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技改變傳統泡茶,三界煮茶壺讓品茶更自如

2020-12-17 閒侃數碼

茶一直是我國的傳統飲品,品茶更是一種生活方式與文化,千百年來形成了悠久而獨特的茶文化。在2020年的今天,我們該如何利用科技來讓這一生活方式再度升級、提升品質呢?

三界茶具最新上架了一款多功能養生煮茶壺,絕對可以說是用科技來提升品茶優雅感的神奇好物了。

(長嘴煮茶壺)

飲茶之道,精髓在煮

在茶文化中,像黑茶、老普洱、老白茶這種好茶,僅僅用常規的熱水「泡茶」是不足以完全釋放其中茶香的,體驗不到好茶的精髓之處。三界煮茶器採用文武火精煮的方式,煮出更醇厚的一壺好茶,品起來茶香才更加地道。而且好茶那麼貴,用「泡」的方式,很快就沒味道了,煮茶可以增加飲用次數,好茶更要慢慢品味。

為滿足人們不同的需求,這款三界煮茶壺共有長嘴壺和短嘴壺可選。

(短嘴煮茶壺)

文武火精煮,一文一武煮出好茶

好茶要煮,但也不是用傳統方式。傳統煮茶要麼是採用電熱方式,要麼是火熱方式,都很難精準把握好火候。三界煮茶器通過精準的探溫技術實現文武火精煮,煮茶的前段用武火燒開,後段進入文火慢煮。通俗的理解就是先大火後小火,雖然聽起來很容易,實際操作起來對於溫控的精準程度還是有一個不小的考驗的。這樣文武火精煮的好處是既能煮出好喝的茶湯,也能更好地保護茶葉。

細節之處,更顯優雅

三界煮茶壺除了有好用的文武火煮茶,在細節之處也做了很多更精緻的設計,以達到更優雅的品茶體驗。比如這個磁吸式的壺蓋,傳統壺蓋都是卡扣式為主,過緊或者過松是常有的事,用久了之後會容易損壞。三界煮茶器的磁吸式壺蓋會有一個很不錯的體驗,輕輕一蓋便緊密貼合,執壺倒茶不輕易掉落。雖然只是細節之處的一點小改進,但是對於整個品茶過程來說可以進一步提升優雅的體驗。

精緻設計,實用也更具藝術美感

三界煮茶壺在實用性的基礎上,外觀也非常的漂亮,純白色的外觀設計,透明高硼矽的玻璃標註好了水位,底部簡潔的操作面板,無一不透露著精緻與藝術美感。無論放在書房還是客廳,它都是一個很漂亮的裝飾。

細密茶漏,一機雙用

三界煮茶壺內置了一個非常精密的茶漏,可以有效地過濾茶渣,讓品茶更加自如。而當你拿掉這個茶漏的時候,它又成了一把玻璃電熱水壺,850ml也足夠燒一壺熱水了,一機雙用,實用性大大增強。

寫在最後

這款三界茶具多功能煮茶壺無論是在顏值的美觀性上,還是在煮茶的功能性上,都有著不俗的表現。在這個節奏愈發加快的時代,茶文化能讓我們安靜下來,也是社交的方式之一。而科技的進步,產品的推陳出新,讓傳統的品茶方式有了新的變化,這款三界煮茶壺可以說為煮茶而生,讓品茶更自如更優雅。

