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太極勁力
1、破解整體發力:
太極拳重視丹田發力,而丹田實際上在這裡應該這樣理解:腰、腹、臀、大腿等部的身體最大肌肉群協調發力,下蹬上頂(蹬腿頂頭,腰髖膝關節由屈而伸),是為身體主力。力,快發如爆炸,以肚臍---命門為中心上下兩頭彈崩(腰為主宰,腰不僅僅只是轉動主宰),上沿直立的脊柱剛性傳導直達顛頂,下沿小腿直達根底。從而表現出全身整體、彈簧、爆發力;力,慢發如頂簧,以肚臍---命門為中心上下兩頭彈撐(腰為主宰),不丟勁不頂勁。整體勁(身體主力)存在於一切發力之中,為萬勁之始。
2、破解螺絲勁與纏絲勁:
所謂螺絲勁,即腰脊、腿、臂等在旋扭中順直發勁。應該這樣理解,旋扭,並不要旋轉很大,有旋扭之意,而旋轉的幅度以自然為度,往往幅度都很小。即,攻進時旋轉必伴有順直(順著主幹軸直向)發力推進才有意義,此勁即為螺絲勁(如同上緊螺絲釘)。同理,抽退時,如同退螺絲釘。無論進退,順直方向的勁力為主力,旋扭為副力。
纏絲勁,稍複雜一些,加進包卷纏繞的動作,由螺絲變成螺母,不過原理相同。
此勁,必由整體勁催動(身體主力),不可丟了下蹬上頂之意(虛靈頂勁,如踩高蹺)。
3、破解力走圓弧:
凡力必發直線,整體主力必順軸線(腰脊)向上,而同時有以軸線(腰脊)為軸的旋轉,從而表現為力走圓弧。而局部力相應配合整體主力,如腿腳、臂手,理同螺絲與纏絲。
4、破解掤捋擠按採挒肘靠勁:
太極有掤捋擠按四正勁,採挒肘靠四隅勁。以應八卦,以應合東、南、西、北四正向,東南、西南、東北、西北四維向。
掤勁為橫張勁,橫中帶順直之意;捋勁為順向我勁,直中帶卷(腰軸轉帶);擠勁為對擠勁,擠中帶旋(螺絲式進退);按勁為順向敵勁,直中帶曲(肘似直非直,腕似曲非曲);採勁為向外順帶;挒勁為向內順帶;肘勁為以肘進擊;靠勁為以肩靠擊。
此八勁,也必由整體勁催動(身體主力),不可丟了下蹬上頂之意(虛靈頂勁,如踩高蹺)。
5、破解粘、連、跟、隨:
所謂粘連跟隨實際是一種狀態、一個過程,是敵我雙方的相對狀態的描述,而不是什麼勁力。只要如上所述規範運用好,加上步法的運用(稍後再述),其身體對力量的感應與表達自然就是是這樣的狀態。
太極基本練習法:
一、樁式基本運動【密碼與引導式】
1、養生樁式:雙腳平開[三維平衡支架、通背部三關、接任督二脈]
2、呼吸法:(上體)提吸----沉呼,(下肢)降吸----升呼,曲吸----伸呼,縮吸----開呼,蓄力吸發力呼,起步吸----落步呼等等。
3、肩胛骨運動:提-沉-縮-展,練習體會四種。用其沉--展兩種,以保持背部打開(拔背),以利於腰腿勁向上肢的傳遞。
4、無極式-太極式:無極者,混沌未分也,太極者,天地始分,清輕者上升為天,重濁者下沉為地。取其意,做升降(腰腿蹬伸---下沉曲)----提按(臂手提起--按下)
5、抱球式(混元樁)---體會五弓形【身弓(指軀幹與頭、臂弓(2隻)、腿弓(兩隻)】
6、按手式(向下、向前)---開弓法【總弓:肩扛橫弓,腰腿蹬伸頭上頂,雙手抓弓弦向下按。身弓:脊柱背豎弓,腰背拔伸向後靠,雙手合力向前推】
7、技擊樁:雙腳站成丁八步(三體式或三七式),練習1-6法。
8、輔助強化法:
①:吸胯、斂臀法:體會翻轉骨盆和脊柱的前後彎曲的運動,吊襠的感覺。熟練腰胯部大肌肉群的運動。
②:搖頭擺尾法:體會骨盆與脊柱的側曲運動感覺。
