惡魔師,與魔弟子,淫淫相傳。如是邪精魅其心腑。近則九生。多踰百世。令真修行,總為魔眷。命終之後,必為魔民。失正遍知,墮無間獄。汝今未須先取寂滅。縱得無學,留願入彼末法之中,起大慈悲,救度正心深信眾生,令不著魔,得正知見。我今度汝已出生死。汝遵佛語,名報佛恩。阿難。如是十種禪那現境,皆是想陰。用心交互,故現斯事。眾生頑迷,不自忖量。逢此因緣,迷不自識,謂言登聖。
  • 除穢金剛
    據《穢跡金剛說神通大滿陀羅尼法術靈要門》經記載:佛於中印度拘屍那伽羅城外伐提河邊的娑羅雙樹間入涅穢跡金剛盤。此時三千大千世界有無量百千萬眾的天龍八部、人、非人等,大家都圍在佛的四面哽咽涕泣悲惱而住。還有無量的諸天大眾及釋提桓因等也都來供養佛陀。這時只有螺髻梵王不來供養佛,而且與千萬億眾的天女在共相欲樂。
  • 【佛教心理學】戒色終極法寶,如何用佛法智慧的斷除邪淫,超越自心
    皆因淫慾而正性命。當知輪迴愛為根本。生在欲界之中,一切眾生皆因為淫慾而輪迴生死之中。因為眾生先產生了淫慾心,有了淫慾心,就有了淫慾的行為,如果人沒有淫慾心,就不會產生淫慾的行為,楞嚴經云:同是一精明分為六和合。身體六根猶如房子,心識如同主人,心識先產生淫慾心,然後生理上就想有淫慾的行為【行】。
  • 佛陀為什麼會說 金剛經智慧不可思議
    受持讀誦此經。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即為消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再有,須菩提,如果學佛的善男子、善女人,在理解讀誦修持這部金剛經以後,還受到他人輕賤,這是因為這個人以前犯下很多應墮入惡道的罪業,所以才造成現在被他人輕賤。如今,他以前所造的罪業會立即消滅,能很快得到阿褥多羅三藐三菩提。
  • 佛陀時代第一居士——金粟如來
    維摩詰居士是大乘佛法中一位著名的在家菩薩,是佛陀時代第一居士。維摩詰,意譯為淨名、無垢,意思是潔淨,沒有染汙的人。他身為中印度毗舍離城的長者,雖身在塵世,但是精通大乘教義,修為高遠,出家弟子猶有不能及者。他曾於過去劫中承事供養無量諸佛,深聞法要,契入不二;他勤於攻讀,虔誠修行,能夠處相而不住相,對境而不生心,得聖果成就。
  • 智慧法語:佛說為度化眾生 菩薩也會示現妻子恩愛相
    菩薩變化示現世間非愛為本,但以慈悲令彼舍愛,假諸貪慾而入生死。若諸末世一切眾生能舍諸欲,及除憎愛永斷輪迴,勤求如來圓覺境界,於清淨心便得開悟。——《圓覺經》 【經文解釋】佛說這些是以防有的人會懷疑,菩薩來到這個世間利益眾生,示現有父母妻子,是不是因愛欲而來呢?所以佛告訴,在家菩薩示現有夫妻關係,示現種種的世間恩愛等,但這些並不是以父母的愛欲為根本。
  • 淫慾心重試試這個方法,三個月必定見效
    問:現在的人淫慾心都比較重,應該如何降伏這顆淫慾熾盛的心呢?大安法師:是呀,現在眾生的業障重呀,這是一個很大的煩惱,首先在觀念上我們要認識到這個淫慾他是煩惱最根本的六道輪迴的根本,要認識到他的汙穢,他的可惡,他遮蔽我們佛性的這種巨大的障礙,在世間法會把這個淫慾的滿足做為他所謂快樂幸福的源泉,在佛法冷靜來看,他就,這個煩惱最重,障道最嚴重,離開他就顯得更困難,但我們一定要對治他,當然這裡面要求出家眾和在家眾還有所不同,對出家眾,他即然是出家了
  • 《楞嚴經素解》:二十五位菩薩紛紛登場,宣說自己的法門為第一
    神光內凝,化多淫心成智慧火。從是諸佛皆呼召我,名為火頭。我以火光三昧力故,成阿羅漢。心發大願,諸佛成道,我為力士,親伏魔怨。佛問圓通,我以諦觀身心暖觸,無礙流通,諸漏既銷,生大寶焰,登無上覺,斯為第一。【解釋】烏芻瑟摩,於如來前,合掌頂禮佛之雙足,而白佛言:我常先憶久遠劫前,性多貪慾。烏芻瑟摩(中文名:火頭,即火頭金剛力士。
  • 免費領取《金剛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抄經本,加入抄經共修群
    微善佛學是一個由學佛義工們組織起來,為廣大學佛者提供交流的平臺,此次抄經共修群就是微善文化發起建立的,所有加入抄經群的師兄都可以免費領取《金剛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手抄本+抄經專用筆。《俱舍論》說:「萬人共造善惡因,每人均得萬人果」。每位參與者的功德,如一滴水融入浩瀚的功德大海,人人能獲得共修功德的總和!
  • 【佛陀本緣故事】 無明瞋心 火燒功德林
    佛陀剛證悟成佛時,四處隨緣教化,有一隻小龍王的得度因緣成熟,於是佛陀便示現為一位比丘,在須彌山腳下禪坐思惟。當時有一隻金翅鳥王在大海中捉到一隻小龍王,飛回到須彌山頂上,準備要將小龍王吃掉。於是父母為他取名,叫作須菩提,意為善現。須菩提隨著年齡漸漸長大,非常聰明有智慧,無人能及,但是因為宿世的習性,性情暴躁,好發脾氣,不管是看到人或是動物,都會莫名的起瞋恨心,破口大罵,無休無止。因此,父母、親屬、鄰居、朋友都非常厭惡他。須菩提因為不被大家所喜歡,於是便離開家,來到山林之中獨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