相關焦點

  • 品茶需要儀式感,高顏值高性能是首選,三界煮茶壺值得擁有
    不過這種品茶是需要時間和金錢來支持的,像我們日常工作比較繁忙,是沒有這麼多時間的,所以一款出色的煮茶器還是比較實用的。今天和大家分享得就是剛剛入手不久的三界茶具品牌玻璃煮茶器,它擁有文武火精煮 ,一壺兩用等特點,日常使用方便快捷!
  • 親測三界玻璃煮茶壺,帶給我比泡茶更為濃鬱的茶香體驗
    過去喝茶都是泡茶,總是掌握不好水溫,尤其是黑茶、老普洱、老白茶等,茶葉泡不好,喝起來味道總是不夠香濃。最近ide0007體驗到了一款來自於三界茶具的煮茶壺,終於讓我體驗到了茶味濃香的感受。這款三界煮茶壺外觀非常簡潔大氣,純白色的設計,透明的高硼矽玻璃壺身,還有獨特的提梁設計,都讓這款產品充滿了文藝氣息。
  • 三界煮茶壺定義待客之道,點綴美好生活
    以往大家對於泡茶的要求並不高,但是現在生活品質得到提升,泡茶也越來越有講究。日前,三界茶具推出一款多功能煮茶器——三界Z1玻璃煮茶壺,只為提升生活精緻度。以文武火加熱、一壺兩用、磁吸壺蓋、進口溫控器等特點引起了廣泛茶友們的關注,而且文雅的造型可以點綴客廳,送給長輩也非常適合。
  • 三界茶具又一新品,玻璃電水壺,文武火煮茶讓人驚嘆不已
    以前因為不太注重這些,經常用稍微劣質一點的茶壺,時間長了不僅茶壺沒法見人,煮的茶葉再好也覺得差點什麼。想去入一個紫砂壺什麼的,又覺得風格過於古樸,不是自己想要的。不過最近發現這款三界茶具玻璃煮茶壺,頓時,眼前一亮的感覺。
  • 讓生活更有格調,三界D3三合一煮茶器帶你品味生活
    科技的進步在無時無刻的改變著我們的生活方式,茶作為天然「飲料」在我國歷史悠久,由此而出現的茶文化更是值得我們不斷探究。茶水的好壞不單單只取決於茶葉本身,茶具、火候和水源等因素也是影響茶葉口感的因素。
  • 三界玻璃煮茶壺,集顏值與使用體驗於一身的烹茶利器
    如果你認為品茶是一種儀式,喜歡看著一盞茶,經歷多少沸騰的熱水,浮浮沉沉,由收斂到綻放,或漂浮在水面,或沉寂在盞底,靜靜的感受這茶湯的回甘與醇厚,那麼你一定不要錯過三界茶具上新的這款三玻璃煮茶壺。放下浮躁的心,透過玻璃看著煮茶器裡的水在慢慢的沸騰,然後與友共飲一盞清茗,慢慢品味人生的酸甜苦辣,你會發現你已經擁有了整個世界,這就是三界玻璃煮茶器所帶來的不同。
  • 品茶學泡茶的心得
    這一次我們學習品鑑的是「桔普洱」,普洱茶也稱為「智慧茶」,是我最喜歡也是平日喝得最多的茶,這次多一味「新會陳皮」,驚嘆兩者的物性是那麼的相容,從第一泡到第七泡,茶味從清澀到濃鬱再到清淡,但茶韻是如一的綿滑醇厚,像極了人生的每個階段,各有各自的美好與精彩,如能再遇到相知相交的友人,真是人生一大幸事。
  • 三界電水壺,為泡茶而生
    細長壺嘴和穩固把手設計,賦予它更穩定的操控力,可輕鬆又準確的控制水流,特別適合用於茶道注水。D1電水壺簡約而不空洞,帶有一種與生俱來的氣質,乃至外觀上也給人一種平靜舒緩的視覺體驗。磁吸壺蓋 吸引,大有不同不同於傳統水壺的卡扣式壺蓋,三界希望打破常規,我們重新設計了水壺的開合方式,壺蓋內置磁鐵。使用時,只需輕輕一放,「啪嗒」,壺蓋與壺身便緊密吸附在一起,過程快捷又順暢。
  • 一個茶壺三種功能,讓煮茶成為態度,小米三界新品三合一電水壺
    在當今的家中擺設中,喝茶已經被認為是優雅有格調生活方式的象徵,但是隨著科技的進步,我們可以用一些科技產品來代替原始的繁瑣過程,還原喝茶本身的韻味,那麼就是今天的三界煮茶器。對於煮茶器的產品,市面上有很多的選擇,其具備的功能基本上由抽水、煮水和茶杯消毒鍋組成,但是當面對三界煮茶器時,我會毫不猶豫地選擇這款煮茶器,原因很簡單,就是簡約的設計,能夠還原出泡茶喝茶最本來的目的,而非通過科技技術增加一些徒有外表卻並非實用的功能。
  • 始於顏值忠於品質,三界西壺煮茶器太有style了
    作為一個茶道新手,首先置辦一個煮茶套裝是必不可少的,用熱水壺泡茶可不是我的style,作為一個顏值控,我找了現在比較火的三界茶具品牌。這次一共入手了兩個茶爐和一個茶壺,多入手的觀山電陶爐是給父親準備的新年禮物。外包裝上三個產品都是採用的白色極簡風格,正面是各自的渲染圖。
  • 【品茶】反傳統喝茶法:玩轉冷泡茶
