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事都怪你」,孩子遇事喜歡抱怨,家長要了解背後的暗示

2021-01-12 媽媽解憂鋪

導語:昨晚女兒過於貪玩,遲遲不肯入睡,早上十點半才起床。吃午飯時猛然想起錯過了和小夥伴遊玩的時間。得知幾位朋友已經出發之後,女兒向我抱怨:"這事都怪你!你為什麼不叫我起床!我跟你說了今天要去玩啊!"

我不以為然道:"誰讓你昨晚這麼晚才睡,媽媽是為了讓你多睡一會。"想到自己脫離了小夥伴的隊伍,女兒悶悶不樂。在客廳看電視時,對我大喊:"氣死了!都怪你都怪你!"

大家身邊肯定有這樣一種朋友:遇到各種小挫折都會選擇逃避,而且整日唉聲嘆氣,抱怨生活和命運的不公。長時間接觸他們的負能量,自己也有可能會懷疑人生。有些年幼的孩子,沒有經歷過人生的大起大落,遇到事情也喜歡各種抱怨。

父母、同學、老師、陌生人,都成為他們抱怨的對象。看到自家寶貝大發牢騷,家長也都會予以包容,畢竟孩子需要發洩心中的情緒。一些家長也會感到疑惑,為什麼他們喜歡抱怨呢?

孩子遇到問題喜歡抱怨,主要有這三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通過抱怨推卸責任。

小孩子對自己的行為缺乏分辨對錯的能力,難免會犯錯誤。但為了逃避父母的責罰,以及維護自己"好孩子"的形象,他們會選擇推卸責任。但過於被動地推卸責任,容易引起父母質疑,最好的方法便是先入為主,將責任甩給他人。

比如孩子不小心打碎了玻璃瓶,家長尚未指責,他們便抱怨是玻璃瓶放的位置過於顯眼。又或是指責爸爸看電視導致他分神,不小心打碎了玻璃瓶。

第二個原因:家長的錯誤引導。

年幼的孩子缺乏成熟的價值觀,對事物的認知都憑藉主觀臆斷。父母的各種言行舉止,很容易影響他們價值觀的形成。有些家長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不如意之事,不會進行反思,而是在孩子面前不停抱怨。

他們抱怨生活、社會、命運的不公,以及人生的艱辛。長時間被父母的負能量包圍,孩子也會以消極悲觀的情緒看待事物。遇到各種挫折時,也會將責任怪罪在他人身上。今後步入社會,很難改善自己,不斷進步。

第三個原因:家長過於溺愛。

為何說溺愛會導致孩子抱怨呢?在家中被父母過度慣縱,完全解放雙手。生活中的各種瑣事和問題,都由家長代替解決。缺乏了獨立自主的能力,和獨自面對問題的勇氣,他們自然會進行各種抱怨。

比如孩子嘗試洗衣服,卻發現有些困難。如果短時間無人幫助,他們會將怒火宣洩在父母身上。一句"誰讓你當時不教我洗衣服"更是成功"甩鍋"。

家長要如何引導喜歡抱怨的孩子呢?可以試試這3個方法。

首先,了解他們內心的想法。

劇作家本·瓊森曾說:語言最能暴露一個人,只要你說話,我就能了解你。

除了犯錯,孩子遇到委屈之事也會抱怨。聽到他們訴苦時,家長也不要予以責罵。要坐下來冷靜溝通,詢問他們事情的原委。之後詢問孩子內心的真實想法,可以問:"你現在感覺如何?想怎麼解決這件事?"

