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斐爾最後的肖像畫

2021-02-18 海霞藝術講座

拉斐爾1506年自畫像 烏菲茲美術館

拉斐爾的作品數量之多、質量之高是後人公認的,我等平庸小輩只能是高山仰止、目不暇接。他短短的37年人生是濃縮的歲月精華,一分一秒都未曾虛度!正如同時代的人已認定拉斐爾是人間 Divin,天神化身!他筆下人物的優美和諧,只有天上的神靈相助,才能達到如此完美的地步!

他的每一幅作品幾乎都達到了高度的平衡、和諧與高雅,每一幅都值得細細欣賞品味。正如後代的哲學家伏爾泰所說的: 「讀多少藝術的書,都不如看一幅拉斐爾的畫。」

這句話令我汗顏。寫拉斐爾的作品,千萬不敢貪多,太多的文字都是多餘!這是我告誡自己的,每次只挑出一個小小主題或視角,已經有挖掘不盡的內容。

我們來欣賞一下他最後階段的三幅代表作。我挑選這個角度寫,也是因為這三幅中有兩幅是收藏在我熟悉的羅浮宮:《巴爾達薩·卡斯蒂格裡奧》與《和一個朋友的自畫像》。

左:《和一個朋友的自畫像》

右:《巴爾達薩·卡斯蒂格裡奧》

還有那幅收藏在佛羅倫斯碧提宮的《披紗巾的少女》。

這三幅是他成熟時期的作品。無論從人物的神態、心理捕捉,衣著的材質與外觀,還是畫面的空間感和體積感,都已達到了一個完美狀態。


拉斐爾《披頭紗的少女》1516年 佛羅倫斯 碧提宮

請看這位披著亞麻頭紗的女子,她好像是從幽暗的背景裡浮現出來,略含笑意地靜靜地望著我們。她的神態那麼純潔美好,在明暗陰影的襯託下,尤其顯得肌膚細膩、五官突出、輪廓精雕細琢。

有人說這位披頭紗的姑娘是拉斐爾生前最愛的那個麵包師的女兒,但你仔細看,他筆下的完美女性在現實中是找不到具體對應的模特兒的,他看過了很多美麗的女子,綜合了很多美麗女性的特徵,創造出了他獨有的理想化的女性。

這幅畫上,拉斐爾對衣料質地、光澤的表現已登峰造極。女子頭上流暢地披瀉而下的頭巾一看就是當時義大利優質的亞麻布料,柔軟又有一定分量。女子的白緞軟襯衣與織錦緞的外袍光澤閃爍、精緻華美。寬大的衣袖褶皺漣漪般的起伏,金色襯裡和鑲邊加強了衣料的厚重感和華貴感。

女子黑色的秀髮梳得服服帖帖,一綹不易察覺的髮絲從鬢角垂下。她頭髮上別著一枚珍珠掛墜,映襯著烏髮格外顯得晶瑩雅致。女子佩戴的裝飾品不多,一串項鍊跟衣物的色調非常相稱。整個畫面柔和高雅,色調和諧,給人簡潔明了、極具視覺衝擊力的感覺。

年輕的女子纖長的手指按在胸前,好像在努力按捺住她砰砰的心跳。她一言不發地淺笑盈盈地望著觀眾。

成熟時期的拉斐爾已拋棄了早期將人物置於一片自然風光背景前的畫法。北方畫派與老師佩魯吉諾的影響已遠去,他已完全有信心用中性的深色背景來突出烘託人物,高超的色彩、衣料的褶皺、明暗陰影和光線的運用已經打造出一個立體的、真實可信的景深空間。

拉斐爾《Agnolo Doni 夫婦》1506-1507 佛羅倫斯碧提宮

收藏在羅浮宮的那兩幅肖像都是男性人物。

《巴爾達薩·卡斯蒂格裡奧》描繪的是拉斐爾的好友,文藝復興時期著名的外交官、學者作家Baldassare Castiglione。

拉斐爾《Baldassare Castiglione》1514-1515年 羅浮宮

這位受過良好教養的人文學者神態自然、溫文爾雅地望著我們。他只比拉斐爾年長五歲,絡腮鬍須將他襯託得更莊重老成。

沒有比這幅肖像畫更能體現拉斐爾對人文精神的體會理解了。他只用了黑、白、灰三種柔和的顏色來表現這位擅用頭腦思考的學者外交官,優雅的黑帽和胸前的一抹白襯衣將他沉穩睿智的臉部烘託了出來,藍色的眼珠清澈有神地望著觀眾。

