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賦》龐煖擊敗的燕將劇辛很不一般,曾在燕國變法,大破齊國

2020-12-21 我是不會遊泳的魚啊魚

劇辛出生不詳,死於公元前243年,河北容城縣人,原來生活在趙國,當時趙武靈王在趙國變法,胡服騎射,大量的招攬人才。劇辛和樂毅,龐煖一起在趙武靈王帳下聽命。後來趙惠文王發動沙丘之亂,餓死趙武靈王。他手下的人才四處奔散。

龐煖去了楚國。他和樂毅去了燕國。這時候燕國的燕成王勵志改革,求賢若渴,劇辛很受燕成王賞識,委以重任。這時候他和郭槐,鄒衍,樂毅名列燕國四大臣子。劇辛在燕國變法,讓燕國一度強大,能夠和齊國和趙國爭鋒。

為了獲得和齊國的戰爭優勢,劇辛還周遊列國,達成協議,一致孤立齊國,共同對付齊國。在聯軍大敗齊軍後。劇辛和樂毅爭論是否應該進去齊國腹地,他覺得應該逼迫齊國割地,才是最為實惠。說明劇辛還是一個小心謹慎的人。

後來燕成王去世,劇辛被王族排擠,四十年無所作為。當他再得到燕王喜的重任的時候,他已經七十歲了。

公元前243年,秦國打算伐趙,燕國也打算渾水摸魚,派出劇辛去攻打趙國,希望從中能獲取利益。由於趙國廉頗被郭開氣走。李牧又駐守代郡,防禦匈奴。只好找出八十歲老將龐煖擔任主帥。

劇辛憑藉多年前對龐煖的了解,覺得他很容易對付,於是率兵冒進。戰爭還沒開打,劇辛收到情報,李牧已經離開代郡,從背後夾擊燕軍。李牧的威名讓燕軍聞風喪膽。劇辛連夜撤退,這時候龐煖不負眾望,帶兵追殺,幾天時間收割燕覺二萬人。把劇辛也殺死在軍中。

