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外最成功的中國品牌,不是華為,而是這三家企業

2020-12-09 西城數據

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中國品牌開始走向國外,改變了中國沒有國際品牌的歷史。那麼這些年來,到底有哪些中國品牌成功走出國門,在國際市場站穩腳跟?很多人首先會想到華為,作為現代社會必備的通訊工具,智慧型手機的影響毋庸置疑,不過華為還算不上最成功,畢竟在一些國家,華為品牌的使用率並不高。而真正具備全球影響力的,是這三家中國企業。

第一個企業是中遠海運。對於一般人來說,平時可能很少會接觸到遠洋運輸,不過如果站在世界各大港口附近,隨時都有可能會看到COSCO這個標誌,這就是中遠海運的英文Logo。如今中遠海運在全球擁有碼頭59個,貨櫃碼頭51個,貨櫃碼頭年吞吐量位居世界第一。中遠接手希臘比雷埃夫斯港後,幾乎一夜之間就使這裡成為極具吸引力的航線,帶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目前中遠海運的綜合運力(包括貨櫃,油輪,幹散貨)達到10933萬載重噸/1371艘,排名世界第一。(數據來源:中遠海運官網)

第二個企業是聯想集團。在國內企業當中,聯想的國際化一直做得比較成功,通過併購,聯想先後將德國Medion,IBM的個人電腦業務,摩託羅拉的手機業務收入囊中,成為一家業務遍布全球的跨國公司,海外收入佔比大約在70%左右。很多企業在收購後都會出現水土不服的情況,而聯想很好地克服了這一點,融入當地文化,實行本土化管理是聯想的主要經營理念之一,聯想最高管理委員會中有一半的成員來自不同的國家,聯想為此還專門設有「首席多元文化官」的職位。

第三個企業是大疆,無人機儘管市場規模不大,不過鑑於大疆在這一領域驚人的市場份額(即便在美國,市場份額也超過70%),海外市場佔比達到8成。不得不說,大疆將產品做到了極致,獲得了全球消費者的認可。就產品而言,大疆讓大多數企業望塵莫及,即便有一些企業試圖發起挑戰,不過最終都難以成功。

之所以認為這三家企業是在海外最成功的中國品牌,是因為它們在影響力,市場佔有率以及文化方面做得最成功的中國企業。當然華為,海爾,抖音等也是非常優秀的企業,不過各有短板。隨著中國國力的不斷增強,還會有越來越多的中國品牌走向國際市場,為全球消費者所認可。那麼您心目中在海外最成功的企業都有哪些,歡迎一起討論。

