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僅有八分之一頭髮絲粗細的光纖末端上雕刻冰雕 是怎樣的風景

2020-12-09 驕陽網

還記得兒時看過的冰雕展嗎?宮殿、動物、叢林,讓人不得不讚嘆匠人的高超技藝。如果,這樣的冰雕是在僅有八分之一頭髮絲粗細的光纖末端上,...

還記得兒時看過的冰雕展嗎?宮殿、動物、叢林,讓人不得不讚嘆匠人的高超技藝。

如果,這樣的冰雕是在僅有八分之一頭髮絲粗細的光纖末端上,並且同時雕刻上百件,那又是怎樣的風景?

過去兩個月,西湖大學仇旻研究團隊,在《納米快報》《納米尺度》《應用表面科學》等期刊連續發表一系列研究成果,對小到微米甚至納米級別的「冰雕」遊刃有餘,從精確定位到精準控制雕刻力度,再到以「冰雕」為模具製作結構、加工器件,一套以「原料進、成品出」為目標的「冰刻2.0」三維微納加工系統雛形初現。

「其實我們只是把傳統電子束光刻技術中的『光刻膠』換成了冰」,西湖大學光學工程講席教授、副校長仇旻說。但這一換,卻換出了一片全新的想像空間。

什麼是「冰刻」

如何用巧克力粉在奶油蛋糕表面撒出「生日快樂」四個字?你需要一片模具,模具上有鏤空的「生日快樂」字樣。巧克力粉透過模具撒落到蛋糕上,「生日快樂」四個字就出現了。

類似的原理,也應用在傳統的電子束光刻技術中(微納加工的核心技術之一)。

假設我們要在矽晶片上加工納米尺度的金屬字,我們首先需要將一種叫「光刻膠」的材料均勻地塗抹在晶片表面;用電子束,相當於肉眼看不見的「雕刻刀」,在真空環境中將金屬字寫在光刻膠上,對應位置的光刻膠性質會發生變化;再用化學試劑洗去改性部分的膠,一片「鏤空」的光刻膠模具就做好了;接下來便是將金屬「填」進鏤空位置,使之「長」在晶片表面;最後再用化學試劑將所有光刻膠清洗乾淨,去除廢料後只留下金屬字。

可見,光刻膠是微納加工過程中非常關鍵的材料。所以有人說,中國要製造晶片,光有光刻機還不夠,還得打破國外對「光刻膠」的壟斷。

但這樣的「光刻膠」有局限性。

「在樣品上塗抹光刻膠,這是傳統光刻加工的第一步。這個動作有點像攤雞蛋餅,如果鐵板不平整,餅就攤不好。同時,被抹膠的地方,面積不能太小,否則膠不容易攤開攤勻;材質不能過脆,否則容易破裂。」仇旻實驗室助理研究員趙鼎說。

那麼,把光刻膠變成水冰呢?零下140度左右的真空環境,能讓水蒸氣凝華成無定形冰。

「我們把樣品放入真空設備後,先給樣品降溫再注入水蒸氣,水蒸氣就會在樣品上凝華成薄薄的冰層。」趙鼎說,光刻膠之所短恰恰是水之所長。「無常形」的水蒸氣可以包裹任意形狀的表面,哪怕是極小的樣品也沒有問題;水蒸氣的輕若無物,也使得在脆弱材料上加工變成可能。對應「光刻膠」,他們給這層水冰起名「冰膠」,給冰膠參與的電子束光刻技術起名「冰刻」。

實際上,一旦將光刻膠換成了冰膠,還能夠極大地簡化加工流程。

「當電子束打在冰層上,被打到的冰『自行消失』,因為電子束將水分解氣化,這樣就能直接雕刻出冰模板,不需要像傳統光刻那樣,用化學試劑清洗一遍形成模具,從而規避了洗膠帶來的汙染,以及難以洗淨的光刻膠殘留導致良品率低等問題」,趙鼎解釋說。

