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泡茶?看了就會!

2021-03-05 中國茶道文化與茶藝知識

茶之道,道法自然。如何喝茶?如何泡茶?要看茶人的脾性,隨心而欲,這才叫喝茶!

中國是茶的故鄉,茶文化是中華五千年歷史的瑰寶,如今茶文化更是風靡全世界。這不僅僅是因為喝茶對人體有很多好處,更因為品茶本身就是一種極優雅的藝術享受.一泡好茶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是有優質泡茶的水;其二要有好的器皿;其三要有舒適的環境。當然還需要泡茶的技巧。泡茶技巧分廣東潮汕功夫茶與福建閩南一帶為代表的閩南工夫茶,閩南功夫茶因泡茶用具不同又分蓋杯功夫茶、紫砂功夫茶。

泡茶一般分為九個步驟:

 

一、燙壺: 在泡茶之前需用溫水燙壺,一則可去除壺內異味;再則熱壺有助揮發茶香。

二、置茶: 一般泡茶所用茶壺壺口皆較小,需先將茶葉裝入茶荷內,此時可將茶荷遞給客人,鑑賞茶葉外觀,再用茶匙將茶荷內的茶葉撥入壺中,茶量以壺之三分之一為度。


三、溫杯: 熱水再次倒入茶盅內,再行溫杯。

四、高衝: 衝泡茶葉需高提水壺,水自高點下注,使茶葉在壺內翻滾,散開,以更充分泡出茶味,俗稱「高衝」。

 

五、低泡: 泡好之茶湯即可倒入茶盅,此時茶壺壺嘴與茶盅之距離,以低為佳,以免茶湯內之香氣無效散發,俗稱「低泡」。一般第一泡茶湯與第二泡茶湯在茶盅內混合,效果更佳;第三泡茶湯與第四泡茶湯混合,以此類推。

六、分茶: 茶盅內之茶湯再行分入杯內,杯內之茶湯以七分滿為度。


七、敬茶: 將茶杯連同杯託一併放置客人面前,是為敬茶。

八、聞香: 品茶之前,需先觀其色,聞其香,方可品其味。

九、品茶:「品」字三個口,一杯茶需分三口品嘗。


完別急著走!看看茶友們都在關注的微信號

紫砂壺知識

微信號:ee2266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簡介:全面介紹紫砂壺泥料,每天更新紫砂壺知識,帶你了解紫砂。

茶人茶話

微信號:hhbb88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簡介:分享茶文化精髓,欣賞茶藝美文,帶您品盡天下佳茗。

中華歷史

微信號:qqhh55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簡介:這裡有古今中外奇聞趣聞異事,野史傳聞,秘聞,以及比較趣味的故事傳奇。

國學書院

微信號:bbdd44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簡介:學習國學經典,品鑑文化精品,細讀哲學人生,把握生活節奏。


