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智慧:論語裡的處世哲學

2021-01-08 明月國學

論語裡記載了這樣一個小片段:孔子的學生子張想到社會上去擔任官職,因此請教孔子怎樣才能做好。孔子給子張的建議是「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餘,則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大致的意思就是:多聽,聽不懂的地方可以先放下,說話時就算你胸有成竹也請謹慎,這樣就少了埋怨;多觀察,看不懂可以放一放,做事情就算你有把握也要謹慎,這樣就少了後悔。你能做到 這 些 方面,官自然能做得好!

讀《論語》的過程總是能使人驚訝,因為我 們 發 現2 0 0 0 多年前哲學家總結出的觀點直到今天仍然具有極高的借鑑價值和 普 遍 意義。孔子給子 張 的 建議,換句話說就是「職場 基 本 原則 」, 難 道不是嗎?一個人想在職場上獲得成功或機會,要遵循兩個基本原則:一是善於傾聽,二是善於觀察,與別人有不同的意見和理解,可以先放一放,求同存異,說話與做事就算我們有把握、有自信,也同樣要謙虛謹慎,不要咄咄逼人,居高臨下,這樣就減少了衝突和埋怨。《論語》是哲學著作,但與市面上層出不窮的教人如何為人處事的書籍文章相比,《論語》反而樸素的像「大白話」,或許真正的哲學即是如此。作為職場中人,當我們諳熟管理學的各種工具和專業理論之後,回過頭來研習一下《論語》這樣的樸素哲學,則有助於我們從「有效」向「成功」進步。

《論語》還記錄了一段孔子學生子遊的話:「事君數,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對於這段話的理解,現代人有不同的解釋,有學者認為這段話的意思是:如果整天圍著君主,表示你的親近和歸依,那麼離被羞辱就不遠了!如果整天同朋友待在一起,表示親密無間的關係,那麼離關係疏遠也就不遠了!也有學者認為這段話的意思是:向君主諫言,如果說了很多次都沒有被接受的話,就不要再說了,說不定會受到羞辱!向朋友提建議,規勸朋友,如果說了很多次都沒有接受,也不要再提了,否則會造成關係疏遠。其實不論哪一種解釋,都反映了《論語》處世哲學提倡人與人之間相處要有「度」。第一種解釋給我們的啟示是在職場和生活中,如果我們與上司、同事或朋友走得很近,無論你是不是刻意做出的,都因此而存在著關係被破壞的「風險」,所以人與人交往要本著適度「你來我往」,否則將帶來適得其反,反目成仇的結果。

第二種解釋給出的則是提建議、提要求,事不過三,如果對方不接受或有不同的觀點,那麼就不要繼續強迫對方接受了,否則與對方之間的關係必然會被破壞!從另一個角度想想,與上司、同事和朋友相處是這樣,那麼親人之間相處是不是也要適度呢?答案是

肯定的!我個人最欣賞的是「大愛無聲」。親人之間包括夫妻、子女、兄弟姐妹等,如果以「愛」為藉口而過度的施予或索取,以「愛」的名義幹涉別人的生活,那麼親人之間的良好關係被破壞也就不遠了!再親密的關係也要允許對方有一個屬於自己的空間,要尊重對方選擇的權力。