背景又是中性的棕褐色,用陰影表現出了人物的飽滿立體感。

這位外交官在教皇萊昂十世時被烏爾班公爵派到羅馬當大使,也是這個時候他結識了年輕富有才華的拉斐爾。兩人惺惺相惜,一段友誼佳話。

這位外交官比拉斐爾多活了九年,他遊走全歐洲,在當時複雜的政治環境中出使多國,遊說斡旋。他深諳歐洲宮廷的相處之道,去世前一年,他用義大利文發表了著名的《廷臣論》一書,通過富有哲理的對話,來闡述一名有道德修養的貴族應該如何服務於宮廷,這本書從1537年起被譯成法語、西班牙語、德語、英語、拉丁文,在歐洲各國風靡一時。

《Le Courtisan》1537年法文版 法國國家圖書館

這幅肖像完美表現了文藝復興時代一個獨立思考的人文學者的精神面貌,被公認是拉斐爾肖像中的巔峰之作。這幅畫被後代很多著名畫家如魯本斯、倫勃朗所模仿。

倫勃朗《34歲自畫像》1640年 倫敦國家美術館

這是倫勃朗34歲時的自畫像,很顯然,一百多年後的他從拉斐爾的這幅肖像中吸收了很多。

我們再來看看拉斐爾與一位朋友的「合影」雙肖像。

拉斐爾《與一位朋友的自畫像》1518-1519年 羅浮宮

這幅畫更是用最樸素的黑白兩色描繪出了兩人的親密無間和相互信任。站在後面的是老師拉斐爾,他35歲左右,已不再是另一幅年輕時自畫像裡懵懂做夢的樣子。

一位觀眾在烏菲茲美術館凝視他1506年的自畫像

他自信溫和的眼睛直視前方,將左手搭在朋友的肩膀上。前面的這位,一般我們認為是拉斐爾最信任的助手和朋友Giulio Romano ,他好像正回頭跟老師說著什麼,要指給老師看什麼,可是老師連眼睛都不眨一下,催他快坐好!看鏡頭了!

拉斐爾用短縮法將Giulio Romano充滿動感的手一瞬間定格。也正是這隻手給了畫面真實可信的透視深度。

白色的襯衣領子和衣袖打破了黑色的單調沉悶,襯託出人物的神態和心理活動。不愧是拉斐爾最後時期手到擒來的人物肖像傑作。

拉斐爾厲害的地方是他從來不用力過猛,好像都是輕輕鬆鬆、毫不刻意地地去捕捉住人物的神態、動作和內心。不要以為他不需要用功,所有的傑作都建立在他銳利的觀察,擅於抓住人物特徵,同時基本功又格外紮實的基礎之上。他學習別家之長處、又能融會貫通轉化成為他自己的東西,這點能力無人能比擬。

他最後的肖像畫很多人都喜歡提起《年輕的女子》或被稱為《弗納利娜》的,即他的情人,那個美麗的麵包商的女兒。

拉斐爾《La Fornarina》1518-1519年 

羅馬 Palais Barberini 

我個人不太喜歡畫中人,微微暴突的大眼睛和略帶狡黠的神情,相比美麗純潔的《披頭紗的女子》,這個女性略帶肉慾。拉斐爾愛得熾烈,他將自己的籤名嵌在姑娘左上臂裝飾的臂環上。離開家鄉多少年,他的籤名仍是「烏爾比諾的拉斐爾」。

我更喜歡也屬於拉斐爾晚期的一個年輕人的頭像,今日保存在西班牙馬德裡提森博物館的。

拉斐爾《年輕人肖像》1518-1519年 馬德裡 提森博物館

年輕人的頭微微轉向觀眾,他撲閃著明亮褐色的大眼睛,一點兒不設防的望著我們,稚氣未脫的臉上似乎還有一層小絨毛。他緊抿著嘴唇,下巴上有個淺淺的小窩兒,濃密的捲髮遮蓋了耳朵。

