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5歲商船會館今天免費開放,它奠定了上海以港興市的繁榮基礎

2020-12-21 騰訊網

陽刻、陰刻、線刻工藝製作完成的石柱、從周邊居民區搜集而來的老磚鋪成的地面……正值「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始建於1715年的商船會館經歷長達半年多的精心修復後,於今天對市民免費開放一日。

「一直從事跑船工作,見了大大小小無數的船隻,聽說商船會館開放,一定要來看個究竟。」今天早上9點,市民李先生帶著一家人來到位於會館路中山南路一帶商船會館門口。在他看來,商船,對於上海市民來說,尤其是從事航運工作的人士來說,無疑是一個傳奇。商船會館是當時上海面積最大、建築格局與形制最為豪華的會館之一,經歷了三百年多年的沉澱,如今在「修舊如舊」的基礎上新生。

商船,起源於崇明,名列中國四大名舟之一,從外觀上來看無非就是方頭方尾的平底帆船,但是它卻對於上海的城市發展歷史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位於黃埔區的董家渡,在三百年前佔據著開埠以來上海最佳位置。昔日無數船商在這裡匯聚,這些依靠黃浦江起家的船商們在此打造了上海會館中規模最大、最豪華的商船會館,主要用於集會、議事、看戲等。奠定了上海以港興市的繁榮基礎。

修復後的商船會館由大殿、庭院和戲臺組成,戲臺的飛簷起翹,和豫園湖心亭略有相似,庭院內地面上的石磚中70%以上都是從周邊的居民區裡搜集而來的老磚。大殿內有分別用陽刻、陰刻、線刻工藝製作完成的三對石柱,以及記錄了當時的修繕歷程的三塊石碑,正中央正梁上是一個報龍柱,上面有一條龍紋。也是用傳統木雕工藝製作完成的。

「我們家的老房子就在這裡附近,我姐姐過去在董家渡這裡上班,我媽媽以前在708研究所從事水泊相關研究。」徐阿姨不僅對董家渡這片土地有著深厚的感情,和船運行業也有著深厚的淵源。她看著大殿裡修復好的一磚一瓦,激動地流下眼淚:「對於像商船會館這樣上了年紀的建築,我們這樣的年紀的人有感觸,希望商船會館在布置展陳的過程中,進一步挖掘歷史感。」

位育初級中學學生陸欣怡隨父母和外婆一起來到大殿參觀,她告訴記者:「平時在課堂上接觸非遺文化很少,想來看看了解一下,拓寬自己的視野。」

「商船會館本身就是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退休的浦東新區中學語文教研員高峰是攝影攝像愛好者,在現場,他不僅對展陳的瓦片、墊栱版進行了細細琢磨,還多角度拍攝了商船會館的一點一滴。 「希望多多增加更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展陳,進一步突出商船會館的文化內涵。」他說。

去年,商船會館實施修繕,整個修繕中不僅保留了原來的結構、形制,並大量採用傳統工藝。僅800平方米的修繕面積,就動用了近60名傳統工藝技師,單雕花一個環節,就要經過拓印、描線、粗加工、細加工、上油漆等幾道工序,力求原汁原味保留會館的歷史底蘊與記憶。

「曾經,水上運輸是最先進的交通方式,中國當時四大船種,包括福建的福船、廣東的廣船、浙江的浙船以及江蘇的商船。」上海歷史博物館前館長潘君祥在接受記者採訪的時候表示,商船會館不僅見證了上海海納百川城市精神,也見證了上海這座城市的繁榮發展,它喚回了黃浦江畔老碼頭的歷史記憶,記載著上海航運發展、客商貿易及文化往來的厚重歷史。