相關焦點

  • 傲慢與偏見:國外品牌VS中國品牌
    四面合圍,中國品牌正面臨著美國的強烈打壓  華為作為中國高新技術企業的代表,多年來持續為世界輸出優質產品與服務。但就因為華為是中國的,其快速發展成為美國的一塊心病!時光追溯至2018年12月1日,孟晚舟被軟禁,這標誌中美科技較量打開天窗。美國將一切矛頭,均指向以華為5G為首的中國高科技企業!
  • 傲慢與偏見:國外品牌VS中國品牌 - 商業 - 大眾新聞網—大眾生活報...
    四面合圍,中國品牌正面臨著美國的強烈打壓華為作為中國高新技術企業的代表,多年來持續為世界輸出優質產品與服務。但就因為華為是中國的,其快速發展成為美國的一塊心病!時光追溯至2018年12月1日,孟晚舟被軟禁,這標誌中美科技較量打開天窗。美國將一切矛頭,均指向以華為5G為首的中國高科技企業!
  • ...偏見:國外品牌VS中國品牌 - 商業 - 大眾新聞網—大眾生活報官網
    四面合圍,中國品牌正面臨著美國的強烈打壓華為作為中國高新技術企業的代表,多年來持續為世界輸出優質產品與服務。但就因為華為是中國的,其快速發展成為美國的一塊心病!時光追溯至2018年12月1日,孟晚舟被軟禁,這標誌中美科技較量打開天窗。美國將一切矛頭,均指向以華為5G為首的中國高科技企業!
  • 印度機構品牌報告,十大品牌中無一家印度企業,中國有三家
    最近,印度品牌調研機構「信賴研究顧問」發布了最受當地消費者信賴的十大品牌,其中有三家來自中國,分別是小米,OPPO和VIVO,其中小米高居第二,僅次於美國戴爾電腦。三家中國品牌都是國內的智慧型手機品牌,能獲得這樣的榮譽,一方面說明了中國手機企業的策略非常成功,獲得了當地的認可,另一方面也說明了中國手機品牌已經在國際市場站穩腳跟,具備了一定的國際競爭力。在這十大品牌中,有兩家來自美國,分別是戴爾電腦和蘋果手機。韓國有兩家:三星電子以及LG電視,三星電子共有兩個品牌上榜,包括智慧型手機和電視。
  • 第二家「華為」崛起,只用8年時間,實現中國第一世界前三
    2020年華為成為了國內的焦點,5G的發展和美國的打壓,讓這個默默努力的企業,被迫站在了聚光燈下,美國對華為的打壓是全面的,從產品禁售、打斷供應鏈、技術封鎖、市場限制,再到莫須有的指控,幾乎動用了一切可以動用的手段,美國的重拳打壓,確實給華為設置了發展障礙,帶來了一定的傷害,但這並沒有折斷華為的脊梁骨
  • 為何中國最牛的科技企業是華為,而不是中科院或國企呢?
    他們的目標不是盈利!國家要是全面提價你不還是用。管理模式切然不同。華為是全員在職務持股制,員工切身利益與企業經營密不可分,為生存,創新是唯一道路,同樣壓力也不是中科院職工官員能承受的。央企國企在獨自的領域科技也是各有特色,如被媒體稱為壟斷的石油企業,在國際上可以稱得上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從理論到實線獨具一套。
  • 價值突破萬億,華為成為中國最「貴」電子企業,小米僅有其一半
    最近胡潤中國電子企業消費榜單公布,包括音頻廠、無人機、電腦以及手機廠商,其中智慧型手機企業囊括前4名的席位,分別為華為、小米、OPPO和VIVO。作為中國最具代表的科技企業,華為以11000億元的價值成為中國最「貴」的電子企業,第二名的小米連不及它的一半,甚至榜單上其它九家企業的總和勉強能與其媲美。1.1萬億元是什麼概念了?相當於某些中小國家一年的GDP,即便排名第二的小米,數值和普通地級市的GDP差不多。儘管榜單不能說明一切,但也表明中國科技企業的蓬勃發展。
  • 中國最成功的出海品牌,橫跨歐美中東市場,半年銷售額突破400億
    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不斷加快,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邁開了國際化步伐,進軍海外市場謀求新發展。想要在海外市場單槍匹馬地闖出一片天,顯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2019年,國外市場研究機構Morketing Research與OneSight聯合發布了《BrandOS TOP 100出海品牌社交平臺表現力白皮書》,列舉出了中國最成功的100個出海品牌。小米憑藉在東南亞市場的亮眼表現位居第一,新華網和tiktok排在第二位、第三位。
  • 中國喜迎「芯」突破!又一知名企業發力,成功掌握關鍵技術
    在晶片製造的領域,全世界多年來其實都在沿著同樣的道路前進,因為美國掌握著相關的技術,但現在中國成功利用新的工藝製作了新的晶片,加工工藝另闢蹊徑,這意味著如果中國未來的技術達到了可以生產更高製程晶片的程度。
  • 在華為所有的管理方法中,這點最牛!