相關焦點

  • 為啥還要讀《論語》?成都簇錦街道邀陳嶽叔叔講授國學經典
    「這個時代為什麼還要讀《論語》?」8月13日,成都知名節目主持人、國學啟蒙推廣人、成都市國學推廣公益大使陳嶽叔叔在大合倉商圈黨群服務中心,圍繞這一主題展開了一場經典國學專題講座。活動現場,陳嶽結合當下繁忙緊張的學習、工作社會現狀與社會心理,深度講解了國學數千年來對中國人思維方式、行為方式、生活方式、生產方式的影響,總結了國學作為中華民族核心的價值理念和追求在新時代下的現實意義與生機,倡導大家多讀經典書籍、品味國學智慧,在《論語》中學習「萬世師表」孔子為人處世的智慧,在中華傳統文化的滋養中成長、健全人格、陶冶情操。
  • 哲學隨筆著作《走近孔子》出版 作者:非符號化解讀
    《走近孔子》是一部力圖將歷史與當代現實接軌,系統解讀和還原孔子思想的哲學隨筆著作。本書是對學術性作品的通俗性寫作,通過結合現實生活中的大量實例,旁徵博引、反覆論證,文風樸實生動。作者對承載孔子儒學思想的《論語》等著作進行深入探索,從一般道理進入到智慧層面,描述了孔子思想中最為務實的處世奧秘,創造性地挖掘其中所蘊含的人生價值、生活哲理和倫理道德。
  • 《論語》九大處世名句,都是做人的道理!
    《論語》中記載著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匯聚古人智慧的名著。《論語》與《大學》《中庸》《孟子》《詩經》《尚書》《禮記》《易經》《春秋》並稱「四書五經」。一、飽食終日,無所用心。出自《論語·陽貨》。整天吃飽飯,什麼事也不想,也不做。
  • ...公安局】全民學國學 國學經典入機關│ 國學經典勵志名言100句...
    為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一步增強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按照縣委、縣政府《關於在全縣開展「全民學國學」活動的實施方案》的通知精神,縣局成立「全民學國學」、「國學經典進機關」學習推進領導小組,召開專題會議,制定了「全民學國學」學習計劃和學習內容,進行集中學習、日常學習、周交流和月評比等學習方式
  • 凡夫俗子讀國學之論語篇——《論語》是一本越讀越厚的書
    於是,閱讀量加上經歷與思考就有了這些關於《論語》的釋讀與感悟。《論語》成篇一定不是隨意的,不管輯《論語》的人是誰或者誰們,他或他們都一定是真正理解了夫子思想的精髓!《論語》立體的刻畫了一個人,說得再具體些就是它用語言記錄了一個人的行為,有著這樣行為的這個人成為「萬世師表」一直「譬如北辰」般地被人仰望!
  • 100條古代國學智慧經典語句,有譯文,適合講話致辭經驗交流發言
    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國學是國粹,是古人智慧的結晶。國學的文化底蘊、哲學思辨、文明傳承,都是現代人為之自豪的。作為文秘工作者,代領導立言,適時地在講話、致辭、經驗交流、表態發言中引經據典,也是可以的。以下經典句子分享給大家:1.
  • 對話孔子|如何用哲學方式去思考和閱讀《論語》?
    如果我們要談《論語》哲學(或《論語》裡的孔子哲學),我們最好能先確定:《論語》是一部哲學文獻。但怎樣才算哲學文獻?我的興趣在中國哲學,尤覺得這問題不易回答。「中國哲學」作為一門現代學科,實際上只有一百年多一點的歷史。古代無「哲學」一詞,自然就沒有「自覺地將某些文獻歸類為哲學文獻」或「自覺地為哲學文獻訂立標準」的長期實踐和思考。
  • 【磁縣公安】全民學國學 國學經典入機關│ 國學經典勵志名言100句...
    為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一步增強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按照縣委、縣政府《關於在全縣開展「全民學國學」活動的實施方案》的通知精神,縣局成立「全民學國學」、「國學經典進機關」學習推進領導小組,召開專題會議,制定學習計劃和內容。
  • 有寓意的國學經典名字:300個文雅秀氣、歷久彌新的寶寶名字
    孔子是《論語》描述的中心,《文心雕龍》對孔子有「夫子風採,溢于格言」的極高評價,品讀國學經典,我們學到的不僅是書中的知識,還有背後聖人的修養與品質。讀《論語》,我們看到孔子的風採;讀《孟子》,我們學習了孟子的思想;讀《道德經》,我們領悟了老子的智慧......國學經典裡藏著處世智慧和人生哲理,多讀多思對我們大有助益。家長朋友們如果想給寶寶取一個有寓意、有哲理的名字,不妨試著參考一些國學經典,為寶寶取一個文雅秀氣、歷久彌新的好名字。
  • 《論語》經典名句,品讀智慧人生
    《論語》作為記載孔子思想和言行最具權威性的一部著作,也是作為儒家思想和儒家學派的奠基之作。孔子的思想影響了中國古代的政治文化、禮樂文化、制度文化、倫理道德、思維方式、價值觀念、風俗習慣等眾多方面,其儒家思想廣大而精微,既有崇高的理想價值,又有切實的民生意義,是中國古代思想的精華結晶。1.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 《易經》的處世智慧
