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睡晚起 可能患上睡眠相位後移綜合症

2021-01-09 99健康網

   有一類人,直到清晨還不能入睡。一旦睡著了,睡眠時間和質量都能有保障,並且會有正常的睡眠需求。他們通常為了按時上班、上課而準時起床而非常痛苦。儘管如此,也能自然醒來,睡得很香。如果能讓他們遵循自己的規律,如晚上4點睡,直到中午才起,他們一天的精神會很好。你是這樣的人嗎?如果是,你可能患上了睡眠相位後移綜合症。

  睡眠相位後移綜合症是什麼?

  睡眠相位後移綜合症是一種慢性睡眠絮亂,患者的睡眠質量大多正常,但一般都會晚睡晚起。根據國際睡眠障礙分類,睡眠相位後移綜合症的主要特徵是:

  1、睡眠開始和醒來的時間,比理想情況不可控制的晚。

  2、每天入睡時間基本相同。

  3、一旦入睡,並不會輕易醒來。

  4、在早晨理想時間起床是非常困難的。

  5、相對非常嚴重的,沒有能力去把睡眠相位提前,如強迫在正常的時間睡覺和起床。

  睡眠相位後移綜合症對身體有影響

  睡眠相位後移綜合症,我們俗話說的晚睡晚起,對人體的影響不僅僅停留在一個影響皮膚問題上,更有可能引發一下三類疾病。

  1、眼部疾病:肝開竅於目,過子時不睡易引起肝虛,出現視力模糊、老花、迎風流淚等症狀,還會形成青光眼、白內障、眼底動脈硬化、視網膜病變等眼疾。(所以眼睛有問題,一般就是肝有問題而引起的)

  2、出血症狀:肝有藏血、調節血液的功能,過子時不睡,會造成肝血不足,還會引起吐血、流鼻血、皮下出血、牙齦出血、眼底出血、耳出血等出血症狀。

  3、肝膽方面疾病:子時膽要更替膽汁,膽經旺時人若不睡,膽汁更替不利,過濃而結晶成石,久之即得膽結石。現在廣州平均5個人左右就有一個B肝病毒攜帶者,大都是因為違反自然規律過了子時不睡覺造成的。B肝病毒攜帶意味著將來其中40%-60%的肝硬化,嚴重的則形成肝癌。

(責任編輯:周婷)

