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和西藥配伍要謹慎 搭配不當或增加毒副作用

2021-01-10 39健康網

核心提示:中藥和西藥和可以混合服用嗎?也許大部分人的第一感覺就是:不行!但是實際上,大多數中藥和西藥是可以混合服用的。然而如果中藥和西藥配伍錯誤,那麼不僅會改變藥物的性質,降低藥物療效,還可能會是毒副作用增加。建議人們不要盲目配伍中藥和西藥,最好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中藥和西藥可以一塊服用嗎?我們知道中藥和西藥是我們治病時首選地藥物,但是兩者成分不同,會不會造成不良的影響呢?下面來看一下,中藥西藥可以混合服用嗎?

  中藥和西藥應該說大多數是可以一起服用的,有些製劑本身就含有中藥和西藥兩種成分,如大黃與蘇打配伍,製成複方製劑大黃蘇打片,對健胃、增進食慾、幫助消化等有協同作用;大黃與碳酸配伍,製成大黃鎂散,既用於小兒腹瀉、消化不良,又可治腸炎、痢疾,而且經臨床證明:兩藥同用作用增強,分開單用則療效差。某些中成藥與西藥同用還可增強療效,如中成藥急肝寧(含大黃等中藥)與西藥654-2合用,治療急性病毒性肝炎,不論治癒率和治癒天數,都較一般保肝治療為優。然而,應該認識到並不是所有的中藥都能和西藥同用的。中西藥同用莫入以下三個方面配伍誤區:

  改變藥物性質的配伍

  如含有多量黃酮類成分的中成藥與含鋁、鎂、鈣成分的西藥合用,可生成金屬絡合物而改變其性質和作用;再如含山楂、海螵蛸、鹿角霜、龜版、鱉甲、穿山甲、珍珠母、龍骨、牡蠣等的中成藥,因為都含有較多的鈣,而鈣離子能與四環素類抗生素形成難以吸收的絡合物,改變了藥物性質,降低了後者的抗菌效率,因而不能同服。

  降低療效的藥物配伍

  如中藥胃寧片除內含海螵蛸、白及等外,還含有莨菪浸膏,後者能鬆弛胃腸平滑肌,並能延長胃排空時間,如與紅黴素同服,由於胃排空減慢,紅黴素在胃中的停留時間延長,而影響其在腸道的吸收,使療效降低。再如麻杏止咳片(糖漿)也不宜與降壓西藥同用,因為前者所含的麻黃鹼能減弱降壓藥的降壓作用。

  增加毒副作用的配伍

  如含有機酸成分的山楂丸、五味子糖漿等不宜與磺胺類同服,它們可在腎小管中析出結晶,引起結晶尿、血尿、尿閉等。再如含硃砂的安神藥硃砂安神丸、安神補心丸等,不能與西藥中的溴化物(如巴氏合劑、三溴合劑、10%溴化鉀溶液)及碘化物(如碘化鉀合劑、複方碘溶液)等合用。因為硃砂成分是硫化汞,而硫化汞在胃腸道遇到溴和碘後,硫可被溴或碘置換生成溴化汞或碘化汞,而這兩種新物質有很強的刺激性,能使胃腸道出血,從而導致嚴重的藥源性腸炎。此外,中成藥咳喘片內含麻黃,其主要活性成分麻黃鹼對心臟有興奮作用,使心肌收縮增加,與西藥地高辛同用,則可引起心律失常。這些都是應該引起注意的。

  上面介紹的就是中藥和西藥能不能共同服用的問題,希望可以為有需要的人帶來幫助。生活中,中西藥混用可能比較廣泛普遍了,上述三點提醒人們,在中藥與西藥同用的時候,你千萬不要忘記徵求醫師的意見。