茶文化與茶健康

微信號:cha163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簡介: 分享茶葉知識,欣賞茶葉文化

茶道

微信號:cha189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簡介:傳承中華文化,品味如茶人生


相關焦點

  • 泡茶新手應該如何了解茶葉?如何學習泡茶技巧?
    有時候踏出第一步是需要很大的勇氣,但當我們踏出第一步後返回來看,好像也沒有那麼難,並且之後的路也會很好走,因為我們有了勇氣,便不再懼怕困難。很多人以為泡茶很多,作為剛入茶圈的新手,常常是懵懵懂懂的狀態,不知道如何了解茶葉,如何學習泡茶。
  • 新手泡茶的七個步驟,簡單好學、一看就會
    泡茶的方法有簡有繁,要根據具體情況來定。但是,不論茶的品類與茶藝如何,一些基本的泡茶方法都是相同的。下面給新入門的小夥伴介紹一下泡茶的七個基本步驟,歡迎大家來一起討論!這就是泡茶的七個基本步驟,簡單好學,一看就會,適用於新手閱讀學習。
  • 教你從泡茶新手變成泡茶高手!茶該如何泡茶?
    想要成為一個泡茶高手,主要需要走四步:第一步:備齊泡茶的三大樣。蓋碗。公道杯,品茗杯,別的器具則可以使用家中的其他器物代替,第二步:牢記泡茶的四字口訣:燙、洗、衝、勻。第三步:記住泡茶三要素:溫度、時常、次數。第四步:辦公室泡茶。
  • 夏天如何做出好喝的冷泡茶?
    所謂的冷泡茶,其實就是以冷水來衝泡茶葉,可以說是顛覆傳統的一種泡茶方法。無論是上班族、開車族或是登山族,只要有買得到礦泉水,就能自己動手製作冷泡茶。冷泡茶的好處一、方便,特別是在炎熱的夏天,來一杯冷泡茶,會覺得舒適怡人,十分解暑。
  • 學泡茶:如何正確衝泡綠茶?
    但就泡茶來說,發揮它的優勢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咱們所謂的揚長避短。掌握一般的泡法就可以把茶的品質更好的衝泡體現出來。綠茶:明前龍井泡茶有三點很重要,這三點決定了一泡茶好不好喝,分別是:水溫、投茶量、衝泡時間。綠茶的優點是比較鮮嫩,它的茶多酚、胺基酸含量高,鮮爽的滋味和香氣就是它最大的特點。
  • 什麼是冷泡茶,怎樣做出好喝的冷泡茶?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是用熱水泡茶,這是常理,也是眾所皆知的事,不過不一定非得要用熱水或沸水,我們為何不換種泡茶方式,比如用冷水。
  • 如何泡茶才好喝,泡茶的要素是什麼?
    關於茶葉該如何衝泡才好喝的問題,民間有一句話就很好闡述了答案,叫做水為茶之母,器為茶之父。也就是說,好茶是需要好水與好茶器的。像《茶經》中關於煮茶的水的研究可不算少,陸羽提到,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其山水,揀乳泉石池漫流者上,其瀑湧湍漱勿食之。
  • 半是泡茶,半修緣
    只是,在泡茶的過程中,每一個人的心境不同,心性不同,泡茶的動作不同,泡出來茶湯的口感也各異。逢三五個朋友聚在一起,擺起茶具正兒八經地泡茶,這時就可以看出泡茶人的心態、性情、修養、以及對茶的理解。其實,日常生活中每一件細微的事情,用心做好了就是修身,就是養性。
  • 千滾水不能泡茶?真相究竟如何?
    不少茶友會有這樣的操作:平時泡茶時泡到後面幾泡後剩下的水的溫度不足以達到泡茶要求,於是會將水燒開很多次!千滾水致癌的謠言可謂根深蒂固,以至於很多人只要一看到、聽到千滾水,就會再三告誡制止身邊的人不能喝千滾水。因為反覆燒開的水會含有一定量的亞硝酸鹽,這種物質對身體不利!
  • 【泡茶技巧】泡茶時間(一)
    關於泡茶的時間,我曾在《中國茶韻》中提出來現在的許多著作都有不甚正確的解說,例如只簡單地說泡茶時每一泡應在前一泡的基礎上增加時間。其實,不加分析,一概而論,誠為大忌。我們要使茶湯每一泡口感相近,色澤相同,濃淡相宜,就應該根據每一泡茶湯浸出的情況進行合理地調節。我曾經和許多茶友交流時談到,假定第一泡為一分鐘,二、三泡應該減少時間,三、四泡之後再逐步增加時間。