③:胯圈:體會骨盆的環轉運動感覺。熟練腰胯部運動姿態的精確控制。
④:抖胯:體會骨盆的縱軸線前後擺動運動感覺。
二:實用技基本模式
1、螺絲手擒拿:手臂只有外旋與內旋兩種螺絲形式。
外旋要領:肩胛推送手臂內旋---出手,身體抽帶手臂外旋---收手。
內旋要領:肩胛推送手臂外旋---出手,身體抽帶手臂內旋----收手。
2、太極圓圈:只有外劃圓與內劃圓兩種圓圈形式。
外劃圓圈:外切手式,雲手式,肘外切式。
內劃圓圈:內切手式,貓洗臉式,肘內切式。
3、纏絲手:外纏絲與內纏絲兩種。
外纏絲:小纏絲手(腕尺側切),抄肘纏絲,大纏絲手(單鞭手式)
內纏絲:小纏絲手(腕撓側切),包肘纏絲,大纏絲手
三:實用技發揮模式
1、大崴樁:半馬步變半弓步。臂手配合有撕擰式。撕擰式即雙手一前一後產生撕勁同時隨扭腰產生擰勁。
2、長腰大崴:撕擰式和拉別式。拉別式即一手拉回隨扭腰產生拉力一手向後別。
3、摟腿獨立式:一腿摟抱敵腿,做崩(向上)---擰(旋轉)。
4、採挒手式:類似涮的動作。
5、抱崩式:雙手抱敵腰,做崩(向上發力)
6、背崩式:半馬步蹬伸摺疊臂----低頭----腳下拉擦
7、推衝式:手持小棒子放胸前,做馬步推衝,大崴樁推衝,長腰大崴推衝。
四:太極發力 基本力
1、基本力:由屈胯屈膝伸胯伸膝,以腰胯部(丹田)為中心上下分別傳出,上傳給上體上肢,下傳經小腿足至地面,最終形成支撐反作用力。
2、陰陽力:向內為陰,向外為陽;慢為陰,快為陽;柔為陰,剛為陽;橫為陰,直(縱)為陽;圓為陰,方(直)為陽,等等。
3、三軸力:縱軸螺絲,水平軸包卷,矢狀軸輪轉。
4、四正力:弸(橫)、捋(順向我)、擠(相對擠壓)、按(順向敵)
5、四隅力:採(順向外)、挒(順向內)、肘(肘斜撞)、靠(肩斜靠)
6、四跤力:崩(向上蹬伸勁)、拉(順向我)、撕(相對錯撕)、衝(順向敵)
7、五行力:劈(自上向下,取斧劈之意)、崩(直前,取木順直生發之意)、橫(側橫如斜面,取土橫擋水之意)、鑽(旋轉鑽出,取水流曲轉之意)、炮(自下而上,取火性炎上之意)
8、直拳:散打直拳的改進,拳形全程採用立拳直出直回,發力時採用整體發力方式中的爆炸式發力(伸胯蹬腿--抖胯),利用肩胛骨的外展撐推,把勁力傳到臂拳。李小龍的日字衝拳與此差不多。
9、擺拳、勾拳:如上法改進,唯加上同側腿腰胯肩膀的向內轉動。
10、鞭手、鞭拳:如上法改進,唯加上同側腿腰胯肩膀的向外轉動。
11、砸拳:如上法改進,唯加上同側腿腰胯肩膀的向內、前轉動,手臂由上向下砸壓。
以上是一些武術的基本勁力,包括了整體勁力,擒拿的勁力,摔跤的基礎勁力,拳打的基本技法勁力等,此基礎打好後,關於踢法的勁力技法,便一帶而出了。
註:本公眾號部分文章、圖片和視頻,來源轉載於網際網路,版權歸原作所有。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我們修改或刪除相關文章。
傳統太極拳、武當內家拳、道家養生等課程報名諮詢熱線:
諮詢報名電話:13501252378
諮詢報名微信:steven_wang1201
掃一下二維碼,即可關注「太極健身匯」!恭喜您訂閱公眾微信帳號:「太極健身匯」公眾平臺。這裡有眾多關注太極與養生的朋友,希望大家在這裡獲得健康與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