同樣道理,「光刻」的最後一步,需要再次用化學試劑洗膠,而「冰刻」只需要讓冰融化或升華成水蒸氣即可,仿佛這層冰膠從來不曾存在過一樣。

「原料進、成品出」短短六個字,形象地描繪出他們為冰刻2.0制定的遠大目標——一進一出,送進去的是原材料,拿出來的是成品器件。仇旻說,從本質上講,「冰刻」仍屬於電子束光刻。但它作為一種綠色且「溫和」的加工手段,尤其適用於非平面襯底或者易損柔性材料,甚至生物材料。

復旦大學物理系主任、超構材料與超構表面專家周磊教授表示,這項工作對於研發集成度更高、功能性更強的光電器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冰刻』可以將光學前沿的超構表面與已經廣泛應用的光纖有機結合,既給前者找到了合適的落地平臺,又讓後者煥發了新的生機。」

痛並快樂著的寂寞「舞者」

這是一群寂寞的「冰上舞者」。仇旻團隊已在「冰刻」這塊試驗田深耕了8年。

最初,他了解到哈佛大學的一支研究團隊演示了面向生命科學領域的「冰刻」加工雛形,這給了他靈感,讓他看到了這項技術在微納加工領域的巨大潛力。

這是一個無人區。從瑞典皇家工學院回國後,仇旻與招收的第一批博士研究生之一趙鼎,一起來挑戰這個課題。「不做康莊大道上的跟隨者,而是獨闢蹊徑闖出一條新路,我想這是多數科研工作者更願意做出的選擇。」趙鼎說。

「冰刻」原理簡單明了,但儀器的實現則異常艱辛。團隊需要對原有的電子束光刻設備進行大量改造。趙鼎為之奮鬥了5年。「很多工作都是從零開始,比如注入水蒸氣,說起來很簡單,實際上經過了一次次實驗,溫度要多低、注入口和樣品的距離要多遠、注入量和速率要多大……都得一一驗證。」

趙鼎畢業之後,師弟洪宇接力,為冰刻系統的研發繪製了幾十稿設計圖紙。因為沒有現成的可以購買,多數情況下必須自己動手,他惡補了很多真空技術和熱學方面的知識。而今,在國外完成兩年博士後研究之後,趙鼎又回到仇旻實驗室,繼續這場「冰刻」長跑。

事實上,全世界做冰刻的實驗室,目前滿打滿算只有兩個,一個在中國,一個在丹麥。顯然,這不是一個熱門的研究方向,且研發周期很長,想在這個課題上很快發文章並獲得高引用很難。

「但這是一項令人激動的新技術。」仇旻說,「這樣的探索,有可能帶來很大的突破,也有可能什麼都沒有,但這正是基礎研究的意義和樂趣所在。」而當我們把視角放大到中國製造的背景下,在從製造業大國向製造業強國的轉變中,對以微納加工為代表的超精密加工的探索和創新,正是中國製造指向的未來。

在最新發表的文章結尾,仇旻團隊用一種非常科幻的方式展望了「冰刻」的未來——毫無疑問,未來圍繞「冰刻」的研究,將聚焦於那些傳統「光刻」能力無法企及的領域。受益於水這種物質得天獨厚的生物相容性,在生物樣本上「冰刻」光子波導或電子電路有望得以實現。而這將史無前例地提高人為幹預生物樣本的能力,同時開闢出全新的學科交叉和研究方向。

