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篝火的祭祀聲裡傳來的書法——淺說甲骨文

2020-12-21 墨韻書畫

甲骨文充滿了傳奇,它的誕生、發展、成熟、沒落,包括再被發現。它的身世就像它的藝術風格,充滿了神秘感。仿佛在那遙遠的時代,在篝火與舞蹈之中,傳來陣陣的祭祀之聲,遙遠而模糊,虔誠而又神秘。

甲骨文,是中國的一種古老文字,為佔卜記錄,用刀刻在獸骨龜甲上,所以甲骨文又稱「契文」、「甲骨卜辭」、「殷墟書契」或「龜甲獸骨文」。是漢字的早期形式,是現存中國古老的一種成熟文字,最早出土於河南省安陽市殷墟。在甲骨文發現時就是比較成熟的文字了。

甲骨從哪裡發展來,我們不知道,它的誕生與發展仿佛在暗中進行著,忽然大放光芒,我們被它成熟的文字所震撼。由近年發現的遠古時期陶器的「刻畫符號」來看,很可能由原始社會晚期或有史社會的早期陶器刻畫發展演變而來,到殷墟甲骨文大成,發展出一種刻畫文字體系,就是我們現在所見的甲骨文。

這種刻畫符號主要有:仰韶文化刻畫符號、蚌埠雙墩新石器時代刻畫符號、良渚文化刻畫符號等。

自甲骨文發現以來,湧現出了眾多的愛好者,今人在甲骨文的創作中一改甲骨文刀刻的方式,採用毛筆進行書寫,其書法作品無不透著濃鬱的金石氣息,古樸大氣。

漲墨與枯筆的完美結合,讓甲骨文書法作品別有一番風味。

均勻、精細的行筆亦不失其雅致。

相關焦點

  • 顧紹驊編輯 中國書法知識普及版 第二篇 甲骨文
    現代漢字即由甲骨文演變而來。在總共10餘萬片有字甲骨中,含有4千多不同的文字圖形,其中已經識別的約有2800多字。甲骨文,已具有對稱、穩定的格局。有人認為,中國的書法是由甲骨文開始,因為甲骨文已備書法的三個要素,即用筆、結字、章法。甲骨文發現於中國河南省安陽市殷墟,但甲骨文並非商代特有,早在商朝之前就已經存在。考古研究發現殷商甲骨文極有可能源自9500年前河南裴李崗文化遺址的賈湖契刻符號。
  • 甲骨文的風格及演變
    甲骨文是甲骨文字的簡稱,即書刻在龜甲和獸骨上的文字,屬於商周時代佔卜、祭祀活動的記錄。甲骨文於1899年最先發現於今河南省安陽市郊的小屯村。這裡曾是殷商王朝的都城,後武王滅殷,這裡便成為所謂的「殷墟」,因此甲骨文又稱為「殷墟文字」。
  • 「天人之跡——王輝湘甲骨文書法藝術展」在國際文化交流藝術館舉辦
    在許紅海先生的致辭中指出,甲骨文作為迄今最早的成型漢字,不僅藝術造詣已達到相當之高的水準,且奠定了中國書法藝術的走向,開了書法藝術之先河。王輝湘先生精心創作的甲骨文書法,具有創新性、高水準。對普及甲骨文書法具有重要意義。原文化部藝術市場司司長陳興保在發言中提到,甲骨文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秀傳承與歷史積澱。
  • 旅日書法篆刻家張大順創作巨幅作品《甲骨文之夢》
    華輿訊 據《日本新華僑報》報導,近日,聯合國「和平藝術家」稱號獲得者、旅日甲骨文學者、書法篆刻家張大順,為回應和助力聯合國在全球發起的紀念聯合國成立75周年對話活動的倡導,經過近半年的創作,完成了巨幅作品《甲骨文之夢》系列等20餘點新作,為此項活動增添了一個新的亮點。
  • 《全部甲骨文對照表》收藏版+甲骨文學習攻略