經過一番思考之後,孩子也會表達自己的想法。父母可以給出自己的建議,供他們做選擇。商討出合理的解決方法,他們也就不會四處抱怨。

其次,給孩子營造積極樂觀的氛圍。

莎士比亞曾說:智者決不坐下來為失敗哀號,他們會樂觀地尋找辦法來加以挽救。

生活或工作遇到不如意,家長可以選擇去無人的地方發洩情緒。宣洩過後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並堅信生活的美好。和孩子相處時,父母要為其營造積極樂觀的環境。遇到各種挫折,要鼓勵他們勇敢面對,思考並獨自解決問題。

每天都能夠感受到父母的激勵,孩子的內心也會更加強大。將來面對人生中的各種風雨,也不會逃避退縮,反而會愈挫愈勇。

最後,培養他們的獨立自主。

其實很多孩子也希望可以獨自完成自己的事情,成為家中的"小大人"。家長不妨適當放手,培養其獨立自主。像是洗衣服、收拾房間、整理玩具,對父母不再過於依賴,才有勇氣直面挫折。能夠照顧自己,懂得各種生活技能,自然不會隨意抱怨。

獨立自主的滿足感,能夠使其嘗試獨自解決困難。家長可以在一旁適當指導,完善他們的操作。有了解決問題的經驗,孩子又怎會做毫無意義地抱怨呢?

總結:抱怨好似瞬間來襲的冷空氣,將孩子的積極性和客觀心態逐漸凍結。對各種事情都能看到希望,並冷靜地思考解決,將抱怨拋之腦後的孩子,內心也始終充滿陽光和希望。你家寶貝可曾向你抱怨過呢?你會如何安慰他們?

