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會上我們總能見到有安全事故的產生,明明我們總是嚴加防範多次提醒,為什麼還是會不斷有事故出現呢?很多次的事故證明完全是我們自己放鬆了警惕,造成了事故的發生。古人非常聰明,早就在之前為我們做出了提醒,只不過我們自己不知道,快來一起看看吧。
《淮南子》中寫道「善遊者溺,善騎者墮,各以其所好,反自為禍!」這句話的意思是善於遊泳的人往往容易被溺死,善於騎馬的人往往才會墜馬,是因為自已認為自己對這件事掌控到位,才出現的這樣的禍患。
古代有這樣一個故事,趙國的將軍趙括,從小學習兵法,談論到用兵打仗的事,他總是侃侃而談,認為自己非常的在行,他的父親趙奢也是一名久經沙場的老將,卻總是很擔憂於他,趙括的母親就非常奇怪,問他為什麼,趙奢回答說:「他畢竟沒有上戰場打過仗,沒有實踐過,沒有實戰經驗,沒見識過戰爭的慘烈。」
有一次秦國派白起攻趙,趙國派廉頗帶四十萬軍隊前去守城,白起久攻不下,就在趙國城內散布謠言,說他不怕廉頗,只怕趙國年少有為的趙括,皇帝聽到後就派趙括去帶領軍隊,趙括到達軍營後改變戰法,用所學的理論跟秦軍對壘,結果不會變通,被白起兩三下就給擊敗了,趙軍四十萬都被殺害。
這個故事中,趙括其實就是死在了他自己認為自己非常擅長的事情上,他認為他從小熟讀兵書,見誰都能用兵法上的進行辯論,便粗淺地去運用知識與敵人進行交鋒,結果犯下了大錯誤,將趙軍全部害死。做人如果不能看到一件事物的兩面,反而僅僅停留在好的一面,而選擇性地去忽視自己所看不到的東西,是非常容易招惹禍患的。
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們一定要謹慎地去面對生活中的人和事,哪怕是自己在擅長,平日裡做得最多的事情,也要保持頭腦的清醒,冷靜的去做,遇到緊急情況也要先在腦海裡想一下,做好充分的準備。
謹慎是人面對生活面對事業的一種態度,謹慎的人會對事物去做整體的全面的思考,認清事物的本質後,小心評估得失,考慮好自己的態度和行動後所造成的後果,才會去大膽的行動,做出合適的選擇。人對待問題要反覆的去思考,考慮好自己所處的角度所處的位置,放下身段切身地投入到事情中去,認真的做事情,而不是三心二意想著別的事情,這樣兩件事情都做不好。
並且一定要意識到風險往往與機遇並存,你的機遇正在給你帶來收益,風險就尾隨在他的身後,如果你忽略了風險,風險一定會讓你付出非常慘痛的代價。俗語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如果你不在人生這條大河中仔細地去操持船槳,去把控方向,那麼你一定會在大河中被淹沒,可能還能重新起航,也可能就再也不能重新出發了。
《淮南子》堪稱奇書,為我們揭示做人之根本、處世之明鑑。從古代到現代,都有很多人對它進行解讀,其中所蘊含的道理不僅對於做人識人用人都非常的有幫助,更包涵了治家治國的一些大智慧。相信你讀完也能從其中有所收穫,領悟到屬於自己的人生真諦!
古人總說,老馬都有失前蹄的時候,何況於人呢?害死人的往往是那些人根本沒有想到過的東西,人生在世一定要謹慎,不僅做事如此,做人說話也是一樣,不謹慎反而粗心大意。粗淺地去認識事物,與包藏禍心的人談論自己的家庭秘密,這都是可能會讓自己栽跟頭的原因。要想不栽跟頭,就必須學會謹慎,不要衝動地去做出決定,不要盲目的就做出選擇,這樣你就可以在人生中一帆風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