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突圍時皮旅一戰成名,旅長的軍銜少進中,還有兩人的軍銜更牛

2020-12-18 方哥說史

1946年6月,蔣介石突然撕毀停戰協議,悍然向解放區發動全面進攻,國民黨軍隊30多萬人圍攻中原解放區。中原軍區解放軍被迫突圍,此戰中皮旅一戰成名,旅長的軍銜少進中,還有兩人的軍銜更牛。

當時,中原軍區主力6萬餘人由司令員親自率領,分南北兩路向西突圍。其中,皮定均率領中原軍區第一縱隊第一旅為迷惑敵人,裝成主力向東行動,牽制國民黨軍,以掩護主力部隊越過平漢線向西突圍。

皮定均巧妙指揮第一旅搶關奪隘,穿插於國民黨軍重兵集團之間,經二十多天連續奮戰,衝破10倍於己的國民黨軍的堵截封鎖,勝利抵達蘇皖解放區。從此第一旅一戰成名,這支部隊被人們稱為「皮旅」。

此後,皮旅隸屬於華中野戰軍建制,編為華中野戰軍第6師第13旅。1947年2月,華中野戰軍和山東野戰軍合併為華東野戰軍,皮定均任華東野戰軍第六縱隊副司令員,後任第三野戰軍24軍副軍長、軍長。

1955年大授銜時,皮定均在華東地區被初評為少將,後來主席特批「定均有功,由少晉中」,遂被授予中將軍銜。皮旅中還有兩人的軍銜更牛,後來都成為了上將。第一位是郭林祥將軍,時任皮旅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突圍成功後,郭林祥先後任華東野戰軍獨立師副政委、華北軍區軍副政委,參加了魯南、孟良崮、太原、西南等戰役。1955年他被授少將軍銜。後來他先後當過幾個大軍區的政委,是大軍區級正職。1988年,他被授予上將軍銜。

另一位是王誠漢將軍,時任皮旅第一團的團長。王誠漢是皮定均帳下第一主力團團長,後任晉冀魯豫野戰軍第13縱隊37旅旅長,1949年2月他任第18兵團第61軍181師師長。1951年他任志願軍第61軍181師師長,後任第60軍副軍長、第1副軍長。1955年他被授少將軍銜。

建國後,王誠漢歷任西藏軍區副司令員、成都軍區司令員、軍事科學院政治委員、軍事科學院黨委書記等職務,1988年,王誠漢也被授予上將軍銜。皮旅青史留名,皮定均旅長因此能夠少晉中,皮旅中走出了兩位解放軍的上將,這兩位上將都活到了九十多歲,郭林祥將軍在2010年4月25日逝世,享年96歲。王誠漢將軍在2009年11月20日逝世,享年92歲。