相關焦點

  • 夜貓子終於找到最佳的背鍋俠了| 睡眠相位後移綜合症簡稱(DSPS)
    三天三夜三更半夜晚上不想睡,早上不想起的夜貓子終於找到最完美的背鍋俠了,就是——睡眠相位後移綜合症(Delayed sleep-phase syndrome,簡稱DSPS)是一種生物周期性睡眠紊亂症,指一些人體內的生物鐘比通常意義上的「晚上睡覺,早上起床」這種模式有所延遲。
  • 科普 晚睡晚起是種病,你還有的治嗎?
    都說早起早睡身體好,但經過廣大群眾多年實踐證明,晚睡晚起我心情好呀!那麼晚睡晚起真的什麼問題都沒有嘛?鴨鴨現在就要告訴你,其實晚睡晚起是種病!醫學界把咱這種「晚睡強迫症」稱為「睡眠相位後移綜合症」簡稱DSPS!如果你經常晚睡晚起,簡單說就是——你有病!
  • 早睡早起真的比晚睡晚起好嗎?
    實際上,很多人形成了晚睡晚起的習慣,而身體健康和工作生活也很正常,這是為什麼呢?究竟是為什麼呢?各種研究和事例表明,缺乏睡眠才是引起各種疾病的原因,如果你「晚睡晚起」能夠保證自己充足的睡眠時間,那並不會帶來什麼健康問題。
  • 晚睡晚起對身體有害嗎
    雖然人人都知道睡覺重要,但捨不得睡、捨不得起的也不少,最近,有人又翻出來「晚睡晚起」這事兒了,這是種病,你知道嗎? 晚睡晚起對身體有害嗎 睡眠時相推遲症候群:捨不得睡、捨不得起 「晚睡晚起」的生活習慣醫學上稱為「睡眠時相推遲症候群」,青少年和30歲前的成年人更常見。
  • 晚睡晚起或誘發功能障礙 每天早睡1小時身體好(圖)
    需要早起的上班族飽受睡眠不足的困擾,而不受上班束縛的大學生等年輕人更是睡到午後。  專家指出,「晚睡晚起」的生活習慣醫學上稱為「睡眠時相推遲症候群」,青少年和30歲前的成年人更常見。一般表現為睡眠時間段後移超過2小時;典型患者有入睡困難,並且喜歡晚起。晚睡晚起有可能誘發不同程度的工作、學習、社會功能障礙。30歲後,隨著新陳代謝減緩,修復功能減弱,容易引發肝病等疾病。
  • 晚睡晚起算熬夜嗎?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打工族都要熬夜加班晚睡,已經形成了習慣。但是雖然很多人他睡得晚,但是他第二天早晨起得也晚呀。無論他睡得有多晚,但是他每天都可以保證足夠的睡眠,也就是說每天晚睡,但是第二天也是晚起,這樣到底算不算熬夜呢?
  • 「小科說事」晚睡晚起算熬夜嗎?晚睡晚起到底行不行?
    晚睡晚起到底行不行?不知從何時起,年輕人早睡成了不可能完成的目標,熬夜卻是家常便飯。長時間的晚睡晚起,並保持睡眠時間足夠的情況是不算熬夜的。看到這兒,有人高興了,那我連續半個月都是晚睡晚起,我是不是也能保持不錯的睡眠呢。理論上講,是的。但是,請問問自己是不是能夠堅持晚睡晚起,每天是不是真的睡夠了?
  • 晚睡晚起會影響身體健康嗎?
    什麼時候「晚睡晚起」這種不健康的作息也能有好處了呢? 近來看好多人拿著在知乎上某位大神給出的解讀,只要符合自己的生物鐘,晚睡晚起是不會對身體造成任何影響的。 看完這個回答好多個習慣於晚睡晚起的孩子就開始各處轉發,說這才是真正的科學。此刻我特別想做出一個這樣的表情來給那些支持這個論斷的人。
  • 晚睡晚起算熬夜嗎,長期熬夜的危害有哪些,睡眠不足怎麼緩解補救
    隨著社會的發展,技術的進步,特別是移動網際網路的普及,我們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也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晚睡。由於睡得晚,導致的睡眠不足以成為人們健康的主要威脅。對此相當多的年輕人卻不以為然。他們認為自己雖然晚睡但是也晚起,有足夠的睡眠時間,不算是熬夜,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 「晚睡晚起不會影響身體健康」 這種說法對嗎?
    什麼時候「晚睡晚起」這種不健康的作息也能有好處了呢? 近來看好多人拿著在知乎上某位大神給出的解讀,只要符合自己的生物鐘,晚睡晚起是不會對身體造成任何影響的。看完這個回答好多個習慣於晚睡晚起的孩子就開始各處轉發,說這才是真正的科學。此刻我特別想做出一個這樣的表情來給那些支持這個論斷的人。
