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公司集體封殺文華財經 自研APP成主流

2020-12-18 新浪財經

來源:東方財富網

佔據國內期貨市場最大市場份額的交易軟體——文華財經遭遇「集體封殺」。

2020年1月10日,中信期貨、永安期貨、華泰期貨、海通期貨、南華期貨、廣發期貨、招商期貨等一批國內頭部期貨公司紛紛發布公告,宣布將於1月17日或1月20日,暫停文華財經的交易接入。

文華財經不符合監管要求?

期貨公司停用文華財經的理由是,文華財經不符合「穿透式監管要求」。各大交易所2019年11月曾發布通知,根據《關於進一步加強期貨經營機構客戶交易終端信息採集有關事項的公告》(證監會公告〔2018〕27號)要求,客戶通過交易終端軟體下達交易指令的,期貨公司應確保客戶下達的交易指令直達其信息系統。

據媒體報導,為了滿足監管要求,文華財經向期貨公司提出了幾種解決方案。不過,文華財經提供的解決方案要求期貨公司承擔由此產生的成本,這導致期貨公司的不滿。

據21世紀經濟報導,文華財經提出的第一個方案是,在期貨公司主交易主機安裝某種設備。第二個方案是,通過文華財經雲服務架構,滿足看穿式監管要求,但流量費用支付問題期貨公司自擔。第三個方案是,期貨公司購買文華財經交易伺服器。

對此一位期貨公司技術負責人對21世紀經濟報導稱,方案1的建設成本需要100到150萬元,方案2與方案1相差不多,多了一個計費的模塊,方案3則相當於方案1的簡化版,伺服器雖然減少至七八臺,但是線路投入很高,總成本也要在100萬元左右。

不過,期貨公司本身規模不大,利潤更薄,不願承擔額外增加的成本。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全國149家期貨公司淨利潤總和為27.49億元,僅相當於一家中型券商的規模。2018年整個行業淨利潤更是只有12.99億元。

1月3日,廣州期貨率先「反抗」,該公司發文稱,文華軟體不符合監管要求,建議使用文華軟體的客戶提前下載熟悉其它交易軟體,並且推介了文華的部分競品。

隨後,文華財經做出回應。1月6日,文華財經通過行情軟體發布一份通知,稱部分「小期貨公司不想投入,拒絕升級而已。僅僅個別不想升級的小期貨公司客戶,會受到影響」。業內普遍認為,文華財經暗指的正是廣州期貨。

媒體報導稱,正是這次「小期貨公司」事件,直接成為了行業抵制的導火索。

期貨公司不滿收費

事實上,期貨公司對文華財經的不滿由來已久。此前,文華財經發布通知,自2018年10月10日開始,對通過文華隨身行APP等委託的所有境內期貨、期權合約成交單收費。2019年5月16日,文華財經又發出通知,對所提供的芝商所集團旗下4家交易所的數據開始收費,即需要使用實時行情的用戶,得到文華官網下載軟體併購買授權帳號。近期,因軟體升級,文華財經再次要求期貨公司買單。

據上海證券報報導,某期貨公司首席風險官表示,因為業內通常都是期貨公司買軟體供客戶使用,文華財經對交易下單和行情軟體收費,等於變相向期貨公司收費,增加了期貨公司的獲客成本。利潤高的大期貨公司或許還能承受,中小期貨公司,如不花這筆錢,就將面臨著客戶流失的問題。

有期貨業內人士同樣稱,從部分功能需付費開放,到借軟體升級要求期貨公司買單。文華財經在期貨交易軟體市場佔據龍頭地位後,不斷利用技術優勢加碼創收,而這次,期貨公司不願再承擔,決定集體停用文華財經。

數據更關鍵

除了費用問題,期貨公司集體抵制文華,還有一個深層次的原因——對文華財經掌握客戶數據的恐懼。

據21世紀經濟報導,某期貨公司技術負責人介紹,理論上期貨客戶下單流程為「客戶—期貨公司—交易所」,但是使用文華財經作為中繼,下單流程便成了「客戶—文華財經—期貨公司—交易所」。