相關焦點

  • 軍隊中的旅是怎樣演變的?旅長是什麼軍銜?
    16世紀下半葉,西班牙軍隊中首先出現了旅的編制。當時每個旅轄2~4個團,每團轄2營,每營轄4連,全旅2500~5000人。而後17、18世紀,在歐洲各主要國家,也陸續出現了旅和更高一級的編制——師。旅在剛一開始出現時,只是作為一種臨時的戰鬥編組單位,有時甚至到戰前才開始組建。到了拿破崙時代,旅才正式成為步兵和騎兵的建制單位,通常旅在師的編成內。19世紀初,陸續出現了炮兵旅、工兵旅。
  • 中原突圍準備犧牲皮旅,皮定均卻率部打穿國軍四省防線,成功突圍
    在1955年開國將領中,有一位將領受到了毛主席的注意,他就是皮定均。按照當時對各將領軍銜的評定標準,皮定均的資歷只夠授少將,皮定均對此也沒有什麼疑問,但是讓皮定均沒有想到的是,這時候毛主席說了一句話:「皮有功,少晉中。」將皮定均從少將提拔為了中將。
  • 中原突圍,只有這兩個旅保全了建制,旅長後來都是開國中將
    可是,最終中原突圍還是成功了,雖然損失也比較大,但是部隊的骨幹都成功突圍而出,保存下來了。最為奇蹟的是,有兩個旅成建制的突圍而出。這兩個旅都很光榮。一個就是著名的皮旅了,也就是中原軍區第一旅,旅長皮定均,紅四方面軍走出的猛將。
  • 黃正誠不過是一個旅長,為何卻跟杜聿明一樣,都是國軍中將軍銜?
    解放戰爭中,胡宗南集團是國民黨五大軍事集團之一,總兵力二十餘萬人,不乏中央軍精銳。而胡宗南麾下有一員名將,叫黃正誠,是國民黨陸軍中將軍銜。令人驚訝的是,其實黃正誠當時的軍職只是一名旅長,竟然和統兵數十萬的國軍大佬杜聿明、宋希濂等人是一樣的軍銜。這似乎有些不合邏輯,怎麼回事呢?
  • 後授予什麼軍銜
    尤其在萊蕪戰役中打出了赫赫威名。而作為一縱的司令員葉飛在1955年更是被授予上將軍銜,那麼這支強悍的縱隊下轄的師部都由誰擔任師長呢?他們在後來又被授予什麼軍銜呢?我們接著往下看。縱隊和軍的形勢是相同的,而他們的編制也是以「三三制」,及一個縱隊下轄三個師,一個師下轄三個旅,不過華東野戰軍第一縱隊卻設立了四個師,而且師長在後來都被授予將銜,那麼這四人分別是誰呢?
  • 起義上將董其武為何被授予開國上將軍銜?
    跟隨傅作義參加了中原大戰。 中原大戰是中國近代史上規模最大、耗時最長的軍閥混戰。1930年,蔣介石、閻錫山、馮玉祥、李宗仁幾大派系激戰中原地區,戰爭持續半年,最終以蔣介石勝利告終。 在中原大戰中,董其武軍事才能初步展現。
  • 1940年八路軍115師整編後,6個旅的旅長都是誰?其中1人叛變
    1940年10月,第115師將直屬分隊、第343旅和魯西、魯南、蘇魯豫、冀魯邊等地的武裝力量,統一整編為教導第1旅至教導第6旅,這6個旅的旅長都是抗戰時期鼎鼎大名的抗日誌士。然而人心難測,6人的最終走向也各不相同,其中1人叛變。剩餘5人中,成就最低的被授予少將軍銜。那麼1940年八路軍115師整編後,6個旅的旅長是誰?我們接著往下看。
  • 後來授予什麼軍銜
    解放戰爭初期,任晉冀魯豫野戰軍第六縱隊副司令員,華北軍區第十四旅隊司令員,在解放湯陰成時,活捉孫殿英,後來被任命為18兵團61軍長,隨賀老總進川作戰,為解放大西南作出巨大貢獻,抗美援朝戰爭打響後,他再次入朝作戰,擔任第三兵團60軍軍長,1955年授予中將軍銜。
  • 建國後授予啥軍銜
    陳光在紅軍時期就是一員虎將,他擔任343旅旅長後,率領這支部隊在抗日戰場出手不凡,343旅先是在平型關伏擊戰中立下奇功,又在廣陽戰鬥中全殲日軍的先頭部隊,參謀長陳士榘還在戰鬥中親手抓獲日本俘虜,打出了八路軍的赫赫威風。 林帥受傷後,陳光被任命為115師代理師長,與羅帥一起率部挺進山東,為山東根據地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 德軍二戰時的軍銜劃分:黨衛軍沒有軍銜,上校軍銜的人最常見
    眾所周知在二戰時期德軍曾在戰爭初期橫掃歐洲,除了本身機械化建設比較完善外,德軍內部嚴格的紀律也是他們能打勝仗的原因,事實上德軍在一戰結束以後,曾經被削弱過,不允許生產重型武器,不允許生產自動武器,但這一切隨著希特勒上臺以後紛紛改變,一開始還有所顧忌,但很快隨著戰爭全面爆發,以往籤署的協議也隨即進入廢紙簍。
  • 五五授銜,究竟是按什麼標準評定軍銜的