  • 晚睡晚起的人更聰明?
    Kyllonen)合作,招募了400名剛剛訓練6周的新兵。兩名研究者測量了新兵的晝夜節律得分、記憶力、敏捷性,結果發現越是早起早睡的新兵,他們在記憶力和敏捷性方面都要弱於晚起晚睡的同伴。因此,羅伯茨和基羅納認為,晚起晚睡的人更聰明。不過,因為樣本的特殊性,他們的結論能否得到足夠多後續研究的支持,還是一個未知數。
  • 驚天秘密:晚睡晚起的人更聰明
    Kyllonen)合作,招募了400名剛剛訓練6周的新兵。兩名研究者測量了新兵的晝夜節律得分、記憶力、敏捷性,結果發現越是早起早睡的新兵,他們在記憶力和敏捷性方面都要弱於晚起晚睡的同伴。因此,羅伯茨和基羅納認為,晚起晚睡的人更聰明。不過,因為樣本的特殊性,他們的結論能否得到足夠多後續研究的支持,還是一個未知數。
  • 每天晚睡晚起算不算熬夜?答案可能令你意想不到一起來看看
    常言道,早睡早起身體好,但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很多人都需要熬夜工作或學習,那麼早睡早起真的比晚睡晚起健康嗎?如果每天都晚睡晚起,算不算熬夜呢?,答案是不算,為什麼?那就要從睡覺說起了。睡覺這件事自古就分為兩大派,一派是以父母為首的早睡早起派,一派是以年輕人為主的晚睡不起派。
  • 靈魂發文:早睡早起,真的比晚睡晚起好麼?
    △ 網傳《身體排毒時間表》更何況華科大的教授都為「晚睡黨」站臺,她說:「根據我們的研究顯示,早鳥型(早睡早起)和夜貓子型(晚睡晚起)人群的生物鐘是有差異的,強迫夜貓子型人早起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讓他在不應該醒的時候醒來,不應該睡覺的時候睡覺,對他的健康反而不好。」
  • 「早睡早起」和「晚睡晚起」,哪一種方式健康?很多人做錯了
    但是在作息方面,相信很多人的看法都不一樣,現在有不少的人早上的時候很早就起來了,晚上八九點就睡覺了,特別是一些上了年紀的人,非常喜歡早睡早起,這樣早上吃完飯之後鍛鍊一會,可能還有很多人沒有起來。而還有一些人晚上的活動比較豐富,經常會和朋友出去玩,常常過了深夜12點才會睡覺,所以早上起來也就更遲一點,這類晚睡晚起的人群通常在節假日的時候一睡就是一整天。
  • 「早睡早起」和「晚睡晚起」,到底哪個更容易長壽?答案值得思考
    防痴呆:良好的睡眠能夠幫助清醒頭腦,有助於減少老年痴呆症的發生機率睡眠對身體的好處不言而喻,那早睡早起和晚睡晚起到底哪一種更有利於健康呢?睡覺時間越久越好嗎?下面我們就來詳細說一說睡覺時間並不是越久越好雖然睡眠對身體有益,但並不是睡得越久越好,相反,睡眠時間太長可能還會損害健康。研究表明,睡眠時間在6.5-7.4小時之間更有益於健康,且死亡率低。
  • 早睡早起和晚睡晚起居然一樣好
    其實,每個人的生物鐘都不一樣。通俗地講,早睡早起、晚睡晚起是天生的。很多養生知識都說,要早睡早起,但事實上並非如此。人體的睡眠和清醒,主要跟兩種因素有關,第一個是晝夜節律調節,也就是生物鐘;第二個則是睡眠穩態調節,也就是睡眠壓力。晝夜節律的調節,主要取決於體內兩種物質,即皮質醇和褪黑素。天亮的時候,皮質醇分泌增多,人就會清醒、警覺;天黑的時候,褪黑素分泌增多,皮質醇分泌減少,人就會睏倦,睡覺。
  • 晚睡晚起,還算熬夜嗎?真相或許讓很多人難接受
    隨著社會的發展,技術的進步,尤其是移動網際網路的普及,我們的生活節奏也變得越來越快,晚睡的人也越來越多。因為晚睡,導致的睡眠不足成為威脅人們健康的一大因素。對此,有相當一部分年輕人,卻不以為然,認為自己晚睡也晚起,睡眠時間充足,算不上熬夜,真的是這樣嗎?
  • 早睡早起和晚睡晚起的孩子,入園後才能看出差異,可能為時已晚
    很多父母覺得孩子晚睡不是什麼「嚴重事」,一是早上可以多睡幾個小時,二是以後孩子上學了,睡眠自然會規律起來。可是長期的晚睡會讓寶寶形成習慣,習慣一旦形成,就很難做出改變,甚至這個「不良習慣」會持續一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