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底蘊,志願者則是城市美的積澱。如今,一股正能量正在古城西寧湧動,來自在職黨員、青年學生、普通群眾、社區工作者等的志願者服務隊伍,用真誠的志願服務,彰顯著這座城市的人文溫度。
每周,西寧市聾協副主席、聾校高級教師張俊蘭都會抽出半天時間,前往西寧市城西區醫財巷西社區,為社區工作人員教授日常手語,方便社區工作人員更好地服務轄區聾啞人士。她開辦的「手語公益課堂」,讓10餘名社區工作者實現了從簡單的手勢模仿到能夠表達基本詞彙信息的轉變。「作為社區『七彩』志願服務隊的一名成員,讓更多的人會點手語,為聽障人士打開了一扇了解世界的窗戶,架起聽障人士與社會溝通的橋梁,我覺得很有意義。」
「從石庫門到天安門,從興業路到復興路,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我們黨緊緊依靠人民,跨過一道又一道溝坎,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為中華民族建樹了彪炳史冊的豐功偉績……」醫財巷西社區「紅色」學習教育領航志願服務隊隊長、青海師大附中高級教師陸輝,正在為轄區黨員上一堂題為《從全民抗疫論中國制度優勢》的黨課。近年來,他已經為社區黨員群眾上黨課100餘場次。
63歲的老黨員李國平是海晏路社區的義務河長,他負責湟水河海晏路段1.9公裡河道。每天清晨6時許,無論風霜雨雪,他總會準時出發,沿著河道走走停停。遇到有垃圾、水流顏色有異常,李國平就利用工具打撈,然後掏出手機拍照,傳到「街道河長制」微信群裡。如果河道沒有異常,他便自得其樂享受河邊風光。「每天不去河邊看看,就感覺少了點什麼。雖然不拿一分錢報酬,但看著湟水河一天比一天清澈十分開心。」李國平說,「你看,這些欄杆、塑膠跑道、人行道都乾乾淨淨的。大家在這裡散步、鍛鍊,生活多愜意。」
冷湖路社區黨員王錦利,2016年從青藏鐵路公司電視臺退休以後,一直熱心社區工作,社區成立小區黨支部,他當選為傑森花園小區黨支部書記。當了支部書記,他比以前更忙了,組織小區黨員理論學習、開展支部活動、參加「紅袖標」巡邏、調解居民與物業矛盾糾紛,疫情期間還第一時間提交請戰書,參與小區疫情防控。「作為一名老黨員,能為大家做點事,感到很開心,也很有成就感,生活更充實。」
因「志」而行,因「願」而動。志願服務是一種精神、一種態度、一種力量、一種被需要的幸福。到目前為止,虎臺街道的志願服務隊伍有59支,在冊志願者總人數已經達到4403人,為創建文明城市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虎臺街道黨工委負責人說,近年來,虎臺街道在志願服務活動組織、活動內容、活動品牌和活動機制上「精準發力」,區域志願服務活動蓬勃開展,志願服務隊伍不斷壯大,參與人數越來越多,覆蓋領域越來越廣,社會影響越來越大。醫財巷西社區還被評為全國「最美志願服務社區」。志願者們用實際行動傳遞文明,傳播正能量,用心詮釋著「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精神,全面打造城市文明「風景線」,為古城增添了新的亮彩。(董慧 徐志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