拉斐爾在這裡表現的是青春、不諳世事、心地單純。

我永遠記住了這個年輕的眼神。

 

海霞寫於2020年5月25日巴黎

繼續宅家,藝術給我想像和翅膀。

最後插播廣告,推薦我和巴黎看法View團隊用近一年時間精心製作的23集文藝復興實景拍攝視頻。一年當中,我們的足跡踏遍了盧瓦河谷的眾多城堡和巴黎的博物館,我有幸擔任主講嘉賓,為大家呈現上一個原汁原味的法式文藝復興。歡迎大家支持購買,目前早鳥價23集只需78元!

六一兒童節即將到來,為答謝廣大朋友們,凡在2020年5月1日-6月7日購買視頻的,可獲得30元優惠券,請在5月29日-6月7日之間使用,可用於購買另一份「文藝•復興」視頻或「法式藝生活」視頻贈送周圍的大小朋友。

大人熱愛文化藝術,帶動孩子向陽生長!生活的道路上,美育不可或缺。

 

長按掃碼購買

開啟 法式「文藝•復興」之旅

 閱讀視頻推廣文,了解更多詳情 :

法式「文藝•復興」之旅,正式開啟!

「文藝•復興」通識視頻課 正式上線!

閱讀海霞的文章,領略其風格 :

