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兩餐+休閒娛樂「長壽鎮」打造「孝老」示範基地

2020-12-21 大眾數字報

  農村大眾報微山訊(通訊員 劉志尚 王曉萌)「開飯了!」隨著一聲吆喝,微山島鎮上莊村「幸福食堂」內,20餘名老人們圍坐桌旁,吃著熱乎乎的飯菜,聊著家常。「年紀大了,腿腳也不方便,自己做一次飯要弄老半天,還要經常吃剩菜。現在可好了,大傢伙兒一塊吃飯別提多高興了。」83歲老人張蘭芝說。
  近日,微山島鎮首家新時代文明實踐「幸福食堂」在上莊村率先運營,為20多名75歲以上老年人提供一日兩餐、休閒娛樂、心理疏導等服務,有效解決了該村獨居、留守老人「吃不上、吃不飽、吃不好」等難題。
  據了解,微山島鎮共有人口1.9萬人,目前80歲以上的老人612人,其中90歲至99歲的老人75人,百歲老人1人,是市級長壽鄉鎮。農村青壯年外出務工,使「留守老人」「空巢老人」的養老問題面臨難解的困境。今年以來,微山島鎮積極創新社會治理模式,按照政府主導、村級管理、村民自願、非營利性的原則,採取「政府購買服務支持一點、村級組織自籌一點、社會愛心捐助一點、老人自身承擔一點」的共建模式,依託新時代文明實踐平臺,大力開展「幸福食堂」建設,對於試點村居數量、推進時間節點、硬體建設等方面都制定了規範化的實施標準。從廚房、餐廳、閱讀室、棋牌室等休閒娛樂場所,到餐廳內的電視機、冰箱、消毒櫃等基礎設施,到財務公開、電器檢查等管理規範,都有可複製、可參考的標準。截至目前,上莊村「幸福食堂」已經運營,大官、萬莊、裡張阿三個村的「幸福食堂」也已經建設完成,即將投入運營。同時,該鎮打造了市級「孝老、敬老、愛老、養老」教育示範基地,並且在全鎮所有村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設置孝老、愛老主題教育內容,做到了鎮、村兩級無縫隙全覆蓋。「幸福食堂」每天5元的收費標準,兩菜一湯的搭配,讓每天來吃飯的老人越來越多,更多老人的子女也提出了送父母到「幸福食堂」就餐的意願。

相關焦點

  • 一日兩餐飲食法
    不同於一日三餐,一日兩餐可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中午、晚上兩餐或是早晚兩餐,然而本書建議早晚兩餐。午餐 - 晚餐的一日兩餐飲食法午餐-晚餐的一日兩餐,一旦開始後,從早上到中午這段時間,不能進食任何食物,包括水、牛奶、雞蛋等。中午12點以後吃午餐,只吃幹的食物,在吃午餐時不能飲水和喝湯,也要遵守吃完午餐兩小時後的飲水時間。
  • 古人一日兩餐是有生理道理的!
    一日兩餐的由來  據史料記載, ,在原始時期並無「一日三餐」概念,而是
  • 一日三餐,一日兩餐,哪種方法更科學?
    一日三餐,一日兩餐,哪種方法更科學?早上要吃好,中午要吃飽,晚上要吃少。這句話相信有不少人都聽說過,也是關於一日三餐的養生之道,其意思是早上必須要吃的豐盛,營養全面,午餐可以吃的平淡一些,但是要吃飽,晚上就儘量少吃一些,七八成飽就可以了,但事實上,一日三餐還不過是近代的說法而已,古時候,甚至還不止是中國,像古希臘,印度,等地區都只是一日兩餐的說法,基本上也就是日出一餐,黃昏一餐而已。
  • 從一日三餐變為一日兩餐會更好嗎?這個還真的是因人而異
    雖說人離不開「一日三餐」,但是很多人也有著一日少食多餐或者一日兩餐等習慣,通常堅持不吃晚飯通常有幾個原因,首先,每個人的飲食習慣不同,我老家的一個我叫她老姑的人,在吃飯上非常注意,每餐只吃8分飽,一天只吃兩餐,晚上不吃,吃飯絕不吃多,吃餃子的時候也必須數著個數,你要想讓她多吃一個都難
  • 一日兩餐和一日三餐有什麼區別?中老年人更適合怎麼吃?