他表示,「期貨公司就是幹餐飲的,文華則相當於美團、餓了麼,就是平臺,客戶交易數據會通過文華財經,相當於掌握了下單行為。」

之前,期貨公司能夠接受文華財經,主要還是因為自身交易軟體起步較晚。上海證券報援引一位資深投資者的話表示:「文華確實是『最懂期貨交易』的軟體,期貨公司自己的交易軟體起步晚,還不夠成熟。」

不過,這次集體抵制,表明事態已經出現逆轉。1月8日,文華的態度出現軟化,表示此前忽視了與期貨行業上下遊的溝通,導致在職責分工和投入分配兩方面和期貨公司產生了分歧,也給市場及投資者帶來了困擾。文華財經正在針對小型期貨公司制定特別的方案和新版軟體。正在加班加點開發,爭取1月20日前完成。但1月10日還是發生了集體抵制事件。

期貨公司布局「後文華」時代

為了避免再次受到交易軟體商的「挾持」,國內大多數頭部期貨公司已經布局研發自己的交易軟體。

期貨日報援引一位軟體商的話表示,目前,國內證券行業每一家證券公司均為客戶提供自家獨有的交易軟體,包含PC端和手機移動端APP,而國內期貨公司因受制於成本壓力和軟體研發能力,很多公司一直沒有推出公司獨有的移動端交易軟體,通過此次事件,預計期貨行業將會像證券行業類似,會有大量的期貨公司推出公司自有的移動交易APP埠。

以1月10日各家期貨公司的相關聲明來看,各家公司均提及已經符合監管要求的各種類型交易軟體和期貨公司自有APP,例如南華期貨APP、新湖期貨的湖寶APP、浙商期貨的浙期匯APP、東方財富期貨APP等。

東方財富期貨APP簡介

東方財富期貨APP是東方財富自研的一款集行情、交易、數據、資訊、期貨吧、投資者教育為一體的專業期貨軟體,符合監管要求。

東方財富期貨APP繼承東方財富優良的網際網路科技基因,為用戶帶來便捷方便的同時,又出色的保障用戶交易安全,擁有諸多特色功能與服務,比如:

免費在線開戶:10分鐘完成手機線上開戶,交易下單軟體不收費。

交易功能:雲條件單功能,止盈止損。

行情資訊:整合東方財富網強大的信息流,行情快、資訊優、數據全。

模擬交易:新手演練基地,零成本策略檢驗神器,一個手機號即可體驗。

期貨微課堂:免費的短視頻教學,三分鐘一節期貨課。

期貨吧:火爆的期貨社區,討論基本面動向,交流做單心得。

7*24客服:7*24客服熱線,全程貼心指導。

點此即可下載東方財富期貨APP,10分鐘手機開戶

(文章來源:東方財富研究中心)

(責任編輯:DF010)