藝術史中的復活與重生

拉斐爾的聖母頌

拉斐爾《園丁聖母》重現羅浮宮

羅浮宮講述王室珠寶之謎

相關焦點

  • 中篇:古典肖像畫的理想性
    佛羅倫斯文藝復興早期的肖像,大體是客觀的,平面的,視窗結構的,注重線描和觸覺性,佛羅倫斯時期拉斐爾的肖像,也流露出早期風格平面,靜止,清晰,單純的風格。羅馬為他提供了一次挑戰自我的機會,讓他有望來到當時藝術的發展中心,將肖像畫推向新的發展。
  • 冬至的暖意—拉斐爾詠嘆調拉斐爾詠嘆調
    在2020這個不凡之年的冬天,中華世紀壇藝術館舉辦的展覽「拉斐爾的藝術:不可能的相遇」帶您回望500年前拉斐爾所處時代的藝術生態,了解拉斐爾的藝術成就,感知義大利文藝復興的精髓。拉斐爾的作品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最珍貴的人文遺產之一。展覽「拉斐爾的藝術:不可能的相遇」從藝術性、學術性、普及性、數位化的策展角度,重新構建大師拉斐爾的巨匠之路。
  • 拉斐爾自畫像給自己「整鼻」?3D技術還原真實樣貌
    拉斐爾自畫像給自己「整鼻」?   日前,義大利研究人員對「文藝復興三傑」之一、義大利著名畫家拉斐爾的面部進行了
  • 賞:義大利畫家拉斐爾作品
    拉斐爾更著意於挖掘這位真實人物深沉、善良、智慧的內在氣質,作為外交家、政治家、作家和學者的伯爵的形象,在畫家的筆下得到活靈活現的表現。作品採用三角形構圖,使畫面沉穩和莊重,這與人物身分,修養和心態十分吻合。拉斐爾的《卡斯蒂廖內·巴爾達薩雷伯爵像》這幅肖像畫,可以說是歷代肖像畫中經典之經典。畫中這個男人坐在我們面前,看起來冷靜可靠。
  • 【NO.150】趣讀拉斐爾:優雅的天才
    是的,右圖是拉斐爾的作品,也是憑藉這幅超越老師的作品,讓拉斐爾少年成名,得到貴族們親睞,成為炙手可熱的肖像畫家。這幅畫雖然很早期,但風格鮮明地確立了拉斐爾的特點:和諧。拉斐爾的畫用色和諧、構圖和諧、人物和諧,畫面洋溢著寧靜幸福的光芒,在技法上中和了達·文西的理性冷靜和米開朗基羅的激情誇張。
  • Inside Museums:追尋拉斐爾的藝術人生(二)
    此後,隨著16世紀印刷術的運用,文藝復興思想傳遍歐洲,其星星之火在巔峰後的數個世紀後依然給人鼓舞,科學、理性、人文成為人類憧憬未來的因素,特別是在特殊的時期……拉斐爾從佩魯賈去了錫耶納,然後去了文藝復興時期的中心佛羅倫斯。1504年秋天,拉斐爾到達佛羅倫斯。瓦薩裡寫到,拉斐爾到達佛羅倫斯後, 「對這座城市的喜悅不亞於那裡的藝術品,他認為這是神聖之地,決定住一段時間。」
  • 拉斐爾的容顏之謎
    拉斐爾《自畫像》拉斐爾舉世著名的自畫像,真的是在忠實描繪他自己的容顏嗎?
  • 繪畫 | 拉斐爾《雅典學院》之七
    拉斐爾比米開朗基羅小八歲,卻比米開朗基羅早逝世四十多年,是相當短命的藝術家。1542年,米開朗基羅在給一位紅衣主教的信中,表達了對拉斐爾這位年輕對手的不屑和厭惡:「我和教宗儒略關係惡化要部分歸咎於布拉曼特和烏爾比諾的拉斐爾……他們想要趕我走。拉斐爾當然有這本事。他在藝術上的所有知識都是從我這兒學到的。」拉斐爾向達·文西和米開朗基羅學習是不爭的事實。
  • 「拉斐爾藝術—不可能的相遇」參觀記
    這是我在梵蒂岡看到的拉斐爾生平最後一件作品《基督變容》,他只完成了部分畫作就去世了,時年37歲。畫作的其餘部分是由他的學生完成的,這次展覽的最後一幅作品就是這張這幅是拉斐爾為波隆那大教堂繪製的「聖女」肖像畫。聖茜西莉亞是波隆那一位虔誠基督教少女,堅決抗婚,立志在家裡建造祈禱室,以求終身貞潔。傳說她祈禱時,能聽到天國的聖樂,因而被傳為聖跡。畫面分為三大部分,最上層是雲層區天使們和聲聖樂。中間的人物是聖女聖茜西利亞和四個耶穌信徒。下層則是零亂不全的樂器。作品的中心思想是對純潔的頌揚,是通過主要人物和兩邊的人物來表現的
  • 拉斐爾經典作品欣賞
    當拉斐爾模仿師傅的風格獲得極大聲譽之際,教皇庇護二世將錫耶納大教堂藏經樓的裝飾工作委託給了平圖裡喬。平圖裡喬便攜同拉斐爾來到錫耶納,拉斐爾在這裡為該工程畫了一些草圖。不過因為拉斐爾聽到錫耶納許多畫家對達·文西和米開朗基羅在佛羅倫斯製作的畫作讚不絕口,便在工程尚未完工時就去了佛羅倫斯 。1504年到達佛羅倫斯後,拉斐爾與裡多爾佛·吉蘭達約、亞里斯多德·達·聖加羅等年輕畫家建立了友誼,尤其是塔德奧·塔德伊經常邀請拉斐爾去自己家裡吃飯。拉斐爾為了回報他,便為他畫了兩幅畫,這些畫呈一種過渡型風格,介於早期的佩魯吉諾技法與他後來學會的另一種技法之間。』
