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蟲」是如何成為遊戲史上最強龍套的

2021-02-10 遊戲研究社

點擊上方藍色字體關注!


眼前,是一望無際的荒蕪沙漠,炎熱且乾燥。冷不丁躥出的蠍子,陰影裡躲藏的毒蛇,已經夠你受的了。假如這沙漠又不處於地球,而是科幻或幻想世界,那麼請你放輕腳步,仔細觀察空曠的沙面,注意任何泛起的波紋,因為這裡很可能生存著一個比蛇蠍恐怖千萬倍的物種,它的名字叫做——

 

「沙蟲」(Sandworm)。


沙蟲自從誕生以來,經常客串於各個遊戲中,登場次數遠超電影電視,往往戲份不多但又非常搶戲,這種怪物的誕生背後有什麼故事,生態如何,怎麼遊戲裡經常會有它們出場呢?歡迎收看怪物特輯:沙蟲。

 

 

弗蘭克·赫伯特於1965年出版的科幻巨著《沙丘》(Dune),一般被認為是「沙蟲」這個物種誕生的源頭,在書中的作用舉足輕重,不僅是沙漠星球阿拉吉斯的守護神,還是引來各方爭奪的香料的始作俑者。在小說的描述中,沙蟲被本地人稱作「Shai-Hulud」,是種令人生畏的巨型怪獸,遊弋於漫無邊際的沙海之中。


原著和官方畫集幫助具體化了沙蟲的外形

1978年John Schoenherr的官方畫集出版後,沙蟲有了自己的畫面形象:三瓣嘴、一圈圈的長牙、蚯蚓般的外形對後世造成了深遠的影響。1984年電影版的沙蟲形象在很大程度上參考了這部畫集,此外還在外部口腔內添加了一組完整的嘴,附上滿滿的尖牙。影片中的沙蟲伴隨著電閃雷鳴,從沙地裡噴湧而出,場面氣勢恢宏。


義大利怪物設計師Rambaldi為電影版描繪出了原型圖

可惜的是,拍出《橡皮頭》和《象人》的名導大衛·林奇,為《沙丘》電影塑造的氣氛雖然與原著比較契合,但不符合當時大眾和市場的口味,影片在口碑和票房上都失敗了,不過沙蟲這種龐然巨獸的影響力卻與日俱增,特別受到啟發的還是遊戲工作者們——「能在合適的場景裡加上這麼一隻怪物,那該多有趣啊。」



 

既然是科幻名著出身,在原著改編遊戲裡出場就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了。1992年Cryo做的冒險遊戲《沙丘魔堡》中,沙蟲閃亮登場。不過讓人大跌眼鏡的是,這個仿佛能吞噬一切的龐然大物在遊戲裡並不是什麼Boss級的怪獸,甚至連「小怪」也算不上,只是角色們用來在世界中旅行的載具,實在是大材小用。


Cryo的沙丘結合了冒險,策略和角色扮演,但名聲被那個RTS遊戲蓋過了

 

在《沙丘魔堡2》裡,沙蟲回歸了原著中的可怕習性,會隨機在沙地出現吞掉上面的單位或建築,此後的兩款續作裡擔當的功用基本雷同。玩家永遠都無法控制這種生物,僅在《沙丘魔堡3000》的人與人對戰中,允許名為「操蟲者」的兵種對其引誘,使其出現在敵方部隊身邊。至於沙蟲攻擊與否全則看它自己的心情,算是一種沒法依靠的戰鬥力。


Westwood的《沙丘魔堡2》是RTS裡程碑之作,卻被本家的命令與徵服系列逐漸超過

 

除了冒險和即時戰略類遊戲,同年,沙蟲還出現在了史克威爾的《最終幻想5》中,沙蟲的背景也從科幻世界跨到了幻想世界。在遊戲裡的沙漠世界關卡中,要打倒沙蟲怪然後踩著屍體走過流沙地帶。



最終幻想5中,要安全度過流沙區域,就要踩著沙蟲的屍體過去

 

此後沙蟲還先後出現在《最終幻想6》和《最終幻想10》,後者中的沙蟲地位還有所升格,不僅體積變得更大,而且還成了隨機怪,有些人可能在同一區域根本碰不到這個傢伙,做為一個隱藏敵人,登場的沙蟲是擁有當時角色等級所能遇到的最高血量,好在除了皮厚,打起來倒不是很難。


最終幻想10裡的沙蟲是個隨機怪物,遇到需要一些運氣

 

世嘉在自己的招牌RPG《夢幻之星4》裡,也把沙蟲設計成了敵方怪物。這裡的沙蟲相比《最終幻想》地位又高了一些,不僅成為了一名隱藏Boss,而且還是最難打的一個。


夢幻之星4比最終幻想5晚出1年,是否受到同行啟發?

