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家衛健委網站12月7日消息,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日前發布《關於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發熱診室設置的通知》提出,結合各地傳染病防控和群眾實際醫療需求,在有條件的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設置發熱診室。所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均應當嚴格落實預檢分診並實現「哨點」功能。熱診室應當嚴格實行首診負責制,不得拒診、拒收發熱患者。所有到發熱診室就診的患者,必須登記有效身份信息或掃「健康碼」。
據教育部網站12月7日消息,日前,教育部對8起違反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典型問題進行公開曝光,其中包括江蘇省宿遷市沭陽縣翰林學校教師耿某帶領學生應援娛樂明星問題。2020年5月,耿某在上課時間帶領學生為娛樂明星應援,並錄製視頻在網絡傳播,造成不良影響。教育部表示,各地各校對師德違規問題要主動出擊、及時處置,堅決執行師德師風鐵律,把嚴管與厚愛的原則體現在師德師風建設與管理中,把「害群之馬」及時清除出教師隊伍,努力營造教育領域良好生態。
據應急管理部網站12月7日消息,日前,財政部、應急管理部安排下撥2020-2021年度中央冬春救災資金62.447億元,用於支持幫助災區統籌做好受災群眾今冬明春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確保受災群眾安全、溫暖針對今年洪澇災害偏重發生、重災省份較多的實際,應急管理部會同財政部提早印發通知,部署各地提前謀劃受災群眾冬春救助工作。在各地上報冬春救助需求基礎上,應急管理部對全國冬春救助需求開展綜合評估核定,並統籌考慮新冠肺炎疫情、助力脫貧攻堅等因素,及時會商財政部測算提出中央冬春救災資金安排意見。
據國家稅務總局網站12月7日消息,為維護經濟稅收秩序,依法嚴厲打擊沒有實際經營業務只為虛開發票的「假企業」、沒有實際出口只為騙取退稅的「假出口」、沒有具備條件只為騙取疫情防控稅收優惠政策的「假申報」,按照國家稅務總局部署,各地稅務部門會同公安、海關、人民銀行等部門開展聯合行動,近期接連破獲多起「三假」典型案件,形成有力震懾效應。國家稅務總局今天公布了其中六起案例。
據最高檢網站12月7日消息,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張軍在全國檢察機關貫徹實施民法典工作會議上強調,要落實民法典關於未成年人保護的新要求,創新未成年人檢察工作。會議指出,民法典、未成年人保護法都對未成年人權益遭受侵害司法救濟作出具體規定。檢察機關要積極、有效履職,特別是支持遭受性侵害的未成年人依法行使損害賠償請求權。檢察機關要通過檢察建議、公益訴訟等方式積極開展法律監督,推動治理利用網絡、手機應用程式非法收集、使用未成年人個人信息問題。
海關總署網站12月7日消息,據海關統計,今年前11個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29.04萬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長1.8%。其中,出口16.13萬億元,增長3.7%;進口12.91萬億元,下降0.5%;貿易順差3.22萬億元,增加24.6%。按美元計價,前11個月,我國進出口總值4.17萬億美元,增長0.6%。其中,出口2.31萬億美元,增長2.5%;進口1.86萬億美元,下降1.6%;貿易順差4599.2億美元,增加23%。
據央視新聞12月7日報導,國家衛健委透露,2010年以來的10年間,國家共為基層免費培養5.6萬名定向本科醫學生,平均為中西部每個鄉鎮衛生院培養1.9名本科生。國家衛健委要求,在農村基層工作的定向醫學生,註冊全科醫師後可提前一年晉升中級職稱。職稱晉升可放寬外語要求,不對論文作硬性規定,把接診量、服務質量、群眾滿意度作為職稱晉升的主要內容。定向醫學畢業生在基層服務滿6年後,城市公立醫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公開招聘時,同等條件下優先聘用。
據應急管理部網站12月7日消息,近日,國家減災委員會辦公室、應急管理部會同自然資源部、水利部、農業農村部、氣象局、林草局等部門和單位,對12月份全國自然災害風險形勢進行分析研判。綜合分析認為,12月份,我國自然災害風險水平與常年相當,中西部大部地區氣溫偏低,全國大部地區降水偏少,森林火災風險增大,華南江南部分地區氣象乾旱造成森林火災風險等級較高,西北等地可能遭受強冷空氣引發的低溫冷凍和雪災影響,西南等地局地可能發生小型滑坡和崩塌災害。
據央視新聞客戶端12月7日報導,中國保險創新發展大會6日在武漢舉行,財政部相關負責人在會上表示,截至2019年年底,中央財政補貼保費的農業保險品種擴大到16個,基本涵蓋了關係國計民生和糧食安全的主要大宗農產品。2019年中央財政撥付保費補貼資金265億元,提供風險保障3.8萬億元,各級財政保費補貼比例為75%。財政部金融司副司長洪日南介紹說,下一步財政部將會同有關單位,穩步推進包括農業保險法立法調研、督促指導中國農業再保險有限公司籌備組加快籌建以及加大保障力度、按時結算農業保險保費補貼資金等方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