    王樹聲大將1952年評定級別時只是正兵團級,按理說應該授予上將,但他資歷太高,畢竟是紅四方面軍副總指揮嘛,於是乎便授予了大將軍銜。然後是第三條,德才。才方面,具體來說就是功勳。在副兵團級將領中,就有十餘位功勳卓著的將領被授予了上將軍銜,這就是因為他們的「才」較好,這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人物就是四野的李天佑、韓先楚、劉震、洪學智,三野的韋國清等人,都是這方面的代表人物。
  • 江西老紅軍中有四位上將,除了陳奇涵、肖華、賴傳珠,還有誰?
    其實,江西的老紅軍中,可不止是陳奇涵、肖華、賴傳珠三位上將,還有一位來自吉安,他便是永豐縣的開國將軍郭林祥上將。郭林祥上將是郭姓十位開國將軍之一,也是郭姓最後去世的開國將軍。1955年,郭姓有8位少將,分別是:郭金林、郭寶珊、郭炳坤、郭維城、郭奇、郭成柱、郭林祥、郭卓辛。此後又有郭延林、郭廷萬;郭強、郭玉峰等四人被授予少將軍銜。加上郭化若和郭天民,郭姓開國將軍有14人。
  • 二戰時德軍軍銜最難分辨,特別是上校和準將的軍銜怎麼區別?
    李三萬摘要:軍銜是一支現代軍隊的標誌之一,通常是以軍服上的領章、肩章和臂章來表示。二戰時德國軍服是公認最漂亮的,就是德軍的軍銜標誌卻實在很難分辨,特別是上校和準將的軍銜怎麼區別?軍銜是一支現代軍隊的標誌之一,通常是以軍服上的領章、肩章和臂章來表示。二戰時德國軍服是公認最漂亮的,就是德軍的軍銜標誌卻實在很難分辨,特別是上校和準將的軍銜怎麼區別?二戰時期的德軍軍銜實在太複雜,說是當時各大國中最複雜的都毫不為過。
  • 皮定均看到村子裡有個十幾歲的小姑娘沒有穿衣服,勃然大怒
    當年,皮定均領導的「皮旅」可謂是聞名天下,蔣介石調派30萬大軍想圍困中原的6萬解放軍,卻被皮定均以一旅之力耍得團團轉,從而掩護了大部隊成功突圍。在1955年授銜時,毛澤東在審閱授銜名單時揮筆寫下了六個字:「皮有功、少晉中」,所以皮定均改由初定的少將軍銜晉升為中將軍銜。
  • 什麼軍銜?
    什麼軍銜?巴忠倓、中將警銜巴忠倓出生於1930年,山東福山人,1949年8月參軍入伍。在他的軍旅生涯中,歷任戰士、排長、副連長、教員、見習參謀等職。1985年,巴忠倓正式被任命為上海警備區司令員。徐文義、少將軍銜徐文義出生於1935年,山東歷城人。徐文義自1951年入伍後,便長期在12軍中服役,先後擔任12軍警衛連排長、司令部作訓處參謀等職。不止如此,徐文義還曾進入軍事學院高級系和國防大學學習。1988年,時任12集團軍副軍長的徐文義被授予少將軍銜。
  • 周保中是東野副司令員,為何沒有被授予軍銜
    在出兵東北的蘇軍中,有一支特殊的軍隊:東北抗日聯軍教導旅。這支軍隊,是由當初撤入蘇聯的抗聯餘部組成的,旅長叫做周保中。重新踏上了黑土地,周保中的心中感慨萬千,在異國他鄉漂泊了五年,俺老周終於回來了!周保中,雲南大理人,白族,原名奚理元,出生於一個家境貧寒的農民家庭。
  • 從卡西姆·蘇萊曼尼看「聖城旅」,30歲當上旅長,鍛造精英部隊
    在卡西姆·蘇萊曼尼早期的衛隊生涯中,曾駐紮在伊朗西北部參與鎮壓了西亞塞拜然省的庫德分離主義起義。1980年9月22日,薩達姆·海珊入侵伊朗,引發兩伊戰爭。卡西姆·蘇萊曼尼以中尉身份參加新組建的某衛隊參戰,多次執行敵後偵察任務,立下了一些戰功。
  • 什麼軍銜?
    1985年中至1987年底期間,在我國軍委一號首長的領導下,中國人民解放軍減少員額100萬,世稱「百萬大裁軍」。這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為貫徹落實把黨和國家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的戰略決策而採取的一項重大行動。
  • 日軍「大佐」相當於我軍軍隊中什麼軍銜?看完才知道軍銜是多高!
    日軍「大佐」相當於我軍軍隊中什麼軍銜?看完才知道軍銜是多高! 抗日戰爭爆發以後,中國全國上下開始了全面反抗日本侵略者,戰士們奮勇殺敵,拋頭顱灑熱血,才換來今天我們的太平的生活,日本曾經在中國犯些的種種罪惡,是身為每個中國人都不能原諒他們的!
  • 一個軍長一個師政委,後軍長成為上將,1955年同時被授予上將軍銜
    現在講一下,當時的第4軍軍長,以及他手下的一個師政委,他們後來都有很大的成就,1955年同時還被授予上將軍銜。到底發生了什麼事?繼續往下看吧。那時是許世友,他是紅四方面軍第4軍軍長,他是河南新縣許家窪人(此地原屬湖北麻城),生於1905年。童年時代,許世友因家境貧寒,曾到少林寺學習武術,後來毅然走上革命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