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環島臺灣一圈,這個陸生回中國開了「怪」書店,被CNN評為「全球17家最酷書店」之一

2021-02-24 揚州臺商青年委員

人生光有趣味不行,要玩就玩出點名堂來!劉二囍,就是這樣的人。

這麼接地氣的名字,真的很好奇是一個怎樣的人。

他的身上標籤太多,譬如:建築師、業餘作家、咖啡館掌柜、書店老闆、旅行者、在讀研究生等等。身份不停地轉變,就連他也難給自己一個準確的定位。

眼前這位扎著小辮子,戴著帽子,身材清瘦,五官分明,甚至有點像漫畫人物的男子就是劉二囍,第一眼看去藝術細胞亂竄,可他卻是一枚典型的理工男!

然而,他卻做足了所有文藝青年想做的事。2008年,劉二囍從華南理工大學最牛逼的王牌專業——建築學專業畢業,隨後他進入一家國企設計院工作,成了一名建築師。

從事建築工作後,二囍便參與了廣州大劇院的項目,這座「世界最壯觀劇院」、「世界十大歌劇院之一」,可是由建築界「女魔頭」扎哈·哈迪德設計的;之後二囍也獨立負責過建築項目,投過標也中過標,建築師的「基本動作」算是完成了。

廣州大劇院

自由不是你想做什麼就做什麼,而是你不想做什麼就不做什麼

「該做的,該體驗的都試過了,再做就是重複。」劉二囍認為,該來點別的動靜了。懷揣著一份不安的心,二囍開始「折騰」。5年前,二囍辭去羨煞旁人的設計院工作,但當時的他心裡清楚那是一份「客戶虐我千百遍,我待客戶如初戀」的工作。

於是他找到了人生的另一個喘息方式,開了人生第一家咖啡店。文青不都喜歡咖啡店嗎?

於是他開了一家以30年代的中國為主題的咖啡店,開業後三個月咖啡店就進入了正軌,每個月賺的錢比在設計院工作還高,二囍覺得想要的生活開始了。

「這家咖啡店是個開始,如果我沒有開第一家咖啡店,後面的事情我不敢做。」

隨著咖啡店越做越好,二囍的生活狀態也悠閒自若,完全過上文青的情調生活:養寵物、發呆看書、聽音樂、喝咖啡。面對這麼安逸的日子,他再一次選擇折騰。

不到一年,他又開了第二家咖啡店,第二家店也走上正軌之後,劉二囍做起「甩手掌柜」(編按:喻完全放手讓員工管事),然後又開始一個牛逼的決定,一個人去臺灣遊學。因為有本科建築專業的基礎,加上臺灣那時開始對大陸招生,二囍就報考了,並被臺灣的東海大學錄取,於是一個人來到臺灣開始遊學生活。

2013年8月20日,在臺灣的他迎來自己29歲生日,他說得在20歲的尾巴瘋狂一次,隨即決定來一次徒步環島旅行。

環島徒步,是一場旅行,更是一場修行。51天,整整1200公裡,看遍山河湖海、天空草木和無止境的公路,還有熱心善良的臺灣人民;晚上沒地方住就借宿小學或教堂,也接受過當地人的收留。

「旅行途中是會有很多變量的,但至少我帶著自己的目標,而不僅僅像其他遊客一樣體驗過就算了。」二囍如是說。

在臺灣完成徒步環島的創舉之後(第一個徒步環島的陸生),他還將環島經歷寫成書《陸人甲,路人乙》。一段陌生和未知的旅程,能帶給人認識世界和自己的機會,而二囍也從臺灣帶著不一樣的自己回來。

在徒步旅行路上感觸到的很多美好,讓他惦念不忘,他開始琢磨:自己也可以去收留很多漂泊的人,給他們的心帶去溫暖。愛有不同的表達方式,只要心存愛念,任何時候的任何舉動,都有可能影響和改變別人的人生。

生活不只是房子和車子,還有很多有意思和有意義的事

2014年回來以後,二囍創辦了廣州第一家不打烊的書店,名字叫「1200bookshop」。1200正是代表著「他在臺灣1200公裡徒步旅行的收穫」。


年輕是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成熟就是做自己應該做的事情

開這家書店時,二囍正好30歲;這就是他從年輕到成熟的決定。這家書店24小時營業不打烊,如他所說:白天是生意,晚上才是態度和溫情。

就像他在臺灣徒步環島旅行所感觸的那樣,他在書店裡收留過太多人,失戀的、失意的、失眠的、迷失方向的、短暫借地停留的..知道書店的人越來越多,也有人問他,「你這樣運作書店能盈利嗎?」