相關焦點

  • 在八分之一髮絲粗細的光纖末端同時雕刻上百件「冰雕」有多震撼
    還記得兒時看過的冰雕展嗎?宮殿、動物、叢林,讓人不得不讚嘆匠人的高超技藝。如果,這樣的冰雕是在僅有八分之一頭髮絲粗細的光纖末端上,並且同時雕刻上百件,那又是怎樣的風景?過去兩個月,西湖大學仇旻研究團隊,在《納米快報》《納米尺度》《應用表面科學》等期刊連續發表一系列研究成果,對小到微米甚至納米級別的「冰雕」遊刃有餘,從精確定位到精準控制雕刻力度,再到以「冰雕」為模具製作結構、加工器件,一套以「原料進、成品出」為目標的「冰刻2.0」三維微納加工系統雛形初現。
  • 在頭髮絲千分之一上繪畫「魔技科技」讓科幻片走出實驗室
    在僅有頭髮絲千分之一面積的地方繪畫,聽上去像是天方夜譚。但近年來隨著微納米三維製造技術的發展,超越科幻大片的想像力已經變為現實。魔技納米科技(以下簡稱魔技科技)即是這樣一家將黑科技帶入日常生產與生活的企業。
  • 在頭髮絲的千分之一上繪畫?「魔技科技」讓科幻片走出實驗室
    每經記者 瑞夏(化名) 每經編輯 肖芮冬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在僅有頭髮絲千分之一面積的地方繪畫,聽上去像是天方夜譚。但近年來隨著微納米三維製造技術的發展,超越科幻大片的想像力已經變為現實。魔技納米科技(以下簡稱魔技科技)即是這樣一家將黑科技帶入日常生產與生活的企業。
  • 把誤差減小到頭髮絲直徑的八分之一!這次體驗,讓工會幹部肅然起敬
    「這次參加『當一周工人、體工會初心』活動,我學到了一個新的長度單位:μ(微米)。它代表頭髮絲直徑的八分之一,是很多勞模工匠經常要用到的單位。」錢塘新區總工會年輕幹部凌雲說,「曾經,我一直以為機器加工的精度更高,現在才發現,能把誤差減小到微米級的,還是人的雙手,這就是『工匠精神』的可貴之處。」
  • 20瓦光纖雷射雕刻機雕刻鈦鋼吊牌軟體調試
    20瓦光纖雷射雕刻機雕刻鈦鋼吊牌應該如何調試軟體,雕刻深度和行進速度大概是多少?因為20w光纖雷射雕刻機雕刻文字和雕刻圖片所設置的數據並不相同,我們先拿雕刻圖片舉個例子。因為是雕刻圖片,為了保障圖片的清晰度,我們建議加深20w雷射雕刻機的雕刻深度,也就是說一張寬大約37mm,長大約54mm的圖片大小,我們需要調整他的雕刻速度為200,雕刻功率為20,其他的軟體會自動變更,我們不需要調整。調試速度和功率的時候,記得要把使用默認參數種前方正方形框中的對號去掉才能調試,否則數據是不動的。右側調整。
  • 頭髮粗細不均現象揭秘:為什麼頭髮粗細不均?
    頭髮粗細不均是一種比較常見的頭髮亞健康狀態,一旦這種頭髮粗細不均的病情進一步惡化,將很有可能直接引起脫髮!
  • 怎樣理解光纖衰減?
    這就像我們生活的地球以及金星、火星等行星都圍繞太陽旋轉一樣,每一個電子都具有一定的能量,處在某一軌道上,或者說每一軌道都有一個確定的能級。距原子核近的軌道能級較低,距原子核越遠的軌道能級越高。軌道之間的這種能級差別的大小就叫能級差。當電子從低能級向高能級躍遷時,就要吸收相應級別的能級差的能量。
  • 冰雕雪砌,流光溢彩|繽紛冰雪季大幕開啟,哈爾濱歡迎你
    經過數百名建設者緊鑼密鼓的奮戰,12月20日,雪博會進入試開園階段,賞冰樂雪的遊人紛至沓來,觀賞、拍照,讚嘆不已;夜幕降臨,冰雪大世界內流光溢彩,正在進行燈光調試,即將與八方來客見面……繽紛冰雪季大幕開啟,美麗的哈爾濱展示出北國冰城的獨特美麗,盛裝與你相約。
  • 「光纖之父」另有其人?高錕竟是「茫茫大士」?