  • 佳逸茶具|泡茶注水方式如何選擇?
    佳逸茶具 | 泡茶注水方式如何選擇?衝泡茶葉時,注水的水線走勢如何也是一門學問,接下來小逸就跟大家詳細聊聊不同的注水方式對茶湯的影響。佳逸茶具 | 泡茶注水方式如何選擇?2、單邊定點注水單邊定點注水即固定在一個注水點注水。
  • 泡茶還能這麼玩?一鍵磁彈泡茶,茶水分離,濃度隨心!
    從七旬長者到十八少年,大家都愛上了用保溫杯泡茶喝。快停下這種行為!多名營養科醫生都已經指出,用保溫杯泡茶,不僅口感不好,而且對健康有害無益!一方面保溫杯的溫度比較高,長時間在這種溫度下,茶葉的營養物質容易流失,單寧、茶多酚迅速滲出,讓茶水變得濃重苦澀。另一方面,用保溫杯泡茶特別容易形成茶垢,形成以後不易清洗,久而久之,泡出來的茶反而失去了清香,還不衛生。
  • 喝水泡茶一鍵搞定,LAICA淨水泡茶一體機測評
    原本看產品介紹時以為是一個小傢伙,沒想到箱子還是非常大的,大概就跟一個電飯煲的外包裝差不多大小吧,不過重量並不重,莫非是一個小東西裝了一個大箱子而已?外包裝箱上標註了產品型號是KE9402.箱子裡面才是真正的產品包裝箱。
  • 初學者如何快速掌握泡茶技巧?
    其實你看完了這一篇也不會變成人見人贊的泡茶高手,因為泡茶是一件需要積累的事,寫這一篇文章的作者是不是人見人贊的泡茶高手小編也是不曉得滴
  • 分享丨如何科學泡出美味冷泡茶
    冷泡茶應該是夏天裡最簡單有效的方法了~今天,和大家分享分享如何科學泡出美味冷泡茶~茶友@lvy 的冷泡茶一般來說,熱水泡茶若不夠熟練可能會將茶礆泡出來,或者高溫衝泡多次或是浸泡太久,都有可能將茶鹼釋出。而冷泡法泡出的茶湯,自然不會釋出太多茶鹼,一樣可以喝到茶的精華。
  • 蓋碗泡茶的正確步驟
    品中王,喝茶是一門藝術,那蓋碗泡茶也是一門學問,我們必需要學會方法步驟和掌握相關的技巧才行哦。中國飲茶文化歷史悠久,隨著時間的流逝,如果不學會方法,盲目用蓋碗泡茶,稍不注意可能就會燙傷手咯。所以,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蓋碗泡茶的步驟的四步走。
  • 測評40款看結果如何花式diss現泡茶!
    從一點點到喜茶,再到王老吉、同仁堂也開起了現泡茶實體店。茶飲市場的春天真的來了,各大城市無論是小街道或是商場百貨,都此起彼伏地矗立著各式各樣的茶鋪!阿慶爺叔可能都想不到,如今茶鋪行情這麼好!並在其中混入了茶鋪或飲品店的現泡茶飲,看他們能否喝出來,又會如何評價。
  • 正確的泡茶方法 泡茶這些誤區你犯了嗎
    喝茶是生活中很多人都喜歡的一件事情,泡茶也是非常有講究的。若是泡茶方法不對的話,會影響茶葉的揮發以及茶水的口感。正確的泡茶方法有哪些呢?小編給大家講講如何正確泡茶、泡茶都有哪些誤區以及哪些人不宜飲茶。一起了解一下吧。正確的泡茶方法1、燙壺:在泡茶之前需用開水燙壺,一則可去除壺內異味;再則熱壺有助揮發茶香。
  • 葉惠美丨如何選擇泡茶之水?
    通過闡述古人對泉水的排名,以及鑑別方法,讓大家了解到如何去辨別好水,如何利用好水泡一杯好茶。茶聖陸羽曾在茶經說寫過:「水為茶之母。」古往今來,許多文人也寫過很多評論泡茶之水的書籍。由此可見,水對泡茶的重要性。好山好水,方能出好茶。明人許次紓在《茶疏》中曾有一段論水名言:「精茗蘊香,借水而發,無水不可與論茶也。」
  • 淺談正確的泡茶方法.建議收藏.
    2、泡茶時間過長茶葉浸泡1分鐘以內飲用最佳,有些只需幾秒或10幾秒就可出水,不宜久泡。因此時已有80%的咖啡因和60%的其他可溶性物質浸泡出來。時間太長,茶水就會有苦澀味。放在暖水瓶或爐灶上長時間煮的茶水,易發生化學變化,不宜再飲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