    如何吃飯一直是大家關注的問題,畢竟吃的是否正確也影響到了人們的身體健康,所以對於怎麼吃這方面,形成了很多流派,有些人覺得要每頓飯少吃點,也有人會認為飯要正常吃,不然會影響到人體吸收營養,而在生活中,也有了一日兩餐的出現,那麼這種飲食習慣好不好呢?和一日三餐有什麼區別?堅持一日兩餐,到底對身體好不好?
  • 為何古人一日兩餐?有錢人和窮人高度一致,真實原因卻大相逕庭
    其實,在唐朝之前,古人吃飯都是一日兩餐,很少有人會吃三頓飯,不管是富貴人家還是貧窮人家,這都已經形成了一種習慣,保持著高度的一致,一日三餐習俗的形成是在唐朝,從那時起,中國百姓才進入了一日三餐的幸福時代。那麼為什麼唐朝之前的古人都是一日兩餐呢?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
  • 一日兩餐是節約糧食的最好方法,還能提高健康水平,值得推廣
    佛教是追求養生的宗教,和尚一天只能吃兩餐。佛教的八戒當中的第八條:奉法,時過中不食。意思也就是過午不食。也就是說,在中午到次日黎明這一段時間,不允許吃東西。佛教認為早上和中午才是人最佳的吃飯時間。過午不食的好處很多,首先能讓腸胃得到適當的休息。人體的推陳出新從清晨4點開端加快,而在下午16點抵達最高峰,晚上睡覺時人體處於休眠狀態,各個器官也需要休息。
  • 專家說,將餐飲制度改為一日兩餐,有益於身心健康,你能接受嗎?
    當然,也有很多人,早餐午餐一起吃,已經習慣了一日兩餐,還是可以堅持下去,不能說哪一種習慣對身體就一定有好處,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我們國家出來了越來越多的專家。總是提出一些很稀奇古怪的理論,讓人覺得匪夷所思。
  • 星夢園拓展基地,有趣的燒烤野炊休閒娛樂活動
    上海星夢園拓展基地隸屬於樂活戶外大本營;屬於自營基地,與自由貿易新片區相距20公裡,距離奉賢海灣森林公園14公裡,距離上海野生動物園15公裡,距離南匯滴水湖20公裡,距離S2滬蘆高速公路新四平公路出入口僅3公裡;地理位置優越。
  • 山東省體育旅遊示範基地!日照這個運動小鎮上榜!
    近日,首批「山東省體育旅遊示範基地」名單公布。推出了13家申報單位為首批省級體育旅遊示範基地,其中日照奧林匹克水上運動小鎮入選!首批「山東省體育旅遊示範基地」名單日照奧林匹克水上運動小鎮總面積約920萬平方米,位於青島路以東,東營路以南,是日照濱海旅遊的核心區域。日照奧林匹克水上運動小鎮是集水上運動、體育科研、休閒娛樂、旅遊觀光為一體的「水上運動之都」。
  • 說,將餐飲制改為一日兩餐,有利於身心健康,你能接受嗎?
    當然,也有很多人一起吃早餐和午餐,他們習慣一日兩餐,而且還能堅持下去,當越來越多的專家開始說什麼樣的習慣對國家有益時,我們不知道什麼樣的習慣對我們的國家有益。總是提出一些很奇怪的理論,讓人覺得奇怪。在古代,沒有晚餐,他們每天只吃兩頓飯「一日兩餐」,後來,隨著朝代更迭,逐漸成為「一日三餐」。「一日兩餐」有什麼意義?他怎麼變成了「一日三餐」?「一日兩餐」的起源記錄在《黃帝內經》:「飢則求食,飽則棄餘」。
  • 為了減脂飲食不吃晚飯,改為一日兩餐,好還是不好呢?