相關焦點

  • 文華財經被125家期貨「封殺」 及時完成整改成關鍵
    被125家期貨「封殺」及時完成整改成關鍵文:劉青青 石丹在文華財經發公告自曝1月20日前無法按期完成整改的當天,1月15日,大商所、上期所和鄭商所等交易所延長穿透式監管合規整改期限,為文華財經帶來喘息機會,也令期貨圈「集體拉黑」文華財經一事進入「場間休息」階段。
  • 「小期貨公司」事件發酵,文華財經遭79家期貨公司聯手封殺,迎來...
    來源:國際金融報對國內最大期貨軟體服務商文華財經來說,最近過得實在有些艱難。文華財經與期貨公司積怨已久的矛盾大爆發,被79家期貨公司聯手「封殺」。2019年12月24日,不少期貨公司接到交易所郵件通知,文華財經公司軟體兩套整改方案均無法完全符合《期貨公司監督管理辦法》第九十三條的規定。2019年12月31日,期貨公司收到文華財經公司郵件,文華財經提供了方案三。
  • 遭期貨行業封殺,文華財經從硬剛到服軟
    「集體封殺」。也就是說,若2019年日交易總人數達1萬人,那麼該期貨公司2020年購買文華財經終端的套餐價格為141萬元。這次期貨公司「集體封殺」文華財經的事件,除了拋出「落實穿透式監管要求」的理由之外,多位受訪業內人士對記者坦承「還是錢的問題」。
  • 遭期貨行業封殺,文華財經從硬剛到服軟-虎嗅網
    「集體封殺」。也就是說,若2019年日交易總人數達1萬人,那麼該期貨公司2020年購買文華財經終端的套餐價格為141萬元。這次期貨公司「集體封殺」文華財經的事件,除了拋出「落實穿透式監管要求」的理由之外,多位受訪業內人士對記者坦承「還是錢的問題」。
  • 期貨公司集體封殺國內最大交易軟體文華:1個補丁要100萬
    期貨公司集體封殺國內最大交易軟體文華:1個補丁要100萬  黃琨 • 2020-01-11 15:15:02 來源:前瞻網
  • 文華財經再度衝刺IPO,年初曾遭遇被期貨公司「封殺」風波!
    圖片來源:攝圖網近日,上海證監局網站發布了期貨軟體商上海文華財經資訊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的備案情況報告,這是文華財經第二次衝刺IPO。在今年1月,文華財經曾遭遇機構「封殺」風波。包括永安期貨、南華期貨等在內的數十家期貨公司發布聲明稱,為落實穿透式監管要求,將自2020年1月17日夜盤開始,暫停或關閉接入文華財經交易軟體,引發了期貨市場廣泛關注。二次衝擊IPO9月16日,上海證監局官網發布華泰聯合證券有限責任公司輔導文華財經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的備案情況報告,雙方於9月10日籤署輔導協議。
  • 吃相難看遭期貨公司集體拉黑 最大交易軟體文華財經服軟道歉
    在這場集體「逼宮」後, 1月12日凌晨,文華財經最新公告稱,向各期貨公司免費提供中臺系統的全套軟體產品和相關以此來看,一些期貨公司也在暗暗「封殺」文華財經,粗略估計將文華財經拉入「黑名單」的期貨公司近20家。   在一眾期貨公司的公告中均提到,暫停是因為文華軟體不符合穿透式監管要求。
  • 期貨公司集體抵制之後 文華財經重啟IPO
    來源:中國經營報期貨公司集體抵制之後 文華財經重啟IPO本報記者/蔣牧雲/張榮旺/上海/北京報導近日,上海證監局網站發布了期貨軟體商上海文華財經資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文華財經」)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的備案情況報告。
  • 被期貨公司集體棄用的文華財經 讓步服軟後能否重獲信任?
    作者:夏天審校:周鶴翔遭國內多家期貨公司「封殺」的文華財經,在最後限期1月17日到來前,還是提前低頭了。2020年1月12日凌晨1點45分,文華財經在其官網發布公告稱:「因為我們的傲慢自大,傷害了與我們合作多年的期貨公司的感情,給廣大期貨投資者帶來了困擾,給社會造成了負面影響,對此我們向期貨公司、期貨投資者以及廣大公眾致以最誠摯的歉意。」另外,文華財經強調,現已完成可以符合穿透式監管要求的中臺系統解決方案。
  • 遭各大期貨公司封殺的文華財經讓步,宣布提供免費中臺系統軟體
    面對期貨公司集體停用的逼宮,國內期貨市場最大軟體供應商文華財經還是讓步了。 1月12日凌晨,文華財經發布公告,決定向各期貨公司免費提供中臺系統的全套軟體產品和相關技術支持,「我們將拿出一切努力,配合穿透式監管要求的落實。」