    今天,光纖通信無處不在,依賴頭髮絲粗細的光纖,地球進入了網際網路時代,可以說沒有光通信,現在火爆的5G,6G都是空談。
  • 在納米尺度做冰雕,這項絕活兒意義重大
    科技日報記者 劉園園 通訊員 馮怡時值冬季各種美輪美奐的冰雕又要登場西湖大學科研團隊展示了一種「冰雕」絕活兒他們的「冰雕」小到微米甚至納米級別記者12月9日從西湖大學獲悉,近兩個月來,西湖大學納米光子學與儀器技術實驗室負責人仇旻和他的研究團隊在《納米快報》《納米尺度》《應用表面科學》等國際知名期刊上,連續發表了一系列關於冰刻的研究成果。
  • 【應用】光纖雷射切管機對T型鋼的加工應用
    如今一般是用光纖雷射切割機、光纖雷射切管機對金屬板材、管材進行切割、雕刻等應用,現講述光纖雷射切管機對T型鋼的加工應用。T型鋼是一種有一定截面形狀和尺寸的條型鋼材,是鋼材四大品種(板、管、型、絲)之一。根據斷面形狀,型鋼分簡單斷面型鋼和複雜斷面型鋼(異型鋼)。前者指方鋼、圓鋼、扁鋼、角鋼、六角鋼等;後者指工字鋼、槽鋼、鋼軌、窗框鋼、彎曲型鋼等。
  • 西湖大學科研團隊展示一種「冰雕」絕活兒,小到微米甚至納米級別
    時值冬季,各種美輪美奐的冰雕又要出場,西湖大學科研團隊展示了一種「冰雕」絕活兒。他們的「冰雕」,小到微米甚至納米級別。記者12月9日從西湖大學獲悉,近兩個月來,西湖大學納米光子學與儀器技術實驗室負責人仇旻和他的研究團隊在《納米快報》《納米尺度》《應用表面科學》等國際知名期刊上,連續發表了一系列關於冰刻的研究成果。在微米甚至納米級別的「冰雕」上,該研究團隊已經可以實現從精確定位到精準控制雕刻力度,再到以「冰雕」為模具製作結構、加工器件——一種新型三維微納加工系統雛形初現。
  • 濟南微雕非遺傳承人「以小見大」 頭髮絲上雕刻文字
    孫婷婷 攝中新網濟南2月26日電 (孫婷婷)頭髮絲上刻漢字、米粒上刻畫大熊貓、珍珠上刻英文、重2.6克的壺具上刻李白醉酒圖……從事微雕創作30年的濟南微雕非遺傳承人王天明「以小見大」,將多種文字、圖案雕刻在各式微小的物件上。目前,他創作的7000餘件微雕作品被私人收藏。濟南微雕非遺傳承人王天明將大熊貓、唐詩等微雕在米粒上。
  • 頭髮粗細和啥有關?
    ,所以頭髮在我們的身體之上也是有著一個重要的地位的,那麼這和我們今天所說的頭髮的粗細有著什麼樣的關係呢? 頭髮的粗細不僅存在著個體差異,『而且在同一個人的一生中也會發生變化。胚胎毛脫落,而頭髮則繼續生長且變得粗狀;成年後的頭髮則變得更粗壯,每根頭髮的直徑約在0.05—0.1毫米之間;上了年紀後,頭髮由粗變細,這更多見男性型脫髮患者。
  • 怎樣可以讓頭髮變軟?
    有些男生天生頭髮比較硬,很難做出髮型,男生頭髮太硬怎麼辦?怎樣才能講男生頭髮變軟呢?看看小科為頭髮太硬的人總結的一些方法:  1、 軟化頭髮  一般來說,洗髮時加一點醋或是茶水,能夠有效軟化頭髮,讓太硬的頭髮變軟。這種軟化的原理弱酸或者弱鹼性的環境讓頭髮的結構得到一定程度的軟化,但是醋不能加太多,否則反而會傷害頭髮。
  • 世界上最慢的快車,時速不足高鐵八分之一,還被抱怨司機開太快
    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和改革,我們有了多種交通選擇,特別是在長途旅行中,高鐵、火車和飛機成為首選,這些旅行方式的最大特點是我們的旅行時間大大縮短,然而,世界上有這樣一列火車,它會朝相反的方向來,雖然叫特快列車,但它的行駛速度還不到高鐵的八分之一,就這樣乘客還要抱怨司機開得太快,這又是什麼情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