相關焦點

  • 孩子總喜歡抱怨、指責,家長又將如何應對?
    學習這條路是十分艱難的,同時也是永無止境的,如何應對不僅僅事關孩子的未來發展,也能夠從中看出家長們的教育態度,所以在遇到孩子喜歡抱怨甚至是指責的情況之下,家長應該及時地幫助孩子矯正心態,同時在良性的發展之中不斷突破自我,讓自己尋找生命中的意義。
  • 不同顏色暗示不同性格,孩子喜歡這種顏色,家長要小心了!
    他們話不多,在人群中往往是最沉默的那個,他們習慣於聆聽別的孩子發言,而不擅於表達自我。不過這類孩子大多比較膽小,更喜歡一個人獨處,性格上有些孤僻,喜歡依靠別人,大小事都得過問父母。而且這類孩子的情緒失控往往只會向內,他們的內心十分敏感,別人的一個眼神、說話的語氣,他們都會在心裡無限放大。有時候老師或者家長的一句批評,都能左右他們一兩天的心情。調查顯示,現如今喜歡紫色的男孩比女孩還要多。這或許可以解釋為啥會出現那麼多的神經質的男藝術家,以及那些喜歡生悶氣的「怪男」。
  • 孩子遇事喜歡發脾氣摔東西,到底是怎麼回事?家長要磨磨他的性子
    了解完跟對方家長和解之後,老師讓靜萱媽媽帶靜萱回家進行反思教育。回到家,面對靜萱媽媽的批評,靜萱不僅沒有悔過,而且還衝媽媽吼,發脾氣,並且把桌子上的茶杯摔倒了地上。這可把靜萱媽媽氣壞了。女兒脾氣大,她是知道的,但不知道如今已經變得這麼大了。還有沒耐心的問題,這該怎麼解決?
  • 心理學研究:孩子喜歡的顏色暗示性格,喜歡這種顏色家長要多留心
    一、孩子喜歡的顏色,暗示性格的成長1.原色系在色彩學中,原色系是指紅黃藍三色,這三個顏色是最基本的顏色,是不能被其它顏色混合出來的,喜歡這類顏色的孩子一般個性會比較沉穩和有主見。孩子的個性其實有一部是天生的,有的孩子天生就比較愛熱鬧,有的孩子天生就比較害怕吵鬧,但隨著孩子慢慢地長大,他們的性格也會受到成長環境的影響。當他對某種色彩比較偏愛的時候,父母就可以通過顏色來讀懂孩子的內心。二、喜歡這種顏色的孩子,比較缺乏安全感,家長要留心。
  • 孩子為什麼拿了東西往嘴裡塞?背後的這些心理暗示,家長要明白
    當一個新的小生命來到我們身邊的時候,好像自己的整個生活都充滿了開心和驚喜,隨著孩子的一天天的長大,就會慢慢地發現孩子會出現很多不好的小毛病,就比如愛吃手、還有就是能拿到手裡的東西都喜歡立馬送到嘴裡去嘗一下味道,看看是不是好吃的,這就讓很多的父母犯了愁,想盡很多的辦法去幫孩子解決這個毛病
  • 如果孩子總愛抱怨,家長又不明就裡也煩躁起來,那情況就糟糕了
    ……相信所有的媽媽都經歷過這樣一個孩子愛抱怨的年齡段,在這個年齡段裡,孩子不管什麼事都喜歡找別人的原因,遇到一些困難和挫折(比如社交上和小夥伴相處的不和諧)習慣性的去埋怨別人的不對。很多家長習慣性的把孩子這種狀態定位為孩子愛抱怨。
  • 孩子負面情緒太多,總喜歡抱怨,家長怎麼辦?
    我們都喜歡正能量滿滿的人,但是在生活中我們還是會遇到很多充滿負能量,整天怨天尤人的人,有不少家長發現,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這種負面情緒在孩子身上也開始增多,稍有不如意不順心的事情就喜歡抱怨,甚至會大發雷霆。孩子為什麼會抱怨呢?
  • 為什麼孩子不喜歡理髮?行為背後的心理原因,家長要知曉
    但其實我們可以深入了解一下這種行為的成因,嘗試著從孩子的角度理解問題,可能就知道該如何糾正孩子了。孩子不喜歡理髮的原因1、受到錯誤的暗示有些家長可能會下意識覺得孩子會不喜歡剪頭髮,因此帶孩子出門前會再三囑咐孩子不要怕,只要一會就好了。
  • 家長經常對孩子說的3句口頭禪,卻藏著負面暗示,請家長適可而止
    其實不只是小美,很多孩子都被小時候家長經常對自己說的口頭禪影響著,家長看似是在哄孩子,其實自己的口頭語言對孩子造成了很強的暗示。家長常喜歡對孩子說的口頭禪有哪些?一、口頭禪:你看人家誰誰家的孩子多優秀負面暗示:1.人家孩子好家長經常對孩子說「你看人家誰誰誰」,會給孩子一種心理暗示,人家的孩子哪哪都好,自己就是不如人家的孩子。而且家長很容易讓孩子產生嫉妒和攀比的心理。
  • 你身邊是否有人整天牢騷滿腹,遇事就抱怨呢,你怎麼看?
    今天和朋友一起聊天,大家聊到抱怨這個詞,聊到身邊時常抱怨的人,都覺得既理解又無語。當今社會生活節奏快、壓力大,當人們承受各種壓力過大時就會引發負面情緒,找不到可衝擊的目標,就會把它釋放給社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抱怨。