二囍回只要有這些人在,不打烊書店就有存在下去的理由。

二囍說:「巴黎的莎士比亞書店擺放的行軍床,在半個多世紀裡,已經免費留宿過數萬個文藝青年,這其中的一些人成了文豪名家。這是我們的一個榜樣。」

深夜裡,除了形形色色的軀殼在停留,不打烊書店還裝滿了很多有味的故事。這裡有80餘歲的老學霸,深夜在家無眠,不如到書店尋找年輕時的充實,連續幾個月都看得到他們的影子,也有流浪兒童,在書店裡一住就是大半年;還有和男朋友吵架她摔門而去,卻忽然發現整座城市沒有容身之所,半夜三點衝進來的失意女孩。有拖著行李箱第二天趕早班機的旅人、聽完演唱會錯過班車的學生、抑鬱失眠的人們。


而且,這是廣州第一家僱傭殘障人士的書店。

在二囍看來,開書店,不只是生意,更多的還是夢想與情懷,是能夠將自己在臺灣環島時,熱心人那種暖心幫助傳遞下去的一件有意思又有意義的事。

正因為這裡蘊藏著暖心的溫情,1200bookshop創辦僅一年,就被CNN評為「全球17家最酷的書店之一」。

不少人慕名而來,就連臺灣作家龍應臺也慕名至此。這裡原本是個車庫,經過二囍改造才變成了書店;書店裡的東西大部分也是收集的舊物,就連他都說自己是個收破爛的,但是舊物往往述說著歲月,蘊藏著生命和溫情。

一個老舊的光纜線圈,二囍將他改造成了一個360°的環形書架。一張年代久遠的老木床,改用成了書本的陳列臺。被遺棄的廢木窗,二囍把它們做成了一面復古牆。書店裡的每一個細小角落,都如此有歲月感和令人安心的溫暖。深夜在這裡讀書,肚子難免會餓,於是書店除了看書還有深夜食堂。

二囍的深夜食堂只賣水餃,在他看來水餃最能代表中國飲食文化,也寓意著睡覺不如來這裡吃一碗水餃。但是二囍的「喜喜水餃」,不是想吃就能吃。

吃之前你得先答題,譬如《餃子》這部作品是哪位作家寫的?5道試題你得答對至少3道才能下單。嘿嘿,要是你答不出來,先到外面的冰箱裡翻書找答案,書店裡的冰箱,可都藏著滿滿的精神食糧。在1200bookshop裡,想看書就看,坐哪看都行,累了可以在這裡躺下休息。餓了可以吃上一盤熱餃子,背包客可以在這裡免費住宿,心空了還可以聽別人講旅行路上的故事。

二囍的書店,就像浮躁社會裡珍貴的烏託邦,瀰漫著遺失許久的溫情,蘊藏著那一隅靜好時光。夜深了,有這樣一個地方,為一座城市點亮一盞深夜的燈,安放著許多不眠的心。真好。

如今二囍的不打烊書店已經開了多家分店,他繼續把臺灣環島旅行收穫的溫暖反哺給更多人。如他所說,年輕就應該冒險去做一些有意思又有意義的事。

人生只求安穩不行,年輕的時候折騰一下又何妨?