 

後來的《暗黑血統》裡也專門在一關裡引入了沙蟲作為Boss級的敵人。聰明的遊戲開發者們將「沙蟲」的概念延伸成「巨型鑽地蟲怪」,這樣一來就又多了雪蟲、深淵蟲等各類近親,在各種遊戲中頻繁出現,其中不乏一些大家耳熟能詳的網遊大作,比如《魔獸世界》、《行會戰爭》。


《魔獸世界》中的巨大沙蟲BOSS 奧羅讓60級時期的玩家印象深刻

 

《失落的星球》在這方面就比較典型,系列首作有一隻在冰天雪地裡出沒的巨型雪蟲怪,到了2代的沙漠列車關卡中,又引入了正統的沙蟲。這兩隻怪物的共同特點就是巨大無比,特別是2代裡的沙蟲,堪稱是遊戲史上最大的怪物之一。


雪蟲,或者冰蟲都是繼承沙蟲規範的衍生物

國內網遊玩家最熟悉的應該還是《魔獸世界》中的沙蟲,在遊戲中基本也是「巨型鑽地蟲怪」的設定。從希利蘇斯到安其拉神殿,沙蟲們無處不在,尤其是安其拉神殿中的巨大沙蟲BOSS奧羅更是給遊戲中的團隊帶來了巨大的挑戰。此外在燃燒的遠徵中的白骨荒野還有一個名為巨大的骨蟲的任務,也有著向《沙丘魔堡》致敬的意味,任務中召喚出來的巨大沙蟲的名字哈蘇魯德(Hai'shulud)也來源於小說中的大沙蟲「Shai-hulud」,任務的三個獎勵的武器名字也都暗合小說中的人物。 

《魔獸世界:燃燒的遠徵》中白骨荒野所召喚出來的巨大沙蟲向《沙丘》致敬的意味十分明顯

 

在原著裡,沙蟲一般都在200-400米長,20-40米粗左右,但本地有關沙海深處有超過千米的沙蟲傳說一直存在,前面提到小說主人公保羅後來成功駕馭到的巨型沙蟲Shai-Hulud,就達到了約2700米長,200米粗的尺寸,在電影電視媒介裡是首屈一指的巨型怪獸。

雖然數量不多,但在其他電影裡也有類似沙蟲這樣的怪物出現,形態各異。比如《星球大戰6:絕地歸來》裡的Sarlacc。


鬼才導演蒂姆伯頓的恐怖喜劇片《陰間大法師》裡面造型特別奇葩的無名蟲怪。


還有經典怪物片《異形魔怪》(Tremors)裡的Graboid。

這些傢伙跟《沙丘》裡的沙蟲比比尺寸會是什麼樣呢?有個好事的閒人就做了這麼張圖:

但很快被沙丘的粉絲打臉,給出了正確的版本——「Shai-Hulud」豈是你們這些「小蟲」能比較的東西?


沙丘粉絲立刻發現原圖的謬誤,自己動手改正

 

電影裡可以傲視群怪的巨型沙蟲,在遊戲開發者眼裡根本就不是個事,拿來就用。史克威爾這種日本廠商還算拘謹,我們用肉眼就能看出最終幻想世界裡出場的沙蟲,在體積上只能算是「未成年」。歐美廠商膽子就大得多了,比如Bioware旗下的《質量效應》系列裡出場的沙蟲怪。

 

《質量效應》把沙蟲怪起名叫Thresher Maws,頭部上做了許多變化,但基本上還是個鑽地巨型蟲怪,並且橫跨系列三代出場。第一作裡的沙蟲怪出現在星球表面探索的支線任務裡,此外在其他數顆星球上也會隨機出現,只要是一片廣闊的平原地帶,沙蟲就有可能鑽出地來襲擊玩家。