    不過,最近一些茶友中卻開始流行起了「反傳統」的喝茶法——用涼水直接泡茶,並聲稱這種方法泡出的茶能保存被熱水破壞的物質,反而更具有保健作用。  涼水泡茶法由來已久  網上搜索「涼水泡茶」或「冷泡茶」,發現這種泡茶方法其實也並非什麼新生事物,早在幾年前就已有相關的報導。
  • 讓泡茶不丟面兒,三界黑金茶葉罐提升喝茶品質
    不由衷地對我媽表示了認可,像我家也是非常喜歡喝茶,尤其是我爸,每天都要泡茶,從早上泡到晚上,我媽為了不讓他如此頻繁的拿進拿出茶葉,遂搞了這個來裝。 與其他茶葉罐最大的不同之處便是在於三界黑金茶葉罐更注重生活美學,而隨著我們生活水平逐次提高,也是愈發注重產品本身的顏值,是否與整體家居環境契合,故為這款茶葉罐注入了低調的黑金美學,因此,在視覺的呈現上會顯得非常舒適。在頂部使用特別調製的淡金色灌蓋,與罐身形成鮮明對比,一下子就抓人眼球。
  • 這把為泡茶而生的電熱水壺,體驗後果然與眾不同
    最近我們一直宅在家中,平時無聊就是追劇、品茶,有時候劇情精彩看得入迷,壺裡的茶就涼了。一壺好茶就此倒了怪可惜的,要麼就只能倒一半再兌些熱水,為此特地換了一把適合泡茶的電水壺,今天來上手體驗一下。我把三界茶具茶具的電熱水壺與米家電水壺對比,從大小來看小一半,體型很小巧。很多人會質疑容量問題,但這把為泡茶而生的電熱水壺選擇這個容量是完全考慮到我們泡茶時候遇到的一些問題。
  • 科技讓生活更簡單 自如開啟智能租住時代
    自如CEO熊林表示,「關於美好生活,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定義,但是我相信有一點是可以達成共識的——美好的生活是簡單的。要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簡單一點,就要通過科技的力量,自如作為一家網際網路科技公司,從成立的第一天開始,就希望能利用科技讓生活變得更簡單。」
  • 吉木茶 | 泡茶神器
    如果不能使用傳統茶具的情況,比如旅行、會議等,就要靠一些新式的泡茶神器幫我們做到茶水分離了。網上湧現出各種茶水分離杯目不暇接。最簡單的通過一個濾網,保證你不把葉喝到嘴裡優點:真正做到了旅行杯泡茶時間的控制和茶水分離。缺點:1 操作較複雜,考驗使用者耐心           2 茶葉局限性大,不適合大葉種茶或衝泡後體積變大的茶類。           3 貴。回國後我捧著這隻茶杯擺弄良久,還是沒打開來用。
  • 品茶也是一種文化修養!品茶的方法以及注意事項
    品茶就像品嘗優質葡萄酒一樣,也是一種樂趣!品茶之道,在於心,在於藝,在於魂;品茶之理,在於境,在於人,在於品。尋得佳時,覓得佳境,品味好茶,一種很微妙的感覺會從心底蕩開,只覺氣舒神怡,心淨神清。下面我們就來具體看看。
  • 品茶
    品茶好山好水出好茶!過年的拜年往來少不了一壺好茶。今天,爸爸和我一起說茶,品茶。在潮汕地區,我們把茶稱為「茶米」,地位等同於每天必吃的大米。爸爸向我介紹茶的傳說,原來啊,潮汕功夫茶並非茶類的名字,而是一種泡茶的技法。我想,不就是泡茶嗎?這有什麼可難的。於是我拿起兩個茶杯,和爸爸一人一個。
  • 十年茶人 劉國英的品茶評茶心得
    推薦用蓋杯,更方便,原汁原味,欣賞湯色也合適;紫砂也不錯,和茶文化在一起,但對香味有一定吸收,易竄味,影響巖茶的原汁原味。第三講投茶量、茶水比。平常衝泡和專業審評有區別,專業審評是為了評茶葉,日常衝泡是為了人的品飲。濃淡,浸泡時間不宜長,前三泡控制在10—20秒,後面次第延長。茶湯變化是否均勻,反映衝泡者的水平。
  • 煮茶器,好像泡茶變得簡單些
    喝茶是一種文化,喜歡喝茶的人可能會研究各種泡茶的方式,研究要怎樣才能讓手裡的茶變得更好喝。但對於不同茶的小夥伴來說,日常泡茶就可能是為了自己提神或者說家裡來客人,用於接待的。但本身不懂茶,所以泡茶也不熟練,所以還不如直接用煮茶器。
  • 你還在用茶包泡茶嗎?喜歡喝茶的人都改用它了,方便好用
    用茶包泡茶喝的話,大家一定不是在家裡。因為在家裡的時候,我們有更多的時間去品茶,何必使用茶包呢?不過,喜歡喝茶的人,他們的生活是離不開茶葉的。低配品茶要不是自己很喜愛喝茶,生活中離不開茶葉的話,誰會使用茶包品茶。這樣已經喪失了絕大部分品茶的樂趣了。頂多我們只能稱之為低配版品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