作者:汪荔誠

圖片來源:葉辰亮

編輯:姜方

責任編輯:宣晶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305年歷史的上海商船會館修繕後首次開放
    6月13日,地處上海外灘黃浦江畔,有著305年歷史的上海商船會館在修繕後首次對公眾開放。據悉,商船會館是上海最早成立、規模最大的商船業主同業會館。建於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由上海和崇明籍沙船商「為敦鄉誼、相同幫」而成立。
  • 修繕後首次對公眾開放!305歲商船會館,喚醒上海的歷史記憶
    305歲商船會館,喚醒上海的歷史記憶 2020-06-15 20: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遺產日首日,到商船會館溯源上海城市發展史
    6月13日,上海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正式開啟,78處文物建築向市民免費開放,跟著老建築去探尋城市的根,受到市民歡迎,尤其是首次對公眾開放的商船會館。當年的會館入口,是高大方磚砌的門頭,正門好像是一座城門,兩側放著兩隻石獅。
  • 305歲商船會館修繕一新後,首次對外開放,喚醒上海的歷史記憶
    6月13日上午,會館街38號,高溫之下,依然有市民早早地在商船會館門口排隊了——這一天,作為「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的系列活動之一,上海全市78處文物建築集中向公眾免費開放,其中科學會堂和商船會館兩處文物建築均是首次對外開放
  • 商船會館、科學會堂首次免費向公眾開放!
    商船會館、科學會堂首次免費向公眾開放!黃浦區是海派文化呈現的核心區域,講座通過對鄉土、鄉裡和鄉情的理解剖析,講述推進上海城市歷史建築和歷史街區風貌保護方面的實踐體會,通過閱讀老地圖,共同解析「吳淞江的歷史變遷」、「租界和抗戰的影響」、「行政區劃及城市區片」等,更具體地了解上海的起源、發展和它的文化區片分布,加深對上海地理、歷史演繹的認知。
  • 煥彩重生的商船會館
    商船會館,對上海人而言是一個神奇的傳說。它見證了「以港興市」的歷史進程,承載了「海納百川」的城市精神;它曾經名噪江南,又無奈衰落沉寂,掩蔽在陋巷簡屋中,難以一窺真容。商船會館是上海第一所同業會館,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上海各幫沙船商集資在小南門外馬家廠北(今黃浦區會館街38號)興建。商船會館佔地近20畝,規模宏大,號稱「極締造之巨觀」。會館坐西向東,面朝黃浦江。
  • 新修商船會館一瞥
    而會館弄在外馬路到中山南路之間,是因原泉漳會館而得名的,原名泉漳會館街。一街一弄,差了一站多路,走是要走一會兒的。今年1月1日元旦放假一天,想起前幾天有朋友問起商船會館是否已經修好了,於是就坐車來到董家渡路以南的原會館街,看一看上海最早的會館——商船會館,現在怎麼樣了。
  • 外灘商船會館花園: 一個被時間封藏的「人間煙火」
    作為典型的明代私人園林,豫園已經跳出江南私家園林的私享性質,成為上海的地標景點,元宵的燈會、各類花展、畫展,還有地道的上海小吃,中外遊人如織,本地人也徜徉其中。好消息是,另一座中式典範園林商船會館花園,與數百年歷史的商船會館一起,作為一張的新的城市名片,與豫園兩大江南園林交相輝映。
  • 「申藍巔峰時刻-申花歷屆獎盃巡禮展」亮相上海商船會館
    7月4日-7月5日,「申藍巔峰時刻•申花歷屆獎盃巡禮展」在上海商船會館舉行作為上海最大的會館,商船會館曾經見證著上海航運的百年榮光。海派文化自此而起,也影響了一代代上海人。如今,代表著上海精神的申花,也將它的榮耀綻放於此。
  • 本周六,上海78處文物建築免費開放!這兩處首次對公眾開放
    市文旅局說,今年的「遺產日」,78處文物建築將免費對公眾開放。其中,科學會堂和商船會館為首次對公眾開放。部分場館會根據預約情況嚴格落實錯峰措施,請市民朋友們配合。商船會館地址:會館街38號預約方式:電話預約:50968888免費開放時段:6月13日上午9:30—下午4:30(閉館前半小時停止入內)每日限流人數/瞬時限流人數:300/50靜安區