在一代的UNC相關支線裡篤定會出場的Thresher Maws

 

二代裡的沙蟲怪出現在克洛根人的母星圖岑卡上,做為隊友Grunt同伴任務中的Boss出場,任務是活過5分鐘即可,裝備齊全和有心的玩家也可以挑戰在時限內擊退沙蟲。


二代裡如果帶上醫生Mordin,它會猜測這傢伙靠鋼鐵為食

 

到了三代,隨著收割者的大舉入侵,母星圖岑卡上的沙蟲怪也受到了生命的威脅,身為沙蟲之母的古代巨怪卡洛斯不甘寂寞,親自出場,還自己幹掉了一隻毀滅者級收割者,這幕戲特意用了過場動畫來展示,成為了系列乃至所有遊戲史上最壯觀的一幕之一。


那這個卡洛斯有多巨大呢?遊戲圈內從來不缺探索和整理這些數據的閒人,毀滅者級收割者在遊戲裡主要負責星球地面任務,尺寸相比母艦收割者要小很多,經考據約為169米左右高,而卡洛斯則約有2980米長,能絞死收割者在物理層面上是有理可依的。


卡洛斯是質量效應裡最長的生物

Bioware做到第三部續集,沙蟲的尺寸終於超越了原著中的2700米。

但2700米的沙蟲遠遠沒有觸及遊戲開發者的想像極限,往前數幾年,Xbox360上獨佔的《戰爭機器2》裡就出現了堪稱遊戲史上最大的沙蟲怪——深淵蟲。


在深淵蟲的設計上,Epic徹底拋棄了真實原則

 

在遊戲裡,玩家一開始會先被這隻巨蟲連直升飛機一口吞掉,然後就是神奇的時刻:玩家需要在龐大的蟲體內切斷血管,毀掉心臟,路上還要應付不少小蟲怪——按照生物理論這應該都是體內寄生蟲了。最終深淵蟲被從內部毀壞,破地而出仰天吐血無數,之後僵死。

 

那麼這隻深淵蟲有多大呢?考慮到遊戲裡它只在遠景裡露出一截身子,那張血盆大口連整個屏幕都放不下,而且體內世界實在廣闊,都能容下無數人類大小的寄生蟲,血管粗到好幾米,只在心臟區域附近攻關就需要10來分鐘,最終考據這隻巨蟲大約有40公裡左右長,直徑也達到數公裡左右,遠遠將原著甩到後邊,不僅是目前史上最大的沙蟲,而且在所有遊戲Boss怪裡的體積都首屈一指。


最右邊是深淵蟲,往左一位是戰神裡的蓋亞,中間偏左的那位胖子請無視

 

到底要吃什麼才能長這麼大呢?這就牽扯到了沙蟲的生態問題,這種東西真的用科學可以解釋清楚麼?

 

 

生態問題依然要從原著《沙丘》講起,畢竟這是沙蟲物種誕生的起源。遺憾的是,哪怕是後面數部小說續集的篇幅,都沒有描述清楚沙蟲的生態。

這也怪不得原作者弗蘭克·赫伯特本人,畢竟這個科幻巨著系列是軟科幻小說的代表作,軟科幻注重的是自然學,社會學幻想這些東西,不像硬科幻那樣一定要有現實的科學基礎理論打底。《沙丘》系列是首部講環保題材的科幻小說,沙蟲怎麼個結構不是作者想表達的重點。

 

相關研究由民間愛好者來解決,有兩位專門研究《沙丘》系列小說的人,各自推出了研究著作,一本叫做《沙丘解密》,另一本叫做《沙丘裡的科學》,挖空心思想從原著的文字裡,推理出沙蟲的生態。經過兩位不懈的努力,還算總結出一套比較系統的沙蟲生態。


沙蟲跟蟲類一樣,也是從卵裡孵出來的,從幼蟲到成蟲要經過幾個階段,初期的幼蟲體積很小,和普通長蟲沒有多少區別。這期間的幼蟲是比較危險的,因為體積小而且身體軟,很容易被吃掉或踩死,而沙蟲的壽命非常長,最長的可活數千年,從幼蟲發育到成蟲要經過很長的時間,可能長達百年以上,所以沙蟲的長成率很低。