    甲骨文是現存中國王朝時期最古老的一種成熟文字,也是我們書法愛好者最喜愛的書體之一;可很多書法愛好者苦於甲骨文的特殊性,想學而不敢學,怕鬧個能寫出卻認不出的尷尬場面。本文從其他渠道分享過來《甲骨文對照表》,給甲骨文的書法愛好者作個學習參考。同時給予三條學習識別甲骨文的4條建議。
  • 10.道德淺說(關陟岐)·五行性理總論·2.陽金陰金性理淺說 / 陽水陰水性理淺說/ 陽土陰土性理淺說
    其聲長,其音屬唇。在腑屬大腸。金為人之元情。其性理之德,五常曰義。細目有三:1.曰勇。勇者、見善必為,知過必改。富貴不淫,貧賤不移。2.曰介。介者、確然有守,不為俗變。見得思義,自甘淡泊。3.曰恥。恥者、男尚廉節,女重貞潔。充羞惡之心,惟恐陷溺。
  • 《黑暗之魂重製版》篝火注火位置推薦 哪些篝火需要注火
    在墓地裡獲得了... 《黑暗之魂重製版》篝火注火後可以領取更多的原素瓶。那麼對於新手來說,哪些篝火值得注火呢?小編給大家分享一個《黑暗之魂重製版》新手注火篝火推薦,希望能幫到各位萌新傳火人。
  • 你不知道的「甲骨文」知識,這六個人不得不提
    甲骨文是目前所發現的中國最早的成熟、系統的文字。就目前所見來說,甲骨文之前已經有一些文字,但不夠系統、不夠成熟。甲骨文已經具備了書法所必須具備的筆法、字法和章法三要素,也就具備了核心審美要素。二十世紀考古學對書法產生影響最大的三大發現是甲骨文、漢簡和敦煌寫經,改變了書法史的發展進程,影響持續至今。
  • 甲骨文:從中藥裡發現的中國最早文字
    2020年是甲骨文最早的發現者王懿榮殉難120周年。在河南安陽的中國文字博物館裡,設有王懿榮先生銅塑雕像,在放置銅像的長桌上還有兩包中藥,一包是打開的,另一包仍呈包裝形狀。這其中就有一段從中藥「龍骨」中發現甲骨文的故事。
  • 寫給孩子的甲骨文
    這麼多的甲骨文,現在早已遠離了我們的生活,遠離了我們的時代,但是它一直存在,一直存在於我們民族文化的血脈裡,一直存在於我們的內心裡,透過這些甲骨文,我們可以感知古人的智慧與深遠,我們可以慢慢的走進長久以來古老漢字文化。
  • 漢字DNA大檢測——甲骨文對照表(收藏版)
    眾所周知,在龐大的漢字家族裡,有一位非常受人尊敬的老者,他誕生於殷商時期,影響著漢字的演變和書法的發展。他就是——甲骨文!那麼,甲骨文和我們今天書寫的漢字在外形上有什麼不同呢?認識甲骨文甲骨文是中國的一種古代文字,是漢字的早期形式,有時候也被認為是漢字的書體之一,也是現存中國王朝時期最古老的一種成熟文字,最早出土於河南省安陽市殷墟。
  • 為什麼說甲骨文是中國真正意義上最早的文字?
    清朝光緒時期,一位名叫王懿榮的,細心研究了龍骨上的文字,判斷其是殷商時期的文字,且多數是殷商晚期王室佔卜時的記錄,於是將其命名為甲骨文。甲骨文是中國現在發現最早的古代文字,且它的體系也很完整。甲骨文主要指殷商甲骨文,也被稱為「殷契」、「殷城文字」,是殷商時代刻在龜甲、獸骨上的文字。
  • 古老的文字-甲骨文的秘密
    甲骨文是世界四大古文字之一,是中國目前所能見到的最古老的成系統的文字,是用龜甲,獸骨進行佔卜時刻寫的卜辭和少量記事文字。因為這些文字書於龜甲,獸骨之上,因此一些學者便定名為甲骨文。雖然甲骨文上的卜辭和記事文字嚴格意義上來講並不能作為正式的歷史記載,但因為數量眾多,內容豐富,又因其歷史悠久,所以一直是研究中國古代文字和古代史,特別是研究商代史最重要的史料。
  • 《甲骨文》大字典,這個要珍藏
