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歲孩子只會說2個字詞語,錯過了語言敏感期,家長卻不自知

2021-01-15 凌晨媽媽育兒

文|全文共1731字,閱讀時間2.5分鐘

鄰居樂樂是一個人見人愛的小男生,但一直困擾樂樂媽媽的問題是:孩子語言表達能力比較差。在家裡想吃什麼、想做什麼,重要一個手勢,一個眼神,家人就會懂。但是在幼兒園,他與老師、小朋友交流時,總是表達不清楚自己的意思。

比如,他想與小朋友一起遊戲,同齡的小朋友會直接說:"請問我可以和你一起玩嗎"?而樂樂的表達方式通常為:"我們、我們,玩"。常常因為表達上的問題,小朋友聽不懂而不理他,樂樂經常會因為參與不到小朋友之間和班級的活動中而難過。

樂樂擔心:"現在孩子4歲,如果表達能力不好的話,是不是會直接影響到上小學?"我跟她說,答案是會的。家長應該考慮的是,用什麼樣的方法來幫助孩子提高表達能力?

孩子表達能力差的表現

在幫助孩子提高語言表達能力之前,先一起來分析,孩子語言表達能力差,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

首先,不斷重複,表達不清自己的意思。

語言表達能力比較弱的孩子通常有一個共同的表現,就是說話不流暢,容易卡殼,說完這一句之後,不知道自己的下一句要說什麼。

經常一句話要重複好幾,導致原本簡單的一個意思,因為不斷地重複表述變得沒有條理。孩子表達複雜,聽的人也會感覺雲裡霧裡,儘可能想理解孩子所說的意思。

其次,理解能力比較弱

王奶奶為了方便帶孫子,經常會讓孩子看動畫片,自己在忙別的事情。動畫片不斷地輸出內容,不需要孩子思考。

所以,逐漸的孩子的理解能力就變得很差,表達能力也比較差。到了3歲多上幼兒園後,媽媽才發現問題的嚴重性,繼而針對性地解決孩子的問題。

理解能力是表達的基礎,而思考是理解能力的核心。如果一個孩子不懂得思考,那麼他的邏輯能力,理解能力就會變得很差,自然就會影響其語言表達能力的發展。

如何改善孩子語言表達能力弱?

1、抓住孩子的語言敏感期

蒙特梭利認為3歲是孩子語言敏感期的關鍵。抓住這個敏感期會對孩子的一生產生很重要的影響。

紐西蘭瑪格麗特·麥克來根教授也表示:"0-6歲是孩子語言的關鍵期,錯過這個時期,語言裝置系統將會卸載"。

所以,爸爸媽媽可以仔細觀察孩子,如果發現孩子某一個階段,特別喜歡模仿家長說話、或者輸出表達能力比較強的時候,就是孩子的語言敏感期到了。

有的語言發育比較早的孩子,2歲半以後就會進入敏感期。因此,語言敏感期需要父母及時發現,並針對性進行引導。

2、與孩子多進行交流,引導孩子表述自己的想法

上文中樂樂媽媽提到的情況,有一點就在於家長平時與孩子的交流方式有問題。樂樂媽媽表示,孩子只要一個動作,一個眼神家長就了解孩子的動態,把所需要的東西拿給孩子。這樣的方式會阻礙孩子語言能力的發展,遇到孩子這樣的情況,家長應該與孩子多交流。

比如當孩子手指向水果時,家長應該問:"寶寶要自己說出來需要什麼,這樣媽媽才能知道你的意思"。有了這樣的引導,孩子才能學會勇於表達自己的想法。

3、多閱讀、多重複故事,發展孩子獨立思考能力

從1歲半開始,媽媽就會每天給孩子讀繪本故事。兩歲多的時候,他可以跟著重複一些重要的詞語。慢慢地從詞語變成幾句話,雖然一開始並不能講出完整的故事情節,但是經常重複這樣的方式。

