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肺
中醫常說:肺為嬌髒,最易受傷。進入春季後,寒熱相交,陽氣上升,春燥上火,空氣品質又差。呼吸之間,就非常容易損傷嬌嫩的肺。
我們都知道春季要養肝、養陽, 卻容易忽略對肺部的保養。如果肺氣足,則可抵禦外邪;相反如果肺氣虛,很多病菌將會進入體內,導致感冒、慢阻肺、肺纖維化、新冠肺炎等多種疾病。
病例:70多歲的老大爺,平常氣短乏力,走路沒勁,到醫院一查,肺的四周纖維化很嚴重!李主任用益氣活血、補肺氣的中藥治療,這位老大爺的症狀才逐漸好轉。
肺不好並不光是老年人的常見問題,40歲以上的中年人,因為生活壓力大、經常熬夜,也常常出現語聲低微、氣短乏力、頭腦發暈、健忘等肺氣不足的症狀。
自測肺氣虛的症狀
如果您有以下症狀,可能是肺氣虛的表現!趕緊自測一下吧:
面色 白:面部因氣血虛而發白
頭面脖頸體態虛浮
氣短懶言、容易疲乏,活動量稍大就容易出虛汗
專家提醒:特別是愛出汗的中老年人,要尤其注意保護肺臟。
李光熙主任是「全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專家組「的60多位成員之一,多次遠程診療武漢當地患者,尤其是通過對人參敗毒散的合理運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在對新冠肺炎患者的治療中也得到啟示:糾正肺氣虛的狀況, 不僅預防新冠肺炎,也可以預防春季常見的流感等呼吸道疾病。
那麼,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怎樣調理肺氣虛的問題呢?
1.山藥百合飲
配方:山藥和百合的幹品各10克
做法:兩種食材煮水,像白開水一樣飲用即可。
禁忌人群:腸胃易脹氣的人群要少喝,普通人群飲用後如果出現了脹氣的情況要停服。
2.白蘿蔔蜂蜜飲
食材:白蘿蔔1個,蜂蜜適量
做法:白蘿蔔切成塊加適量水煮熟,盛出湯晾涼後調入適量蜂蜜即可。每天喝3次,一般連用2-3天即可見效。
功效:白蘿蔔理氣化痰,生津止咳,蜂蜜潤肺止咳潤燥,搭配使用有很好的止咳化痰作用。
3.補肺氣內服方
生曬參片3克——補肺氣、補脾氣
百合10克——潤肺止咳,化解生曬參的燥氣
紫蘇葉3克——行肺氣、化痰
做法:三味藥放在一起煮15分鐘到20分鐘,代茶飲。
禁忌人群:如果平常愛上火、舌苔厚膩、高血壓控制得不好、脾胃總愛生熱、總愛有痰,特別是黃痰甚至咳血,就不要使用這個方子了。
一部分人吃這個內服方,可能會上火、牙齦腫痛,那麼這類人群想要補肺氣,可以用李主任帶來的外用方。
4.補肺氣外用方
用法:炒白芥子、炒萊菔子、吳茱萸、炒紫蘇子各150克,還可酌情加桂皮、丁香、小茴香等溫散之品,放入事先縫製好的粗布包,放在微波爐中加熱4分鐘,熱敷大椎穴、肺腧穴、神闕穴和關元穴。一個布包可以使用5-10次,氣味變淡後則需更換。
大椎穴:第七頸椎棘突下的位置
肺腧穴:第三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的位置
神闕穴:肚臍正中間
關元穴:肚臍下四指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