相關焦點

  • 中藥裡添加西藥成分,如何避免掉入「純中藥」陷阱
    事件一:山東萊蕪中年患者崔某,患有高血壓、心臟病多年,長期服用治療高血壓和心臟病的藥物。最近崔某自覺性能力下降,陽痿不舉,當他看到報紙上刊登的中藥壯陽補腎品廣告宣稱「純中藥壯陽藥,無任何毒副作用」「速效補腎,20分鐘內見效」 時,深信不疑,立刻買來服用。
  • 中藥與西藥有什麼區別?
    隨著當今健康大好形勢的發展,大家我們不經意會發現,在很多種場合下,都會提到關於中藥與西藥的話題!我國中藥主要農業種植物中草藥和天然中草藥植物。從古到今,在我國中醫生把中草藥採來為百姓治病,而這種藥材就被稱為中藥。
  • 中藥七情配伍
    中藥七情中藥的七情最早見於《神農本草經》,其云:「藥有陰陽配合……有單行者,有相須者,有相使者,有相畏者,有相惡者,有相反者,有相殺者,凡此七情,合和視之。」後人據此把單行、相須、相使、相畏、相殺、相惡和相反七個面,稱為「七情」。1、單行:即單味藥即能發揮預期效果,不需其他藥輔助的稱為單行。如獨參湯,只用一味人參治療元氣大脫證即效。2、相須:即性能功效相類似的藥物配合應用,可以增強其原有療效。如石膏配知母可以增強清熱瀉火的功效。
  • 2020醫療招聘考試中醫學資料:中藥學:中藥配伍相關內容及試題
    2020醫療招聘考試中醫學資料:中藥學:中藥配伍相關內容及試題 在中藥學的學習過程中,我們要注重學習中藥的七情配伍意義,考試過程中這是一個考點,所以大家需要掌握這個知識點。單行:單用一味藥治療某種病情單一的疾病。
  • 傷肝藥物名單:這2類中西藥,可能會把肝臟「毒壞」
    但「是藥三分毒」,何首烏藥用價值雖高,但是若不當食用也可能會引起非常嚴重的毒副作用,這在明代的《本草匯言》中就有提及,「何首烏有微毒,入逼於肝」。根據臨床上使用何首烏後產生的毒副作用記載,外用何首烏後常見的毒副作用主要為皮膚過敏、局部紅腫、皮膚瘙癢、色素沉著,還有部分患者伴有噁心、發熱等。
  • 中藥配伍禁忌,「十八反、十九畏」;碰中藥的人,必備
    中藥相惡、相反配伍,可降低療效,產生不良反應或者是毒性作用,我們稱之為「配伍禁忌」。經常去到中藥房都可以看到附有十八反、十九畏歌訣;對於不懂的人而言,看著和看甲骨文沒什麼兩樣;而懂的人,一眼就能看出其中的意義;十八反、十九畏主要是在古代醫師們對藥物性能的一種嘗試和總結,在配伍時,是必須要遵循的原則。
  • 趙中振:什麼是中藥?中藥和西藥有什麼區別?
    趙中振,現任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講座教授,北京中醫藥大學特聘教授,兼任中國藥典委員會委員、香港衛生署榮譽顧問、美國藥典委員會草藥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生藥中心主任等職。曾為日本星火產業漢方研究中心研究員,哈佛大學醫學院訪問學者等。趙中振教授對「什麼是中藥?中藥和西藥有什麼區別?」 作了深入闡釋。
  • 感冒了,該吃西藥or中藥?
    感冒後不僅會出現鼻塞、頭痛、嗓子痛,嚴重時還可能出現發熱、乏力、肌肉酸痛等全身不適症狀,還會破壞心情,影響學習、工作的狀態和效率。工作繁忙的您是選擇不吃藥,還是去藥店隨便買點感冒藥應付了之?吃西藥還是中藥?藥師來幫您解答各種關於感冒藥的疑問。選擇休息還是選擇藥物?得了感冒後,首先要注意多休息多飲水。
  • 中藥和西藥可以一起吃嗎 吃中藥需注意這些
    現在,在生活當中西藥用的是比較多的,但是還是有很多人需要服用中藥。對於藥物,大多數人都了解的不多。那麼,中藥和西藥可以一起吃嗎?我們吃中藥的時候要注意什麼?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中藥和西藥可以一起吃嗎生活當中,需要同時用中藥和西藥的情況是很常見的,為了避免藥物相互作用,一般不提倡聯合用藥。若是要同時用,也要注意間隔半小時以上服用,防止藥物相互作用。遵循醫生用藥對大多數藥物,如果醫師無特別囑咐,一般在飯後兩小時左右服用,通常需一天口服二次。
  • 傷腎藥物名單:這些中藥可能會把腎臟「毒壞」,一定要謹慎!