到了上幼兒園,的語言表達能力在同齡人中很強。經常老師講完一個故事,柚子就可以隨著老師的思路複述一遍了。

因為經常受到家人和老師的表揚、鼓勵,柚子不僅能完整地敘述故事,還能夠遍很多有趣的故事,語言組織能力很強。其實孩子在不斷地重複故事,改編故事的過程,他的語言能力、思考能力、理解能力都在一步步提高。

所以,多陪孩子閱讀,引導孩子重複故事內容,對他的語言表達能力有很大的提升。比如這套書,非常適合跟孩子親子共讀。書中有10大主題,涵蓋幼兒階段所需要培養的行為習慣、情感引導、情商培養等等,每天睡覺前跟孩子一起讀一下,一套書10本,反覆閱讀能看個把月,少叫一頓外賣就能帶走了!

凌晨媽媽來叨叨:

孩子表達能力差,如果沒有特殊的生理原因,很大程度上與孩子的成長環境有關。我們會發現,經常與孩子交流的家庭,孩子有很強烈的表達欲望。並且會在小小,就爆發出很多新鮮有趣的詞彙,讓周圍的人大吃一驚。所以,不要小看表達能力對於孩子的影響,從平時點滴與孩子的交流重視起來,你的孩子會更喜歡說話,喜歡表達的!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連結一:孩子做題時,總是詢問大人「對了嗎」,該如何輔導?

