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茶學泡茶的心得

2021-02-19 好一道茶

非常有幸參加了「好一道茶」舉辦的學品茶泡茶活動。讓我受益匪淺。

人生如茶,茶如人生, 一杯茶,喝入口中,先得其苦,再得其甘。人生亦如此。 這一次我們學習品鑑的是「桔普洱」,普洱茶也稱為「智慧茶」,是我最喜歡也是平日喝得最多的茶,這次多一味「新會陳皮」,驚嘆兩者的物性是那麼的相容,從第一泡到第七泡,茶味從清澀到濃鬱再到清淡,但茶韻是如一的綿滑醇厚,像極了人生的每個階段,各有各自的美好與精彩,如能再遇到相知相交的友人,真是人生一大幸事。
曾經以為,自己喝茶多年,心得頗多。在好一道茶的學習平臺,學習基本的泡茶心態,泡茶方法以及其中韻含的中華傳統文化的內涵,讓自己看到了自身的不足與驕傲,孔子說:「三人行,必有吾師」。曾經以為:一些基本的繁文縟節的程序,是不需要恪守的,隨心所欲是一種境界。但在這裡一點一滴的學習:茶席(茶船)布局的擺放,茶具的各自用途,泡茶的手法和力度,重新認識,原來才發現規矩是必須的,古人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泡茶的一道道程序是讓自己靜心和用心的過程,是對品茶友人的一種敬重的表達,也是對茶與付出辛勤勞作的茶人的感激與肯定,更是對天地的恭敬與感恩!


