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繕後首次對公眾開放!305歲商船會館,喚醒上海的歷史記憶

2020-12-21 澎湃新聞

修繕後首次對公眾開放!305歲商船會館,喚醒上海的歷史記憶

2020-06-15 20: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商船會館

作為上海最早建成的會館

上海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已經305歲了

去年年底

它剛剛完成修繕

如今,首次對外開放

更具有不一樣的意義

↓↓↓

商船會館位於外灘董家渡核心區內,是上海最早成立的商船業主同業會館,也是當時上海建築面積最大、建築格局和形勢最為豪奢的會館之一。商船會館建於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由上海和崇明籍沙船商「為敦鄉誼、相同幫」而成立。乾隆、嘉慶年間擴建,光緒八年重修。同治初年,曾作為在南市籌辦江南製造局(今江南造船廠)辦事處。

該建築群坐西朝東,磚木結構。現存主要建築有磚雕門樓、大殿、戲臺和清乾隆石碑,建築佔地面積793平方米,分布面積2341平方米。門樓高5米、闊16米,由清水方磚砌築,雕有「商船會館」字樣。大殿歇山頂,雕梁畫棟,南牆上嵌有清代石碑一塊。殿前為戲臺,上有八角形漆畫藻井。1987年11月17日,商船會館公布為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

2019年,商船會館實施修繕。此前,光戲臺和大殿的修繕設計方案就耗費了近一年半時間、超過10次方案論證、專家評審。整個修繕中不僅保留了原來的結構、形制,並大量採用傳統工藝。僅800平方米的修繕面積,就動用了近60名傳統工藝技師。單雕花一個環節,就要經過拓印、描線、粗加工、細加工、上油漆等幾道工序,力求原汁原味保留會館的歷史底蘊與記憶。

大殿前的兩層樓戲臺,梁枋上露出一角鎏金的雙龍戲珠浮雕,頂部的八角形漆畫藻井煥然一新。保存的歷史遺存脊桁彩畫,屬於傳統蘇式彩畫中的枋心式彩畫,仍能辨識有金龍盤旋。修繕過程中只做除塵和畫面固化處理,不重新繪製,來保留原來的樣子。

立於庭院內,左手邊是項目的戲臺,戲臺上八角形的藻井做了一層金箔,整個造型復原了康熙年間的戲臺效果。再看整個項目的飛簷起翹,和豫園湖心亭比較相似,起翹較大而且很輕盈,這也得益於項目鬥拱、梁柱結構。在大殿的正中央,正梁上是一個龍柱,上面有一條龍紋,也是用傳統木雕工藝製作完成的。

「修舊如舊」,幾乎是所有參觀者的共同感受。在業內人士看來,保護建築「修舊如舊」不易。修復前基於歷史資料嚴謹考證,現場勘測考證,抽絲剝繭、揭開那些被封存的歷史印記;對於破碎的石塊,修復前要經過高溫蒸汽洗縫、碎石編號預拼、表面清洗、縫口重點清洗、縫口塗膠、縫口膠合、夾具固定、補縫、原正面加固、原背面打磨、原背面拋光等重重步驟……

商船,又叫「沙船」,是促進上海城市發展、商品經濟興起最早的行業之一。穿梭305年光陰後,商船會館再度喚回了黃浦江畔老碼頭的歷史記憶。它記載著上海航運發展、客商貿易及文化往來的厚重歷史,也是上海海納百川城市精神的見證。今天,它的開放,迎來絡繹不絕的人群,也意味著它仍在這座現代城市中獨具魅力。