可見劇辛在當時確實具備一定的政治和軍事才能。只是過於自信,低估了自己的老朋友龐煖。他不知道四十年的時間,龐煖早已今非昔比了。

相關焦點

  • 《大秦賦》之燕王喜:三次戰敗徹底喪失信心,殺子求饒成歷史笑柄
    自古以來,史書記載了許多亡國之君,在國破家亡時刻,末代君主一般會把自己的兒子秘密送走,保留宗廟血脈,以圖捲土重來。但燕王喜殺子求饒的事情 ,確實很少見。想當年,燕王喜剛剛繼承王位時,也曾野心勃勃,32年過去了,他為何變得如此膽怯呢?本文來和大家說一說燕王喜的故事。
  • 大秦賦提到「千金買骨」,500金買一堆骨頭,為何能讓燕國強大?
    最近播出的大型歷史劇《大秦賦》中,也提到了「千金買骨」,本文筆者就給大家說一說什麼是「千金買骨」,以及它背後的故事。在《大秦賦》中,韓王派水工鄭國幫秦國修渠,韓王打算用修渠來達到「疲秦」的目的,而鄭國則想借修渠來實現人生抱負。
  • 《大秦賦》小人物陳馳:憑一張嘴滅掉齊國,一人能敵50萬齊軍
    《大秦賦》在一片熱議和吐槽中終於播完,劇中許多角色深入人心,例如趙國丞相郭開,韓國公子韓非等人。除此之外,劇中還有許多小人物,他們雖然對後世影響深遠,但在劇中的出場時間卻很短,例如秦國官吏胡毋敬,他書寫秦篆直接影響了今天的文字,再如,秦國使者陳馳,他憑一張嘴竟然滅掉了一個國家。本文,筆者就來說說陳馳的故事。在《大秦賦》中,陳馳的出場時間很短,且極為滑稽。
  • 孫信宏《大秦賦》收官 辛勝將軍有勇有謀一心護主
    由張魯一、段奕宏主演,孫信宏等實力派演員出演的重大歷史題材劇《大秦賦》已於近日收官。自《大秦賦》開播以來,衛視收視率破1,網絡播放量、抖音相關短視頻播放量及微博話題度一直位居前列。由孫信宏飾演的辛勝,憑藉著紮實的演技,將角色身上的睿智善戰、忠心護主的形象特徵展現的淋漓盡致,給觀眾留下來深刻的印象。
  • 《大秦賦》:剪輯混亂我忍了,樊於期私自放走太子丹我理解不了
    《大秦賦》一開始的片名是《大秦帝國之天下》,因為播出時間一延再延,加上之前幾部尤其是第一部《大秦帝國》的口碑在,所以沒播出之前差不多可以說是萬眾期待,開播之初豆瓣評分高達8.8分,正當大家以為這又是一部可以媲美《大秦帝國》第一部的歷史大劇時,《大秦賦》的口碑和豆瓣評分卻一路下滑,最新的豆瓣評分居然只有
  • 《大秦賦》燕國黑科技曝出,膠底鞋好厲害,燕太子不屑於嬴政
    《大秦賦》宏大的戰爭場面,真是太少了,讓人不夠看,或許是經費不足的原因吧,即使是燕趙兩軍的對陣,也拍得好像是土匪械鬥一樣,不過這場景倒是挺不錯的,金色的草海,顯得很是夢幻,如果不是他們拿著兵器,還以為是一群人在進行溜冰比賽!
  • 戰國三大神吹:兩人原形畢露,最後一人逼得秦國十五年不敢出兵
    神吹第一重境界:自己也就放個狠話,對方居然相信了不知大家有沒有看過最近的熱播歷史大劇《大秦賦》?裡面有個老頭龐煖,率領五國聯軍攻打秦國,攻下壽陵,又分兵繞至函谷關後,直撲鹹陽,雖然最後仍然被呂不韋在蕞城率軍打敗,但也不能抹滅他的軍事才華。
  • 《大秦賦》:老驥伏櫪的名將廉頗才是趙國滅亡的最大原因
    文\熊貓哥千呼萬喚的 《大秦賦》開播了。接上一部,趙國老將廉頗依然在線。不但在邯鄲之戰中擊敗老對手秦國,還只用5萬兵就打敗燕國的60萬。成為長平之戰後趙國的擎天博玉柱。五國伐齊,廉頗帶領趙國胡服騎射的騎兵第一次出現在中原諸侯面前,並僅靠2000騎兵衝散齊軍戰陣,給其他諸侯國打敗齊國大軍創造了機會。因此,年僅23歲的廉頗成為上卿。自此之後,廉頗成為趙國不可或缺的大將。此後的趙國大戰惡戰都有廉頗的影子,廉頗也確實做出了他貢獻。直到到了70歲用5萬破燕國60萬。但問題就出在這裡。
  • 《大秦賦》豆瓣8.0評分突然崩了,只因爛尾成「宮鬥大秦婦」
    《大秦賦》在首播的當天,口碑炸裂,豆瓣評分曾飆升到9.0,但是就在昨天,因為劇情的爛尾,豆瓣評分突然降低到6.5的評分。熟悉歷史的讀者不經疑問,這麼輝煌的史詩,為什麼評分可以如此之低?眾所周知,熱播劇《大秦賦》改編自孫皓暉的原著小說《大秦帝國》,既然熱播劇《大秦賦》成為了爛劇,那麼對秦歷史感興趣的讀者,讓我們一起來了解原著《大秦帝國》是如何歌頌秦國歷史的。為什麼秦始皇可以一掃六合?為什麼當年那麼強大的齊國那麼強大的楚國沒有成功?而這個驚天偉業在秦始皇手上實現了。
  • 《大秦賦》:李斯醉斥群雄,唯獨敬重趙國,嬴政也無奈
    在《大秦賦》這部劇裡面,筆者認為有三個角色非常重要,分別是呂不韋、嬴政、李斯。其中李斯的戲份也十分多,他是秦國大一統過程中的變法幹將。但是誰都沒有想到,李斯最初並不想效力秦國。李斯首先是痛罵了韓國,也是把韓國不能變強的原因說出來了:自申不害變法失敗,便無大爭之心。韓國在變法失敗之後,國力就走向了下坡路,只能在群雄之間左右逢源,苟延殘喘,如果不是位置比較險要,各國都不願意打破平衡的話,韓國怕是早就被滅掉了。