    關注國學精粹與生活藝術傳統文化美刊《易經》究竟是什麼?
  • 一個人的處世態度,藏在他讀的書裡.
    註:面對著越來越碎片化的閱讀,非主流的句子,心靈雞湯式的道理,有營養的話越來越少,我們生來應有的語言美感正在漸漸消失,正需要這樣一套來自古人處世智慧的枕邊書,良言趣語安撫浮躁的心。它們都是小品文集,明清文人們將自己的所感、所悟、所行,與朋友的交談探討,以及對世事典故的評說、立意等都記錄成書,涵蓋了修身、處世、待人、接物、交友、求學、治家等多個方面的內容,是每個人成長過程中必讀的國學經典。
  • 45個國學經典裡霸氣側漏的男孩名,個個淡泊明達,智慧瀟灑!
    故而,今天起名網就跟大家分享一些出自國學經典裡霸氣側漏的男孩名,真的是,個個名字都有淡泊明達的品質和智慧瀟灑的生活態度。亦言——言而當,知也;默而當,亦知也「亦言」這個名字不僅優美動聽,而且其是出自《荀子·非十二子》中,講述的是,高情商的人是如何為人處世的,並且,這句話的意思是,說話說的得當,是明理和智慧的表現;不該說話的時候能沉默的得當,也是明理和智慧的表現
  • 當你熬不下去,還在低谷掙扎時,不妨學學猶太人的處世哲學
    成年人的崩潰就在一瞬間,有人在職場上面臨著工作的壓力,有人在生活裡苦惱著柴米油鹽。當遇到人生最難熬的時候,當受到重創時,很多人就會選擇放棄。我們都知道成年人的世界裡,沒有容易二字。當你處在崩潰的邊緣時,不妨學一學猶太人的處世哲學。猶太民族不僅是一個最擅長在逆境中生存的民族。而且還是世界最會賺錢的族群,愛因斯坦曾說:「人類的智慧在猶太人的腦袋裡,猶太人的智慧在《塔木德》裡。
  • 《鬼谷子》做人大智慧:4句為人處世的制勝名言
    就是這樣一位擁有通天徹地智慧的先賢,早早已洞察了人性中的罪惡,以及為人處世方面的哲學。要是依照鬼谷子的觀念,認為人活一世、草木一秋,絕對不能渾渾噩噩的得過且過。《論語·子路》有云:「不得中行而與之,必也狂狷乎。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也。」歸根結底也是君子有所為也有所不為,我相信大家都了解君子的品德非常崇高,因此 他們肯定不可能做那些有悖道德的事情。
  • 想入門中國哲學,這7本書閉眼入!
    《老子的智慧(紀念典藏版)》推薦指數:⭐️⭐️⭐️⭐️⭐️推薦理由:在儒家之外,老子和莊子另闢了一條更寬廣的路,帶來一種更超越的人生智慧。學貫中西的國學大師林語堂,於風趣中見睿智,前所未有地「以莊解老」,將老莊思想的獨特魅力娓娓道來;拋開煩瑣的訓詁考辨,用人生的閱歷、生命的覺悟去品味老莊哲學,將那原本生澀難解的文字賦予血肉,給予全新的靈魂。作者介紹:林語堂(1895—1976),一代國學大師,曾多次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提名的中國作家。
  • 劉孝聽:誦讀國學經典的八大好處
    我讀了《孟子》就認識了很多的字,並知道了中國人的思維方式,知道這個中國人的哲學。」從胡適到楊振寧,他們都是從讀經典開始學會識字,學會道理,學會知識。四、夯實文化功底國學經典是經過悠久歷史沉澱下來的最重要、最有價值的文化精髓。學生們誦讀了這些經典,可以系統地學習和掌握中華民族的歷史、哲學、道德、人生和文學等知識,增強學生的文化底蘊,打下良好的文化功底。
  • 萬千父母都稱讚的《論語》教本,這本書讓孩子比你更懂論語!
    ○ 日本孩子到了三歲,就必須要學習《論語》;美國也把論語譯成多個少兒版本,讓孩子一讀世界思想家之首的風採。由此可見,《論語》早已成為全中國、乃至世界的父母培養孩子的重要讀本。但現今,市面的《論語》版本層出不窮,很多家長選書時難免會眼花繚亂,就算一本有著白話翻譯的《論語》,孩子也未必能看的明白。既然如此,那我們應該如何挑選課本,更好地引導孩子們學習《論語》呢?
  • 謙卦,處世的哲學
    謙卦的總結:           謙卑是一種智慧,是一種行為,是一種態度,謙卦說出了 「謙虛」 的必要性,也說出了 「謙虛」 要視情況而定。        一開始,謙卦就指出,我們在心態上,要懂得謙虛,這是會 「做人」 的前提。
  • 《論語》16則,孔子的為政觀和禮樂觀,修身處世的法則
    論語5、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釋義:(要了解一個人),應看他所做過的事,觀察他做事的原因,考察他安的是什麼心,那麼,這個人還能隱藏什麼呢?怎樣能隱藏得了呢?論語9、由,誨汝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釋義:子路啊,我教你的學問,你明白了嗎?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就是智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