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世界很假,兒童天地最真。」——導演馬吉德·馬吉迪
《小鞋子》,又名《天堂的孩子》,在沒有巨額投資,沒有大牌明星的前提下,利用孩童的視角來深入淺出的闡述了生命的光輝,呈現孩童性世界的真善美;
用極為真實和質樸的敘事手法,直抵觀眾心靈。
01,兒童視角的革新
伊朗,一個流逝於流金歷史中的波斯王國。
在1997年前後,伊朗因為政治分歧以及石油資源等方面的問題,經歷了8年的兩伊戰爭,有70多萬人犧牲。
然而,不管是迫於政治問題也好,宗教問題也罷,在伊朗的電影中,敏感的問題從未出現在大銀幕中,導演沒有刻意討好觀眾,博取同情而在創作經營一盤「核武器」的「大餐」。
《小鞋子》式的孩童等溫情類電影卻成為了一個新的突破口。
它秉承著人類最純真的善良和童心,沒有讓時代的戰火從現實中燒到大屏幕上,而是利用孩童的視角,來試圖消除誤解與偏見,達到了與世界的共情。
正是因為這樣的初心,《小鞋子》獨佔鰲頭,在1997年上映之後,就獲得了2000年奧斯卡最佳影片的提名,也創下了美國放映伊朗電影的票房紀錄——100萬美元。
影片在謳歌伊朗人民在苦難和困境之下堅持的美好信念和希望,實則也反映了當代生活中的貧富差距。
細心地的觀眾或許都發現了一個鏡頭,當阿里的爸爸帶著阿里準備去做園丁賺取更多收入的時候,爸爸騎著自行車,帶著阿里在高速公路行駛。
這個時候,旁邊駛過去一輛輛時髦的小轎車。
豪華富力的建築,充滿藝術氣息的歐式大院,和開頭阿里和妹妹換鞋子的貧民區小巷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電影用極其委婉的方式,向觀眾展示了一個較為現實的問題——
處在貧苦中,男孩和女孩要穿同一雙鞋,他們都能夠苦中作樂,不抱怨,不悲觀,一個九歲的孩子尚且能有這樣的愛心和希望,那對於一般人呢?
在某種意義上,導演非常高明的用孩子的視角來體現了貧窮與富裕的差距,在一組組含蓄質樸的敘事方式中,謳歌了人性的美好和積極向上。
縱使一貧如洗,孩子們仍然能夠衝破桎梏,心向陽光。
02,真善美的童真世界
作家馬德說:
「世界以痛吻我,我要報之以歌。」
這種人生狀態,如果來形容阿里和妹妹是最恰當的了。
在喧囂熙攘的大街上,有一個補鞋的師傅,用富有經驗的技巧,將手上的一隻已經爛得不能再修補的小鞋子修補完成,這一隻粉色的小鞋子,很爛;
站在旁邊的那一個小男孩,很窮;
在故事的細節中,我們已經從出現的這幾個畫面上窺探出了端倪。
九歲的男孩阿里為了彌補丟失了妹妹小鞋子的過失,為了給父母減輕更多的壓力,他想到了一個萬全之策,跑步上學,回家,和妹妹輪換穿一雙鞋子;
去做園丁賺錢,參加長跑比賽,在一個只有九歲的男孩身上,我們看到了人性的珍貴和美好。《小鞋子》為我們展開了一個真善美包容的童真世界。
在這部充滿了愛心和同情的電影創作背後,導演並沒有將男女兄妹這兩個主人公刻畫成為一個讓人催淚和同情的難民區小朋友,以獲取更多的票房和觀眾的同情。
而是直抒胸臆,傳遞給觀眾更多的正能量。
阿里和妹妹從小懂事善良,他們也並沒有因為出身的貧窮而對父母和家庭有所怨懟,從而形成叛逆和自私的性格。
相反,他們擁有著和普通孩子一樣的真誠和美好。
在家庭中,在學校在,積極向上,樂觀而堅定。
為了給妹妹贏得一雙新鞋子,阿里參加了運動會,傾盡全力,卻奪得了第一名,他激動地對著鏡頭,望著只有季軍才能得到的新鞋子,哭成了淚人。
這樣一組就有黑色幽默氣息的鏡頭,也為電影呈現了一抹溫馨。
回到家之後,他脫下了已經被磨出了水泡的小腳,放在水池子裡。
魚兒紛紛地遊過來,親吻著阿里的小腳丫,這一刻,孩子的內心是滿足的,他認為世界是美好的,自己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03,奔跑的鏡頭
在一部電影的視聽語言中,鏡頭的運用是必不可少的。
電影中用了大量的長鏡頭,短鏡頭,仰拍和俯拍的方式來體現阿里和妹妹的奔跑。
妹妹為了不讓哥哥上學遲到而拼命奔跑;
哥哥為了為妹妹贏得一雙嶄新的鞋子,在運動會上奔跑。
兄妹兩人一起在狹窄崎嶇的小巷道路上奔跑。
無數的奔跑動作,體現的是兄妹之間的感情,帶著觀眾的心徜徉在這個美麗的故事邊緣,感人肺腑。
兩個兄妹在小巷子裡換鞋的鏡頭,倉促而緊張。
他們彼此怕耽誤了對方的上學時間,加快了換鞋的速度,這個時候,是一個空闊的俯拍鏡頭。
一眼望不到邊的小巷,枝繁葉茂的大樹,襯託的這一對兄妹顯得尤其渺小。
然而,正是因為他們的執著和堅持,才讓他們相信人生的希望,才能夠觀眾從動人的劇情中看到接下來的希望。
在阿里參加比賽的時候,他被小夥伴們推倒了,然而他為了心中的希望,仍然選擇站了起來,吃力而艱難的朝著賽場的終點跑去。
這個時候,攝影用了升格拍攝,將他的動作放慢放大,配合著劇中舒緩的伊朗民族配樂,阿里臉上的汗水,他的心跳聲,他緊張而焦急的眼神,集中聲音匯合在了一起,變成一種更震撼而激昂的視覺畫面,謳歌了伊朗人們堅毅不拔的美好品質。
《小鞋子》是一部較為溫馨的電影,也是反映伊朗人們現實生活的一面鏡子。
在如今市場化浪潮席捲的今天,伊朗能夠憑藉著這一部純真美好的兒童電影在世界電影史上都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給人以心靈的洗滌和生活意義的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