– END –

資料:東方網

編輯:張旭

責任編輯:饒斌

來稿請投:zjwxwxczx@163.com

上海市住建委新聞宣傳中心

往期精選

上海住房城鄉建設管理

原標題:《修繕後首次對公眾開放!305歲商船會館,喚醒上海的歷史記憶》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305歲商船會館修繕一新後,首次對外開放,喚醒上海的歷史記憶
    6月13日上午,會館街38號,高溫之下,依然有市民早早地在商船會館門口排隊了——這一天,作為「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的系列活動之一,上海全市78處文物建築集中向公眾免費開放,其中科學會堂和商船會館兩處文物建築均是首次對外開放
  • 305年歷史的上海商船會館修繕後首次開放
    6月13日,地處上海外灘黃浦江畔,有著305年歷史的上海商船會館在修繕後首次對公眾開放。據悉,商船會館是上海最早成立、規模最大的商船業主同業會館。建於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由上海和崇明籍沙船商「為敦鄉誼、相同幫」而成立。
  • 商船會館、科學會堂首次免費向公眾開放!
    商船會館、科學會堂首次免費向公眾開放!6月13日是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除了公益講座,黃浦區還開啟了文物建築免費開放活動,其中的上海科學會堂更是首次免費向公眾開放。01商船會館首次免費向公眾開放商船會館是上海最早成立、規模最大的商船業主同業會館。
  • 305歲商船會館今天免費開放,它奠定了上海以港興市的繁榮基礎
    陽刻、陰刻、線刻工藝製作完成的石柱、從周邊居民區搜集而來的老磚鋪成的地面……正值「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始建於1715年的商船會館經歷長達半年多的精心修復後,於今天對市民免費開放一日
  • 遺產日首日,到商船會館溯源上海城市發展史
    6月13日,上海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正式開啟,78處文物建築向市民免費開放,跟著老建築去探尋城市的根,受到市民歡迎,尤其是首次對公眾開放的商船會館。當年的會館入口,是高大方磚砌的門頭,正門好像是一座城門,兩側放著兩隻石獅。
  • 新修商船會館一瞥
    商船會館舊影(圖片來自網絡)商船會館的地址寫的是會館街38號,其實現在會館街、會館碼頭街、會館后街……都已經找不到了,從導航上找,也要饒一大個圈子。改建後的商船會館在綠地中心內部,需要問詢保安才能找到。幸虧保安的態度不錯。
  • 煥彩重生的商船會館
    商船會館,對上海人而言是一個神奇的傳說。它見證了「以港興市」的歷史進程,承載了「海納百川」的城市精神;它曾經名噪江南,又無奈衰落沉寂,掩蔽在陋巷簡屋中,難以一窺真容。商船會館是上海第一所同業會館,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上海各幫沙船商集資在小南門外馬家廠北(今黃浦區會館街38號)興建。商船會館佔地近20畝,規模宏大,號稱「極締造之巨觀」。會館坐西向東,面朝黃浦江。
  • 「申藍巔峰時刻-申花歷屆獎盃巡禮展」亮相上海商船會館
    7月4日-7月5日,「申藍巔峰時刻•申花歷屆獎盃巡禮展」在上海商船會館舉行本次獎盃巡展展出了申花歷史上的12座榮譽獎盃,包括聯賽冠軍獎盃、足協杯冠軍獎盃等。眾多申花球迷通過預約報名的方式,前往現場近距離回味申花歷史上的巔峰時刻,感受申花精神!
  • 外灘商船會館花園: 一個被時間封藏的「人間煙火」
    作為典型的明代私人園林,豫園已經跳出江南私家園林的私享性質,成為上海的地標景點,元宵的燈會、各類花展、畫展,還有地道的上海小吃,中外遊人如織,本地人也徜徉其中。好消息是,另一座中式典範園林商船會館花園,與數百年歷史的商船會館一起,作為一張的新的城市名片,與豫園兩大江南園林交相輝映。