相關焦點

  • 用科技改變傳統泡茶,三界煮茶壺讓品茶更自如
    茶一直是我國的傳統飲品,品茶更是一種生活方式與文化,千百年來形成了悠久而獨特的茶文化。在2020年的今天,我們該如何利用科技來讓這一生活方式再度升級、提升品質呢?三界茶具最新上架了一款多功能養生煮茶壺,絕對可以說是用科技來提升品茶優雅感的神奇好物了。
  • 品茶
    品茶好山好水出好茶!過年的拜年往來少不了一壺好茶。今天,爸爸和我一起說茶,品茶。在潮汕地區,我們把茶稱為「茶米」,地位等同於每天必吃的大米。爸爸向我介紹茶的傳說,原來啊,潮汕功夫茶並非茶類的名字,而是一種泡茶的技法。我想,不就是泡茶嗎?這有什麼可難的。於是我拿起兩個茶杯,和爸爸一人一個。
  • 23個泡茶步驟
    泡茶亦如是,器具、手法各不相同,但主線差異不大,這篇泡茶心得寫的簡單明了,很適合初學者參考。一、對茶要有恭敬心不論你多麼熟悉這道茶,多麼熟悉你手中的茶具,每次泡茶時都要有一份恭敬心,恭敬你手中的每一道茶。用心擺好茶具,用心掌握投茶量,用心去感受茶,用心去體驗每一道茶湯的滋味變化,及時調整每一次注水的動作與茶葉浸泡的時間。
  • 手把手教你,23個泡茶步驟
    泡茶亦如是,器具、手法各不相同,但主線差異不大,這篇泡茶心得寫的簡單明了,很適合初學者參考。一、對茶要有恭敬心不論你多麼熟悉這道茶,多麼熟悉你手中的茶具,每次泡茶時都要有一份恭敬心,恭敬你手中的每一道茶。用心擺好茶具,用心掌握投茶量,用心去感受茶,用心去體驗每一道茶湯的滋味變化,及時調整每一次注水的動作與茶葉浸泡的時間。
  • 十年茶人 劉國英的品茶評茶心得
    泡茶、品茶,實踐是關鍵。「茶葉製作在一定程度上說是一個傳統產業,武夷巖茶(大紅袍)製作技藝作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不能擯棄傳統,但要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不斷注入科技元素。」
  • 想成為「泡茶高手」?7個步驟學起來!
    無論什麼品類、無論什麼價位,想要喝到茶真正的好滋味,還要靠泡茶人的好技術。 平時自己泡茶,如果有一套簡易的泡茶方法就不會讓好茶的味道「可惜」了。 遇到親友聚會、商務談判需要泡茶的時候,有幾個簡單有效的步驟,能保證茶香的質量,確實是愛喝茶的人日常所需。
  • 【第430期】和我一起學泡茶
    心想剛好坐下試著為自己泡上一杯茶也能解渴,不管會不會泡。恰不巧又剛好碰到來店裡的興梅,她本是一個愛茶愛到骨子裡的丫頭,看我笨拙的樣式實在不忍,爽朗一出口:「坐一旁去,看我教你如何泡茶」。 平時或是各自忙手頭的工作,像她學習的機會很少。
  • 喝茶和品茶的區別
    論飲茶與品茶的區別,簡單地說,飲茶是一種行為,喝茶解渴是有目的的。品茶是一個過程,沒有明確的目的,或者在這個過程中獲得對茶的認知,感官愉悅、心情放鬆等都是其目的,最終達到一種藝術享受。在這種情況下,喝茶和品茶有什麼區別?小悅認為,可以從茶具、茶藝、飲法、環境四個方面來區分。
  • 品茶也是一種文化修養!品茶的方法以及注意事項
    品茶就像品嘗優質葡萄酒一樣,也是一種樂趣!品茶之道,在於心,在於藝,在於魂;品茶之理,在於境,在於人,在於品。尋得佳時,覓得佳境,品味好茶,一種很微妙的感覺會從心底蕩開,只覺氣舒神怡,心淨神清。下面我們就來具體看看。
  • 郭俊辰冬日蓋碗泡茶教程上熱搜了?是怎麼回事?
    #元氣愛豆的日常#安利一波#郭俊辰冬日蓋碗泡茶教程# 跟著小郭的步伐,茶藝課上起來@郭俊辰_Fiction 「先告訴你們如何正確拿蓋碗不燙手下次再親自展示」 坐等下次的親自展示~ 郭俊辰_Fiction的微博視頻 感覺郭俊辰_Fiction 分享的郭俊辰冬日蓋碗泡茶教程 好專業啊,於是去翻了下弟弟之前的微博,原來品茶一直是他的愛好,他也一直在積極安利各種茶文化
  • 吃茶、喝茶、飲茶與品茶,到底有哪些不同?
    那麼吃茶、喝茶、飲茶和品茶,到底有哪些不同?吃茶古語道:粗茶淡飯。可見茶與飯在古代都是直接吃的,粗茶只是謙詞,而「吃茶」卻透露出農家的淳樸生活。吃茶的說法在農家更為常見,自然便有了鄉土的味道,多了一份狂與豪邁。
  • 泡茶細節很講究,大師這幾招一定要認真學
    陸羽在《茶經》中提到:「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意思是說,泡茶的時候,使用山泉水最好,其次為江水,最後為井水。山泉水,指的是那種從石隙間流出的泉水。用山泉水泡茶確實好,但是現在生活在城市中的我們很難得到,而江中水現在基本不用,井中水也少見。所以,我們平時泡茶,用純淨水也不錯。純淨水泡茶,對茶湯的品質無增無減,能表現出茶湯的真滋味。
  • 如何泡茶?看了就會!
    如何泡茶?要看茶人的脾性,隨心而欲,這才叫喝茶!中國是茶的故鄉,茶文化是中華五千年歷史的瑰寶,如今茶文化更是風靡全世界。這不僅僅是因為喝茶對人體有很多好處,更因為品茶本身就是一種極優雅的藝術享受.一泡好茶是必不可少的。
  • 茶圖鑑:從識茶到品茶
    從茶的歷史、拿捏泡茶的時間、認識茶具以及其他飲品、茶點的搭配,保存、衝泡及品茗的方法與功效,搭配照片及插圖做相當詳盡的說明。各式茶點和茶的搭配方式介紹,讓品茶時光更加完美。完整介紹茶具的功用,從茶筅、茶碗、聞香杯、工夫茶具,到西式的茶壺、茶匙等,讓你學會如何泡一壺好茶。
  • 記住7個泡茶技巧,泡茶不丟面!
    一登上檯面泡茶,總會有些緊張,擔心出錯會掉了面子。無論什麼品類、無論什麼價位,想要喝到茶真正的好滋味,還要靠泡茶人的好技術。平時自己泡茶,如果有一套簡易的泡茶方法就不會讓好茶的味道「可惜」了。遇到親友聚會、商務談判需要泡茶的時候,有幾個簡單有效的步驟,能保證茶香的質量,確實是愛喝茶的人日常所需。
  • 泡茶步驟大全
    很多入門茶友,往往對泡茶步驟不是很清晰,今天我們就給大家帶來了,每個愛茶都都應該了解的全套生活茶藝。
  • 茶藝課程:學茶泡茶——學泡紅茶
    視頻教學:【衝泡時間】茶葉衝泡時間差異很大,與茶葉種類、泡茶水溫、用茶數量和飲茶習慣等都有關。如用茶杯泡飲普通紅茶,每杯放幹茶3克左右,用沸水約150~200毫升,衝泡時宜加杯蓋,避免茶香散失,時間以3~5分鐘為宜。時間太短,茶湯色淺淡;茶泡久了,增加茶湯澀味,香味還易喪失。
  • 7個泡茶步驟,快速進階泡茶高手.
    無論什麼品類、無論什麼價位,想要喝到茶真正的好滋味,還要靠泡茶人的好技術。   平時自己泡茶,如果有一套簡易的泡茶方法就不會讓好茶的味道「可惜」了。    記住7個泡茶步驟,讓你隨時泡茶不丟面,快速進階泡茶高手。    泡茶先識茶    肉眼看外形和顏色,大致區分茶的種類,更需要用感官去判斷條索緊結程度、外形大小、揉捻程度、萎調輕重等多個方面,再根據自己對茶的認識,選擇最恰當的衝泡方法的選擇。
  • 【品茶】反傳統喝茶法:玩轉冷泡茶
    不過,最近一些茶友中卻開始流行起了「反傳統」的喝茶法——用涼水直接泡茶,並聲稱這種方法泡出的茶能保存被熱水破壞的物質,反而更具有保健作用。  涼水泡茶法由來已久  網上搜索「涼水泡茶」或「冷泡茶」,發現這種泡茶方法其實也並非什麼新生事物,早在幾年前就已有相關的報導。
  • 記住7個泡茶步驟,快速進階泡茶高手.
    愛喝茶的人難免總會被請出來給大家泡茶喝,平時自己喝,隨便泡泡也沒什麼。一登上檯面泡茶,總會有些緊張,擔心出錯會掉了面子。無論什麼品類、無論什麼價位,想要喝到茶真正的好滋味,還要靠泡茶人的好技術。平時自己泡茶,如果有一套簡易的泡茶方法就不會讓好茶的味道「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