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畫|達·文西《巖間聖母》

2020-12-21 BOE畫屏i
達·文西《巖間聖母》

1483年,達文西接到來自米蘭的一個宗教團體的請求,讓他為一間禮拜堂作祭壇畫,於是就有了《巖間聖母》。作品完成後,達文西非常滿意,他提出增加酬勞,但是遭到了這個宗教團體的拒絕,便一怒之下把畫賣到了別處,也就是這幅收藏在巴黎羅浮宮的《巖間聖母》。

幾年之後,這個宗教團體要求達文西歸還這幅作品,達文西本來想重新創作一幅新的,但是又受到了宗教機構反對,他們堅持要一幅與原作一模一樣的作品,於是就有了現在收藏於英國國立美術館的另一幅《巖間聖母》。 達文西把耶穌與約翰的神聖會見改變成兩個天真的孩子在水邊戲耍的場景,既點明了宗教題意,又融入了世俗情感。中間的聖母一手扶著約翰,另一手去撫慰耶穌,體現了人間偉大的母性的力量。

相關焦點

  • 達·文西名畫《巖間聖母》珍貴草稿重見天日
    達·文西名畫《巖間聖母》珍貴草稿重見天日 > 來源:新華網 2010年03月19日12:53   新華網柏林3月18日電(報導員周谷風)奧地利維也納的藝術品修復專家恩斯特盧克斯18日在德國萊比錫書展上稱,一幅10年前發現的油畫稿出自達文西本人之手,是名畫《巖間聖母
  • 達·文西《巖間聖母》中發現新草圖,作品將以沉浸式方式展出
    最近,英國國家美術館的研究人員宣布,他們從達·文西的畫作《巖間聖母》中發現了一幅初步的構圖,和如今人們看到的油畫不同,在新發現的初步草圖中,天使和聖嬰的位置相對更高,天使低垂著頭看向聖嬰。達·文西改變構圖的原因依然成謎,但是對於這位大師而言,任何看起來微不足道的發現對於後世的研究都至關重要。
  • 來,一起欣賞一幅畫之《巖間聖母》
    來,一起欣賞一幅畫之《巖間聖母》
  • 淺談達文西——《巖間聖母》、《最後的晚餐》
    《巖間聖母》是為米蘭一教堂的禮拜堂所作的祭臺畫,聖母馬利亞居於畫面中央,右手扶嬰孩約翰,左手下面是嬰孩耶穌,約翰正向耶穌致敬,而耶穌身後一位天使則以手指向約翰和聖母。4位人物構成了一個完美而穩定和諧的三角形,奠定了全畫豐富而均衡的主調。
  • 第一期 《巖間聖母》賞析
    此畫是李奧納多·達·文西應一宗教團體之請而為米蘭的聖弗朗切斯科教堂的一間禮拜堂作的祭壇畫。
  • 達·文西的一幅傑作——《巖間聖母》
    《巖間聖母》從構思到完成,歷時較長,是達·文西的一幅傑作。這一題材,過往已有不少畫家畫過,如何超越他們,達·文西很費了一番心思:一是人物安排上按金字塔結構處理,頂部是聖母美麗的頭,側面是她伸向聖子頭上的手,底角則是嬰兒和天使;二是以往的畫家只是把風景作為一種附屬的東西或者一組人物的簡單陪襯,這次他要改變這種做法,讓風景擔當起從來沒有擔當過的重要角色,讓風景環繞在人物的周圍,與人物融為一體,賦予畫面一種別具一格的詩情畫意。
  • 巖間聖母——孩子必須了解的100幅世界名畫
    達·文西,《巖間聖母》,1483-1484,巴黎羅浮宮今天這幅《巖間聖母》雖然不像《蒙娜麗莎》那樣有名,但圍繞它的「
  • 達文西的《巖間聖母》被紅外掃描後出現另外一幅作品!
    這兩日,英國國家美術館再次揭示了李奧納多·達·文西的巨作《巖間聖母》中的許多細節,這些細節充分地說明了該作品下方確實存在另一幅底稿,有人稱其為「畫中畫」,但是底稿作品與成品有著非常大的出入,可以說是根本不是同一主題。
  • 【解讀名畫】《巖間聖母》
    》:    《巖間聖母》是達文西到米蘭之後畫的第一件作品,也是迄今保留下來的他的最完好的三大代表作之一(另兩幅是《蒙娜麗莎》和《最後的晚餐》),畫作的完成標誌著他創作巔峰的形成。他不是有名的「畫不完」先生麼,為什麼居然有心情畫兩幅同樣的畫?     達文西非常滿意自己的這件作品(第一幅),於是提高酬金,遭到拒絕並相互發生了爭吵之後他把這幅畫私自賣掉了(我也不知道賣給了誰,總之它現在在羅浮宮)。     無玷受孕協會得知此事,堅持要達文西交出一幅與原作一模一樣的《巖間聖母》。
  • 美術史小課:《巖間聖母》—「達文西密碼」隱藏的顛覆信息
    以李奧納多·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的《巖間聖母》(Virgin of the Rocks)為例,畫中聖嬰耶穌正在和嬰孩時期的施洗者約翰(John the Baptist)在阿爾卑斯山一個幽暗的洞穴裡玩耍。