  • 本周六,上海78處文物建築免費開放!這兩處首次對公眾開放
    市文旅局說,今年的「遺產日」,78處文物建築將免費對公眾開放。其中,科學會堂和商船會館為首次對公眾開放。部分場館會根據預約情況嚴格落實錯峰措施,請市民朋友們配合。:00(16:00停止入內)每日限流人數/瞬時限流人數:100/30備註:陳列展廳暫不開放上海市歷史博物館|上海革命歷史博物館地址:南京西路325號預約方式:大眾點評、美團免費開放時段:9:00-17:00,周一閉館
  • 孫科別墅明起向公眾開放!記者搶先揭秘,驚豔了!|上海生物製品研究...
    青年報·青春上海記者 周勝潔 常鑫見習記者 周紫薇壯碩的玉蘭樹掩映下89歲老建築孫科別墅本周六將掀開面紗這座網紅別墅究竟有哪些名堂經?這棟位於「魔都網紅地」上生·新所內的重要歷史建築是世界著名建築大師鄔達克在上海的經典之作。歷經大半年修繕,別墅一層將以「理想之地——上生·新所城市更新及歷史文獻展」與市民見面。秋日暖陽,來孫科別墅觀展重識城市更新,細品水磨石、「魚鱗」外立面,閱讀一座老建築的故事吧。
  • 上海「沉睡」地塊啟動喚醒計劃:4.5萬平方米項目率先揭牌
    完成外立面修繕後的武康大樓 歷史建築要「修舊如舊」,居民生活卻要保證「如期翻新」,這是歷史建築分布密集、城區人文歷史底蘊深厚的徐匯,在踐行城市煥新道路上一以貫之的堅持
  • 孫科別墅修繕完成,蔦屋書店也要來了,上海這處地標又要大變樣
    向公眾開放兩年半後,上生·新所又將迎來一輪重大變化。11月14日,位於上生·新所內的上海市優秀歷史建築孫科別墅將部分向市民遊客開放,歷經數年的保護性修繕與更新探索,別墅一層空間將以「理想之地——上生·新所城市更新及歷史文獻展」的方式揭開面紗。
  • 上海外灘美術館閉館 翻新改造後於9月重新開放
    上海外灘美術館前日起暫停開放,樓體進行全方位翻新。本次翻新將擴建美術館公共空間,全面升級展廳硬體設施,修繕歷史建築,並改善參觀動線,整體提升美術館功能規劃,為公眾提供更豐富的觀展體驗。改造完成後,將於今年9月重新開放,以嶄新面貌迎接建館十周年。
  • 鐘樓修繕完畢今開放
    修繕後,鐘樓恢復遊客接待。 (記者 張宇明 攝)■記者 張佳 實習生 李嘉沛闊別多日,西安鐘樓搶險加固修繕項目已經全面竣工,今日重新開放。新展廳有哪些全新的體驗?8月25日下午,記者提前探秘新展廳時,這裡正在進行最後的清掃和布展工作,準備以全新的面貌迎接廣大遊客。
  • 上海南昌路100弄《新青年》編輯部舊址完成修繕,「老法師」詳解...
    上海市黃浦區南昌路100弄,一片石庫門老建築,位於2號的《新青年》編輯部舊址日前完成了修繕,重現原貌,今年將向公眾開放。想知道如何本真地還原舊址原貌嗎?2018年6月,《新青年》編輯部舊址保護利用工作啟動,通過房屋置換,騰退了四戶居民,開展修繕施工。因為歷史久遠、多戶合用,南昌路100弄2號修繕前的內部雜亂,有違建,存在白蟻蛀蝕建築等問題,面貌相較原始狀態變化很大。
  • 南京路東拓後迎來新時代,黃浦用一場展覽總結歷史建築修繕更新成果
    又比如,南昌路沿街的歷史建築褪下了腳手架,完成了美麗蝶變。時近歲末,黃浦區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攜手瑞金二路街道,用一場展覽和一次社區打卡活動,回顧這一年曆保工作的點點滴滴。12月22日下午,黃浦區歷史建築修繕更新成果展開幕儀式暨「趣遊環復」藝術季系列活動在思南公館宴會廳舉行。記者了解到,本次展覽在南昌路296號、312號兩處進行了布展,將持續一個星期,免費向公眾開放。
  • 金山區張堰鎮一批歷史建築修繕後...
    金山區張堰鎮一批歷史建築修繕後「復活」開放 2020-08-21 09: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歷史建築修繕技藝如何傳承?這裡建了上海首個實訓基地
    上海1058處、3300多幢的 優秀歷史保護建築 是城市文脈的重要組成部分 為了傳承好歷史建築修繕技藝 實訓基地·345傳習工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