  • 大秦賦大結局:李牧沒死於郭開之手,回到邯鄲,以怪異姿勢自殺
    歷史大劇《大秦賦》已接近終章,秦王嬴政在歷經近六十集的宮鬥和三角戀情後,終於搞清楚了自己的歷史使命。而秦國也因此改弦更張,悄然開啟了滅國模式。一舉殲滅匈奴騎兵十餘萬,滅襜襤,破東胡,降林胡,威震敵膽,大戰之後十多年匈奴都不敢靠近趙國邊城半步。趙悼襄王二年,趙偃用李牧為將攻取了燕國的武遂和方城。不過,可能是因為猜忌,不久後趙偃就收回了李牧兵權,將其置之散之地。趙王遷二年,秦攻趙國武城,將軍扈輒率師救應卻不幸戰敗,十萬大軍全軍覆沒。趙王遷急忙召回李牧,讓他領兵出戰。
  • 《大秦賦》之王翦家族:王翦、王賁、王離最終結局如何?
    對於《大秦賦》這部古裝電視劇,很長一段的劇集,都在圍繞嫪毐、趙姬太后、呂不韋等人物。當然,在最新的劇集中,秦滅六國之戰終於開始了。在《大秦賦》中,王翦依然是秦始皇消滅山東六國的重要助手。而在歷史上,王翦、王賁父子聯手消滅了山東六國中的五個諸侯國。換而言之,除了韓國之外,秦國消滅另外五個諸侯國的戰役,都有王翦、王賁父子的身影。
  • 《大秦賦》將秦國描繪成天堂樂土,為什麼這樣露骨為暴秦洗地?
    老周摘要:正在熱播的《大秦賦》,從開播以來,豆瓣評分一路下滑,質疑批評之聲也日漸洶洶,原因就是隨著這部劇的情節逐漸鋪展開,將秦國描繪成天堂樂土的感覺越來越濃,甚至於完全顛倒黑白,為什麼這樣露骨為暴秦洗地?
  • 從《大秦帝國》三部曲到《大秦賦》,看秦國一統天下的強國之路!
    《大秦賦》以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57年著名的「邯鄲之戰」開篇,可謂是吸引了不少影迷的關注,然而影迷們本以為《大秦賦》的豆瓣評分會一路扶搖直上,卻沒有想到該劇在維持了一段時間的8.3分後,驟然降到了7.7分。不管究竟是什麼原因使《大秦賦》得不到更多影迷的認可,值得肯定的是,《大秦賦》是《大秦帝國》三部曲的延續,完成了秦國一統天下的最後拼圖。
  • 《大秦賦》之燕太子丹:戰國著名「導演」,匹夫之勇註定不能救國
    距今3000多年前,武王伐紂,牧野之戰後商朝滅亡,周武王姬發建立周朝,大封功臣,其中,周武王的弟弟周姬奭被封於燕地,是為燕召公。約600多年後,燕昭王任用樂毅、秦開等為將,燕國合縱攻齊,盛極一時。然而,戰國末年,秦國傲視群雄,燕國不能自保,最終被秦國所滅,國祚822年。作為燕國最後一位太子,燕太子丹堪稱一代悲劇。
  • 大秦賦劇透:秦始皇滅六國,一天下,都在這8張圖中
    韓國是三晉之一,曾經在韓昭侯時任用申不害變法,但是身處四戰之地,在戰國七雄中最弱。 滅韓的將領是原韓國南陽郡的代理郡守內史騰,他率兵十萬,先破趙軍,轉而突襲韓國,韓王猝不及防,無奈之下只得與群臣親奉印信,大開城門迎接秦軍,韓王從此「委國聽令」入質秦廷,成為秦的屬國藩臣。七年後(前230年)韓國被廢。
  • 7.9分的《大秦賦》依舊是值得一看的劇,為劇荒畫一個句號!
    從傻甜白唐嫣的《燕雲臺》,再到吐槽不斷的張一山版《鹿鼎記》,又或者是已經停播的《亮劍3》,最近的劇似乎在提醒著我們,該好好工作了,不要沉迷於電視劇裡。終於,在2020年的最後一個月份,迎來了高分作品——《大秦賦》。
  • 《大秦賦》:代王嘉和太子丹,縱無法改變歷史進程,亦要奮力搏擊
    戰國時期大爭之世,到長平之戰後,秦對六國的統一優勢已成,近期熱播的《大秦賦》即以這一段歷史時期為背景,講述了始皇帝波瀾壯闊的一生。然而主角有主角的戲份,配角也有配角的歸宿。
  • 厚重底色彰顯史詩大劇《大秦賦》角色命運直戳人心
    《大秦賦》以嬴政的一生為主線,全景展示了戰國晚期列國紛爭到天下一統的歷史進程,為觀眾呈現出一幅磅礴厚重的歷史畫卷,追溯了歷史趨勢,傳遞了歷史精神。日前,該劇已進入播出收官周,將在本周末迎來全劇大結局,不過,觀眾對於《大秦賦》的觀劇熱情和討論度還在持續遞增,這無疑是歷史正劇在當今市場上的一次新突破。
  • 秦國有商鞅變法,趙國有胡服騎射,那麼齊國的變法叫什麼呢?
    在戰國時期,秦國、趙國、齊國是比較強大的三個諸侯國。其中,就秦國來說,本來就戰國初期實力一般,但是,在商鞅變法之後,秦國可謂煥然一新,逐漸成為戰國中後期的強國。與此相對應的是,在秦國崛起的道路上,遇到了趙國和齊國這兩個對手。就趙國來說,趙武靈王在位時推行了「胡服騎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