 

到了成蟲階段,沙蟲會逐漸長出骨骼來支撐龐大的身體,表皮也會逐漸被堅硬厚重的鱗片覆蓋,嘴裡會突出好幾圈的尖牙,此時成蟲的體積一般都在百米以上,從生物角度上來講已經難逢敵手了。


沙丘裡的沙蟲解剖圖,有骨骼,有尖牙,鱗片上有倒刺

 

生活在沙地星球上的物種,飲食是個大問題,沙蟲基本上靠的是沙粒存活,吃食方式可以參考地球上的鯨類,所以它們才有碩大的頭部,而且基本由嘴組成,全張開的大嘴面積要遠遠超過實際的直徑。由於不停的吞噬沙粒,過程中會吞掉一些沙中生存的幼蟲當做營養補充。

 

那導致戰火的香料源自沙蟲的幼蟲。成年的沙蟲近不得水,但成長階段的幼蟲是可以分解水分的,這是幼蟲正常階段的必經之路,通過接觸水源,幼蟲才能進化到下一階段,此時分泌出的化學物質經過光和空氣的作用,會變成香料。這個香料在原著中可以延年益壽,還能激活人類潛能,所以才會遭受各方掠奪。


沙丘解密裡作者整理出來的沙蟲生態循環

 

此外沙蟲長期在沙內活動,所以移動過程中會代謝出氧氣;作為香料的原始來源,沙蟲的氣味並不難聞,據體驗過的人類描述比較類似肉桂的味道,有時靠氣味就能察覺到沙蟲在附近。

 

《沙丘》系列的沙蟲是小說裡真正的關鍵物種,而因為利益的爭奪導致沙蟲和它們生存的星球趨向毀滅,正契合作者的環保主題。


霸王(Overlord)裡的沙蟲,魔幻題材早已沒有了出場限制

 

不過遊戲裡的沙蟲怪們就沒那麼講究了,平時吃什么喝什麼,要多長時間能長這麼大根本沒有任何說明的必要,玩家看到一隻屏幕都塞不下的巨型怪物,隨隨便便就能秒殺自己,這種驚險和視覺刺激才是遊戲開發者關注的。

 

其實這玩意兒雖然名字裡有「蟲」字,外形也像個放大了幾億倍的蚯蚓,說到底還是個幻想世界裡的產物,真正的世界裡怎麼會有如此不符合生態和物理規律的東西存在呢?


無人深空預告片裡的類似沙蟲生物,據說至今沒人見過

 

