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省衛生健康委印發《關於進一步完善醫療衛生機構發熱哨點體系和規範運行的通知》,要求全面理順醫療衛生機構發熱「哨點」體系和布局,實現及時發現、快速處置、精準管控、有效救治。
明確設置標準 24小時有人應診
《通知》明確,各地要儘快調整醫療衛生機構發熱「哨點」體系。二級及以上綜合醫院(含中醫、中西醫結合醫院)、兒童專科醫院、三級甲等婦幼保健院設立發熱門診。二級以下綜合醫院(含中醫、中西醫結合醫院)、二級甲等及以上專科醫院(含中醫專科醫院)、三級乙等和二級甲等婦幼保健院、中心衛生院、已創建或擬納入「十四五」社區醫院創建規劃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設立發熱診室。二級甲等以下專科醫院(含中醫專科醫院)、二級甲等以下婦幼保健院、一般鄉鎮衛生院、未創建或未納入社區醫院建設規劃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設立發熱「哨點」。
《通知》還明確了發熱門診設置的標準。人員至少配備經過傳染病相關法律法規和知識技能培訓,熟練掌握傳染病的診斷、治療、防護、轉運、隔離及消毒等技能的臨床醫生和護士各1名。常態化疫情防控期間,發熱診室醫務人員上班期間須全員全時在崗,確保24小時有人應診。疫情防控應急響應期間,發熱診室醫務人員須24小時在崗。發熱哨點則至少配備1間診室用於接診處置發熱患者和1間隔離間用於發熱患者轉診前的留觀。
嚴格就醫流程 做好閉環管理
《通知》強調,全省醫療衛生機構發熱診室、發熱哨點使用統一的標誌標識。設置發熱診室、發熱哨點的醫療衛生機構要嚴格落實三級預檢分診制度,在門急診規範設置預檢分診點,落實好首診負責制。
發熱患者進入醫療衛生機構就診時應佩戴好口罩,在查驗個人「健康碼」或登記有效身份信息、進行體溫檢測後方可進入機構。對不會使用或無智慧型手機的老年人等特殊患者,應設立「無健康碼通道」,醫務人員幫助其做好健康申報或健康核驗。設置發熱診室、發熱哨點的醫療衛生機構應對全部發熱患者進行核酸檢測和血常規檢查。不具備檢測能力的,需通過與其他醫療機構或第三方檢測機構合作的方式為發熱患者提供檢測服務。設置發熱診室、發熱哨點的醫療衛生機構對發熱患者做好分類處置,閉環管理。(記者 石小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