    奮鬥最能準確地展現華為的企業精神,而群體奮鬥更使華為成為眾多公司凝聚力管理的典範。 作為一名管理者,如果帶10個下屬,還能讓10個下屬都拼命幹,其實很難。但是,華為做到了,不只是十幾個下屬,而是幾萬人,十幾萬人的群體奮鬥。華為的踐行,蘊含了很多企業管理和經營的智慧,也是華為真正強大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 對在海外市場做得最成功的中國手機品牌,國民應該給它多些寬容
    近期小米高管的發言再給小米蒙上屌絲的色彩,媒體吐槽的太多,柏銘科技認為小米雖然存在不少問題,但是對於它應該多些寬容,因為它已成為在海外市場做得最成功的中國手機品牌。
  • 世界品牌實驗室公布中國品牌年度大獎,海爾、華為等上榜
    12月22日,2020年「中國品牌年度大獎」由世界品牌實驗室在北京揭曉,國航、華為等35家品牌成功入選。此外,現場還發布了「中國十大影響力品牌」及「中國品牌年度特別大獎」,對各品類及行業品牌進行綜合評定。
  • 中國全球化品牌榜單:華為蟬聯、一加穩中有升,青島啤酒強勢入圍
    BRANDZ中國全球化品牌50強近日發布,榜單中華為蟬聯TOP1,即使在海外針對性的制裁之下,華為依然憑藉實力奪冠,不得不說華為實力之雄巨。另外今年榜單第10位青島啤酒成了這屆榜單黑馬,在一眾研髮型新興產業面前,傳統企業只有青島啤酒和中國國際航空入圍TOP10。
  • HI的野心:不是「華為牌汽車」 而是Inside每一輛車
    「其中,只有搭載華為全套HI解決方案的車型才會打上HI 品牌標識。」王軍指出。這意味著,HI LOGO除了代表著華為在智能汽車領域的技術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其實也是華為全棧智能解決方案的象徵,以及在品牌及技術方面的承諾。  「最快明年的這個時候,我們基於HI模式和車廠合作的車就會陸續上市,屆時大家可以見到有HI LOGO的車。」
  • ...榜:華為以1.1萬億價值成為中國最值錢消費電子企業(附十強榜單)
    華為以1.1萬億價值成為中國最值錢消費電子企業,小米以4,340億價值排名第二 | 《2020胡潤中國10強消費電子企業》華為以1.1萬億價值成為中國最值錢消費電子企業小米以4,340億價值排名第二VIVO價值首次超過OPPO,以1,750億排名第三
  • 華為再進軍一領域,這次韓國企業可能要受到打擊
    自2018年任正非之女孟晚舟被美國和加拿大聯合迫害後,全球人們就把目光集中在了這個中國企業華為身上。而後美國的各種無理打壓、斷供,甚至因為華為川普宣布進入美國進入「國家緊急狀態」,更是讓世界逐漸對華為、對中國科技有了新的認識。
  • 別再看不起這三個品牌了!國內賣不動,在國外卻不愁賣
    每個國家都有著屬於自己的文化,中國市場和海外市場是有些不同的,有些企業在國外賣的非常好,但在中國市場的銷量卻低的可憐,但大多數海外的知名品牌進入中國市場以後銷售量還是非常不錯的,很多汽車品牌都將中國市場作為最主要的市場,但總有一些品牌是例外的,他們的主要目標市場不是中國,而是世界上的其他國家。別再看不起這三個品牌了!
  • 為什麼國外品牌以創始人命名會覺得高大上,而中國品牌卻難接受?
    01犬儒主義的自我傾軋有些看客認為:中國難有百年品牌主要原因是栽倒在品牌命名過於庸俗、土氣,這也是法拉利但,國外品牌以創始人命名果真就高大上嗎?但凡有爭論,總離不開比較,但既然是對比,就應當在同領域客觀、合理、有邏輯的前提下理性辯論,而不是動不動就蠻橫地搬出個別「西方良品」自我傾軋。更何況把問題的內核徹底剝離出來,在最膚淺的話題上,僅憑個人喜好進行狹隘地解讀,以示不滿,顯然這是犬儒主義行徑。
  • 世界「百強」品牌企業出爐:美國51家上榜,排名第一,中國呢?
    導讀:世界「百強」品牌企業出爐:美國51家上榜,排名第一,中國呢?最近這幾年,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崛起,在國內也誕生了不少的科技巨頭企業,而當我們將這些企業給放到國際舞臺的時候,我們就會發現,和那些老牌的國際巨頭企業相比,也還是有一定差距的,而最近世界「百強」品牌企業出爐,這讓我們也再一次看到了那些國際大品牌企業的實力,而美國作為全球唯一的超級大國,其上榜的企業高達51家之多,排名世界第一,而我國發展了這麼久,到底能拿到什麼樣的成績呢
  • 死磕科技發展的匹克,其實是球鞋企業中的華為?
    越來越多的領域開始由中國企業所引領,智慧型手機、新能源汽車、智能製造......短短數十年間,我們走入了屬於中國智慧的新時代,不僅是中國製造生產出來的產品,承載中國品牌更是走在世界前列。最為突出的案例莫過於華為、小米等中國手機廠商:成為中國市場主流,更在國際市場獲得巨大增長,將中國品牌的智慧帶給全世界。