  • 拉斐爾傳世經典高清全集
    平圖裡喬便攜同拉斐爾來到錫耶納,拉斐爾在這裡為該工程畫了一些草圖。不過因為拉斐爾聽到錫耶納許多畫家對達·文西和米開朗基羅在佛羅倫斯製作的畫作讚不絕口,便在工程尚未完工時就去了佛羅倫斯 。1504年到達佛羅倫斯後,拉斐爾與裡多爾佛·吉蘭達約、亞里斯多德·達·聖加羅等年輕畫家建立了友誼,尤其是塔德奧·塔德伊經常邀請拉斐爾去自己家裡吃飯。
  • 拉斐爾:集美貌與才華於一身,37歲留下了300多幅傳世作品
    佩魯吉諾肖像在佩魯吉諾的門下,拉斐爾再次展現了強大的學習能力,他和老師畫的幾乎一摸一樣,連自己人都難辨真偽。當時,佩魯吉諾剛開始描繪「聖母的婚禮」主題,少年拉斐爾也投身於這一主題的練習中。但拉斐爾在畫面中呈現出更優秀的空間感,突出了自己的繪畫風格;而老師描繪的橫向簷壁以及人物的展現方式略顯生硬。聖母的婚禮。
  • 達·文西油畫《蒙娜麗莎》,世界享有盛譽的肖像畫傑作
    現代學者稱他為「文藝復興時期最完美的代表」,是人類歷史上絕無僅有的全才,與拉斐爾和米開朗基羅並稱「文藝復興三傑」。達·文西一生在繪畫上孜孜追求,為我們留下許多名垂千古的傑作,其最大的成就是繪畫,他的傑作《蒙娜麗莎》和《最後的晚餐》等作品,體現了他精湛的藝術造詣。達·文西思想深邃,學識淵博、擅長繪畫、雕刻、發明、建築,通曉數學、生物學、物理學、天文學、地質學等學科。
  • 拉斐爾的《雅典學派》,只看裡面都有誰就太枯燥了
    文明沉澱內涵,知識點亮靈感借著上期介紹拉斐爾《阿爾巴的聖母》的餘熱,今天再一起欣賞一下拉斐爾最著名的壁畫《雅典學派》(school
  • 12數字拉斐爾:拉斐爾自畫像
    今天我們講一幅拉斐爾畫的自畫像,這個自畫像非常的有名。拉斐爾以3/4的側臉面向觀眾,他的穿著非常的樸實,穿著黑色的衣服,戴著黑色的帽子。在這張畫當中有一個小細節,很少有人注意到,在拉斐爾的右眼的眼皮子上面,有一個小水珠,拉斐爾為什麼會畫小水珠呢?
  • 人物丨拉斐爾:集美貌與才華於一身,37歲留下了300多幅傳世作品
    佩魯吉諾肖像在佩魯吉諾的門下,拉斐爾再次展現了強大的學習能力,他和老師畫的幾乎一摸一樣,連自己人都難辨真偽。當時,佩魯吉諾剛開始描繪「聖母的婚禮」主題,少年拉斐爾也投身於這一主題的練習中。但拉斐爾在畫面中呈現出更優秀的空間感,突出了自己的繪畫風格;而老師描繪的橫向簷壁以及人物的展現方式略顯生硬。聖母的婚禮。
  • 拉斐爾《雅典學院》【藝術賞析】
    作品欣賞三臺階下右側一組,中心人物是躬著身子、手執圓規在一塊黑板上給學生演算的幾何學家歐幾裡德(一說是阿基米德),周圍是他的四個學生。這四個人似乎對老師的講解領悟得不一樣。旁邊那個身穿古代黃袍、頭戴榮譽冠冕、手持天文儀的,是埃及天文學家爾託勒密。
  • 新手如何畫肖像畫?
    很多人都想畫肖像畫,可是對於新手來說是有一定難度的,在畫畫中肖像畫是比較難畫的一種,需要很高的功底才能將人物畫的生動形象。肖像畫顧名思義就是人的頭部加上上半身的一部分,就像一寸照片的部分一樣,但是畫畫需要將細節輪廓畫清楚整齊,是不是那麼容易的。下面小編就來告訴大家新手如何畫肖像畫。
  • 文藝復興三大巨匠之戰 達文西,拉斐爾與米開朗基羅,你更喜歡誰
    一提到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哪怕對西方藝術一知半解的人,都能說出達·文西、米開朗基羅、拉斐爾、提香等藝術巨匠,以及《蒙娜麗莎》、《最後的晚餐
  • 沒有一幅真跡的拉斐爾展,究竟值不值得和娃去看?實地探訪告訴你
    從14、15歲的第一幅作品《聖母與聖子》到生命最後的大作《基督變容》;從初露鋒芒、壓倒老師的《聖母的婚禮》到深藏著達·文西神韻到《抱獨角獸的女士像》;從樹立了「完美典型」的多幅聖母像,到展露出畫家智慧的《託馬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