  • 文華財經發布公告:向各期貨公司免費提供中臺系統的全套軟體產品
    文華財經「補丁成本」要100萬,遭頭部期貨公司集體「封殺」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文華財經在期貨行業地位,與Wind在證券行業相差不多……前兩日,還只有西部期貨、美爾雅期貨發文停用,今天則是永安為代表的頭部期貨公司集體發文。
  • 文華財經期貨軟體的五宗罪
    我開戶的那家期貨公司是一家標準的小期貨公司。幾天前,客戶經理就給我發緊急通知,說1月20日將停用一切文華財經軟體,並推薦了其他交易軟體。而且,在傳來的圖片上還特別註明「切勿外傳」。看來,小期貨公司還是蠻謹慎的。
  • 又一家期貨公司加入封殺文華財經陣營
    經華金期貨排查,目前向投資者提供的交易軟體中,文華財經交易軟體(包括文華贏順、文華隨身行、文華贏智等)暫不符合監管要求。公司將繼續跟進文華財經交易軟體整改情況,若其在2020年1月21日前仍無法滿足監管要求,將面臨停用風險。
  • 文華財經遭期貨公司集體棄用 競爭對手加班加點佔位
    「穿透式監管「下期貨公司紛紛棄用「文華」短短數日之內,已有數十家期貨公司宣布與文華財經「分手」。據業內人士稱,該公司對此曾提出三種整改方案,但未獲得相關期貨公司認可,其中關鍵在於一條看似滿足合規要求的方案中需期貨公司增加部署本地伺服器(7—20臺),雙方在費用支付方面存在爭議。此外,文華財經方面的「託大」態度進一步激化了矛盾,由此出現了期貨公司紛紛關閉「文華「交易權限的一幕。
  • 文華財經APP今起收費或攪動期貨業「紅海」
    來源:上海證券報一款期貨交易APP的收費,或將掀起蝴蝶效應,攪動期貨業激烈競爭的「紅海」,加速客戶流動和期貨公司的兩極分化。今日起,文華財經隨身行APP正式收費(年費720元)。有業內人士指出,文華財經行情交易軟體在期貨行業的市場佔有率近70%,近幾年,其手機端APP功能逐步完善。此次,文華財經APP的收費或將促使有實力的期貨公司加大技術投入,完善自有免費軟體以吸引客戶,從而加速這一「完全競爭」行業的兩極分化。信達期貨有限公司上海營業部總經理黃國強認為,文華財經隨身行APP的收費是市場化的必然結果。
  • 最大期貨交易軟體遭多家公司集體「封殺」 事關300萬億...
    最大期貨交易軟體遭多家公司集體「封殺」,事關300萬億大事!原因竟是...   「今夜我們都是小期貨公司」。
  • 永安等多期貨公司集體「造反」 文華財經又站在了行業對立面?
    來源:對衝研投10日,永安期貨、南華期貨、海通期貨、中信期貨等多家期貨公司集中發布公告,自1月17日夜盤開始,將關閉文華財經軟體,屆時,將無法使用此軟體進行交易登入、查詢、交易等功能。為何多家期貨公司同時公告停用文華財經,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 每經熱評|期貨公司PK文華財經 請不要誤傷投資者!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每經評論員 唐宗全1月10日,多家期貨公司公告,以不符合穿透式監管為由,聲稱要集體下線文華財經的交易軟體,要求投資者早作準備。作為期貨市場佔有率最大的交易軟體,文華財經一直是期貨投資者的首選,如今卻遭遇期貨公司集體圍攻,背後原因令人深思。拋開事件表象,我們認為,此事本質上就是利益博弈,最後演繹成了面子之爭,然後發展成了期貨公司對文華財經圍攻。在這起事件中,投資者是受害者,是無辜的,我們呼籲,雙方在利益博弈的同時注意分寸,不要誤傷投資者!
  • 期貨公司PK文華財經事件追蹤:期貨交易所聯合出手幹預,穿透式監管...
    2019年11月20日,上期所等交易所同時下發關於落實穿透式監管相關要求的通知,要求各期貨公司嚴格落實相關要求,並按照中國期貨市場監控中心發布的《期貨公司客戶交易終端信息採集及接入認證技術規範》有關規定,做好中繼代理軟體管理和認證工作,對於符合監管規定的中繼代理軟體,開通準入權限。近日,部分期貨公司以不能滿足穿透式監管為理由準備集體下線文華財經的軟體。
  • 多家期貨公司宣布停用文華財經軟體
    而文華財經方面1月6日回應,穿透式監管的技術升級需要資金投入,有的小期貨公司因不想投入而拒絕升級。這場爭執看似源於軟體合規問題,其實是由文華財經新的收費政策引發。此前,文華財經發布通知,自2018年10月10日開始,對通過文華隨身行APP等委託的所有境內期貨、期權合約成交單收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