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人靠一口氣活著,這裡的一口氣有很多種理解,例如志氣、傲氣、陽氣等,這裡主要講的就是陽氣。黃帝內經有這樣一句話「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足以說明陽氣對人的重要,不分男女,三件「吸陽」的事不能做!
非時作息
古人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這才是正確的作息;在中醫上也認為最佳的睡覺時間是晚上九點到凌晨三點,這六個小時的睡眠是人體用來補充陽氣的最佳時間。現在很多人能在十一點之前入睡的都很少,大家也許不知道熬夜一次的危害需要人體用七天的時間去彌補,若是長期熬夜會導致人體氧氣洩露嚴重,各項器官包括大腦都受到不良影響,人體免疫力也跟著下降。
嗜冷、肉食太多
很多朋友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不忌口,尤其是聚餐或者請客吃飯時都會大肆喝冷飲或者吃冷食,然而過多的冷食進入人體會慢慢趕跑陽氣,導致體內溼氣運化不及時,脾胃虛寒身體陰虛。很多朋友對肉類食物無法抵抗,尤其是冬天有各種節日使不少人大魚大肉進食太多,導致脾虛消化不良,還會損傷脾胃。脾胃功能失調會導致人體內水溼運化困難,溼氣慢慢在體內堆積陽氣逐漸減少。
工作壓力大
現代社會高速運轉,很多崗位都啟動了自動化工作,再加上房貸車貸等給成年人帶來巨大的壓力,為了拼命賺錢很多人都是夜以繼日的工作,導致心理壓力大和精神高度緊張。即使是晚上睡覺時候心裡也壓著沉甸甸的石頭,睡也睡不安穩很難進入深度睡眠。而夜間本是人體內收陽氣的時候,則過大的壓力會引起反作用,導致陽氣外張,也就是陽氣洩露。
中醫上有一個「四十不補,五十受苦」的說法,隨著年齡的增長,40歲後體內的陽氣會越來越少,那麼日常生活中如何補充陽氣呢?
1. 曬太陽
陽光是大自然免費的饋贈,那麼大家不要浪費這麼好的資源。很多人曬完太陽很舒服就是體內補充了陽氣,人在曬太陽的時候全身都暖洋洋的,體內的血液循環和體液循環都在良好的運轉中,導致整個人的陽氣充盈飽滿。需要提醒大家的時,避開陽光毒辣的時間段,最好選上午9-10點時,這個時間段的陽光充足,光線也不刺眼也不會曬傷皮膚,使曬太陽的效果達到最佳。
2. 泡腳
腳部是離心臟最遠的地方,因此很多人一到冬天穿再厚的鞋子腳部也會凍到沒有知覺,晚上一覺醒來腳部還是冰冷的。所以醫生建議大家可以在睡前半小時左右泡泡腳,可以加速下肢血液循環,全身血液循環也處於良好的循環中,這樣可以緩解疲勞,安神助眠和補充身體陽氣。
陽氣和氧氣都人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大家一定要好好珍惜體內陽氣,改掉不良習慣關閉體內陽氣洩露的「開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