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餐後,料理清爽的自己,如約打開電腦,臉上還敷著一片補水的面膜。一場與心的約定,從七月的第一個黃昏開始。
時間絕對沒有靜止,只是靜謐的讓人恍惚,差點以為它停止了流動。
與電腦在白天代表的意義不同,此刻的鍵盤被名叫亦文的女子操控著,隨心所欲的敲擊出當下她所願意的表達。某位遠方的朋友常常評論我的文字太」瘋「。殊不知,為了能讓文字隔離一切包括但不局限於功利的目的性而單純的存在,需要依靠多少有形與無形的努力和支撐。文字是在屬於我的空間時,最後一道不想勉強自己的關口。
最近兩三天,一個問題常盤旋於腦中。如果非要說出一件,到目前為止我的人生中,感覺最幸運的事,是什麼?答案出乎意料卻又那麼符合我的思維——慶幸自己不必成為一名微商。顯然,我對微商這個職業沒有任何一絲貶義與歧視,恰恰通過自己的勞動付出獲得應有的回報在什麼時候都該受人尊敬。只因我不諳此道並不會主動喜歡這樣的職業,而生活的擔子也不至於壓得我必須被動去從事諸如銷售、保險經紀而承受萬分尷尬,依舊能在此刻暢所欲言,便覺得何其有幸。這是真實的小我,也是小我追求到的幸福。
溏心蛋的美味,在齒頰似乎還留有餘香的時刻將它留存於文字,是一定更有說服力的。拜午間公司食堂時有生鮮雞蛋售賣所賜,自製茶葉蛋一度在同事間回歸流行。沒有複雜刻意的原料調味,無需精湛的烹飪技巧,茶葉蛋流露出的美味,回歸餐食的本真,往俗裡說,簡約不簡單。
而偶爾希望料理能較本真再小上一臺階的我,昨日傍晚,蹦躂出了煮一鍋日式溏心蛋的念頭。好在家門口連著三家日系超市,腳程範圍內甘口醬油、味淋、木魚花可及,亦不乏一盒可生食的雞蛋,保證溏心的安全。
甘口醬油、味淋、純淨水按照1:1:3的比例調配,撒入五六七八克木魚花後煮開放涼。
雞蛋洗淨置放常溫,於沸騰的水中翻滾六分鐘,請嚴肅計時。
時間一到,冷水降溫,隨後冰水小浸片刻。
完美去除蛋殼是件麻煩的事,硬氣不得。但一想到還有鍛練耐心的作用,便覺得可以為之。
未有渲染,浸泡湯汁一夜,撈起。
上色不重,滋味已足,切勿主觀,過猶不及。
呈現在早餐桌上,是一道似與世無爭又佔據了絕對主角的風景。
溏心的程度不夠我的標準,但應該更適合父母與同事的喜好,也算是勉強成功的安慰。味道是真的好。
午間,爹娘試吃。持懷疑態度的娘似乎吃出了幸福感,而對閨女料理絕對信任的爹,提問它與茶葉蛋的區別。
」如果說茶葉蛋是下裡巴人,那麼日式溏心蛋便是陽春白雪。「這是信口開河的解說。各有千秋的雞蛋料理,不存在誰高貴誰低賤的比較。而無可厚非的是,眼前的溏心蛋確實更適合擺上檯面。一想到這樣的事實,我不禁有些洩氣,同是平價的美味,為何中式的茶葉蛋少了高級感?
不曾崇洋媚外,也無妄自菲薄,只是在偶然必然間,也需要我們去學習、借鑑,引以為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