    殷代(商朝)人用龜甲、獸骨(主要是牛肩胛骨)佔卜。在佔卜後把佔卜日期、佔卜者的名字、所占卜的事情用刀刻在卜兆的旁邊,有的還把過若干日後的吉兇應驗也刻上去,最詳細的一條將近100字。學者稱這種記錄為卜辭,這種文字為甲骨文。是中國商代後期(前14~前11世紀)王室用於佔卜記事而刻(或寫)在龜甲和獸骨上的文字。它是中國已發現的古代文字中時代最早、體系較為完整的文字。
  • 甲骨文:一切都似曾相識,一切又像神來之筆
    1899年,晚清翰林王懿榮在甲骨上發現了文字,讓沉寂了三千多年的甲骨文重見天日。從再次涉世之初,甲骨文就帶著傳奇色彩。坊間有傳聞,說當初王懿榮在藥店抓藥,發現藥方裡的「龍骨」上有刻痕,經過仔細觀察之後,認為這可能是一種文字。
  • 甲骨文前世今生的故事和傳奇
    甲骨文並不是世界上最早出現的文字之一,甲骨文也不是中國文字的源頭。甲骨文是中國''已知的最早的成熟成系統的文字體系''。打開百度APP,查看更多高清圖片甲骨文又稱「契文」、「甲骨卜辭」、主要指中國商朝晚期王室用於佔卜記事而在龜甲或獸骨上契刻的文字,是中國及東亞已知最早的成體系的商代文字的一種載體。
  • 三峽博物館這些甲骨文告訴你
    △1月15日,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洹水殷契——商代甲骨文特展現場展出的刻有甲骨文的獸骨。記者 齊嵐森 攝/視覺重慶甲骨文是指刻在龜甲和獸骨上的文字,是商代後期(公元前14至前11世紀)商王室和貴族的遺物。迄今為止,共發掘出土16萬片左右,分散在世界各地。本次展覽中,除了中國國家圖書館提供的藏品,還有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藏的19件珍貴甲骨亮相,內容涉及祭祀先祖、戰爭、卜旬卜日、田獵等方面。
  • 講座︱劉源:如何讀懂甲骨文及其背後的商文明
    卜兆裡豎向裂痕像樹幹,被稱為「兆幹」;從兆幹邊上斜出的裂痕像樹枝,故被命名為「兆枝」。卜甲和卜骨反面都有鑽鑿,鑽鑿的目的就產生卜兆,並通過卜兆來佔卜吉兇。一塊甲骨可以進行多次佔卜,但是卜兆的排列卻不是雜亂隨機的,而是要以龜的中縫為中軸線在背面對稱鑽鑿,這樣的話卜兆也就隨之對稱了。若將兩片卜骨的臼角相對,兩塊卜骨上的兆枝朝向臼角,也是左右對稱的。
  • 非遺進景區丨謝兆崗:甲骨文是最牛的中國字
    紅網時刻新聞記者 夏君香 實習生 付小芳 鄧子盈 高曉蓮 付京 戴雯 長沙報導中國甲骨文書法藝術研究會副會長、湖南省甲骨文學會會長謝兆崗現場揮毫,演示甲骨文書寫。印有精美甲骨文文字的團扇文創。「那上面印的都是甲骨文嘞!是不是像畫畫一樣?你看『馬』字還有鬃毛呢!」放下手中的毛筆,扶了扶眼鏡,中國甲骨文書法藝術研究會副會長、湖南省甲骨文學會會長謝兆崗笑盈盈地解說起來。
  • 岡山刻經書法淺說
    魏分東、西後,隸書作為舊傳統重又被人們拾起來,用在較為莊重的場合裡,或書寫標題,或書寫經典,但在一般的、通俗的實用中很少再用隸書。 中國漢字具有雙重性特徵,實用性與藝術性是它們的基本功能。從文字的實用上講,文字書寫的純粹性、簡單性是它們的法則之一;但從書法的表現上論,文字形態的豐富性、多樣性,才是它們的核心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