  • 城投興港集團今日揭牌 為新片區建設添磚加瓦
    東方網記者柏可林12月18日報導:上海城投興港投資建設有限公司正式翻牌為上海城投興港投資建設(集團)有限公司。12月18日,上海城投集團召開全面參與臨港新片區建設暨城投興港集團揭牌儀式。一年前的2019年12月19日,臨港新片區管委會與上海城投集團籤署全面戰略合作協議,並宣布成立「上海城投興港投資建設有限公司」,這標誌著上海城投集團積極服務國家戰略、主動參與三項新的重大任務、全面對接新片區規劃研究和建設運營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 上海兩支中超球隊分為紅藍雙色:天空藍叫做申花,火焰紅叫做上港
    今天的中超,資源已日趨向著頭部城市而集中,2021賽季,偌大的西部地區和東北地區均只有三支球隊(重慶當代、長春亞泰、大連人),其中的亞泰還是升班馬。從此,上海進入了發展的第一個機遇期。開放通商口岸之後,各國商船利用上海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氣候溼潤、又地處黃金水道長江入海口、極其適合發展遠洋貿易的優勢,紛紛在上海設立租借與使館地。
  • 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市綠化市容局制訂的《上海老港生態環保...
    滬府辦發〔2020〕8號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市綠化市容局制訂的《上海老港生態環保基地管理辦法》的通知各區人民政府,市政府有關委、辦、局:市綠化市容局制訂的《上海老港生態環保基地管理辦法》已經市政府同意,現轉發給你們,請認真按照執行。
  • 中國最有名的古運河,揚州著名景點,奠定了江南城市繁榮
    許多參觀者說蘇州,其實南京和揚州也很漂亮,尤其是揚州,隋唐是中國最發達的城市之一,這是因為隋煬帝楊廣開鑿京杭大運河,將揚州作為陪都,為江南城市的繁榮奠定了基調。那時,楊廣對揚州的愛戀,正如乾隆對蘇州、海寧的愛戀一樣強烈,京杭大運河作為南北兩條水上大動脈有何特殊?這是世界上最長、最具工程價值的運河,和新疆的坎兒井、長城一樣,也是中國古代三大運河。
  • 蘇州港張家港港務集團:綠色港口建設賦能「以港興市」新典範
    近年來,張家港港務集團通過「一條主線、2E體系、三化行動、四全抑塵、五改減排、六新降耗、七創提效」的「1234567」的綠色港口建設體系,全力打造綠色港口,賦能「以港興市」新典範。系統思維,高「顏值」交出港口綠色答卷
  • 好消息:這三天,上海87家博物館免費開放、4家半價開放!預約方法來...
    一年一度的「國際博物館日」即將開啟上海市文旅局副局長程梅紅在今天舉行的市府新聞發布會上透露,5月16日至18日三天,上海將繼續組織全市87家博物館向公眾免費開放、4家博物館半價開放。同時,全市100家博物館全年向全國醫務工作者免費開放。
  • 產品力+品牌力雙加持 興港和昌·雲庭獲評優秀產品力榜樣
    興港和昌·雲庭項目位於合肥,總建築面積約13.2萬方,產品設計與裝修沿用和昌集團TOP雲端系產品標準。據悉,興港和昌·雲庭項目於今年的10月27日首開入市,依託和昌體系建制齊全,經驗豐富的地產運營管理團隊,首發產品勁銷,開盤即破3億。
  • 漳州月港:東風入懷再揚帆
    作為內河港口,月港港道水淺。海船出入受潮水限制,且不能靠岸,只能靠小船接駁。據《龍海縣誌》記載:「在東、西航線前,都有一段內港水程,從海澄港口起,用小舟拉行,計一潮至圭嶼,商船經此盤驗,再半潮至廈門,經南路參戍防汛處就驗畢,移駐曾家澳,候風開駕,二更至擔門,分別向東、西洋航行。」
  • 世界經濟開放則興封閉則衰
    【摘要】縱觀人類社會發展史,世界經濟開放則興,封閉則衰。古往今來,中外文明的發展軌跡無不深刻地驗證了這一鐵律。過去40多年中國在開放條件下取得了矚目的經濟建設成就,世界經濟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進一步推進國內市場開放、支持經濟全球化的決心始終未曾動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