當然地球之外就不是當前能考據的問題了。


相關焦點

  • 科幻經典裡的神,如何成為了遊戲史上最強龍套?
    沙蟲自從誕生以來,經常客串於電視電影當中,往往戲份不多但又非常搶戲,遊戲開發人員深受啟發——「能在合適的場景裡加上這麼一隻怪物,那該多有趣啊。」這直接導致了沙蟲在遊戲中登場的遠超大小熒幕,成為遊戲史上最強龍套!從科幻經典中的神如何「淪落為」跑龍套的?歡迎大家收看怪物特輯:沙蟲的遊戲編年史。
  • Ultra Boost 是如何一步步成為史上最強跑鞋的?
    Ultra Boost 是如何一步步成為史上最強跑鞋的?
  • 最強龍套拍800部戲也沒紅
    正是因為賺錢容易,所以這一行的入行階段比較困難,並不像普通的工作一樣辦理入職手續就能做,想要賺大錢就要做到一定的程度,如果僅僅是群演或者龍套演員的話,別說是賺大錢了,估計都沒有普通上班人群的工資高。每個龍套演員都有一個成名的夢想,他們希望能得到大佬的發掘和賞識,自己也能進入到真正的明星一列當中,不過這麼好的事準能被自己的碰上嗎?很多現在的當紅演員一開始都是做的龍套演員,當年的娛樂圈門檻也沒有這麼低,再看現在,隨便找找關係,或者是長的好看點就能來這裡做明星。
  • 「Ragtag計劃」本來將作為史上最強星戰遊戲登陸市場
    前任Visceral製作人Zach Mumbach曾負責過《但丁地獄》《死亡空間2&3》《戰地:硬線》,幾天前出席了MinnMax Show並再次討論了「Ragtag計劃」,他認為這個項目本可以成為史上最強的《星球大戰》遊戲,但EA卻沒有給他們這個機會。
  • 電競史上最強女選手:血虐韓國男選手,把他們穩拿的冠軍搶走了!
    他就是加拿大《星際爭霸2》蟲後「噶姐」Scarlett,一個傳奇性的電競選手!變性手術之後,Scarlett依舊保留著一些男人的愛好,其中對遊戲的「狂熱喜愛」是其他女玩家不能理解的.簡單休閒的遊戲她不玩,她只喜歡玩各種操作難度高的硬核遊戲。2010年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下,17歲的她接觸到了《星際爭霸2》,當時遊戲還在Beta測試。
  • 《火影忍者》遊戲,成為最強忍者之路
    目前手遊中最好玩的火影遊戲要屬《火影忍者》,雖然以往也有許多版本的火影遊戲,都只是2D版或者卡牌類,代入感不夠,但是《火影忍者》這款遊戲不管是劇情還是招式
  • 不知火舞的來歷:遊戲史上打造最成功的女性角色之一
    不知火舞可以說是遊戲史上最經典的角色形象之一了。即便你沒有玩過《餓狼傳說》系列或者《拳皇》系列,看到紅衣服拿扇子的女忍者你一定會想到「不知火舞」。但是SNK公司最早在設計不知火舞這個角色的時候,卻並不像我們想像中的那麼順利,那麼我們就來談一談SNK是如何打造出這個遊戲史上最成功的女性角色之一的。
  • 史上最強贅婿、師兄、店主、狗熊、崇禎,他強由他強,清風拂山崗
    今天給大家推薦五本有關「史上最強」的小說。《史上最強贅婿》,作者:沉默的糕點,大神作家。穿越異世成為財主家的小白臉贅婿,因太廢物被趕出來。於是他發奮圖強,找一個更有權有勢絕美高貴的豪門千金做了上門女婿。
  • 史上最強聖誕老人,奮豆在睡夢中被打吐血,只怪遊戲招式太厲害
    導語:本次的文章主要想講述的故事內容是在冬瓜市的奮豆家裡,他正在和星太奇一起玩遊戲,星太奇還為了照顧奮豆特地給他抄寫了一張遊戲招式表,雖然兩人白天是玩得開心了,卻忘記了今晚可是平安聖誕夜啊,等到了午夜時分,聖誕老公公來實現願望了,星太奇倒是順利拿到了禮物,可是奮豆卻因為這張招式表遭殃了,因為聖誕老公公化身成最強老人
  • 神奇寶貝中最強的蟲系小精靈排名,能力媲美神獸,有你喜歡的嗎
    神奇寶貝中最強的蟲系小精靈排名,能力媲美神獸,有你喜歡的嗎神奇寶貝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款遊戲和動畫,可以說是90後的童年回憶了。從最開始的《神奇寶貝無印篇》一直到現在的《精靈寶可夢日月》,神奇寶貝已經有了六部動畫七個世代的遊戲了,精靈的數量也是越來越多。