人生光有趣味不行,還要把溫暖傳遞給更多的人。

想了就去做,這才是你拒絕平庸的開始。

相關焦點

  • 日本全國TSUTAYA蔦屋書店點名:由「書店」邁入的「生活提案」
    據說「蔦屋」一名是沿用現在TSUTAYA的營運公司CCC社長增田宗昭祖父經營的茶屋的店名。也有一說是借用江戶時期書店「耕書堂」老闆蔦屋重三郎之名。▋代官山T-SITE:代官山的有型文青聚集地2011年代官山的T-SITE誕生後,更將「書香咖啡香」的概念推上一層樓。
  • 日本「誠品書店」進化版,讓你與想要的生活方式邂逅 建築
    眾所周知,臺灣誕生的誠品書店,是時尚閱讀的標誌,而日本也有這樣一間的書店——蔦屋(TSUTAYA)書店。它開業僅一年,就被美國娛樂網站Flavorwire評為全球最美20間書店之一。2016年5月16日,蔦屋書店的進化版:「枚方T-SITE」華麗地誕生了。
  • 北京胡同裡開了一家沒有書架和書櫃的「書店」
    你曾想過開一家書店嗎?開書店一直是未讀君的夢想。
  • 日本熊本最古老書店「長崎次郎書店與吃茶館」
    對愛書人來說,書店絕對是重要的指標之一,一間好的書店,足以代表著城市的靈魂,更別說是一間古老又美麗的書店。日本九州島的書店量相對於關東、關西,都是比較少的,但像在熊本的長崎次郎書店,這間九州島已經140年的書店,絕對值得一訪再訪。 如何前往熊本、長崎次郎書店
  • 茉莉——臺灣最用心的二手書店
    二手書店多賣一本書,森林就減少一棵砍伐的機會,製紙過程裡的排能增碳,也會少一些。在「茉莉」,每一本書收進來之後,同仁皆「慎重以待」,上架販賣至少三個月後,賣不掉,降價賣;三個月後,還賣不掉,再降價賣;再賣不掉,收起來。年底時配合特賣,「一本一元」,再賣一次。還是賣不掉,那就放在「愛心書櫃」,免費讓人取閱。如此這般,還是無法推銷出去,方才回收,送到紙廠,打造「再生紙」。
  • 誠品書店:被《時代》評選為亞洲最佳的書店
    《時代》雜誌亞洲版評選為「亞洲最佳書店」已經成為臺灣最重要的文化景點之一入選CNN評選的17家書店誠品書店1989年由臺北仁愛路圓環創辦第一家開始,本著人文、藝術、創意、生活的初衷,發展為今日以文化創意為核心的複合式經營模式。
  • MUJI這麼開書店,讓其他書店怎麼活!
    ——開書店!世界上第一家MUJI書店開在了日本福岡。踏進MUJI家書店,你一定會在最顯眼的位置看到他們家每天都會更新的「是日佳句」,MUJI式雜貨店的情懷就在這些細節上表露出來了。逛了一圈下來,你可以花100日元買杯咖啡,坐下來翻閱一下中意的書籍。
  • 風靡全球的日本「蔦屋書店」來了,就在杭州新地標天目裡!
    #全球最美書店之一##30+年歷史#、#全球1400+家分店##單店年入過億#、#日均人流量破萬#TA就是#北野武的最愛#坐落在杭州新地標「天目裡」~在日本圈粉大量年輕人,全球文藝青年心之所向的殿堂級實體書店——蔦屋書店終於在杭州開業了!
  • 「對開書店這件事,我已經快絕望了」|百家故事
    其實,除了讀者的支持,我們能盈利,最重要的原因是——第一,文創園免了我們的房租;第二,我們沒有僱人,財務支出中始終沒有我倆的工資。所以,離河書店所謂的「盈利」,僅僅是少算了很多書店必要的成本而已。剛開書店時心高氣傲,我們強調沒貼錢,拿七萬塊錢開的書店,然後就一直滾動下去。這是實情,但不是真相。
  • 中國書店簡史:從窮光蛋都在開書店,到書店開得像會所
    賣書方面,新式大型書店顯然也與傳統圖書行業大不相同,普遍不待見長期以來的行業銷量擔當——教輔類圖書,甚至有意排斥。不過,它們雖然不同於人們回憶中「在每一寸土地擺滿書架」的老式書店,但在中國近代以來的書店史上,多數時候書店都不完全是靠賣書生存的。中國近代書業的崛起,與今天飽受嫌棄的教輔類圖書有很大關係。
  • 臺灣最大書店: 誠品還要關幾家?傳統書店將成臺灣稀有風景..
    圖為即將成為24小時書店的誠品信義店而親子天下副總經理林彥傑也於臉書貼文分析,誠品佔出版社業績約15%至30%,今年上半年關閉的6家誠品門市約佔誠品15%至25%的業績,對出版社最直接的影響就是每月業績的4%至8%。不見的業績也很難從其他分店或其他通路補回,更將影響到新書發行量。