相關連結二:兒童為何專注力差?別再冤枉孩子不乖,責任在家長身上

相關連結三:家暴對孩子的影響,避不開5個結果,家長要上心

相關焦點

  • 符號敏感期需要停下來指讀嗎?會不會錯過語言敏感期?
    1901,66號,ANGLE,三歲八個月,教材2a7,漢語四,理解性閱讀牛津5海尼曼中一半: 1、複述剛開始,複述很花時間能不能減少其他內容。 2、小孩現在符號敏感期要停下來做指讀嗎?會不會錯過敏感期?
  • 孩子不說話,你覺得是貴人語遲?抓住語言敏感期,寶寶金句頻出
    經常可以看到有家長在育兒群裡求助:「孩子一歲就會叫爸爸媽媽,現在兩歲了還是只會叫爸爸媽媽,急死了,怎麼辦?家長們是不是很納悶,為什麼別人家同齡的孩子已經「金句」頻出,像賈乃亮的女兒甜馨在參加《爸爸回來了第一季》時,才不到2歲,已經是「妙語連珠」、「深情並茂」了,再看看自己家的,還只會叫爸爸媽媽,於是很多家長開始擔心,孩子是不是「發育遲緩」或者「自閉症
  • 蒙特梭利:兒童9個「敏感期」,家長這樣做,讓孩子「脫胎換骨」
    學習語言對大人來說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但是對於嬰幼兒來說,這很容易,這正是「語言敏感期」所具有的魔力。只要是正常、健康的幼兒,都有語言天賦,其潛能是巨大的。一般孩子在1.5歲左右都會開口說話,出生後18個月到24個月,是幼兒發展語言的的一個極重要時期。如果自己的孩子在2~3歲的時候還是遲遲不會說話,父母應該帶著孩子到醫院求助專業的醫生。
  • 6歲寶寶能英文對話?抓住孩子的「語言敏感期」,你家寶寶也行
    在孩子的成長中會遇到很多不同的敏感期,但語言敏感期其實來自於孩子的感官敏感期,當孩子0-6歲時也是孩子嘴巴的發育時期,這個時期孩子們更願意用嘴去感知外界,通常表現在舔一舔、啃一啃。三、家長如何抓住這個時期,開發孩子的語言能力?1、讓孩子說對於0-6歲的孩子而言,他們的詞彙量有限,所以在語言表達上會含糊不清。所以很多家長都直接幫孩子表達,當孩子餓了,一般都會向孩子提問:「你是不是餓了,你是不是要吃麵包?」
  • 孩子不是笨,而是過了「兒童敏感期」,家長可以這樣補救
    後來她帶女兒去醫院檢查以後才發現這種情況並不是因為女兒的智商有問題,而是因為小李在照顧孩子的時候錯過了孩子的語言敏感期。家長如果沒有抓住孩子的語言敏感期,沒有讓孩子及時的在這件期間內進行學習。孩子在之後進行學習可能就會比較困難了。
  • 3歲寶寶只會說簡單詞語?用六個辦法提高語言能力,讓娃能說會道
    文 | 小書蟲媽媽今天和閨蜜吃飯,飯間聊起孩子上幼兒園的問題,她特別煩惱。原來她家孩子已經三歲了,但還不怎麼會說話,只會說簡單的一些詞語,例如:爸爸、媽媽、吃飯、哥哥、姐姐等,遇事不會表達,急得團團轉,只知道大聲哭喊。閨蜜說,本來計劃九月份送孩子去上幼兒園,但是孩子語言表達能力還這麼差,真的擔心沒有辦法和老師、同學正常交流。
  • 4歲孩子喜歡撒潑哭鬧?每個進入「秩序敏感期」的孩子都「霸道」
    文 | 小微爸爸育兒課堂(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孩子變得任性喜歡撒潑哭鬧,別擔心,這只是孩子進入了「秩序敏感期」,家長要學會正確引導,讓孩子不再「霸道」。我家孩子4歲了,但還是一個不「講道理」的孩子。
  • 孩子說髒話家長尷尬,過了詛咒敏感期,從這四個方面糾正
    會不會再突然冒出這些髒話?爸爸媽媽心裡沒有一點底氣,但是又不能隨時跟著孩子,時刻監督孩子。孩子說髒話如果是在4歲左右,可能是進入了詛咒敏感期,具體表現在說髒話,說類似咒罵的語言。詛咒敏感期的孩子通過說髒話,感受語言的力量,並讓自己成為焦點。如果父母過度關注,則可能會強化。如果孩子不是在詛咒敏感期,家長們只要注意以下幾點,孩子會改掉說髒話的毛病。
  • 若想提高孩子的心智水平,請重視成長中的12個「敏感期」!
    2、味覺的敏感期(4~7個月)寶寶的口腔已經能感受酸、甜、苦、辣、鹹等味道,開始給寶寶添加輔食,不可以過多的給寶寶吃甜食,否則寶寶會喜歡上有味道的食物,從而產生厭食、挑食的壞習慣。3、口腔的敏感期(4~12個月)寶寶喜歡吃手、吃腳,吃各種玩具,他們在用嘴巴感知這個世界,嘗試不同的感覺。
  • 3歲半小女孩「我要把你打死」,孩子說狠話,是詛咒敏感期到了
