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西紅柿媽媽
兒科專家研究表明,春天是孩子身高發育的旺盛時期,孩子在每年的3-5月的春天身高生長的幅度將明顯高於其他季節。春暖花開了,家長們又把目光放在了如何幫助孩子長高上了。
父母不高,孩子就一定長不高嗎?
9歲的明明身高130cm,鄰居好心提醒明明媽「這孩子偏矮了,趕緊帶孩子看看吧!」明明媽總是不以為然,「我和孩子爸個子都不高,這孩子遺傳上就沒有優勢,我們已經做好心理準備了,他就是長不高。」
可剛搬來的新鄰居王醫生卻改變了媽媽的觀念,王醫生告訴媽媽,很多家長認為,遺傳基因對孩子身高起了決定性作用,有些父母認為自己不高就對孩子未來的身高不抱希望了。其實,古今中外,很多例證都早已打破了這項魔咒:比如NBA明星喬丹,身高1.98米,他父親身高1.75米,母親身高也只有1.65米;再比如NBA亞裔球員林書豪,身高1.91米,其父母身高都在1.68米左右;還有NBA歷史上身高最高的球員穆雷桑,身高足有2.31米,他的父親身高只有1.75米,母親身高是1.70米。
這些NBA明星球員的身高都比父母要足足高出25cm以上,這足以說明,孩子的身高除了遺傳因素外,掌握其他秘訣也能使孩子長高。
王醫生的話,給了媽媽莫大的信心,明明媽帶著孩子來到省婦幼保健院諮詢兒保科專家,專家的觀念也與王醫生不謀而合,雖然遺傳因素在孩子身高發育中佔了60%以上的比重,但是近年來研究發現,孩子一生有三個長高的黃金時期,利用好這些關鍵時期也可以讓孩子身高「猛長」。家長們一定要替孩子把握好,娃將來也能「高人一等」。
第一個關鍵時期:儲備期4-6歲
這個階段孩子們屬於學齡前,是孩子身高發育的基礎期,打好了基礎才能讓孩子日後的身高不落後於同齡人,這個時期長高的關鍵是補鈣。而孩子們面臨的主要問題是營養的不均衡,尤其是鈣質的缺乏。
這個年齡的孩子飲食上容易出現的誤區是按照自己的喜歡來吃,孩子們容易好吃的就多吃,不愛吃的就不吃。家長們也誤以為現在孩子們的物資很豐富,營養都不會缺乏,就隨著孩子的性子來,這樣往往使得孩子們錯過了身高發育的第一個關鍵時期。
第二個關鍵時期:飛躍期10-16歲
這個階段是孩子們身高拉開差距的重要時期,很多家長發現,孩子們進入5年級後,個子躥得特別快,直到孩子們上了高中後,身高上徹底拉開了差距。這個階段孩子們逐漸進入了青春期,在出現第二性特徵之前身高將會有較大的飛躍。這個階段孩子們面臨的主要問題是保持充足的睡眠,防止性早熟的發生。
可是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往往被學業負擔壓得喘不過氣來,越睡越晚,錯過了生長激素分泌的旺盛時間。同時,長期的飲食不當以及綜合環境等因素還可能誘發孩子性早熟,讓身高過早地出現定格現象。
第三個關鍵時期:衝刺期 男孩25歲前,女孩18歲前
這是孩子身高衝刺的最後一個階段,有些家長會認為孩子錯過了前兩個階段未來長高的希望已經不大了。其實有些孩子仍然會出現不長的現象,就拿NBA明星林書豪來說,他16歲時身高只有1.6米,顯然是錯過了前兩個身高的發育的黃金時期,可在最後這個關鍵時期,猛長了30cm。
可見,任何一個黃金期都是孩子身高大翻身的必不可少的機會,家長們都不能輕言放棄。尤其是在這個階段,如果孩子身高仍然不高,他們會有一定的心理壓力,這個階段最重要的是孩子們要保持愉悅的心情,發揮主觀能動性,不放棄長高的最後機會。
綜上所述,家長們如何幫助孩子把握以上身高發育的黃金時期呢?不妨幫孩子養成以下三個必備的習慣:
1. 不挑食。首先家長們要學習如何給孩子製作營養均衡的菜譜,讓孩子在美味中攝入充足的鈣質,從小幫助孩子養成不挑食的習慣,充足的鈣質是保障孩子度過第一個黃金身高期的關鍵,拒絕不良飲食習慣也是避免孩子發生性早熟的一個重要途徑。
2. 不拖拉。雖然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們的學業任務越來越重,但是仍然有孩子可以做到學習好,睡眠足。因為這些孩子從小做事麻利,把時間管理把握得很好,為自己的長高贏得了黃金的時間。所以父母從小要將孩子拖拉的習慣扼殺在搖籃中。
3. 不放棄。有些孩子耐挫能力較差,看到自己身高不高,就開始破罐子破摔,自暴自棄。運動越來越少,飲食上也不再講究,甚至常常熬夜,從而把自己最後的長高機會也白白浪費掉,這也是很令人惋惜的。
寶爸寶媽們,你們的娃今年春天長高了多少呢?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