  • 孩子愛抱怨?這讓家長頭疼,我們可以這樣做
    你愛抱怨嗎?我是一個很愛抱怨的人。如果某一件事情我希望快點解決,我就會對我的媽媽或者婆婆發牢騷。因為只要我抱怨了,他們就會幫我完成,還不需要我動手。所以我喜歡這種簡單的方式。所以我更能理解孩子為什麼抱怨。嘿嘿,我現在已經改正很多咯,畢竟有孩子了,要給孩子做榜樣嘛。
  • 孩子的情商比智商更重要!這8件事家長一定要知道
    監考老師嚇一跳,過來問明情況後,給她借了一支……事後,同事很自責地跟我說:「從小到大,每次考試前我都囑咐她清點文具、準考證件,就是這次忘了,沒想到就出錯了,也是怪我呀……」如果你愛孩子,就不要替他代勞太多事情。
  • 心理學家:孩子喜歡的顏色暗示了未來職業方向,快看你家娃是哪種
    許多人認為孩子不懂審美,多數是喜歡一些鮮豔的顏色,於是家長習慣於把自己的審美加注到孩子身上,按照自己的喜好給孩子挑選日用品。 事實上,孩子在小的時候就已經有了自己對顏色的獨特偏好。
  • 孩子喜歡的七類顏色,暗示不同「性格」,如果是第一種,恭喜你!
    樂嘉寫過的一本書,名叫《色彩心理學》,其中就表示了一個人喜歡某種顏色的背後,就藏著這個人本身的性格。這其中也包括孩子的性格,所以下面為大家介紹幾種顏色,家長們可以對照一下,看看自家孩子喜歡的顏色,屬於哪種性格。
  • 面對孩子埋怨、抱怨的壞習慣,家長應該如何應對?
    家長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經常聽很多家長說,只要一批評孩子,孩子就會滿腹牢騷,不停地抱怨父母,說家裡這不行,那不行。家長說孩子學習不好,孩子就會反駁說,人家同學爸爸媽媽是高中老師,天天輔導學習,學習成績能不好嗎?有的孩子還會抱怨自己的家庭條件差,說家裡吃得不好,穿得不好,不像有錢人家的孩子,爸爸媽媽是總經理或者是當官的,自己的爸爸媽媽都是普通工人,要什麼沒有什麼,都讓自己在同學面前抬不起頭。
  • 顏色暗示孩子的性格?家長可根據色彩心理學,來了解自家孩子
    此外,如果家長發現孩子長時間沉迷於深色,尤其是黑色,應該及時進行引導,否則會增加孩子患自閉症的機率。顏色對人的影響不是直接的,而是微妙的,帶有強烈的心理暗示。顏色是改變或發現孩子潛在個性特徵的最好方法。一、什麼是色彩心理學色彩在客觀上對人是一種積極的暗示,能夠反映人的思想和行為。
  • 11歲女孩偷吃頭髮7年:孩子的怪毛病,每個家長都不容忽視!
    孩子怪異行為背後的真相往往大多數家長都容易忽略了一點,孩子的怪毛病並不是毫無意義,往往它投射了孩子內在心理需求,讓我們一一來拆解當孩子愛啃指甲時,父母需要注意:我閨蜜就跟我說了一件「羞羞」的事,前兩天幼兒園老師給她發來微信說,說她女兒曼曼在午睡前,會將雙手按在私處部位,雙腿夾緊,在床上蹭來蹭去.她一聽老師這番話,就嚇壞了,趕忙跟我求救,說曼曼3歲都不到,怎麼會做這樣的事?真是丟死人了。
  • 孩子喜歡的顏色,可能暗示不同的「性格」,看看你家娃是哪種性格
    孩子喜歡的6種顏色,暗示不同的「性格」,若是第一種,恭喜你!喜歡紅色根據美國色彩學家菲巴比達研究:喜歡紅色的孩子通常精力充沛、熱情奔放、頭腦靈活、思維跳躍,且性格大膽外向,喜歡社交。★給父母們的小貼士:如果你家孩子喜歡紅色,那麼請你在日常生活中,無論遇到任何大事小情,都要積極地去引導孩子選擇適當的處理方式解決問題,以免造成不可計量的後果。
  • 指甲上的「月牙」在暗示健康?為啥有的孩子月牙多?家長該了解
    小安也沒心情帶孩子玩了就趕緊回家準備去醫院,經過一輪檢查孩子只有點輕微的缺鈣,剩下的還都蠻正常的,這才讓小安的心放下來了。指甲上的「月牙」在暗示健康?為啥有的孩子月牙多?首先,其實很多人都說手指甲上的月牙是在暗示身體健康,這麼說倒是有點道理,但是並沒有那麼邪乎,什麼有月牙就代表健康,沒有就代表不健康。這就有點營銷的誇張化了,因為我們要先清楚「月牙」是什麼?為什麼會有的孩子十個手指甲上都有,有的孩子一個都沒有?
  • 孩子身上的這3個小毛病,暗示長大是人才!家長要護著
    有些天性,也許暗示著孩子以後成為人才,好好利用和培養,也許更有出息。所以,家長們看待問題一定不能簡單粗暴,而是要多方位多角度去看問題,儘量把出現在孩子身上的所謂毛病,轉變成優勢,也許在今後的成長過程中反而會變成優勢。以下3個「小毛病」也許就是孩子的優勢表現,一定不要忽略。調皮好動相信最讓父母們受不了的一定是孩子的好動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