  • 上班一條龍,下班一條蟲 ——下班沉默症
    現在很多職場人在承受巨大工作壓力之後,都會用「消極休息」來進行調節,比如:一個人盯著電視看到深夜,或者守著電腦一個人打遊戲、發微薄、發微信。 這「動」「靜」兩種休息對於運動員恢復都很重要,同樣的,借鑑到職場,對於勞累、壓力巨大的職場人來說,休息也要學會積極休息與消極休息。 現在很多職場人在承受巨大工作壓力之後,都會用「消極休息」來進行調節,比如:一個人盯著電視看到深夜,或者守著電腦一個人打遊戲、發微薄、發微信。甚至出現了「下班沉默症」——上班一條龍,下班一條蟲。
  • 遊戲王:蟲妹與古遺物的結合,你們有玩過這樣形式的重坑蟲妹嗎
    這次我們就來說一下蟲妹和堅挺的古遺物進行結合會是什麼樣的卡組?為什麼你們要很奇怪為什麼我形容古遺物是堅挺呢?還不是因為古遺物的本身每一個都長得又壯又硬。我相信蟲妹一定很喜歡這些類的卡片,古遺物本身又可以當作魔法卡蓋在場上,有時候還能幫蟲妹進行騙坑,算是非常強悍的結合。
  • LOL史上最強遊戲BUG:無限治療5分鐘推基地!你經歷過嗎?
    LOL從最初的不被看好到現在的如日中天,不得不說這款遊戲的魅力之大,確實是當年沒想到的。
  • 烈焰神蟲 雷蛇首款幻彩遊戲滑鼠墊評測
    1烈焰神蟲 雷蛇首款幻彩遊戲滑鼠墊 美國競技外設廠商雷蛇,憑藉著張揚個性的外觀設計和出色的燈光效果,受到無數遊戲玩家和外設發燒友的喜愛,同時也贏得了
  • 一條青蟲
    但是這一天,水裡出現了一條手指般粗細的綠色條狀的物體。我遲遲不敢下水,大聲把奶奶叫來,「奶,這水裡有蟲!」,我帶著哭腔喊道。奶奶循聲而來,把頭埋下盆去看了好一會兒我指的綠色長條狀物體,隨手一撈,把那東西帶著一捧水給送了出去,「沒事了,只是菜葉而已。」,奶奶平和又輕聲地向我說到。可是我卻不知道著了什麼魔,也不知道哪裡來的一股勁兒,非說那是一條大蟲子,不肯洗。
  • 《寶可夢》二代兩隻最強蟲系的對戰!赫拉克羅斯VS巨鉗螳螂!
    之前小二說了二代的大力士赫拉克羅斯,這隻寶可夢在二代可以說是對戰上的門面,甚至還曾經創造了對戰比賽上的神話,但是,實際上二代還有另外一隻蟲系寶可夢是有著不錯的對戰表現的,那就是巨鉗螳螂,即便巨鉗螳螂在二代的時候還沒有特性,但是憑藉著蟲系以及鋼系的良好組合,作為第一隻蟲鋼還是成功甩開了大部分的蟲系成為了蟲系裡面的佼佼者
  • 《文明6》巴比倫領袖漢謨拉比公布 史上最強尤裡卡加成
    《文明6》巴比倫領袖漢謨拉比公布 史上最強尤裡卡加成 2K日前正式公布了《文明6》「新紀元季票」的第四部DLC內容:巴比倫及其領袖漢謨拉比。 《文明6》巴比倫領袖漢謨拉比公布 史上最強尤裡卡加成 2020-11-13 09:50 遊民星空
  • 遊戲王:史萊姆與異蟲融合成為人形怪物,不愧是馬利克的王牌怪獸
    大家好,我是玩轉動漫作者木瓜君,喜歡以不同角度分享遊戲王卡牌與動漫,今天繼續為大家帶來經典遊戲王卡牌。史萊姆可以說是動漫題材的熱點,比如去年的《關於我轉生史萊姆那些事》,還有最近的《被神撿到的男人》這些番劇都主要以史萊姆為主角。
  • 不輸三次元的人氣:動漫遊戲史上最強男性偶像組合
    そこで今回は「アニメ・ゲーム史上最強の男性アイドルユニット」をアンケート、ランキングにしてみました。而我們這一次就對「動漫遊戲史上最強男性偶像組合」進行了調查,並做了排名。一番女性を虜にしている二次元男性アイドルとは、一體どのアイドルユニットだったのでしょうか?最吸引女性的二次元男性偶像到底是哪個組合?
  • 本周大事件:"史上最強遊戲"《曠野》僅第三!NS無緣《仙劍7》.
    比起《曠野2》《噴噴3》《MHR SB》這些看上去還很遙遠的遊戲,各位不妨期待一下12月的獨立遊戲直面會,鴿了這~麼久的「絲之鴿」總該來點新消息了吧根據Fami通統計,《寶可夢 晶燦鑽石/明亮珍珠》發售3天在日本銷售了139.6萬套,成為繼《動森》之後NS平臺上首周銷量第二高的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