    會不會以後就學壞了。其實安安媽不用擔心,安安只是到了詛咒敏感期了。什麼是詛咒敏感期呢?詛咒敏感期,是指兒童在學習語言的初期(一般在3歲左右)在接觸到一些髒話或者帶有詛咒的話後,喜歡不分場合地使用,越是被制止就越喜歡使用,而一旦過了這個階段又恢復正常,專家將兒童這個時期的語言習慣稱之為詛咒敏感期。
  • 孩子4歲左右突然對數字著了迷,這是孩子到了「數字敏感期」
    文 | 朗朗育兒課堂(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家長忽然發現孩子開始對數字感興趣了,懂得抓住機會的家長就會培養孩子數數,有些家長卻只會嫌孩子吵鬧。家長可能不知道,你無意間制止孩子數數的行為,可能會阻礙孩子數字敏感期的發展。桐桐四歲左右,媽媽發現他現在對數字很著迷。
  • 孩子9歲前,家長要抓住這5個教育「黃金期」,影響孩子一生
    還有一些家長,重視到了孩子的教育問題,卻根本沒有抓到點子上,不知道該如何去正確的教育。 所以家長們要充分抓住這一階段,儘量的多與孩子互動和交流,讓孩子對外界刺激做出反應,促進孩子大腦皮層的活躍和神經細胞的發展,充分開發孩子的智力。 孩子2到4歲,屬於孩子的動作敏感期 等孩子到了2到4歲時,家長們就應該重視孩子的走路和肢體協調問題了,因為這一個階段屬於孩子的動作敏感期。
  • 觀察孩子的變化,捕捉孩子的語言敏感期「27」
    孩子從一歲之前就開始牙牙學語,那麼孩子從這個時候其實就已經進入到了他的語言敏感期。比如說:在一歲之前,他看到車就會顯得很興奮,會指著叫著「車車」。一歲左右的時候,他可能會熱衷於區分大車、小車、中巴車、公交車、貨車等宏觀的概念。
  • 抓住語言敏感期,這樣教娃學英語,輕鬆養出「雙語」寶寶
    當然我這所說的英語敏感期是不存在的,但語言敏感期就是學習任何語言的好時機。對於孩子來說,別管母語還是外語,在生命之初都僅僅是語言而已。孩子的語言敏感期是什麼時候?如果大範圍的說語言敏感期,其實是一個很長的時間段,包括0-6歲。但一般來說1歲半到2歲半之間孩子對語言表現出敏感,這個階段孩子會觀察大人說話時的嘴型,然後咿咿呀呀地跟著學習,其實已經在為學習語言做準備。
  • 孩子只會說簡單詞語,只是學習不足的問題嗎?當心語言發育遲緩
    很多家庭在生育前後的環境並沒有隨著孩子的出生而進行優化,父母及其他監護人只著眼於物質滿足,而沒有向孩子提供優質的軟體環境。這就導致了一個問題:白白胖胖的寶貝只能在外表和生理健康上佔些優勢,在智力、語言、情商的發展上卻落後於人。每每這時,父母總是把癥結歸咎於孩子還未上學進行系統學習的緣故,等到孩子和同齡人一起進行系統學習後,情況就會得到本質改善。
  • 學會語言表達,3-8歲千萬不要錯過
    的確,無論是性格內向或者外向的人在生活工作中難免都會避免不了與人溝通,當眾演講,發言等事情。會說話的人,你會無法忽視他的存在,因為他們總是能迅速抓住別人注意力,達到他們的目的。羅振宇說:職場,或者說當代社會,最重要的能力是表達能力。
  • 抓住0~6歲孩子5大敏感期,成長路上父母不迷茫,孩子更聰明!
    「試想,如果在孩子的成長敏感關鍵期,父母加以科學引導訓練,孩子身體的各個器官將會發育良好,是一種理想的成長狀態。不給孩子留下成長的遺憾,因為欠缺的總是會在某一個階段補回來。孩子成長的敏感期都在哪些階段,如何訓練呢?
  • 孩子語言啟蒙,沉默期到詞語爆發期,卡爾威特:抓住孩子2個階段
    孩子最可愛的一個階段之一就是剛開始學會咿咿呀呀的時候,他們不會講話,總是用各種調調的咿咿呀呀來表達自己的情緒和心情,父母們也會陪著孩子一起咿咿呀呀的。等孩子在稍微長大一點的時候,他們就會開始說一些簡單的字,或者會叫爸爸媽媽了,這個時候,父母是最開心的時刻了,聽到了孩子們的第一聲爸爸和媽媽。
  • 怎麼做好孩子的英語啟蒙?抓住語言敏感期,英語記得又快又牢
    要抓住孩子語言的敏感期首先說說孩子學習英語的最佳時間。 答案可能令人驚訝:孩子學英語越早越好。這是因為,當一個孩子2到4歲時,他將經歷一個稱為語言敏感期的階段(敏感期是指孩子發展其特定能力和行為的最佳時期)。
  • 2歲前的寶寶,用這6種方法促進語言發育,讓孩子「伶牙俐齒」
    我們見過很多孩子,已經超過一歲半甚至兩歲了,依然不會說話,也不會叫爸爸媽媽。老人這個時候往往會安慰說:「貴人語話遲,不用著急,到時候自然就會說了」。真的是這樣嗎?寶寶的語言能力真的是會「自學成才」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