    無論是一日三餐還是一日兩餐,只要自己身體覺得舒服,就沒有什麼不好。很多人可以適應一日三餐改為兩餐,但是有些人卻適應不了,覺得會有餓的感覺,腸胃難受,而且有些人會因為突然的餐食習慣改變而營養不良造成爆瘦,這樣的話是不建議突然由三餐改為兩餐的,假如就想改為兩餐,可以慢慢的改,先把三餐的食量降低,再慢慢改為兩餐。
  • 市農投集團牽手華鼎集團 打造養老服務示範基地
    溫州網訊 前天,市農業發展投資集團與溫商企業陝西華鼎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在陝西西安正式籤訂投資合作意向書,將斥資12億元以上,在溫州合力打造集康復保健、體檢醫療、養生、休閒、娛樂和文化養老為一體的花園式現代化社會養老服務中心——天都健康城,力爭成為全國領先、全省一流的養老服務示範型基地。副市長任玉明出席了此次籤約儀式。
  • 據說有專家提議將餐飲制度改為一日兩餐,這樣有益於身心健康?
    因為我不止一天三餐,夜裡十一二點沒睡的話,還要吃頓宵夜呢,你讓我改吃兩餐,這不是要我命嗎?!古人是雞鳴而起,日落而息!現代人呢夜生活相當豐富,有可能工作上加夜班或者出去玩樂比較累都需要補充體力!何況對於吃貨而言:好吃就多吃點,不好吃多少也要吃點!
  • 濟寧創新孝老養老新模式,建設「周轉房」「幸福食堂」、日間照料...
    近年來,濟寧市圍繞保障和改善民生福祉,以老年人需求為導向,建設「周轉房」「幸福食堂」、日間照料中心、互助養老院等多種養老機構,創新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新模式,同時建設「孝老敬老愛老養老」教育基地,組織開展「孝老敬老愛老養老」活動,進一步倡樹「孝老敬老愛老養老」新風尚。
  • 首批「山東省康養旅遊示範基地」名單公布
    FM 96.9Life Radio 為推動旅遊產業和醫養健康產業融合發展,強化要素集約,打造康養山東產品體系,省文化和旅遊廳聯合省衛生健康委依據《康養旅遊示範基地建設指南》(DB37/T4210-2020),對各市上報的省級康養旅遊示範基地申報材料進行了初步審核
  • 延平爐下鎮:打造循環水生態養殖基地
    生態養殖+垂釣+旅遊目前,下嵐村樟林循環水生態養殖基地已成為一處休閒垂釣示範基地和旅遊觀光景點。近日,南平市老乾局組織離退休老幹部來到爐下鎮下嵐村樟林循環水生態養殖基地參觀遊覽。「周邊的環境非常好,令人心曠神怡,特別是基地採用高科技養魚,魚的品質好、產量高,要大力推廣這種養殖技術,助推農民致富。」前來遊玩的離休老幹部徐老感慨地說道。「爐下鎮原來是一個養豬大鎮,現在變成一個水美鄉村。
  • 防疫宅家期間 不妨順天應時 學學古人一日兩餐制
    老賀真佩服各位。我一日三餐,一頓也不能少。其實啊,不客氣地講,各位這種兩餐制是悖天害身的做法。古代勞動人民的兩餐制才是順天應時的科學方法。有的專家說,兩餐制源於食物匱乏。也許有些道理。但這種說法回答不了下面的幾個問題。
  • 秦漢時期的民間飲食:一日兩餐
    導讀:秦漢時期,人們都是一日兩餐。1975年在湖北雲夢睡虎地發現一座秦墓,墓主人名「喜」,在安陸縣(今屬湖北雲夢、安陸一帶)、鄢(yān)縣(今屬湖北宜城)做過縣吏。該墓出土竹簡《傳食律》、《倉律》規定了人要一日兩餐。第一次進餐在上午八九點鐘,曰「朝食」;第二次進餐在下午三五點鐘,叫「餔(bu)食」(餔是傍晚時吃的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