  • 達•芬奇在米蘭最早創作的作品,居然是這幅畫!
    達·文西,他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天才科學家、發明家、畫家。現代學者稱他為「文藝復興時期最完美的代表」,是人類歷史上絕無僅有的全才,他最大的成就是繪畫,他的傑作《蒙娜麗莎》、《最後的晚餐》,也是眾人皆知。《最後的晚餐》
  • 巖間聖母
    作  者:達文西 - Leonardo da Vinci作品名稱:巖間聖母- The Virgin of the Rocks作品尺寸:189.5x129cm作品年代:1503-1506作品材質:板面油畫        一般題材的《巖間聖母》都按照教會意願把聖母畫在先知環繞之中,這是聖方救濟會贊助者用來提升聖母瑪利亞清白信念的一般性宗教構圖方式。
  • 達文西畫作《巖間聖母》發現隱藏素描:包括天使和嬰兒基督
    近日發現,倫納德·達·文西(Leonard Da Vinci)創作的《巖間聖母》(Virgin of the Rocks)畫作下覆蓋著這位藝術家的原始素描。儘管已經被學者和傾慕者研究了500多年,但來自倫敦帝國學院和英國國家美術館的科學家和藝術學者還是發現了更多內容。
  • 文藝復興三傑——李奧納多·達·文西
    今天小編跟大家領略一下文藝復興時期大師達·文西的風採。李奧納多·達·文西:                   達·文西義大利著名藝術家、科學家,與拉斐爾、米開朗基羅並稱義大利「美術三傑」 (文藝復興後三傑),也是整個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代表之一。
  • 達·文西十大經典畫作解讀
    在這幅畫上,達·文西奉老師之命,只畫了左側兩個小天使中左邊一個,可是就這一個側面形象的天使,從人物造型和臉部的神情表現來看,要比老師所畫的其他幾個人物生動得多。達·文西著重描繪的是一個天真無邪、毫無神秘色彩的兒童形象。兒童頭部的捲髮、身上的衣褶以及他與據說也是他畫的後面的自然背景之間的和諧關係,給人以極其真實可信的感受。
  • 【經典】收藏啦,解讀達•芬奇十大經典畫作
    在一幅畫中,光線的變化不能像在雕塑中產生那樣大的差別。但在蒙娜麗莎的臉上,微暗的陰影時隱時現,為她的雙眼與唇部披上了一層面紗。而人的笑容主要表現在眼角和嘴角上,達·文西卻偏把這些部位畫得若隱若現,沒有明確的界線,因此才會有這令人捉摸不定的「神秘的微笑」。
  • 達.芬奇痴迷畫女性的「達文西密碼」-名畫家心理分析(1)
    由此,一個藝術家表面上是在畫山水人物,但內心深處都是在畫自己的「未完成的事情」(即,一個人的某種延續的人格與意識狀態)。為此,我將對古今中外的20餘位著名藝術家做「心理素描」,在他們的藝術創作中尋找他們的心結。今天,我們將從什麼是真正的「達.芬奇密碼」說起。      達.芬奇最著名的作品《蒙娜麗莎》與自畫像對比,有學者提出,這兩者十分相似。
  • 完美的天才 達·文西
    現代學者稱他為「文藝復興時期最完美的代表」人類歷史上絕無僅有的全才他最大的成就是繪畫他的傑作《蒙娜麗莎》《最後的晚餐》《巖間聖母達·文西的藝術作品不僅能像鏡子似的反映事物而且還以思考指導創作從自然界中觀察和選擇美的部分加以表現壁畫《最後的晚餐》祭壇畫《巖間聖母》
  • 我們在英國看到的那副《巖間聖母》
    》,這是他畫的第二幅《巖間聖母》。Musée du Louvre, Paris 法國羅浮宮展出的第一幅《巖間聖母》《巖間聖母》當時就是布置在類似的雕框祭壇當中。畫廊的整個布展和設計非常精良,用現代聲光投影技術描繪了15世紀當時米蘭以及它信仰的中心。讓人瞬間進入了畫作創作的時代,再次重現了宗教藝術的感染力。
  • 繪畫 | 達·文西《最後的晚餐》之一
    芬奇繪製於義大利米蘭恩寵聖母修道院的道明會院食堂牆壁上。李奧納多從小在著名的佛羅倫斯畫家安德烈·德爾·委羅基奧的畫室學畫。安德烈·德爾·委羅基奧(約1435年-1488年),義大利畫家和雕塑家,達·文西和波提切利的老師,對米開朗基羅也有很大影響。從1482年到1498年,達·文西是米蘭公爵盧多維科·斯福爾扎的僱員。之後,達·文西在羅馬、波隆那和威尼斯工作,在弗朗索瓦一世授予他的法國的家中度過了人生中的最後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