  • 說品牌 | 英國 Waterstones ,書店界的「不死」傳奇
    交談過後,面帶微笑地將他引導到右側一列書架前:「從這裡開始吧!」他禮貌說謝謝,瞅了書名一眼,知道自己今天哪兒也去不了了。本篇目錄01 有家書店叫 Waterstones ?科技革新卻在挑戰這個空間:以亞馬遜為首的電子商店用低價拉攏訪客,若干年後 Kindle 橫空出世……現實不斷佐證著悲傷的預想:街道上的書店,接二連三消失了。然而,全球書店危機並非故事的全部:2011 年,英格蘭島上一家書店完成了歷史上第三次轉賣重組,在正確的治療方案下,它開始復原並重煥新生。
  • 七家獨立書店引路,走入臺灣萬千世界
    他做資源回收時發現二手書價值,開書店後,將心比心身心障礙者找不易找工作,長期透過社福機構媒合聘請身心障礙員工。書店幾經虧損、倒閉、搬遷,他仍堅持這個信念。【新北】無論如河無論你盼的是熱烈擁抱或不被打擾的自在,都能在這裡找到屬於自己的療愈時刻。這間解憂書店由4位「書店女工」秀眉、阿勇、雅鈴、小綠一起經營。
  • 臺北唯一能見森林的書店——「森大青鳥」
    座落捷運大安森林公園站的「森大青鳥」即日起試營運,除了室內有綠意點綴,更是全臺北唯一能看見森林的書店!在閱讀的同時,眺望這這片城市綠洲,便能放慢步調感受土地的美好。由勤美璞真文化藝術基金會、青鳥文化製作合作,把原址為「真書軒」作改造,以自然書店為主要定位、朝向一家充滿綠意、生態與自然的理想書店前進。
  • 「全球設計最美書店」蔦屋書店,終於要來中國了!
    作為傳統書店轉型典範  日本知名的連鎖書店「蔦屋書店」  被譽為「全球最美書店」之一  還有網友點評為「一家可以過夜的書店」  近幾年在日本、臺灣和中國大陸可謂瘋狂刷屏  說它是網紅書店一點也不過分!
  • 【聚焦】誠品書店開超市了!
    flavor Marché」開在書店3樓,面積約300㎡,營業至晚上12點,是信義區營業時間最長的超市,順利晉升信義商圈最便利的生鮮市集。製作食材地圖,讓讀者能跟著24節氣「呷對時」在市集裡,書店還開闢了「臺灣食材地圖」專區,讓讀者可以跟著24節氣吃對食物(臺語
  • 臺灣敦南誠品書店關門 曾被選為「全球最酷書店」
    原標題:臺北敦南誠品書店關門 曾被美媒評選為「全球最酷書店」「敦南誠品,再見!」5月31日是臺北文化地標、敦南誠品書店閉幕的日子,這讓島內民眾不勝唏噓。臺北東區地標誠品敦南店自1989年起在仁愛圓環地下一樓的書店開始,1999年打開了臺北24小時閱讀的首頁。它曾被美國CNN評選為「全球最酷書店」、被《時代》雜誌評選為「亞洲最佳書店」等,以24小時營業、讀者可席地而坐自在看書為一大特色。如今這家陪伴了臺灣人31年的書店到了說再見的時候了,5月31日一大早,店外就排起長龍。
  • 松煙誠品把書店變成一座「字體廟宇」
    justfont以「文字瘋臺味」為主題,把誠品生活松煙店打造成了一座「字體廟宇」,從B1美食街到3樓誠品書店,每一層都能看到迷人的臺味字體設計,展期就到9月15日!B1最好吃的字體,最熟悉的陌生人:劉體楷書臺灣街道上不少的小吃攤,是品嘗臺灣字體美學的必去之處;而在不少的小吃灘招牌字體中,「劉體楷書」可說是臺灣街景中最熟悉的陌生人。「劉體楷書」見字即見美味飄香,是一款常見於餐廳、夜市、小吃灘,令人食指大動的字體。
  • 臺灣唯一一家24小時營業的「敦南誠品」要關門了,你趕快去看看它!
    因為這是我最喜歡的一家誠品。敦南誠品是臺北第一家誠品書店是臺灣唯一一家24小時營業的誠品是臺北最大的誠品書店之一是大家公認的臺北文化地標曾被CNN評為「最酷書店」但是,這家美麗的書店要關門了因為這裡要改建成一棟高樓酒店你們去臺灣的時候,一定要去看看
  • 如有天堂,一定是這些書店的模樣
    與改建自歌劇院或者教堂的輝煌建築不同,萊羅書店生來就是一家書店。幾年後,Craig 在巴黎的酒友——作家 Jeremy Mercer 將亞特蘭蒂斯書店寫成他最愛的一家書店,並發布到了網上,由此亞特蘭蒂斯書店被全世界的人們追捧,並被賦予各種頭銜:「全球十佳書店」「世界上最美的書店」「世界上最浪漫的書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