    但是忌用鐵鍋和鋁鍋,因為鐵鍋和鋁鍋化學性質不穩定,在煎煮過程中會析出鐵離子和鋁離子,與煎煮中的中藥發生化學反應,影響藥效。現代人的生活比較匆忙,也難每天騰出一兩個小時來料理中藥,這個時候一個安全放心的智能煮藥壺就派上了用場。這個陶瓷煮藥壺不需要明火,插電即用,定時煮藥,安全又放心。
  • 中藥很安全沒副作用?別傻了!《藥典》明確:4類中藥有腎毒性
    「是吃中藥,還是吃西藥?」正當猶豫不決的時候,耳邊突然響起一個聲音:中藥的副作用比較小。 多少國人被「中草藥純天然,無毒副作用」的廣告洗腦,覺得中藥來自於大自然中的植物、動物和礦物,沒有經過多少化學加工,吃下去會更安全一些。這是對中藥最大的誤解!
  • 2020山東醫療衛生招聘中藥學:中藥的配伍禁忌易錯題(五)
    2020山東醫療衛生招聘中藥學:中藥的配伍禁忌易錯題(五) 中藥學,是2020山東醫療衛生招聘考試中的常考知識點,為了幫助各位考生合理備考,山東中公教育的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中藥學的常見易錯題,及時查缺補漏才能有針對性的複習,
  • 【特約專欄】你知道中藥和西藥的區別是什麼嗎?
    今天,我想跟大家聊一聊中藥和西藥的區別。在這裡,我想先問大家一個問題。咱們餐桌上常見的土豆,又叫馬鈴薯、potato,它是中餐還是西餐?有人說是西餐,有人說是中餐。▲ 何為中藥我們去藥店買藥,我們會說:」請給我來一味中藥「。這裡的」味「,指的是單位。而西藥呢?我們常說的是:「我需要吃哪種西藥」。中藥為何不能講種呢?
  • 抗疫中藥好還是西藥好?張文宏:很難區分,無論中藥西藥都不能亂用
    &nbsp&nbsp&nbsp&nbsp有人提問,中藥好還是西藥好,應該如何使用中藥?&nbsp&nbsp&nbsp&nbsp上海市新冠肺炎臨床救治專家組組長、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表示,中醫藥在這次防疫過程中確實發揮了作用,而且發揮了比較大的作用。
  • 吃中藥要注意什麼,你可能一直吃錯
    當今社會越來越多的人很注意養生,有其實在生病的時候,有的人喜歡吃中藥,有的喜歡喝西藥,但是中醫和西醫是生活中常見的藥物分類,它們的作用是不同的。當一些朋友生病時,會一起服用中藥和西藥。但這可以一起吃嗎?現在就來告訴大家可以一起吃的中西藥,中西藥不相容,以及吃藥的最佳時間。
  • 中藥是飯前吃好還是飯後吃好 這些事項要注意
    現在雖然大多數人生病都是用西藥治療,但是還是有很多人需要吃中藥的。吃中藥的時間是要注意的,那麼,中藥是飯前吃好還是飯後吃好呢?吃中藥要注意什麼呢?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另外,某些西藥如催眠藥、驅蟲藥及抗過敏藥等,一般也應在夜晚臨睡前半小時服用。吃中藥應該注意什麼禁忌影響藥物發揮的食物比如生冷食物、濃茶、辛辣油膩食物、蘿蔔、腥羶類食物。這些類型的食物,有的會化解藥力減少療效,有的會降低吸收,更有的會產生有害的影響。因此在服用中藥時,一定要遵循醫囑,做好相關忌口工作。
  • 發酵中藥:改變藥物性質、提高療效、減少毒副作用
    東漢時期,「醫聖」張仲景所著《傷寒論》中載有「梔子豉湯方」「梔子甘草豉湯」「梔子生薑豉湯」等含有豆豉的方劑,可知豆豉在方劑配伍中具有一定的效用;北魏時期,農學家賈思勰所著《齊民要術》裡詳細記載了制曲、釀酒、制醬和釀醋等工藝;到了宋代,發酵廣泛用於中藥炮製,出現了「半夏合生薑制曲法」,《太平惠民和劑局方》針對其中記載的相關方劑,描述了具體的操作方法。
  • 中藥西藥能一起服用嗎?注意事項要牢記
    有些患者由於患有多種疾病,需要在多科就診,中西藥物都服用,所以對中西藥的相互作用需要注意。  地高辛是治療心衰的常用藥物,而同時服用中藥方劑時,中藥方劑中多含有甘草,甘草中的甘草甜素可使血清鉀水平降低而導致地高辛中毒。
  • 盤點那些治療抑鬱症等精神疾病的中藥與西藥
    西藥:見效快、受青睞在各種精神類疾病患者當中,西藥的服用數量與服用人群是最大的,這主要的原因是因為西藥的見效速度,由於藥效快能使患者的病痛症狀在短時間內消失,所以西藥成了精神疾病患者及患者家屬最為青睞的藥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