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開始學編程,就有望成為下一個比爾·蓋茨」,
「未來的文盲,就是現在不懂編程的小孩」……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在生活中看到過這樣的少兒編程廣告?
前段時間,編程貓宣布完成13億元D輪融資,
打破了國內少兒編程的最高融資記錄,
也預示著少兒編程正式成為了繼少兒英語之後的又一K12 教育賽道「大熱門」。
這背後無疑也是迎合國家對於少兒編程的政策開放。
12月9日,教育部還特別發文針對全國政協委員提出的《關於穩步推動編程教育納入我國基礎教學體系,著力培養數位化人才的提案》予以回應。明確表示了已制定相關專門文件推動和規範編程教育發展,培養培訓能夠實施編程教育相關師資,將包括編程教育在內信息技術內容納入到中小學相關課程。
此外二孩政策的開放帶來龐大的K12教育人口基數,人工智慧行業的高速發展,這些因素的不斷催化下,少兒編程成為國內K12 教育新藍海大局已定。
1968年,MIT 人工智慧實驗室創辦人之一的西摩爾·佩普特(Seymour Papert)從 LISP 語言的基礎裡創立了 Logo程序語言。
這是有史以來第一個專門為兒童設計的程式語言,在計算機語言極其複雜的那個年代,Logo程序語言卻將它簡化到了極致。
而且西摩爾·佩普特還提出了一個觀點:
兒童編程最重要的,不是學習所謂的知識,而是通過編程來改變思維模式。這成為了少兒編程52年歷史中的唯一口號,少兒編程學的不是技術,而是思維。
2007年,西摩爾·佩普特的一位學生 Mitch,創造了 Scratch,這是一款由麻省理工學院(MIT) 設計開發的少兒編程工具。
兒童可以在不認識英文單詞和不會使用鍵盤的情況下,通過用滑鼠拖動模塊到程序編輯欄完成程序語言的命令和參數,但此時少兒編程僅僅還是小部分人的娛樂。
2013年,美國在線編程教育網站 code.org 發起「編程一小時」活動,時任美國總統的歐巴馬親自拍攝宣傳視頻,還動手寫了一段 JavaScript 代碼。
總統效應引來了美國網際網路名流的參與,比爾蓋茨、扎克伯格等紛紛發言,少兒編程風靡美國家庭。
2014 年,英國教育大綱規定計算機編程是 5-16 歲兒童必修課程。
2016 年,新加坡全面推動少兒編程教育,中小學考試中加入編程考試科目。
2017年8月,國務院在《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中明確提出:
要在中小學階段設置人工智慧相關課程,推動人工智慧領域一級學科建設,把高端人才隊伍建設作為人工智慧發展的重中之重,完善人工智慧教育體系等內容。
這門有著52年教育歷史的課程也正式在我國拉開帷幕。
8歲的李天馳因為想要快速通關一款遊戲與編程結緣,選擇大學專業時,他非計算機不選。
2015年3月,本將在歐洲創新技術研究院順利畢業的李天馳與合伙人一起放棄了共6個學位,歸國創辦了編程貓。
不到四年的時間,編程貓融資6億,用戶千萬,走進7000多所學校,成為了少兒編程領域的頭部企業。
2020年11月,編程貓宣布完成13億元D輪融資,由霸菱亞洲旗下基金領投,中信證券投資、金石投資、中銀國際等跟投,高瓴資本等老股東持續跟投。
除此之外,根據天眼查數據顯示,除編程貓外,還有多家品牌在年內獲得融資:
2月,VIPCODE宣布獲得戰略融資;3月,小碼王獲得1.5億元Pre-C輪融資,喬斯少兒編程獲得戰略融資;3月及11月,代碼星球接連獲得天使+輪以及新一輪融資。
資本忙著為少兒編程賽道加火,連視頻網站都沒閒著。
打開愛奇藝,騰訊視頻的知識專區,少兒編程的知識付費課程琳琅滿目。中文的,英文的,恐龍跳躍還是樂高小遊戲,創作者為了推銷少兒編程絞盡腦汁。
就連二次元學習網站B站都搭上了這趟快車,
「Vita君」是目前B站最火的少兒編程UP主之一,平時主要通過視頻教學Swift程式語言,目前粉絲量已達到22.4萬,同時單條視頻播放量已經超過221萬,最重要的是他真的是個小學生。
更為可觀的是,眼下這個行業遠未飽和,仍是一片廣闊的藍海。
根據《2017-2023 年中國少兒編程市場分析預測研究報告》顯示,少兒編程教育在我國的教育領域滲透率僅為 0.96%,這個數字在歐美發達國家是50%。
但少兒編程也不是一門一帆風順的生意。
早在2018年,高瓴、真格、經緯創投等資本大鱷就紛紛進場。融資了超過30家少兒編程機構,總融資金額高達20億元。
但是那時候市場需求不大,課程體系尚未完善,師資力量匱乏,各種負面新聞也讓這個剛剛興起的教育賽道暴雷無數。
截至2019年8月底,這30家融資的教育機構倒閉超過20家,少兒編程也一度成為在線教育領域投資最大的雷區。但是失敗意味著洗牌重生,頭部少兒編程玩家迎來了市場爆發。
2019年12月,中新網報導:
中國14歲以下學習編程的「小程式設計師」數量猛增,國內少兒編程行業用戶規模已超過一千萬。
用戶群體在激增,如編程貓、小碼王等頭部少兒編程機構已經在市場上擁有了品牌認知度,課程開發體系也更完善,但這個行業依然存在很多集體性煩惱。
專業人才的緊缺成為少兒編程的最大難題,連編程貓創始人李天馳都坦言,目前社會上很少有開發少兒編程的人才,基本都要從零培養,而且教程需要很長的研發時間才能投入市場。
其次,研發力度的困難也導致課程同質化嚴重。無論你到哪家少兒編程培訓機構,老師上課的課本和教案都是相似的,且並不能「寓教於樂」,單方面靠在線觀察進行,效果並不好。
從線上來看,少兒編程還需要解決產品多樣性不足的問題,課程如何提升孩子的計算思維能力和創新解難能力是最重要的,比如增加編程遊戲啟蒙、可視化圖形編程等等。
線下則需要繼續鋪開網點,合理調整線下課程價格,畢竟線下永遠是個藍海,誰能率先拿下線下,誰就能夠佔據線下紅利。
少兒編程如今已經不再是一個冷門課程,反而在網際網路的助推下「飛入尋常百姓家」。
但這僅僅只是個開始,從業者如何去攻克市場滲透率不高、專業人才緊缺等集體性難題,資本與用戶都在等待他們的答卷。
最後一個問題:你會讓自己的孩子去學編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